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的通信
- 1
-
-
-
出处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2-13,共2页
-
文摘
1982年11月,我刊接到苏州大学中文系丁耀良同志来信。丁耀良同志将我刊1982年第3、4期所载《抗日战争时期老舍活动纪略》一文与有关资料对勘后,提出了一些问题,嘱转《纪略》作者复核。兹将丁耀良同志所提问题和《纪略》作者刘安章、李荣峰两同志的答复摘录发表于下: (一)丁耀良同志提出的问题 1.原文“1940年11月14日”条把《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的出版时间定在当天,而据《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62年5月第1辑所载《抗战文艺》总目,则:第7卷第1期出版于1941年1月1日,其中有《三年写作自述》。 2.“1941年5月30日”条:“在《大公报》发表《诗人》……又在《中央日报》发表《论新诗》……还在《国民公报》……发表《怎样学诗》……”这三篇文章是否都在同一天,即1941年5月30日发的?
-
关键词
丁耀良
抗日战争时期
纪略
怎样学诗
《大公报》
卷第
文协七岁
国民公报
《中央日报》
妇女新运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改变,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
- 2
-
-
作者
马虹丽
-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初中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3X期92-92,共1页
-
文摘
常跟同事开玩笑说:今年的语文课,可亏了二班的学生了。看着同事诧异的眼神,我急忙解释:每天的课,都是一班在前,二班在后。先上的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后上的班,则是反思改变之后的超越,上课效果往往更令人满意。可见,改变,是我们教学的常态。
-
关键词
自读课文
堂课
香菱
怎样学诗
同课异构
大道之行
人物形象
临时起意
导课
中国梦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