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会计“创建思维”教育模式的建立
1
作者 孙永军 《理论观察》 2003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加入 WTO将会使我国的会计领域受到很大的冲击。会计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如何使会计适应多变的市场竞争 ,关键在于会计人才本身的“创建思维”的建立。改变理论引导 ;改善教育环境 ;完善教育实践环节 ;推出新的人才就业制度。
关键词 创建思维 会计教育 会计鸿沟 传统教育
下载PDF
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新 《文教资料》 2006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阅读文本,就是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法建构新的意义。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一般表现在直觉思维、想像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中。语文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的这几种思维方式,... 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阅读文本,就是运用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思维方法建构新的意义。中学生阅读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一般表现在直觉思维、想像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中。语文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的这几种思维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主要策略有: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的策略;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和学习个性、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二是培养创新习惯的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层阅读,培养深层阅读的好习惯,学会与课本与作者进行对话和心灵交流。三是优化思维品质的策略;着重优化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总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维训练,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创建思维 培养
下载PDF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桥梁——论隐喻的认知功能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金林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75-78,共4页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位于词汇层次上的一种对比和意义替换,是对正常语言使用规则的一种偏离。但是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隐喻是一种抽象的认知方式,它为抽象思维的进行奠定了基础,为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搭建了桥梁,进而为人类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进行和认识改造世界打开了大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隐喻认知 认知功能 创建思维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下载PDF
吃他人之堑 长自我之智——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策略
4
作者 张琼英 王全才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第4期47-48,共2页
在观摩他人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从中发现问题或失误,并加以改进,那便是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将平时遇到的课堂问题,从情境创设、课堂倾听、思维创建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改进。
关键词 情境创设 课堂倾听 思维创建
下载PDF
浅谈大学英语课堂学生悟性与个性的培养
5
作者 马威艳 《科技信息》 2009年第13期206-206,共1页
英语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本文认为对学生悟性与个性的培养,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建性思维的能力,提倡广读书,同时注重呵护学生细微... 英语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本文认为对学生悟性与个性的培养,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创建性思维的能力,提倡广读书,同时注重呵护学生细微的进步,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堂 悟性 个性 创建思维
下载PDF
On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6
作者 衣俊卿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年第1期68-82,共15页
At present, emancipating the mind has changed from a significant m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form initiated at a special historical moment in human society to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organic constitu... At present, emancipating the mind has changed from a significant m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reform initiated at a special historical moment in human society to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organic constitu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has been regularized, universalized, routinized and normalized. It is the condensed embodiment of the ten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the determinate and the creative, the natural and the transcendental in the structure of human existence. Its dynamic and constraining mechanisms are specifically manifested as the tens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innovative and conservative ideas, open and closed ways of thinking, and modern and traditional cultural patterns. In the course of a new emancipation of our thinking, we should not only actively promote specific emancipation of the mind on every level and in every sphere, but also highlight the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and institutions for such emancipation, and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of a mechanism for cultural innovation. We must create an institutional culture that respects different ideas; establish a mindset that is open, tolerant, creative and cherishes difference; and cultivate a cultural model that respects individuality and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ancipating the mind establishment of mechanisms and institutions cultural innov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