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辨美学与主客关系:以安东尼奥尼与贝克特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8,共11页
思辨实在论探问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客体实在。在此辐射下,西方美学界近五年出现了由诸多分支构成的思辨美学思潮,引发了现有艺术范式的转型,但其中以思辨唯物主义与以客体导向本体论为起点的两派美学讨论各自为营。本文尝试以思辨... 思辨实在论探问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客体实在。在此辐射下,西方美学界近五年出现了由诸多分支构成的思辨美学思潮,引发了现有艺术范式的转型,但其中以思辨唯物主义与以客体导向本体论为起点的两派美学讨论各自为营。本文尝试以思辨美学何以谈论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艺术--即其如何以全新的方式解决艺术的主客关系问题--为线索,厘清思辨美学思潮内部各条分支脉络间的张力与互通,并最终落脚于海勒客体导向探问美学范式对于西方现有思辨美学形态的补充作用与优势地位,且以安东尼奥尼与贝克特的艺术创作为例证予以检验。本文对思辨美学的梳理及对海勒范式的阐发旨在证明,思辨美学并非如思辨实在论一般取消与驱逐人类的位置,而是力图超越人类中心视阈并真切体现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受众间主客平等共生的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实在论 思辨美学 海勒 安东尼奥尼 贝克特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思辨
2
作者 夏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36,共5页
中国电影经过百年发展,在电影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的塑造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与丰硕成果。进一步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厘清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展望未来,寻求电影未来创新演进方向。基于... 中国电影经过百年发展,在电影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的塑造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与丰硕成果。进一步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厘清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展望未来,寻求电影未来创新演进方向。基于此,主要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美学思辨的理论内涵进行明确,然后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美学意象维度进行研究;立足当下,思考未来,提出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意象未来发展之路,有助于提升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本形态 美学思辨 未来发展
下载PDF
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新突破:从美学的思辨到艺术的体悟——论刘剑《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3
作者 袁仕萍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6年第5期48-51,共4页
论文围绕刘剑的艺术学新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展开论述。论著从西方诗画关系切入,避开了西方诗画关系在美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偏重理论性的探讨,矫正了对西方诗画关系的认识,是莱辛之后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 论文围绕刘剑的艺术学新著《西方诗画关系研究: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展开论述。论著从西方诗画关系切入,避开了西方诗画关系在美学、文艺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偏重理论性的探讨,矫正了对西方诗画关系的认识,是莱辛之后西方诗画关系研究的补充与发展。论著以西方现代诗歌与绘画艺术本身为研究基础,着眼于从诗画艺术实践本身来考察诗画关系,对诗画关系在西方创作实践进行线性梳理的创新,融合了艺术实践的鲜活性与艺术理论的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诗画关系 美学思辨 艺术体悟
下载PDF
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沂蒙题材影视剧的美学思辨 被引量:1
4
作者 石航 《民族艺林》 2022年第3期25-34,共10页
聚焦沂蒙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生产,已较为完整地构建了一种典型的沂蒙地域景观和红色文化精神,借用跨地想象在当代书写近代,给新时代沂蒙精神以新的注解,实现了沂蒙红色文化的再突出、再弘扬。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的考察下,从自然风景、社... 聚焦沂蒙题材影视剧的创作生产,已较为完整地构建了一种典型的沂蒙地域景观和红色文化精神,借用跨地想象在当代书写近代,给新时代沂蒙精神以新的注解,实现了沂蒙红色文化的再突出、再弘扬。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的考察下,从自然风景、社会图景、民族精神面貌层面探究沂蒙题材影视剧的构建与表征,并作思辨性分析,为当下沂蒙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向新向上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以期实现沂蒙题材影视剧在体制内表达创作者个性化诉求和沂蒙精神的创新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沂蒙 影视剧 红色精神 美学思辨
