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夜》与思妇诗的“夺胎换骨”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怀东 《杜甫研究学刊》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杜甫生活在盛唐诗歌极盛之际,前人的经验是他必须学习并超越的对象。从元稹开始的杜甫研究就高度关注杜甫诗歌活动与诗史运动的关系,这正是杜诗"集大成"说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理解名作《月夜》诗特点的切入点。《月夜》诗的... 杜甫生活在盛唐诗歌极盛之际,前人的经验是他必须学习并超越的对象。从元稹开始的杜甫研究就高度关注杜甫诗歌活动与诗史运动的关系,这正是杜诗"集大成"说的思想来源,也是我们理解名作《月夜》诗特点的切入点。《月夜》诗的基本体式是师承了传统代言体的思妇诗,又借鉴了闺怨诗甚至宫体诗的某些手法。不过,杜甫根据自身生活经验表达的需要,他改造了思妇诗:他将寄内、赠内诗的规则和经验嵌入思妇诗,将思妇诗转化为自己独有的亲情诗,实现了继承与创造的完美统一,表现了自己源自深刻生活体验的巨大文化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夜》歌体式 思妇诗 亲情 夺胎换骨
下载PDF
“砧”与中国古代捣衣诗及思妇诗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大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4-55,共2页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 “砧”是中国古代一种简单的捣衣工具,由捣衣活动而兴起的捣衣诗基本上都是思妇诗,二者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形成“捣衣—思妇”诗。“砧”是这种“捣衣——思妇”诗中的主体意象,从文本接受角度看,这一意象既有文化价值又有文学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捣衣 思妇诗 “捣衣—思妇 载体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主题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瑞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1期70-71,共2页
《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虽说是以抒发男女相思之情为主,但其主题意蕴又远远超出了男女相思,在女主人公对岁月易逝、容颜易衰的哀怨与感伤中,我们看到的是女性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 《古十九首》 思妇诗 生命价值
下载PDF
“闺怨诗”和“思妇诗”考辨 被引量:1
4
作者 司海迪 《淄博师专学报》 2009年第4期70-72,共3页
在古代文学学术界,"闺怨诗"和"思妇诗"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很多学者出现了错用、滥用现象。"思妇诗"和"闺怨诗"不能一概而论,前者的覆盖范围要远远小于后者,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兴起的闺怨诗... 在古代文学学术界,"闺怨诗"和"思妇诗"这两个概念经常出现,很多学者出现了错用、滥用现象。"思妇诗"和"闺怨诗"不能一概而论,前者的覆盖范围要远远小于后者,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兴起的闺怨诗都可以看作是在《诗经》中思妇形象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类诗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闺怨 思妇诗 考辨
下载PDF
简论中国古代思妇诗的文化特征
5
作者 孙董霞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9-61,67,共4页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思妇诗是一个庞大的诗歌群落。这一方面是由于徭役征戍和科考宦游造成大量的夫妻分离,另一方面是由于文人与思妇有某种境遇同构关系,因而使文人大量创作思妇诗,使思妇诗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国文化人伦宗...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思妇诗是一个庞大的诗歌群落。这一方面是由于徭役征戍和科考宦游造成大量的夫妻分离,另一方面是由于文人与思妇有某种境遇同构关系,因而使文人大量创作思妇诗,使思妇诗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国文化人伦宗法和礼教本质的影响,思妇诗具有爱情的被动、追求理分之内的情感、乐群意识和文人与思妇双性同体的话语叙述等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妇诗 文化特征 理分 乐群 境遇同构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芳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 《古诗十九首》把审视的焦点从外部世界转向人,从男性转向女性,着力塑造了思妇这一独特的审美形象。作者借助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丰富敏锐的内心情感世界,充分彰显了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孤独忧伤的人生体验与精神苦闷。《古诗十九首》作为拟女性写作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潮,为日后文人拟女性写作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十九首》 思妇诗 生命意识 游子心态 拟女性写作
下载PDF
《诗经·国风》与《古诗十九首》中思妇诗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孟庆钰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8-79,82,共3页
思妇诗在《诗经.国风》和《古诗十九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中的思妇形象特点不同,从而思妇这一形象在两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内涵。《诗经.国风》中的思妇形象传达出质朴无华的美,《故事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绽放出流... 思妇诗在《诗经.国风》和《古诗十九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两部作品中的思妇形象特点不同,从而思妇这一形象在两部作品中呈现出不同的审美内涵。《诗经.国风》中的思妇形象传达出质朴无华的美,《故事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绽放出流光溢彩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国风》 《古十九首》 思妇诗
下载PDF
原欲的呼唤——由《青青河畔草》看《古诗十九首》思妇诗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红梅 张权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9-91,共3页
《古诗十九首》中以思妇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诗共有9首,对这些思妇诗的主题解读,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只是思妇思念丈夫,希望家人团聚。然而,这种思妇之"思"之所以如此强烈,最本质的原因应是思妇对"原欲"的无比渴盼。
关键词 《古十九首》 《青青河畔草》 思妇诗 主题 原欲
下载PDF
从征夫思妇诗管窥《诗经》的战争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涛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42-43,102,共3页
作为儒家的基本典籍,《诗经》三百零五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两类诗——以征夫口吻写的诗和以思念丈夫的妻子口吻写的诗的研究,来分析出《诗经》所秉持的战争观,即平静祥和的心态和亲近友善的风气,以及崇尚和平、... 作为儒家的基本典籍,《诗经》三百零五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本文通过对两类诗——以征夫口吻写的诗和以思念丈夫的妻子口吻写的诗的研究,来分析出《诗经》所秉持的战争观,即平静祥和的心态和亲近友善的风气,以及崇尚和平、勤劳,不喜杀伐的文化品格,但又对正义战争积极支持和无所畏惧的战争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 征夫 思妇诗 战争观
