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0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内涵、现状与路径
1
作者 李游 邓芸 +1 位作者 刘杰 董亚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9期201-205,229,共6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现状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较为丰富,涉及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现状与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一个复合型概念,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内涵较为丰富,涉及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体系和保障体系3个面向的一体化。当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思想上认同但行动上却步,教学中呈现而意识上后进;很想要参与但受制于方法,付诸实际行动而不知如何评价;协同机制不完备导致“孤立无援”,激励机制欠缺所以“干了也白干”等。据此,提出发展路径:以内容体系一体化构建为先导,着力强化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自觉;以教学体系一体化构建为依托,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以保障体系一体化构建为支撑,持续增强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干劲的具体路径,推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与思政课一体化保持同向同行,携手完成各学段的“守渠”与“责任田”任务,彰显体育课程“寓德于体、以体育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一体化 体育学科德育 德育一体化
下载PDF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翊 范存辉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91-100,共10页
针对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讲习、实习和研习是当前高校理工类专业开展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贯穿高等教育的重要... 针对高校理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讲习、实习和研习是当前高校理工类专业开展教书育人、实践育人和科研育人的重要环节,也是贯穿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索理工类专业“讲习—实习—研习”融合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势在必行。理工类专业“讲习—实习—研习”融合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需要基于不同育人阶段特点,实现全过程贯通;提倡充分联动各个教育主体,实现全员协作;强调对标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全方位育人。在构建策略上应强化德育观念,打造“多功能”师资队伍;应注重学科特点,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应优化思政教育切入点,与专业教学浑然一体。以地学类专业为例,将课程思政融入讲习、实习、研习环节,打通不同育人环节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提升育人主体、资源和目标的协同性,构建“讲习—实习—研习”融合的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 三全育人 理工专业 思政一体化 育人模式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内涵、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先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32,共5页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基于对课程思政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强调学科课程知识本身的客观独立性和超越性,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前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面临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性不强、学科课程内容的嵌入性式微、学科教...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基于对课程思政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强调学科课程知识本身的客观独立性和超越性,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前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面临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性不强、学科课程内容的嵌入性式微、学科教学方式的情境性消弭、学科评价导向的融合性疏离的困境。走出困境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纽带,统整学段课程育人目标;以“五育融合”为依托,贯穿学科课程育人内容;以“跨学科教学”为路径,勾连学科课程育人过程;以“知行合一”为育人导向,完善学科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思政一体化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评价导向
下载PDF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视域下的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房敏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61-62,65,共3页
在小学阶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策略研究,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政课从课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再造、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 在小学阶段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策略研究,聚焦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推动思政课从课标顶层设计、体制机制再造、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指导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升,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思政一体化 课程建设 协同育人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时代意蕴、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5
作者 应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7期0021-0024,共4页
新时代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创新及广泛应用,探究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教学已采取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研究等措施,整体实效良好,但目前仍... 新时代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创新及广泛应用,探究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现阶段大中小学思政教学已采取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研究等措施,整体实效良好,但目前仍然存在教学内容在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缺少协同、线上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教学目标不够系统化、以及数字化教学评估方法不足等问题。构建多维度的教学平台,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并完善动态的评估方法等优化措施,有助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时代意蕴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思政课的实施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大勇 钟玲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12期9-11,34,共4页
思政一体化旨在形成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连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价值观的连贯性和教育的系统性。高中思政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高中思政课程的有效开... 思政一体化旨在形成从小学到高中乃至大学的连续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价值观的连贯性和教育的系统性。高中思政课程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高中思政课程的有效开展是落实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的重要节点,这需要教师不仅有“突围”意识,更要提高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并在实践中立足于教学评一体化,采用纵向多元评价方式以增强教学评价衔接性,拓展教研工作的范围以促进思政课程衔接,帮助高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重视师资团队一体化建设,凝聚育人合力,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 高中 实施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师生思政一体化推进研究