下载PDF
论桑塔耶那自然主义美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红梅 黄恩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从重新界定“美是什么”开始 ,桑塔耶那宣告了思辨美学的无效。他把感觉经验作为新美学的奠基石 ,将美与人的主观感觉紧紧相连 ,提出了美的“快感说”和艺术的冲动论。尽管桑塔耶那不同意传统思辨美学的客观主义立场 ,但是 ,把审美对象... 从重新界定“美是什么”开始 ,桑塔耶那宣告了思辨美学的无效。他把感觉经验作为新美学的奠基石 ,将美与人的主观感觉紧紧相连 ,提出了美的“快感说”和艺术的冲动论。尽管桑塔耶那不同意传统思辨美学的客观主义立场 ,但是 ,把审美对象自然化、经验化 ,将诸种审美现象进行生物学和经验主义的诠释 ,使桑塔耶那的美学没能超越客观主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塔耻那 自然主义美学 快感说 思辨美学
下载PDF
在两极深化、多元取向中走向综合——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择向
6
作者 潘立勇 魏慧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80-69,共2页
在中外文化传统、古今美学思潮的碰撞中,中国当代美学该作出何种选择,向何处去,以利于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新的超越?这是美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视点.西方美学已经历了传统的哲学本体思辨美学和现代的科学分析实证美学两种主要的形态... 在中外文化传统、古今美学思潮的碰撞中,中国当代美学该作出何种选择,向何处去,以利于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新的超越?这是美学界同仁共同关注的一个视点.西方美学已经历了传统的哲学本体思辨美学和现代的科学分析实证美学两种主要的形态,并在当代形成了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新的冲突.西方美学思潮的流变作为一种文化冲撞,既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美学形态的冲突,又表现为中西方美学形态的冲突.在这些复合的冲突面前,中国当代美学该作出何种途择?美学界的一般思考倾向是急于实现综合,或走左右兼顾的所谓“中间道路”.这种思路具有它的合理性;然而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是“综合”的基础是什么,以及该实现什么样的综合?美国《美学与艺术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择向 多元取向 西方美学 实现综合 实证 哲学本体 思辨美学 观念习惯 过充
下载PD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艺学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思考之四
7
作者 顾凤威 《桂海论丛》 2005年第4期55-57,共3页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过时的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没有道理的。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需要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指导,另...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过时的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没有道理的。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重要内容。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需要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指导,另一方面也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展开了广阔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思辨美学 大众审美文化
下载PDF
倪瓒山水画对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涵容
8
作者 王力 孙斐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5-120,共6页
元代的文化思想与士人心态与魏晋时代具有内在审美的“同构”特质,而魏晋之风是在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与思辨中形成的。处此语境中的倪瓒,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士气”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在继承马夏“极简化”绘画艺术风格的同时,... 元代的文化思想与士人心态与魏晋时代具有内在审美的“同构”特质,而魏晋之风是在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继承与思辨中形成的。处此语境中的倪瓒,一方面继承了魏晋“士气”的精神传统;另一方面在继承马夏“极简化”绘画艺术风格的同时,在构图中又强调隔字,不仅隔出了近景和远山,也隔断了观赏者的感官经验,凸显了“被抛”在世的生命困境,形成了“萧疏荒寒”的美学风格。这种美学风格正是倪瓒从精神及思想上对老庄思想“绝圣弃智”“离形去知”的续接,也因此完成了对“古意”的涵容以及“形简而意丰”的美学思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圣弃智 倪瓒 山水画 美学思辨
下载PDF
“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封孝伦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51-153,共3页
