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70年报刊语料的现代汉语历时稳态词抽取与考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饶高琦 李宇明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8,共10页
该文基于70年跨度的历时报刊语料库,使用九种统计方法计算了词语历年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对稳定性、覆盖度和时间区分性能的考察筛选获得了规模为3 013词的历时稳态词候选词集。该词集中动词与名词各占约三分之一(其余为形容词、副词与虚... 该文基于70年跨度的历时报刊语料库,使用九种统计方法计算了词语历年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对稳定性、覆盖度和时间区分性能的考察筛选获得了规模为3 013词的历时稳态词候选词集。该词集中动词与名词各占约三分之一(其余为形容词、副词与虚词),平均词长约1.7字,前密后疏地分布于历时语料库总频序表的前7 609位,覆盖了总语料的近九成。该部分词语中包含大量构造句子结构的核心词语。它们塑造了稳态词在词长和词类上的特性。稳态词的提取可以加深对语言生活底层与基础词汇的认识,对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和语言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词 历时语料库 语言监测
下载PDF
镇龙方言尝试态助词“看”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向道华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5-89,共5页
本文旨在为汉语尝试态范畴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文章在描写镇龙方言尝试态助词“看”及其重叠式“看看”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V·看”以及“V·看看”能够并存的原因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负... 本文旨在为汉语尝试态范畴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资料。文章在描写镇龙方言尝试态助词“看”及其重叠式“看看”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 ,经过分析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V·看”以及“V·看看”能够并存的原因在于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负担 ;因为韵律的限制排斥了“看·看看”的形式 ;因为方言内部的语法特点而没有动词重叠后再加助词的“VV·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龙方言 尝试助态词 "看" 汉语
下载PDF
“事态触发词”内涵及汉语事件表述系统——以突发事件触发词为例
3
作者 黄婧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20年第1期36-42,共7页
文章以突发事件触发词为例,论证了文本中表示事件发生的是以触发词为核心的表示事件动态信息的词与超词结构,进而提出"事件态"与"事件态触发词"的概念。文章还围绕"事件态"粗略构建了一个"原型态&qu... 文章以突发事件触发词为例,论证了文本中表示事件发生的是以触发词为核心的表示事件动态信息的词与超词结构,进而提出"事件态"与"事件态触发词"的概念。文章还围绕"事件态"粗略构建了一个"原型态"与"变体态"二分的事件态语言表述系统。该系统体现了事件范畴的认知和表达机制,可为事件抽取任务中的无关文本过滤提供语言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触发 突发事件 “事件 “事件触发 事件表述系统
下载PDF
供对图象做词态分析用的灵活结构:述评
4
作者 柴振荣 《管理观察》 1995年第3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述评 处理图象 图象处理 处理器 视力 局部窗口 过滤器 处理操作 集成电路
下载PDF
责任型情态表达度研究——基于商务英语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启耀 袁菲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5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研究商务英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表达度。商务英语语篇中限定性情态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倾向于使用中量值和低量值的责任型情态来委婉地表达请求、意愿、许可和期望。另外,由于商务英语语篇具有很强的劝说性,... 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研究商务英语语篇中责任情态的表达度。商务英语语篇中限定性情态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倾向于使用中量值和低量值的责任型情态来委婉地表达请求、意愿、许可和期望。另外,由于商务英语语篇具有很强的劝说性,使得商务英语语篇具有主观隐性的情态取向,往往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明态度和观点,从而使其态度显得更加客观并易于接受。其高量值的责任型情态所占的比例低于低量值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务英语语篇 责任型情 表达度 话语源 限定性情态词 谓语扩展式 量值 取向
下载PDF
现代汉语的形容词学说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晓安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82-88,共7页
形容词是不是独立的一类词,能不能成独立的一类词,语法著述的主张并不一致。王力先生的《中国文法学初探》主张“形容词与副词不必区别”,立一类限制词。高名凯先生的《汉语语法论》(1948年版)把形容词和副词合起来,“名之曰约词”。吕... 形容词是不是独立的一类词,能不能成独立的一类词,语法著述的主张并不一致。王力先生的《中国文法学初探》主张“形容词与副词不必区别”,立一类限制词。高名凯先生的《汉语语法论》(1948年版)把形容词和副词合起来,“名之曰约词”。吕叔湘先生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说:“把形容词合并于动词,把它作为一种半独立的小类,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以上三部名著都对自己的主张作了阐释。《中国文法学初探》说:“限制名词或动词而其形式不因此发生变化。”《中国文法学初探》是文法革新的一篇宣言,但是主张以词形变化区分形容词与副词,却是沿袭印欧语区分词类的古老学说。《汉语语法论》所作的阐释是:“形容词是指示事物的性质,副词是指示历程的状态……事物和历程都是‘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汉语语法论 王力先生 语法分析 形变化 态词 朱德熙先生 中国文法通论 高名凯
下载PDF
基于Morphology处理和主题词抽取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胡健 马范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3-1966,共4页
考虑到垃圾邮件预处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M orpho logy对垃圾邮件内容进行还原.为了提高邮件分类的性能,对邮件进行主题词抽取,并且结合邮件其他的属性特征,利用贝叶斯方法对邮件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这种基于M orpho logy处理和主题词... 考虑到垃圾邮件预处理的重要性,提出了利用M orpho logy对垃圾邮件内容进行还原.为了提高邮件分类的性能,对邮件进行主题词抽取,并且结合邮件其他的属性特征,利用贝叶斯方法对邮件进行分类.实验表明,这种基于M orpho logy处理和主题词抽取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抽取 反垃圾邮件 信息过滤
下载PDF
口语用词特点的再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嘉斐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8,共6页
一 口语的用词特点很早便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在六十年代以前,普遍的认识是肤浅、片面的。大致说来,就是把带低俗色彩的口语体词当作口语用词的唯一标志。如罗津塔尔在“实用修辞学”
关键词 特点 口语 实用修辞 口语体 罗津 功能变体 外语教学 态词 新闻报导
下载PDF
免疫稳态与重症肌无力的目标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卫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839-842,共4页
内环境的恒定是一切生命的需要,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一整套平衡调节机制,免疫平衡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肌无力(MG)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免疫失衡导致的免疫损伤。长期以来,由于重症肌无力的异质性和症状的波动性... 内环境的恒定是一切生命的需要,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一整套平衡调节机制,免疫平衡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重症肌无力(MG)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本质是免疫失衡导致的免疫损伤。长期以来,由于重症肌无力的异质性和症状的波动性,大多数患者需长达数年的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免疫稳(非MeSH) 目标治疗(非MeSH)