7
作者 龚成 刘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93-100,共8页
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工作呈现出了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两手抓、两手硬”的新气象,但从整体上看,因为长期对教师思政重视不够、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相分离,所以教师思政的不充分性、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的不平衡性问题还比较突出。教师和... 新时代以来,高校思政工作呈现出了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两手抓、两手硬”的新气象,但从整体上看,因为长期对教师思政重视不够、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相分离,所以教师思政的不充分性、教师思政和学生思政的不平衡性问题还比较突出。教师和学生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具有价值同位体、使命共担体、成长互促体、主体共生体的根本属性,蕴含着师生思政一体化的必然逻辑。推进高校师生思政一体化,进一步提高教师思政实效,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提档升级,就必须树立师生思政一体化思维,创新师生思政一体化机制,整合师生思政一体化资源,推动师生思政一体化实践,强化师生理想信念同铸、实践锻炼同行、课程课堂同学、基层组织同建、日常生活同在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高校学生 师生共同体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医学院校开展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8
作者 郑娟 方锦花 +3 位作者 颜亮 苗春霞 李运矜 许建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21期190-194,共5页
在分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及理论基础上,以医科类大学生如何开展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为对象,从教学设计、大中小学生思政特征、落实途径与方法、总结与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实践中发现高校可为中小学提供... 在分析“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及理论基础上,以医科类大学生如何开展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为对象,从教学设计、大中小学生思政特征、落实途径与方法、总结与不足等方面展开分析。实践中发现高校可为中小学提供较好的思政育人资源,且可以党建育人、场所育人、讲座育人、实践育人等形式展开,体现出一定的思政育人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加了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深度。但是思政一体化育人的途径多体现为高校向中小学进行育人资源的输送,反之则不足;思政育人的形式和深度仍受到时间、空间、规模的限制,可利用互联网网络资源及形式克服时空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立德树人 大中小学 课程 思政一体化 实践探索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视域下高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探究
9
作者 张玲玲 《辽宁教育》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然成为教育模式变革的大势所趋。鉴于高中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起步较晚,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解读和价值分析,从课程思政的主体、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四个维度,探...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然成为教育模式变革的大势所趋。鉴于高中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起步较晚,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基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解读和价值分析,从课程思政的主体、内容、实施以及评价四个维度,探索高中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从而助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高中 课程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小初思政一体化衔接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以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例
10
作者 陈海旺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4年第7期4-7,共4页
小初思政一体化衔接课程的建构对于落实思政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凸显学校的学制优势,以跨学科为抓手,建构、实施小初思政一体化衔接课程。具体而言,学校在建构时要找准课程理念的共通性、挖掘课程内容的... 小初思政一体化衔接课程的建构对于落实思政一体化建设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九年一贯制学校应凸显学校的学制优势,以跨学科为抓手,建构、实施小初思政一体化衔接课程。具体而言,学校在建构时要找准课程理念的共通性、挖掘课程内容的关联性、体现衔接课程的延续性。在实施中要基于学科融合理念统整教学内容、融通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衔接教学评价,为义务教育阶段育人目标的落实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年一贯制 思政一体化 衔接课程 跨学科
下载PDF
OBE教学背景下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研究
11
作者 韩栋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第19期28-32,共5页
随着OBE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视听语言课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思政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而OBE教学理念可以为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 随着OBE教学理念的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视听语言课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思政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而OBE教学理念可以为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当前,如何将视听语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与产学研融合,实现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OBE教学理念,探讨高校视听语言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实现路径,以期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OBE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产出。在促进课程思政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OBE教学理念可以引导教师重新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对学生思政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视听语言课程的各个环节;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完善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理念 视听语言课程 教学改革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
12
作者 李游 赵庆华 邓芸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25期153-155,160,共4页
采用文献、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存在以下现实困境:眼到手不到,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不温不火;合力育人意识不足,横向协同效果不佳;外部... 采用文献、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的困境与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当前,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存在以下现实困境:眼到手不到,体育课程思政实施不温不火;合力育人意识不足,横向协同效果不佳;外部激励机制不健全,纵向衔接亟待破题等。为推进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提出以下策略:发挥头雁效应,助力体育教师眼到手到,切实实施体育课程思政;鼓励充分对话,营造集体教研合作氛围,逐步推进横向协同效果;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体育课程思政底气,积极探索纵向衔接杠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育人 体育学科德育 课程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13
