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几何与逻辑思维能力 被引量:3
1
作者 鲍珑 《课程.教材.教法》 1988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我国解放后的历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词开始出现于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草案)》。在这以前曾用过逻辑思考、思维力、判断力、逻辑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词... 在我国解放后的历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都有培养思维能力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这个词开始出现于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草案)》。在这以前曾用过逻辑思考、思维力、判断力、逻辑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词,另外还提到了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思维 逻辑思维能力 初中几何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思维形式和方法 中学数学 概念教学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几何知识
下载PDF
思维在统计分析报告中的作用
2
作者 汤光华 《统计教育》 1999年第6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统计分析报告 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 思维方法 报告写作 思维形式和方法 定量与定性分析 创新思维 心理活动过程 材料收集
下载PDF
论反思思维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子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5,共6页
反思思维是反向思维,“自反性”是其形式结构上的本质特征,“批判性”是其功能上的本质特征。反思思维从思维中分化发展起来,成为当代思维中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和方法。它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中... 反思思维是反向思维,“自反性”是其形式结构上的本质特征,“批判性”是其功能上的本质特征。反思思维从思维中分化发展起来,成为当代思维中一种相对独立的形式和方法。它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是实践活动中的自反性反向结构在思维中的“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思维 自反性 批判性 自反性反向结构 思维形式和方法
下载PDF
物理解题与辩证逻辑思维
4
作者 金璧辉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上一再提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稍加留心会发现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不再是单纯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而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 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上一再提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稍加留心会发现近几年的物理高考试题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不再是单纯考察学生的物理知识,而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包括能按形式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方法进行思维,而且要求学生能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筛选,能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逻辑思维 物理解题 思维定势 形式逻辑思维 加速度 逻辑思维能力 辩证思维 思维形式和方法 研究思维 速运动
下载PDF
学科思维训练方法
5
《中国远程教育》 1995年第1期80-80,共1页
学科思维训练方法1.思维训练的目标和重点要依据各学科教育的目标和重点确定。在各学科教材中,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需用哪种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可以训练哪种思维心理、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就应确定它... 学科思维训练方法1.思维训练的目标和重点要依据各学科教育的目标和重点确定。在各学科教材中,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需用哪种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可以训练哪种思维心理、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就应确定它为本单元、本章节、本课的思维训练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思维训练 思维形式和方法 训练方法 思维方法 教学目标 训练指导 训练题 目标和要点 理论结合实际 思维能力
原文传递
落花时节读华章
6
作者 廖春保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落花时节 《诗经》研究 《聊斋志异》 诗经研究 象征 思维形式和方法 葫芦 思维 《易》 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增补中
关于认识发展阶段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珏 《哲学研究》 1984年第7期31-36,共6页
认识过程究竟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是一个涉及主客体关系、思维规律以及思维形式和方法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同的三阶段论(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同感性——知性——理性论);也有不同的二阶段论(即不主... 认识过程究竟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是一个涉及主客体关系、思维规律以及思维形式和方法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有不同的三阶段论(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认识”同感性——知性——理性论);也有不同的二阶段论(即不主张引入知性范畴的感性——理性论同主张引入知性范畴的感性——理性论);主张引入知性范畴的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知性作为理性认识的一个小阶段,一是把知性作为感性认识阶段的一种思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发展 两个问题 知性范畴 理性论 思维形式和方法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认识过程 主客体关系 思维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