下载PDF
现代俄语形容词最高级的语义和用法
10
作者 齐光先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7,共5页
一 现代俄语形容词最高级表示诸多(三个以上)事物的,或同一事物诸多不同时期的同一特征程度最高,或一种特征本身按其标准来说程度最高,并且一般只能由性质形容词构成。
关键词 辅助 从属句 实义 分析形式 原级 态词 固定 争论性
下载PDF
试论英语词的划分
11
作者 金全 《外国语文》 1985年第4期47-55,共9页
现在,人们对英语词的恰当划分似乎不甚关心。移行时,划分词的错误比较普遍,例如:hat-ched,wer-en’t,al-ert,cancel-led,wil-ling,repor-ted,qua-druped等。虽然我们可尽力避免移行时不使词分开,但是,我们仍需要了解和掌握划分词的基本... 现在,人们对英语词的恰当划分似乎不甚关心。移行时,划分词的错误比较普遍,例如:hat-ched,wer-en’t,al-ert,cancel-led,wil-ling,repor-ted,qua-druped等。虽然我们可尽力避免移行时不使词分开,但是,我们仍需要了解和掌握划分词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基本原则 连字号 辅音 音位学 短元音 重复字母
下载PDF
工作记忆对关系从句谓语动词理解和保持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林挺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本研究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了工作记忆对关系从句谓语动词理解和保持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关系从句谓语动词的理解、保持和认知处理中,均存在干扰效应和启动效应,特别是词态线索引发的启动效应尤为显著。
关键词 工作记忆 关系从句谓语动 干扰效应 启动效应 线索
下载PDF
富裕满语和锡伯语(续)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树兰 仲谦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61,共5页
代词方面介绍一下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单数 bi 我.xi 你 terΦ~i他复数 bo 我们 so 你们
关键词 复数形式 形式 祈使 附加成分 常用 态词 领格 被动 陈述式 过去完成时
下载PDF
Practical pattern-based design recovery approach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鹤远 张申生 +1 位作者 曹健 段永红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4年第1期31-35,共5页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enlarge the recoverable scope and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pattern recovery. To specify both structural aspects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design patterns, we introduce traditional ...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presented to enlarge the recoverable scope and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pattern recovery. To specify both structural aspects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design patterns, we introduce traditional predicate logic combined with Alien's interval-based temporal logic as our theoretical foundation. Moreover, we take the Visitor pattern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how to specify design patterns to support recovery of design patterns besides structural categor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roach presented is practical for recovering design information of real world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c design RECOVERY
下载PDF
《制约逻辑》序
15
作者 沈有鼎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0-52,共3页
(一) 通过长期的刻苦钻研,在深入地分析人类普通的逻辑思维实际的基础上,作者运用数理逻辑的演算技巧,在本书的第五、六两章提出了命题演算Cm系统和名词演算Cn系统。作者所创作的Cm系统和Cn系统是符合某些为人类普通的逻辑思维所强调的... (一) 通过长期的刻苦钻研,在深入地分析人类普通的逻辑思维实际的基础上,作者运用数理逻辑的演算技巧,在本书的第五、六两章提出了命题演算Cm系统和名词演算Cn系统。作者所创作的Cm系统和Cn系统是符合某些为人类普通的逻辑思维所强调的方面的命题逻辑和名词逻辑。形式系统Cm和Cn作为从对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普通的逻辑思维的一些重要方面的体会而产生出来的东西看,颇有研究价值,应该获得普通逻辑和数理逻辑工作者的重视和赞助。鉴于目前在我国事实上存在着普通逻辑和数理逻辑之间的深刻的专业上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系统 命题演算 实质蕴涵 个体变元 沈有鼎 选言推理 引入量 真一 态词 元模
下载PDF
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反思
16
作者 骆小所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4-29,35,共7页
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认为汉语语法研究从一起步就陷入了对西洋语法的盲目模仿,之后虽有“中国文法革新”等反对模仿的语法讨论,但至今汉语语法研究仍未能跳出西洋语法的定势框架。汉语语法学家... 本文通过对《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认为汉语语法研究从一起步就陷入了对西洋语法的盲目模仿,之后虽有“中国文法革新”等反对模仿的语法讨论,但至今汉语语法研究仍未能跳出西洋语法的定势框架。汉语语法学家只有深入研究汉语语法的特点,正视汉语语法研究的偏差,方能摆脱困境,求得汉语语法研究的“再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研究 语法单位 《马氏文通》 新著国语文法 语法学家 共时 国文法之研究 汉语研究 态词 无属动字
下载PDF
Historical Trac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17
作者 ZENG Jian-guo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7年第4期44-49,共6页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air of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Ever since their originality, they have aroused sufficient attention of the linguists. Many linguists have contributed a lot in their attempt...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pair of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Ever since their originality, they have aroused sufficient attention of the linguists. Many linguists have contributed a lot in their attempt to illustrate the concepts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m.