作者 于铭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贯穿各学段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过程,新时代多元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思政课的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如何整合大中小... 思政课作为大中小学的必修课,贯穿各学段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双重培养过程,新时代多元信息和价值观的冲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思政课的教学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总目标,如何整合大中小学各学段教育资源,系统化开展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成为新时代课程改革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德育 新课程改革
下载PDF
科普思政一体化新模式探索
14
作者 杨丁晨 刘通 李维 《江苏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将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科普思政是开展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在“大思政”背景下,科普思政发挥学科专业特色,探索“一核三环”新模式,以育人目标一体化、育人内容一... 将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科普思政是开展科学普及与思政教育的新载体。在“大思政”背景下,科普思政发挥学科专业特色,探索“一核三环”新模式,以育人目标一体化、育人内容一体化、育人过程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保障实践成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普及 教育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初高中衔接教学探析——以“聚焦民事权利,助力法治建设”为例
15
作者 林久杏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学段衔接是实现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需要综合考量集体备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种因素。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需体现学段间“循序渐进”,对照课程标准以设计教学目标,精准把握学情以确定教学起点,厘清教材系统以确定教学重... 学段衔接是实现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应有之义,需要综合考量集体备课、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多种因素。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教师需体现学段间“循序渐进”,对照课程标准以设计教学目标,精准把握学情以确定教学起点,厘清教材系统以确定教学重难点。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达成学段间“螺旋上升”,并在体现差异性的基础上,凸显活动实施的层次性,突出能力培养的递进性,彰显教学评价的连贯性。在进行课后思课时,教师要助推学段间“接”续未来,着重反思集体备课的针对性、主题微课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适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学段衔接 民事权利
下载PDF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政一体化教育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吴霄艾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0期14-16,共3页
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政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指出游戏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实践能力、促进知识内化等方面有重要价值。揭示传统思政课堂所面临的学习兴趣不足、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模式单一等挑战。提... 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政一体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方法,指出游戏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实践能力、促进知识内化等方面有重要价值。揭示传统思政课堂所面临的学习兴趣不足、理论脱离实际、教学模式单一等挑战。提出通过游戏化教学来优化课堂氛围、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手段、协同构建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游戏化教学 思政一体化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实践——以党史教育主题为例
17
作者 陈嘉月 《求知导刊》 2024年第25期98-100,共3页
德育一体化是思政一体化的关键内核,指的是教师应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思政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学生生活深度融合,促使小学思政课培根铸魂的方向和课程总目标的方向一致,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议题式教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下载PDF
构建思政一体化的育人新实践--以“国旗下思政课”为例
18
作者 彭有姬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小学阶段作为“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引导儿童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国旗下思政课”为着力点,通过分析新时代思政工作育人新模式,提炼助... 在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小学阶段作为“系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引导儿童建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学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国旗下思政课”为着力点,通过分析新时代思政工作育人新模式,提炼助推思政一体化的育人价值,聚焦思政机制,拓展教学渠道,趋于实践协同,建构基于校际实施的育人体。通过一体化视域下多元融合育人模式,形成思政一体化育人的学校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国旗下的 新实践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19
作者 刘园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5期0080-0083,共4页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度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本论文拟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度契合。将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有助于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本论文拟探讨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现状问题及路径对策,旨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政一体化 立德树人 价值引领 融合发展。
下载PDF
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小初高家国情怀教育衔接的实践探究
20
作者 王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115-118,共4页
本研究聚焦在 “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小、初、高三阶段的家国情怀教育衔接问题。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教育实践角度,探索并试行了一种基于"小学情境性、初中直接性、高中深入性"的家国情怀教育衔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衔... 本研究聚焦在 “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小、初、高三阶段的家国情怀教育衔接问题。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教育实践角度,探索并试行了一种基于"小学情境性、初中直接性、高中深入性"的家国情怀教育衔接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衔接机制在提高学生家国情怀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理性认识、激发家国情怀积极行动三个维度上均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同时,该衔接机制也推动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得家国情怀教育呈现出基于生活实践的、全方位的、系统连续的特性。本研究的成果有望为"小初高一体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和思政教育机制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一体化 家国情怀教育 小初高衔接 教育实践 社区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