下载PDF
《关雎》是一首思妇诗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卫宁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77-79,共3页
学术界关于《关雎》有多种解释,我认为它是一首思妇诗。“雎鸠”二字,涵容着民族历史文化意蕴,它甚至带有生殖崇拜文化意味。傅道彬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指出《关雎》以雎鸠起兴,旧注“雎鸠”多误。他认为“雎鸠的意思是雄性的鸠鸟,雎鸠... 学术界关于《关雎》有多种解释,我认为它是一首思妇诗。“雎鸠”二字,涵容着民族历史文化意蕴,它甚至带有生殖崇拜文化意味。傅道彬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指出《关雎》以雎鸠起兴,旧注“雎鸠”多误。他认为“雎鸠的意思是雄性的鸠鸟,雎鸠就是男根的原型”。《关雎》以雎鸠关关鸣于河洲求偶为兴,其暗示出来的男欢女爱意味是不言自明的。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集传》)。《关雎》首言雎鸠以喻雄性,象征君子。如果按照朱子之说,这显然言的是“他物”——神圣男根。那么雎鸠又引起谁的所咏之辞呢?我认为是诗的主人公:淑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妇诗 关雎 君子 原型理论 生殖崇拜文化 民族历史文化 象征 旧注 集传
下载PDF
思妇诗中的中国文化——浅析《诗经》思妇诗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晓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1-52,共2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道德型文化和以“求治”为目的的政治型文化。其政治理想是稳定 ,哲学理想是中和。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文以载道。这种以“入世”为主导的儒家文化和以“出世”为主导的道、佛思想互补而形成的独...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以“求善”为目的的道德型文化和以“求治”为目的的政治型文化。其政治理想是稳定 ,哲学理想是中和。而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文以载道。这种以“入世”为主导的儒家文化和以“出世”为主导的道、佛思想互补而形成的独特的东方文化精神 ,必然会影响文学创作并积淀、渗透其间。这种影响最早显见于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 思妇诗 中国文化 "求善" "求治" 文学创作 中和思想 家国同构意识
下载PDF
思妇诗及其月亮意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晓梅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B06期38-40,共3页
月亮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且尤以思妇诗中出现次数最为频繁。月亮虽然只是自然界中的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并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怀人思远的情... 月亮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且尤以思妇诗中出现次数最为频繁。月亮虽然只是自然界中的纯客观的物象,但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并在规定的语境中。展示出了怀人思远的情感寄托流程及其鲜明的“哀而不伤”的审美趋向。论文从思妇诗的缘起及其诗中有关月亮的情境融合,来论述月亮成为思妇诗中一个重要意象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妇诗 月亮意象 情感寄托
下载PDF
对比《诗经》中的思妇诗与后世思妇诗的差异及其原因
13
作者 石艳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3Z期49-50,共2页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思妇诗就已开始传唱,后世文学中对此类题材充分继承发展,比起《诗经》中的思妇诗,后世的思妇诗也发生了许多的改变,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和含义,本文对二者存在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加以探讨。
关键词 思妇诗 经》 后世
下载PDF
美丽的哀愁——思妇诗浅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大清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2-53,共2页
思妇诗是我国古诗苑中的一枝奇葩,作为一种诗歌艺术题材,思妇诗源远流长。本文就思妇诗的源流等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思妇诗 源流 思想内容 艺术成就 社会意义
下载PDF
浅谈《诗经》中思妇诗对后世闺怨诗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黎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年第11期11-12,共2页
思妇诗是《诗经》中爱情诗的重要代表类型,它对后世闺怨诗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这种继承和发展关系。
关键词 经》 思妇诗 闺怨 影响 主人公 感情色彩 写作手法
下载PDF
《诗经》思妇诗的抒情艺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海涛 《安康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3-55,共3页
《诗经》思妇诗的抒情艺术主要表现为:注意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相思之苦;把笔触直接深入到思妇的内心深处或用心理独白的方式来写相思;采用细节描写,从侧面怀人;用想象直至进入幻觉,极言相思之苦;用景物来烘托映衬人物的感情。
关键词 经》 思妇诗 抒情艺术
下载PDF
《诗经》思妇诗艺术成就及深远影响刍议
17
作者 何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7年第4期56-56,共1页
诗经中的思妇诗篇不仅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得极为深刻,在表现手法上,也实现了很高的造诣,特别是思妇诗的开篇往往有着奇妙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在对于美的审视和体验的方式上也是非常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
关键词 思妇诗 艺术成就 影响
下载PDF
汉代思妇诗与汉代社会的互现
18
作者 王颖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8-63,共6页
汉代思妇诗是汉代社会的反映,它与汉代力役、兵役、游学、游宦制度、汉代女性的婚恋与守节,以及汉代文人尤其是东汉文人的婚恋思想密切相关,呈现出丰厚深挚文化的特质。
关键词 汉代思妇诗 汉代社会 贞节观 婚恋观
下载PDF
思妇诗为何偏爱砧杵
19
作者 谈春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5-76,共2页
思妇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类诗歌,在整个文学史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而这类诗歌频频使用砧杵意象,原因是什么呢?经分析,这与砧杵的主体、原因、季候以及砧声均有莫大的联系。
关键词 思妇诗 砧杵 文学
下载PDF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比较研究
20
作者 代良沾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0-43,共4页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诗”都表达了妇女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恋,但这些“思妇诗”在表现内容、表达方式和思妇形象上都有不同。对《诗经》和《古诗十九首》的“思妇诗”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思妇诗”这一重要主题。
关键词 经》 《古十九首》 思妇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