“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从王国维、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算起,已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路程。百年来中华美学名家蜂起,学派纷呈,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为中国文化的热门话题。1998... “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从王国维、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算起,已走过近一个世纪的路程。百年来中华美学名家蜂起,学派纷呈,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不断成为中国文化的热门话题。1998年4月20日至25日,由中华美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学术讨论会 思辨美学 美学研究 大众文化 西方美学 王国维 科学美学 “无利害性” “自由”
下载PDF
国产年代剧的时政话语建构及其美学思辨
10
作者 王梦繁 姜常鹏 《当代电视》 2024年第6期34-39,共6页
国产年代剧通过国家政策影视化演绎建构的时政话语,呈现出故事化、隐喻化、空间化的艺术特征,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具象表达。剧中时政话语的建构也产生了助推功能性叙事、彰显民族国家寓言、认同构建主流价值观等文化功能,进而在人民美... 国产年代剧通过国家政策影视化演绎建构的时政话语,呈现出故事化、隐喻化、空间化的艺术特征,实现从无形到有形的具象表达。剧中时政话语的建构也产生了助推功能性叙事、彰显民族国家寓言、认同构建主流价值观等文化功能,进而在人民美学审美观照下唤醒大众的集体记忆,以此在国家话语与平民话语的缝合中对国家的发展进程进行历史回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剧 时政话语 艺术特征 文化功能 美学思辨
原文传递
一种试图走向“科学”的美学——托马斯·门罗美学思想述要
11
作者 丁少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8-61,共4页
一般认为,门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按照门罗的解释,“自然主义”标示着一种反对各种形式的超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和现代艺术的特殊风格。它“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 一般认为,门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按照门罗的解释,“自然主义”标示着一种反对各种形式的超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和现代艺术的特殊风格。它“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那些被认为是自明的或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们揭示的‘第一原则”中推导出来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它尊重作为知识源泉的感性材料,更推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感性经验,主张美感就来自自然的或日常的生活感受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赞成那种粗劣的自然唯物主义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自然主义 审美经验 门罗 思辨美学 艺术作品 审美现象 现代艺术 审美价值 主客体相互作用 科学美学
下载PDF
对于美学本体论困顿的一点思考
12
作者 杨健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1年第1期34-35,共2页
中国当代美学作为以王国维为起点的近百年中国现代美学历史发展的一个环节,它仍然具有着古代美学与现代美学复杂交织的历史痕迹。这表现在,它继续触及中国现代美学已经触及了的那些基本问题,以及它的全部理论形态的最一般的范畴网络。然... 中国当代美学作为以王国维为起点的近百年中国现代美学历史发展的一个环节,它仍然具有着古代美学与现代美学复杂交织的历史痕迹。这表现在,它继续触及中国现代美学已经触及了的那些基本问题,以及它的全部理论形态的最一般的范畴网络。然而,也就在这里,中国当代美学步入了困顿:那些需要中国当代美学继续论证、深化,甚至需要澄清、纠正的问题,却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建构和发展。这是中国当代美学自身形成的一个怪圈。以美学本体论的研究来说,它在步步深化的同时,也在步步泛化和游移,观念上的似功利非功利,思维上的既非抽象思辨又非实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美学本体论 中国现代美学 古代美学 非功利 思辨美学 实证 思维准备 科学美学 理论形态
下载PDF
禅宗美学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俊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禅宗美学思想蕴含观道顿悟、明心见性的审美思维,以空灵清净为要谛,崇尚"俭朴本真"以及"道法自然"与"生态和谐"的理念。其中包含生命与静虑、自然与和谐、开悟与超越的美学特征,强调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 禅宗美学思想蕴含观道顿悟、明心见性的审美思维,以空灵清净为要谛,崇尚"俭朴本真"以及"道法自然"与"生态和谐"的理念。其中包含生命与静虑、自然与和谐、开悟与超越的美学特征,强调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关系,支持虚实相济的艺术创作原理,追求澄明空静的审美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当我们的设计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禅宗思想衍化出的美学理念为现代广告设计带来了新的创作智慧和思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美学 现代广告设计 审美思维 美学思辨
下载PDF
《在我弥留之际》透视美学之艾迪·本德伦视角研究
14
作者 张诗雨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85-88,共4页
