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价理论框架下英跨海难民危机的新闻语篇中态度资源分析
1
作者 李楠楠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非法移民和难民危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欧洲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英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几年,非法偷渡英吉利海峡溺亡的事件层出不穷,给英国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非法难民的救治和安置也给英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选取英国... 非法移民和难民危机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欧洲的主要问题之一,对英国来说尤其如此。近几年,非法偷渡英吉利海峡溺亡的事件层出不穷,给英国的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非法难民的救治和安置也给英国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选取英国媒体《经济学人》杂志中两篇关于英国非法移民的报道作为语料,进行个案研究,旨在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框架对新闻语篇中的态度资源进行比较分析,从情感、判定和鉴赏三个子系统去讨论新闻语篇中报道者所呈现的价值观和立场,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非法移民 价值观 立场
下载PDF
中英媒体“一带一路”报道的态度资源对比研究——以《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为例
2
作者 常枫 《传媒论坛》 2024年第7期54-56,共3页
选取《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对比研究文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意义构建。研究发现:相比《中国日报》,《经济学人》运用更多态度资源,且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资源,从一定... 选取《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新闻报道为语料,对比研究文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意义构建。研究发现:相比《中国日报》,《经济学人》运用更多态度资源,且更倾向于使用消极资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方世界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新闻话语 “一带一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评价理论下态度资源的英译——以朱明《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为例
3
作者 欧智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态度系统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心理影响后对行为和现象进行的判断和评价,与人的情感相关,包括判断、情感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从翻译角度来讲,译者的主观价值取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评价意义。《黄帝内经·素问》... 态度系统指的是人们在受到心理影响后对行为和现象进行的判断和评价,与人的情感相关,包括判断、情感和鉴赏三个子系统,从翻译角度来讲,译者的主观价值取向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如何在译文中体现原文的评价意义。《黄帝内经·素问》的英译本广泛应用情感、判断和鉴赏态度资源,反映了人体健康与情绪、自然规律、治疗方法的关系。该文通过语料分析工具UAM分析《黄帝内经·素问》原文和朱明英译本中的态度资源,探讨朱明译本的英译策略,包括态度意义的对等传递、对原文的态度意义有所取舍,以及直接表达原文的态度意义,揭示了翻译中文化适应性的重要性,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资源 《黄帝内经·素问》 价值取向 翻译策略 直译 UAM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视域下“生命共同体”语篇态度资源的积极话语分析
4
作者 孙千惠 《今传媒》 2024年第3期1-4,共4页
生态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现方式之一,而外交话语是国际社会了解国家理念的便捷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整理了2021-2022年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关于自然生态的讲话语篇,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下态度系统资源,对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究... 生态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现方式之一,而外交话语是国际社会了解国家理念的便捷途径之一。本研究筛选整理了2021-2022年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关于自然生态的讲话语篇,基于评价理论视角下态度系统资源,对语篇进行积极话语分析,探究我国围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所做出的努力,旨在为话语分析等相关理论应用和国家形象研究提供一定借鉴。研究发现,语篇的态度资源分布和表达有效构建了一个坚持和谐共生理念、敬畏自然、可信可靠、主动作为、责任感强、合作共赢、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生态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积极话语分析 生命共同体 国家形象 态度资源
下载PDF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语篇的态度资源分析
5
作者 郭晓云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选用China Daily关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语篇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重要活动,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为理论框架,选用China Daily关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闻语篇为语料,自建小型语料库,探讨本届高峰论坛相关新闻语篇中所传递的态度和意义。研究发现,语篇中使用了大量的正面词汇,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积极正向的中国形象,对减少外国媒体误解,加深跨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资源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语料库 新闻语篇
下载PDF
党的二十大报告外交语篇中态度资源的生态话语分析
6
