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措施
1
作者 袁文强 《四川水泥》 2024年第9期266-269,共4页
为确保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的场地稳定性,利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法以及其它判别法对迎古路大寨顶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分析认为:案例隧道穿越采空区场地稳定性等级为不稳定... 为确保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的场地稳定性,利用开采条件判别法、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法以及其它判别法对迎古路大寨顶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措施。分析认为:案例隧道穿越采空区场地稳定性等级为不稳定。提出的措施包括:调整隧道纵坡,抬高隧道出口高程,使隧道远离采空区;采用非爆破开挖;扩大隧道出口内轮廓,设置变形缝,加强初期支护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急倾斜采空区 稳定性 纵坡 非爆破开挖 初期支护
下载PDF
急倾斜采空区上覆公路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武 潘建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4期226-232,264,共8页
科学准确地评估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值对公路运营安全十分重要。由于矿体与煤层的离散性质不同,对于急倾斜采空区上覆公路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提出经验公式计算要乘以不充分系数来预测最大下沉值,然后将该值代入皮尔森Ⅲ型函数进行最终沉... 科学准确地评估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值对公路运营安全十分重要。由于矿体与煤层的离散性质不同,对于急倾斜采空区上覆公路地表沉降变形预测,提出经验公式计算要乘以不充分系数来预测最大下沉值,然后将该值代入皮尔森Ⅲ型函数进行最终沉降预测,得出结果与原结果和概率积分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皮尔森Ⅲ型函数对不同覆岩类型的采空区地表沉降最大值预测结果相比原数据误差仅在10%以内,且相比概率积分法其结果准确性更高,其沉降曲线更贴近急倾斜采空区变形形状。另外,提出了该函数可以结合概率积分法进行3D预测,对比概率积分法3D预测,其结果也将更准确。将该预测法应用于某急倾斜采空区上覆公路工程中,依靠MATLAB编程计算,得出了8号横断面区域不稳定,6、4、7、19号面基本稳定,可分别采取注浆、留设矿柱法予以治理。研究成果可为以后急倾斜矿层开采的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尔森Ⅲ型函数 急倾斜采空区 公路 MATLAB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的治理技术 被引量:24
3
作者 黄磊 卢义玉 +1 位作者 粟登峰 张达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5,共6页
针对目前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的研究热点,以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巴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急倾斜采空区治理技术现状,对公路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治理的原则进行了总结,计算了巴岳山隧道急倾斜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急倾斜... 针对目前公路隧道穿越采空区的研究热点,以成渝高速公路(复线)巴岳山隧道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急倾斜采空区治理技术现状,对公路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治理的原则进行了总结,计算了巴岳山隧道急倾斜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急倾斜采空区治理实践,对隧道穿越急倾斜采空区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急倾斜采空区治理应首先对隧道上部采空区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对围岩塑性变形区进行加固。实践证明,利用注浆加固技术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并配合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措施在公路隧道急倾斜采空区治理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巴岳山隧道采空区影响段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显示,治理技术方案实施40 d后,格栅拱架应力基本稳定在1.2~1.8MPa,各监测断面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总变形量均未超过4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急倾斜采空区 钻孔注浆 双层小导管 超前支护
下载PDF
华蓥山隧道急倾斜采空区探测及处治探讨
4
作者 廉虎山 《低碳世界》 2014年第11期303-304,共2页
本文以渝广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下伏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雷达探测以及动态监控量测等手段,结合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治理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地质雷达和超前探孔技术对隧道下伏采空区位置及大小进行核实和... 本文以渝广高速公路华蓥山隧道下伏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例,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地质调查和地质雷达探测以及动态监控量测等手段,结合急倾斜煤层采空区的治理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地质雷达和超前探孔技术对隧道下伏采空区位置及大小进行核实和修正,对隧道进行超前支护,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对围岩变形较大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华蓥山隧道出口白岭煤矿采空区现场动态监控量测结果表面:在治理方案实施30d后,监测断面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变形值均未超过30mm,已趋于稳定。本文探索建立较完善的高速公路隧道中采空区的勘察、设计和监测的综合技术体系,为后续隧道采空区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采空区 探测 公路隧道 注浆加固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
5
作者 周一文 赵德刚 +2 位作者 王颖 马丙太 单强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3期72-79,共8页
为了保障采空区地表土地高效利用,掌握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现状对后期城市规划、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以唐山市某煤矿下伏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老采空区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情况下,综合采用瞬变电磁法、三维高密... 为了保障采空区地表土地高效利用,掌握采空区地基稳定性现状对后期城市规划、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以唐山市某煤矿下伏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在明确老采空区地质条件、煤层开采情况下,综合采用瞬变电磁法、三维高密度电法探测手段,并在重点区域布设钻探工程加以验证;结合本地实际经验及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运用概率积分法计算得出研究区地表残余变形,进而掌握研究区地基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存在多处残留采空空洞,其分布特征与煤层露头分布走向相关性较好;②研究区未来地表沉降变形将以残余变形为主,地表最大残余下沉量为300.68 mm,地基稳定性为欠稳定—基本稳定。鉴于采空区分布及地表残余变形计算结果,综合分析认定研究区地基稳定性较差,为保证土地后续安全利用,需采取高效治理措施。该研究方法可为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探测及地基稳定性评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老 综合物探 地质钻探 概率积分法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公路下伏急倾斜煤层采空区全充填压力注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杰 《中外公路》 2022年第3期26-29,共4页
采空区严重制约了乌鲁木齐城市的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该文针对乌鲁木齐地区煤层具有开采厚度大、埋深浅以及急倾斜等特点,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加固措施对乌鲁木齐市东二环道路工程下伏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进行治理。研究结果表明... 采空区严重制约了乌鲁木齐城市的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该文针对乌鲁木齐地区煤层具有开采厚度大、埋深浅以及急倾斜等特点,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加固措施对乌鲁木齐市东二环道路工程下伏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进行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伏采空区具有急倾斜、多层采空区共同发育以及越界开采等特征;研究区路段下伏采空区最大剩余沉降量约为877 mm,尚处于不稳定状态;主要采用全充填压力注浆的治理方案对采空区进行充填和对保安煤柱区进行加固,治理长度300 m,治理宽度234 m,注浆量约45174 m^(3);最后经过钻孔检测、孔内波速测井以及地面沉降观测等方法进行了安全检测,浆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固效果,注浆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采空区 发育特征 注浆加固 公路 乌鲁木齐
