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孟五行说新论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志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5-127,共13页
近代以来,学界关于五行问题极为聚讼,而以否定五行之合理性者为主流。不仅如此,自帛书《五行篇》出土以来,思孟五行与阴阳五行无关的观点几成定论。两种五行观念的表述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德性论的天人观念所致,思孟学派有见于此,在天人... 近代以来,学界关于五行问题极为聚讼,而以否定五行之合理性者为主流。不仅如此,自帛书《五行篇》出土以来,思孟五行与阴阳五行无关的观点几成定论。两种五行观念的表述差异主要是由于传统德性论的天人观念所致,思孟学派有见于此,在天人合一论之基础上,提出与天道五行相应的人道五行这一德性论的先天范畴,即后世所谓五常。子思唱之,而由孟子集其大成。本文重新抉发了孔子、《周易》、子思、孟子四种五行说之大义,并反驳了简帛《五行篇》出土以来,学术界所形成的简单化的思孟五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五常 思孟五行 荀子
下载PDF
先秦儒家伦理的两种类型--兼论思孟五行说 被引量:4
2
作者 赖区平 《道德与文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7-152,共6页
先秦儒家伦理有两种基本类型:君子伦理与民众伦理,二者都以五伦的形式呈现出来,但针对不同的阶层。相比于常见的民众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君子五伦(父子、君臣、朋友、师生、天人)有其独特之处,它内嵌于一个庞大的文明... 先秦儒家伦理有两种基本类型:君子伦理与民众伦理,二者都以五伦的形式呈现出来,但针对不同的阶层。相比于常见的民众五伦(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君子五伦(父子、君臣、朋友、师生、天人)有其独特之处,它内嵌于一个庞大的文明谱系中,与人才、教育、心灵、政治尤其是德性(五德、五行)等方面相对应,并在思想上有一个从形成到被遗忘的过程。对此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深化先秦思想研究,如可为理解荀子批评思孟五行说公案的实质以及思孟学派可能的回应,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五伦 思孟五行
原文传递
论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 被引量:1
3
作者 谢耀亭 《孔子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36-43,共8页
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对思孟学派的"法先王"思想进行批判。荀子不仅提出"法后王",也主张"法先王",并认为"先王之道"与"后王之道"是相同的,而其主要内容是礼... 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主要围绕两个方面:第一,对思孟学派的"法先王"思想进行批判。荀子不仅提出"法后王",也主张"法先王",并认为"先王之道"与"后王之道"是相同的,而其主要内容是礼乐制度。思孟学派主张"法先王",主要内容是效法先王的"禅让"与"仁政",因此受到荀子的激烈批判。第二,对"思孟五行"进行批判。"思孟五行"具体所指,历来众说不一,新出土的简帛材料揭示了思孟五行的内容。战国初期的子思比类原始五行思想创建了关于人的德行的"五行"说,这在荀子看来是"无类";又因早期《五行》没有解、说,因此被荀子批判为"无解"、"无说"。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判,是儒学在发展过程中依时代不同不断调整的结果,同时也促进了儒家学说的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学派 圣王观 思孟五行 出土简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