自《在我弥留之际》面世以来,已有多种理论被用于分析该小说的主人公艾迪·本德伦。尽管《在我弥留之际》被标榜为威廉·福克纳的"力作",但由于其晦涩难懂,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完全不具有可读性... 自《在我弥留之际》面世以来,已有多种理论被用于分析该小说的主人公艾迪·本德伦。尽管《在我弥留之际》被标榜为威廉·福克纳的"力作",但由于其晦涩难懂,一代又一代的文学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完全不具有可读性"。其中,以艾迪视角叙事的章节最为抽象。文章从尼采式透视美学哲学思辨的角度对主人公艾迪进行研究,分析了主人公艾迪对自己葬礼这一事件的视角、感知和势,旨在证实此作品是福克纳透视美学思辨的艺术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本德伦 尼采 透视美学思辨 感知
下载PDF
论鲁藜的哲理诗章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家鸣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80,共6页
"七月派"重要诗人鲁藜的哲理诗,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剖析世态人性,反思生平经历,意象鲜活,意蕴深邃,语言精粹,诗行简短,显示出激情和哲理的完美融合,达到独创的艺术境界,在中国现代文学殿堂上占有光荣的地位。
关键词 “七月派” 鲁藜 哲理诗 意象 美学思辨
下载PDF
关于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兼向陆梅林、朱立元先生请教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曾宪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95-101,共7页
19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1997年1期《文艺研究》发表的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巴黎手稿》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 1997年12期《学术月刊》刊载的朱立元先生大作《对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论述的几点思考》,对1997年1期《文艺研究》发表的陆梅林先生《(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探微》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无论陆先生对《巴黎手稿》译文的重新校译、诠释,还是朱先生对陆先生美学观点的置疑,放到当下的美学学术环境中都十分珍贵。这表明,我国美学界一批中老年美学家依然在坚守美学阵地。众所周知,美学危机是个世界性的话题。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而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的兴起,在当代西方,传统美学的悲剧命运也已宣告结束;各种美学体系已被解构成语言的碎片了。在20年纪下半叶依然能保持繁荣的中国当代美学,能否避免这一危机,这已是摆在各美学派别面前的共同课题,也是美学界所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规律” 审美价值 实践美学 学科定位 马克思主义美学 思辨美学 科学美学 美学方法 朱立元 效用价值
原文传递
美学研究的新论著
17
作者 金村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3期211-212,共2页
当前的美学研究,出现了由思辨美学走向艺术美学的趋势,将树状的美学分枝进行自成系统的研究,产生出新型的门类美学。吴功正所著《小说美学》就是门类美学的新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小说美学的专著。本书的特色之一,以理论和实... 当前的美学研究,出现了由思辨美学走向艺术美学的趋势,将树状的美学分枝进行自成系统的研究,产生出新型的门类美学。吴功正所著《小说美学》就是门类美学的新成果,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小说美学的专著。本书的特色之一,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作出全面把握。论著首先将古、今小说美学理论体系化。为了使论述更为集中,作者把现、当代的有关内容揉入有关章节,而于第五章独辟"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理论"的专题,此章不采通常的分列排举法,另辟新蹊,粉碎群山加以重新塑造,零碎、朴素的理论材料,经爬梳纳入一定的美学结构,通过分解、组合、评述,使之成为比较严密的条理系统。另一方面,作者规避了目下的一些美学论著专以理论材料为对象、忽视实践成果的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美学 美学研究 美学理论 新成果 艺术美学 中国古典小说 全面把握 重新塑造 实践成果 思辨美学
原文传递
编者语
18
作者 曾成钢 《公共艺术》 2022年第4期5-5,共1页
本期聚焦公共雕塑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探讨.长久以来,讨论公共雕塑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专业层面的美学思辨;另一个是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中国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艺术的公共地位到公共的艺术,可以说中国雕塑史就... 本期聚焦公共雕塑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探讨.长久以来,讨论公共雕塑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专业层面的美学思辨;另一个是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中国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艺术的公共地位到公共的艺术,可以说中国雕塑史就是社会变革史,雕塑与国家形象互为表征,互相塑造,每个时期都展示出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雕塑 艺术与社会 国家形象塑造 美学思辨 文化底蕴 雕塑史 社会变革 编者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