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m can help the readers to gain more insight into the linguistics. What the linguist, Chomsky, originally meant by using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what the current linguists mean by using them. The distance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meant by Chomsky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at meant by current linguists. That's to say there is som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since they were put forward. The shift is a gradual one, yet a very significant one. It reflects the linguists' effort to try to describe and categorize language learners' ability and their attempt to make use of them and measure them. This process actually narrows the distance and gap not onl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between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reflects the linguists' frustration and confusion caused by the abstraction and complexity of them. By consulting the literature, the paper tries to follow their development step by step.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some assumptions used by linguists when applying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At the end of paper, it points out some implications to language teaching, which is important to language teachers and learn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etence and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IMPLICATION
下载PDF
The pertinent meaning of the modal verbs in translation analysis
18
作者 MA Xiao-ya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8年第8期63-65,共3页
Modality as a major expon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t is mostly studied in a highly individual centered view that individual speaker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one another are central, ... Modality as a major expon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t is mostly studied in a highly individual centered view that individual speakers and their relations to one another are central, and social relations are built up through the linguistic interactions of speakers. In most case, a modal verb expresses the speaker's or the author's attitude at the time of speaking.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hat we learn the meaning of the modal verbs in translation. This paper talked about the modality, the types of modality, modal commitment and finally the meaning of the modal verbs in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ALITY MEANING ATTITUDE TRANSLATION
下载PDF
国际语用学学会会议发言(三)
19
作者 适存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4期37-39,71,共4页
John Gumperz(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迄今为上的大部分发言人采取了提出各种不同的可能的理论角度(theoreticalapproaches)—一或按有些人所说的“由上而下”(top-down)的角度—-来对待语用学.如果我们想寻找某种能统一我们大家的... John Gumperz(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迄今为上的大部分发言人采取了提出各种不同的可能的理论角度(theoreticalapproaches)—一或按有些人所说的“由上而下”(top-down)的角度—-来对待语用学.如果我们想寻找某种能统一我们大家的统一性(unity),也许还有一种大家愿意采用的策略:你对于资料(data)的着眼点(orientation)是什么?我们在研究的到底是什么?从这次会议反映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二个(也许是三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语 言语交往 语境化 CONTEXTS 语用学 失语症 联结派 语言 组织工作
下载PDF
On the Gene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Poetic Language
20
作者 ZHAO Kui-ying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7期505-512,共8页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fused debates about the value of nominaliz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original gene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and analyze its use in poet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gener...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fused debates about the value of nominaliza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original gene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and analyze its use in poetr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generation of nominalization from a comprehensive point of vie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rimary nominalization" and "ideological nominalization", to trace the root of primary nominalization, and to analyze the use of primary nominalization in poetry.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primary nominalization in poetry is more consonant with the Green grammar, with the undivided, holistic ecological worldview and ha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ideological nominalization in some other nonliterary formal style is an obstacle to the solution to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so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function of nominalization with its context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oetic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MINALIZATION GENERATION poetic languag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primitive nominaliz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