作者 范一博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中国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该研究遵循外交话语论域下的“平等和谐,包容共赢”生态哲学观,通过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态度系统对党的二十大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中国外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该研究遵循外交话语论域下的“平等和谐,包容共赢”生态哲学观,通过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态度系统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外交语篇展开话语分析,旨在揭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外交语篇所蕴含的生态取向,也进一步证明生态态度系统在生态话语分析上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生态话语分析 态度资源 “平等和谐 包容共赢”
下载PDF
基于语义波理论及态度资源的“中华文化失语”研究——以美国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话语分析为例
7
作者 梁砾文 王雪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20-133,共14页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儒家思想的话语体现了“中华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以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为桥梁,融合语义波理论与态度资源,采用统计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 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儒家思想的话语体现了“中华文化失语”的现象。本文以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为桥梁,融合语义波理论与态度资源,采用统计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美国广泛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儒家思想的相关篇章进行话语分析,揭示中华文化的“失语”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设立的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中,体现中华文化思维能力的儒家知识体系经过教科书编者的抽象和简化,最终融入西方知识体系;②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品格的儒家价值体系经过教科书编者的态度评价,最终融入西方价值体系;③全球化社会文化语境沟通知识的认知维度和价值维度,将儒家思想从中国社会文化层剥离,融入西方知识与价值结构,逐渐“失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波 态度资源 知识融入 价值融入 文化失语 儒家思想 话语分析
下载PDF
中美军事类新闻报道中的态度资源对比研究——以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报道为例
8
作者 邱晋 崔梦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 本研究以中美主流媒体对2021年美核潜艇“康涅狄格”号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的相关报道为语料,运用评价理论子系统态度资源剖析不同立场媒体就同一事件报道所体现的态度资源异同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两者态度资源总数相似且都避免使用过多的情感资源。中方倾向于使用裁决资源评价美方行为,而美方则使用更多的鉴赏资源向受众展示其军事实力。中美双方态度资源使用的差异体现了新闻话语“客观性”背后隐藏的不同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类新闻报道 美核潜艇南海碰撞事故 中美主流媒体 态度资源
下载PDF
态度资源视角下民主话语的国家形象建构——以《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本为例
9
作者 王志宏 詹全旺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0-87,共8页
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已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依据评价理论,积极话语分析可用于考察《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表明,情感资源树立起“人民至上、包容合作”的形象... 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国家形象已然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依据评价理论,积极话语分析可用于考察《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英译本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表明,情感资源树立起“人民至上、包容合作”的形象,判断资源描绘出“依法治国、善谋有为”的形象,鉴赏资源勾勒了“制度自信、胸怀天下”的形象;三种态度资源刻画的形象叠印后,升华为“人民民主”国家形象;民主话语文本、民主话语实践与社会文化实践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内在推动机制。本研究为理解和评价中国民主话语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话语 国家形象 态度资源 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下载PDF
态度资源视域下的国家英雄人物形象建构研究
10
作者 莫年 詹全旺 《黄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7-103,共7页
基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以《中国日报》和新华社两家媒体关于杰出人物荣获国家最高荣誉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爬虫软件Python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探讨新闻话语中的态度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中国媒体关于国家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构。研究表明... 基于评价理论态度系统,以《中国日报》和新华社两家媒体关于杰出人物荣获国家最高荣誉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利用爬虫软件Python自建小型语料库,通过探讨新闻话语中的态度资源分布情况,分析中国媒体关于国家英雄人物形象的建构。研究表明,在杰出人物荣获国家最高荣誉的相关新闻话语中,中国媒体积极对外建构爱国英雄人物、革命英雄人物和抗疫英雄人物形象,交叉运用各类态度资源,凸显或弱化英雄人物相关特性,以弘扬英雄人物精神。情感资源用以强调英雄人物的可接触性,激发民众积极向英雄人物学习的信心;判断资源用以强调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品质,对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鉴赏资源用以肯定英雄人物的事迹,倡导全民关注国家重大事件并参与建设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人物形象建构 中国媒体 态度资源 评价理论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视域下态度资源的积极话语分析——以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为例
11
作者 申露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6期2343-2353,共11页