下载PDF
管道作用下急倾斜煤层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徐帅陵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7期77-81,共5页
近地表荷载与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的“活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采空区覆岩中裂隙带底部的岩块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回转失稳和滑落失稳,这些岩块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关键岩块,当荷载作用使得关键岩块失稳时,采空区... 近地表荷载与急倾斜煤层老采空区的“活化”有着紧密的关联,采空区覆岩中裂隙带底部的岩块在荷载作用下极易发生回转失稳和滑落失稳,这些岩块对采空区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关键岩块,当荷载作用使得关键岩块失稳时,采空区将发生“活化”。基于采空区覆岩“砌体梁”结构力学模型对关键岩块进行力学分析,构建荷载作用下采空区上覆岩土体失稳判断依据,进而对荷载作用下急倾斜煤层上覆岩体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当作用于土体截面处最大摩擦力大于该土体所受最大剪切力时,该块体不会发生滑落失稳;只有关键岩块与岩块之间的平均挤压应力小于岩块在边角处的挤压强度,关键岩块才不会发生回转失稳。将推导结果应用于广东省某急倾斜煤矿,计算结果表明:在茶山煤矿4煤和6煤采空区上方铺设输气管道并不会引起采空区的“活化”;荷载作用下的关键岩块力学分析在急倾斜煤层上覆岩体稳定性中应用效果较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道 倾斜煤层 砌体梁理论 覆岩稳定性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覆岩稳定性预测
8
作者 陈晓奇 《当代化工研究》 2019年第13期26-27,共2页
本篇文章对新疆的某个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进行重点的思考分析,对其失稳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拟建场地等进行讨论。通过相关资料对采空区围岩移动破坏的基本规律、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以及变形的基本规律等进行掌握,最终以拟建场地... 本篇文章对新疆的某个急倾斜煤层采空区覆岩稳定性进行重点的思考分析,对其失稳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拟建场地等进行讨论。通过相关资料对采空区围岩移动破坏的基本规律、采空区上方地表移动以及变形的基本规律等进行掌握,最终以拟建场地的方法来提高其稳定性,这更好的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稳定性 拟建场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煤层采空区对隧道稳定性影响及处治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金祥 高永涛 金爱兵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5-277,共3页
对白岭煤矿采空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并建立模型模拟白岭煤矿采空区及隧道沉降,结合急倾斜采空区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空区注浆加固前后,隧道最大沉降分别为17.9 cm和7.32 cm。华蓥山隧道出口采空区影响段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显示:治理... 对白岭煤矿采空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并建立模型模拟白岭煤矿采空区及隧道沉降,结合急倾斜采空区的治理技术进行了分析。采空区注浆加固前后,隧道最大沉降分别为17.9 cm和7.32 cm。华蓥山隧道出口采空区影响段现场监控量测结果显示:治理技术方案实施30 d后,监测断面周边收敛和拱顶沉降累计变形值均未超过30 mm。实践证明,利用注浆加固加大采空区围岩强度,同时配合超前中管棚支护,在公路隧道中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后续隧道采空区施工提供了处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采空区 数值模拟 钻孔注浆 处治技术
下载PDF
六道湾煤矿西翼规划公路下伏采空区治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燕敏 陈凯 安兆龙 《中国煤炭》 2020年第11期107-111,共5页
六道湾煤矿采空区严重影响了乌鲁木齐市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建设,笔者从研究区地质条件的角度出发,对六道湾煤矿西翼规划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钻孔、孔内波速测井以及室内岩块穿透声波法对治理效果进行了检测... 六道湾煤矿采空区严重影响了乌鲁木齐市区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建设,笔者从研究区地质条件的角度出发,对六道湾煤矿西翼规划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钻孔、孔内波速测井以及室内岩块穿透声波法对治理效果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下伏采空区可划分为稳定区、基本稳定区、不稳定区,治理总面积65637.4 m2;对浅部塌陷坑填土可以采用强夯处理方案,深部采空区可以采用全充填注浆法进行治理;岩体的横波波速均大于250.0 m/s,强夯处理后浅层回填土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 kPa,各项检测指标均满足设计相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道湾煤矿 急倾斜采空区 治理措施 稳定性 效果检验
下载PDF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on a working face in a steep coal seam 被引量:10
11
作者 Deng Yuehua Wang Shouqu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Based on the decline in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steep coal seam mining and mining face tension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teeply inclined faces in the gob.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util... Based on the decline in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steep coal seam mining and mining face tension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teeply inclined faces in the gob.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n steep coal seams is to safe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caving rock blocks from rushing into the gob-side entry by sliding downwards along levels.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methods, we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mining process on a fully-mechanized face in a steep coal seam.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process of roof strata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nd combined with practice in a steep working face in Lvshuidong mine. The feasibility of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n a steep coal seam has been recognised. We propose that roadways along the left lane offshoot body use a speciallymade reinforced steel dense net to build a dense rock face at the lower he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e offshoot branch creates effective roof control, safe conditions for roadway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teeply inclined g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Steep coal seam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easibility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