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悖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356-361,420,共6页
傅斯年因倡导"史学只是史料学"而名闻学林,不少学者批评他在史学与史料学之间画上了等号。其实,傅斯年只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史料的关注而采取了夸张性的表述。他对于史料的重视与实践,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史学科学化的历程。但其... 傅斯年因倡导"史学只是史料学"而名闻学林,不少学者批评他在史学与史料学之间画上了等号。其实,傅斯年只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史料的关注而采取了夸张性的表述。他对于史料的重视与实践,有力地推进了中国史学科学化的历程。但其过分强调史料与实证、反对疏通与推论,则又具有矫枉过正之嫌。实际上,傅斯年在其古史研究的系列论文中,对史料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了大胆的解释,贯穿着创造性的史识,俨然在其学术主张与史学实践之间形成了一个悖论。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悖论,折射出他对史学主客观问题认识的思想转变,即从追求史学客观性,继而认识到史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容许想象",再到其晚年主张"用多元主义代替客观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斯年 史料学 科学史学 历史疏通 思想悖论
下载PDF
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思想——以《审判》为例
2
作者 杨阳 《大观周刊》 2013年第2期25-25,共1页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各种解读观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寓言化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现实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交融.是荒诞性与真... 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卡夫卡有着与19世纪传统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艺术风格.在各种解读观点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寓言化和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及现实中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相互交融.是荒诞性与真实性共存、追寻与失落共存的多重悖谬形式。以其长篇小说《审判》为例,读者能够从中解读出追寻与失落、恐惧与勇敢、荒诞与现实、罪与赎罪等多重悖论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审判》 悖论思想
下载PDF
“悖论思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梁瑶 韩宝玉 桑芝芳 《物理通报》 2015年第12期39-41,共3页
简要介绍了悖论的思想,阐述了悖论思想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并列举了相关教学案例.
关键词 悖论思想 教学流程 教学案例
下载PDF
由严复悖论探析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建 孙伟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77-82,共6页
严复早期的"全盘西化"与晚期的"民主制不适于中国"之间的思想悖论启示着这样的真理:中国走向民主政治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独特路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事业中,具有如下的规律性特征:首先,由于中国的政治... 严复早期的"全盘西化"与晚期的"民主制不适于中国"之间的思想悖论启示着这样的真理:中国走向民主政治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独特路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建设事业中,具有如下的规律性特征:首先,由于中国的政治改革是在"全球性"民主化大趋势中进行的,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构必须符合现代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走向。其次,鉴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色在于"精英引领",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有个"过渡性权威主导"的过程。最后,鉴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还具有"渐进性改革"的特色,因此,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应取"由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与"由基层民主逐步扩大到社会民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思想悖论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独特路径 规律性特征
下载PDF
卢梭教育思想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奕涵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315-316,共2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具革新意义的三个主要理想假设中:自然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性别教育。通过文本细读和矛盾分析,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悖论,在肯定其思想所蕴含的现代图景中,正视其中有... 卢梭的教育思想在人类教育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体现在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具革新意义的三个主要理想假设中:自然教育、公民教育以及性别教育。通过文本细读和矛盾分析,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悖论,在肯定其思想所蕴含的现代图景中,正视其中有待商榷的部分,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卢梭的思想体系,辩证地看待其伟大思想对今人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公民教育 性别教育 思想悖论
下载PDF