脱贫是最成功的中国故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构建。研究以Martin评价理论框架为理论基础,选取国内首部以外国人视角解读中国扶贫的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的文本作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进行词频统计... 脱贫是最成功的中国故事,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构建。研究以Martin评价理论框架为理论基础,选取国内首部以外国人视角解读中国扶贫的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的文本作为研究语料,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进行词频统计以及语料库软件UAM Corpus Tool 3.3对文本进行标注,从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纪录片文本中态度资源分布规律,进而探讨该纪录片所隐含的对中国脱贫攻坚的态度。研究发现,该纪录片多采用正面态度的判断或鉴赏的积极词汇传递积极和谐的话语意义,展现出中国扶贫工作的真实情况,不避讳中国脱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展现出“积极行动、造福人民”、“认真负责、真抓实干”、“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的中国形象,在对中国经济发展具体层面上的形象构建具有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积极话语分析 纪录片 《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视角下《中国日报》关于TikTok新闻报道的态度资源分析
12
作者 饶俊哲 朱明哲 左皓婷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7期34-36,共3页
本文基于评价理论视角,探究《中国日报》在关于TikTok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态度。研究表明,相关报道背后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整体而言,态度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其中鉴赏资源占比居于首位,判断资源次之,情感资源占比最小。在情感资源... 本文基于评价理论视角,探究《中国日报》在关于TikTok的新闻报道中所呈现出的态度。研究表明,相关报道背后呈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整体而言,态度资源总体分布不均,其中鉴赏资源占比居于首位,判断资源次之,情感资源占比最小。在情感资源中,相关报道正面情感资源占比较大,正、反面情感意义用词所传达出的情感也较为一致,即对TikTok的喜爱之情。在判断资源中,相关报道社会约束资源占比较大,侧重于使用“真实性”和“合适性”以向用户澄清信息安全问题,展现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鉴赏资源中,相关报道侧重于使用价值资源来呼吁营造良好的贸易竞争环境,同时其反应资源也表明TikTok有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巨大的影响力。本研究为通过评价资源揭示新闻报道背后的态度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有利于社交媒体平台TikTok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TikTok 《中国日报》
下载PDF
中英高校英文招生宣传片态度资源对比研究
13
作者 王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25期48-53,共6页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研究视角,以6所中英两国高校采访互动性英文招生宣传片的文本为语料,借助SPSS 28.0,对比分析双方在情感、判断和鉴赏三大子系统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双方在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以及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 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研究视角,以6所中英两国高校采访互动性英文招生宣传片的文本为语料,借助SPSS 28.0,对比分析双方在情感、判断和鉴赏三大子系统中态度资源的分布。结果表明:双方在态度资源的总体分布以及情感资源和判断资源的分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鉴赏资源的分布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结合语篇特点及文化语境等因素对上述结果作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招生宣传片 人际意义
下载PDF
态度资源视域下国家形象建构的积极话语分析——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英文版为例
14
作者 刘甜 《现代语言学》 2023年第8期3575-3583,共9页
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英文版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其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各类态度资源传递的话语意义及背后的意识形态,以此剖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发现:首... 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英文版进行积极话语分析,研究其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各类态度资源传递的话语意义及背后的意识形态,以此剖析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发现:首先,在文本中,态度资源中判断资源的使用频率最高,对鉴赏资源的使用也很多,对情感资源的使用频率最低。其次,通过对判断资源的大量使用,文本塑造了中国政府对气候变化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通过对鉴赏资源的使用,文本向读者呼吁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必须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携手共建美好地球,塑造了中国爱好和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大局为重的大国形象。通过对情感资源的使用,白皮书传递了中国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大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国家形象 积极话语分析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英文版
下载PDF
基于态度资源的“冬奥”相关新闻报道的积极话语分析
15
作者 张莉 《海外英语》 2023年第20期78-80,84,共4页
文章以评价理论下的态度资源子系统为基本分析框架,选取中国三大主流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作为话语文本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并结合语料库工具,探讨冬奥相关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以此来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冬奥赛事的态度。... 文章以评价理论下的态度资源子系统为基本分析框架,选取中国三大主流媒体对北京冬奥会的新闻报道作为话语文本进行积极话语分析,并结合语料库工具,探讨冬奥相关新闻报道中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以此来研究中国主流媒体对冬奥赛事的态度。研究发现,中国主流媒体对冬奥相关新闻报道多使用积极正面的词汇,其中鉴赏类态度资源占比最大,评判类次之,情感类占比较少,肯定了北京冬奥会这一赛事对我国的积极影响,助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中国主流媒体 冬奥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态度资源的分布及国家形象分析——以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为例
16
作者 韩心仪 《时代人物》 2023年第22期0262-0265,共4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全球治理理念自2012年提出以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本文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以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为语料,研究其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映射的中国形象。对评价对象的分析表明,习近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全球治理理念自2012年提出以来,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本文基于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以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为语料,研究其态度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其映射的中国形象。对评价对象的分析表明,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我们”的多次使用,体现了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意愿,塑造了一个愿意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大国形象。通过对三项态度资源的分析表明,在该篇演讲建构出中国关心人民形象、将对外外交落实实际的行动派、传承文明和传播文化的大国形象以及世界和平建设者、国际秩序维护者、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资源 国家形象 评价理论
下载PDF
童话语篇中的态度资源分布及分析——以《小王子》为例
17
作者 杨子欣 《喜剧世界(中旬刊)》 2023年第10期0088-0090,共3页
评价理论是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本文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小王子》英文版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并对其态度资源的分布进行分析及描写。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童话语篇分析实践,揭示了英语... 评价理论是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本文在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对《小王子》英文版中的态度资源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并对其态度资源的分布进行分析及描写。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童话语篇分析实践,揭示了英语童话语篇中态度资源的特点,加深了对这类叙事体裁的理解,同时也为童话的创作、译介和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童话语篇 《小王子》
下载PDF
从评价理论视角看政论文翻译中态度资源的取舍——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丁爱兰 任红锋 李婉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402-408,共7页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所作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是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威来源。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对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发展起着...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所作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也是中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是外界了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权威来源。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对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评价理论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包含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其中态度子系统是核心,由情感、判断和鉴赏三个次系统组成。对《政府工作报告》译文态度资源的使用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评价系统角度下,政论文翻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下载PDF
新闻语篇态度资源的评价性分析及其翻译 被引量:55
19
作者 陈明瑶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7,共5页
新闻报道语篇通常反映客观现实,但是它也渗透了媒体机构与记者个人的态度。本文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新闻语篇中的三大类态度资源:明示资源、级差导致的资源和韵律般互动资源,并就各种资源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手段。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原... 新闻报道语篇通常反映客观现实,但是它也渗透了媒体机构与记者个人的态度。本文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新闻语篇中的三大类态度资源:明示资源、级差导致的资源和韵律般互动资源,并就各种资源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手段。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原文态度与译文态度的信息对等问题,认为应尽量避免译者态度的介入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语篇 评价理论 态度资源 翻译
下载PDF
汉语刑事辩护词中态度资源的分布——作为社会过程的法律语篇研究之四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华静 王振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2期13-21,共9页
汉语刑事辩护词作为法律语篇,是一种竞争类社会过程,承载着较重的人际语义负荷。本文从评价系统视角研究汉语刑事辩护词的态度资源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刑事辩护词中使用最多的态度资源是裁决,其次是鉴赏和情感。态度资... 汉语刑事辩护词作为法律语篇,是一种竞争类社会过程,承载着较重的人际语义负荷。本文从评价系统视角研究汉语刑事辩护词的态度资源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汉语刑事辩护词中使用最多的态度资源是裁决,其次是鉴赏和情感。态度资源的分布特征是,论点部分中的必选资源是裁决,可选资源是鉴赏和/或情感;论证部分中的必选资源是以裁决为主并辅以鉴赏,可选资源是情感;结论部分中的态度资源分布与论点部分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刑事辩护词 态度资源 态度韵律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