麦尔维尔的悖论:《白鲸》中渔行为与多元男性气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和耀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88-91,共4页
在《白鲸》中,麦尔维尔通过渔行为刻画了一幅英雄群像,塑造了船员们英勇无畏、敢于冒险、机智果敢的男性气质特征。但是,在英雄群像之下,船员们体现出来的男性气质又各具特色:捕鲸船长亚哈、大副斯达巴克等代表了资产阶级男性气质;以实... 在《白鲸》中,麦尔维尔通过渔行为刻画了一幅英雄群像,塑造了船员们英勇无畏、敢于冒险、机智果敢的男性气质特征。但是,在英雄群像之下,船员们体现出来的男性气质又各具特色:捕鲸船长亚哈、大副斯达巴克等代表了资产阶级男性气质;以实玛利、魁魁格等代表了劳动者男性气质。小说中人物多元男性气质的刻画以及悲剧性的结尾体现了麦尔维尔双重矛盾心理:一方面,为美利坚民族的发展强大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另一方面,反思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负面影响,表达了对资本主义时期人类无所敬畏的超理性和无所皈依的信仰缺失的焦虑和迷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 渔行为 多元男性气质 悖论思想
下载PDF
瓦利茨基和他的《俄国思想史》
7
作者 刘文飞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32,165,166,共20页
波兰历史学家瓦利茨基的《俄国思想史》对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思想发展过程进行了断代史扫描,对百余位俄国思想家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拉季舍夫、恰达耶夫、别林斯基、彼得拉舍夫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 波兰历史学家瓦利茨基的《俄国思想史》对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90年代的俄国思想发展过程进行了断代史扫描,对百余位俄国思想家进行了评述,其中包括拉季舍夫、恰达耶夫、别林斯基、彼得拉舍夫斯基、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以及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等,给出了一幅关于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末俄国思想史的全景图。作为一位波兰学者,瓦利茨基将俄苏文史哲学界和欧美斯拉夫学界的相关成果融为一炉,给出一部三位一体的俄国思想史。他对俄国思想及其历史发展中诸多悖论现象的捕捉和分析构成本书的亮点,对俄国思想史和俄国文学史的相互渗透也有精妙的把握。在瓦利茨基的思想史描述中,古代俄国与现代俄国、俄国与欧洲、俄国社会上层与下层之间的矛盾和对峙构成三大“该诅咒的问题”,俄国思想就像一只巨大的钟摆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动,官方与在野,保守与激进,精英与民众,不同的思想倾向既相互对峙,又相互转换,构成一道起伏跌宕、精彩纷呈的思想河流。这部《俄国思想史》在国际斯拉夫学界影响很大,被英美多所大学用作俄国史教科书,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俄国思想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斯拉夫学界的俄国思想史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利茨基 俄国思想 历史哲学 社会哲学 思想悖论
原文传递
姜夔词中“孤山情”与“扬州梦”的联结
8
作者 瞿慧 《蚌埠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5-67,73,共4页
南宋词人姜夔推崇北宋诗人林逋,钟爱梅花,但是其词中提到晚唐诗人杜牧或化用其诗句的词多达十余首。一是隐居孤山、不仕不娶的高士,一是钟爱扬州、留恋风月的士人,这两种文化却在姜夔词中糅合到了一起。以姜夔身世背景及其词学作品为研... 南宋词人姜夔推崇北宋诗人林逋,钟爱梅花,但是其词中提到晚唐诗人杜牧或化用其诗句的词多达十余首。一是隐居孤山、不仕不娶的高士,一是钟爱扬州、留恋风月的士人,这两种文化却在姜夔词中糅合到了一起。以姜夔身世背景及其词学作品为研究材料,以知人论世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探析这两种思想的文化内涵、思想根源以及这种思想悖论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空骚雅 孤山情 扬州梦 思想悖论
下载PDF
悖论式思想方式的构建——汪晖的新儒学研究及其现代性批判
9
作者 王悦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3年第1期286-296,共11页
现代新儒家和京都学派都认为新儒学是早期现代性的确认者,与此相反,汪晖则把新儒学视作悖论式思想方式的构建者,也就是说,新儒家既有顺应时代变化的一面,但同时更是宋代以来诸多历史潮流的激进批判者。恰恰是这种批判催促历史向更合理... 现代新儒家和京都学派都认为新儒学是早期现代性的确认者,与此相反,汪晖则把新儒学视作悖论式思想方式的构建者,也就是说,新儒家既有顺应时代变化的一面,但同时更是宋代以来诸多历史潮流的激进批判者。恰恰是这种批判催促历史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汪晖本人的现代性反思也是尝试构建新时代的悖论式思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学 悖论思想方式 现代性批判 汪晖
原文传递
Thought Experiments, Puzzles, and Paradoxes
10
作者 Nebojsa Kujundz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3年第8期750-757,共8页
I wish to explore the idea that thought experiments are best accounted for as a special case of a narrative that features an interplay between puzzles and paradoxes. Furthermore, I believe the more successfully though... I wish to explore the idea that thought experiments are best accounted for as a special case of a narrative that features an interplay between puzzles and paradoxes. Furthermore, I believe the more successfully thought experiments manage to combine puzzles and paradoxes the more insightful and instructive they become. I suggest the latter kind of thought experiments also use the technique of mental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ught experiments puzzles paradoxes METH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