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63例血浆炎性因子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韩海军 朱利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与轻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两组,同时入选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并行三组间血浆炎...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与轻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两组,同时入选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并行三组间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比较。结果: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及对照组(P<0.05),三种炎性因子水平在轻症急性胰腺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均与APACHEⅡ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对全面及时掌握急性胰腺炎病情及探讨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诊断 胰腺炎 急性/血液 白介素-6/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C反应蛋白质/代谢
下载PDF
急性乙型病毒性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练向阳 周玉贵 宣世海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方法检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方法检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且升高水平与血清ALT呈显著相关。结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相关性,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急性/血液 白细胞介素6/分析 白细胞介素8/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分析
下载PDF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姜保周 艾文婷 +1 位作者 刘丹平 黄亚川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50μg/h微量泵泵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50μg/h微量泵泵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观察组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TNF-α及IL-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可明显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TNF-α及IL-8的表达,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药物疗法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血液 奥曲肽/治疗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白细胞介素-8/代谢
下载PDF
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IL-6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甄上照 张爽英 +3 位作者 沈伟 曹伟 钟晓燕 胡琼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352-353,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以进-步探讨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本院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34例(肾衰组),体检健康者22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以进-步探讨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本院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患者34例(肾衰组),体检健康者22例(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钾离子(K+)、二氧化碳结合力(CO。CP)及IL-6浓度,并测定患者少尿期和多尿期的24h尿量。[结果]①肾衰组少尿期血浆BUN、Cr、UA、K’、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C02C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多尿期血BUN、Cr、UA、IL-6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02C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K’浓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患者多尿期24h尿量、血COzCP浓度明显高于少尿期(均P〈0.01),血BUN、Cr、UA、K’、IL-6浓度明显低于少尿期(均P〈0.01)。③患者治疗前血浆IL_6浓度与24h尿量呈负相关(r尿量-0.616,P〈0.01),与血BUN、Cr浓度呈正相关(rBUN-0.407,P〈0.05,rCr0.637,P〈0.01)。[结论]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IL~6浓度高于正常人。血浆IL-6合成分泌失调可能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下载PDF
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NO水平的变化
5
作者 甄上照 张爽英 +3 位作者 胡琼 潘建华 付农荣 成文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7期1110-1111,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NO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少尿型急性肾衰竭31例为Ⅰ组(急性肾衰竭组),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Ⅱ组(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 【目的】观察急性肾衰竭患者在少尿期及多尿期血浆NO水平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少尿型急性肾衰竭31例为Ⅰ组(急性肾衰竭组),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Ⅱ组(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钾离子(K+)、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及一氧化氮(NO)浓度,Ⅰ组患者并测定其少尿期和多尿期的24 h尿量。【结果】Ⅰ组少尿期血浆BUN、Cr、UA、K+浓度明显高于Ⅱ组(均P<0.01),CO2CP、NO浓度明显低于Ⅱ组(均P<0.01);Ⅰ组多尿期血浆BUN、Cr、UA浓度明显高于Ⅱ组(均P<0.01),CO2CP浓度明显低于Ⅱ组(P<0.01),K+、NO浓度低于Ⅱ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组多尿期血浆BUN、Cr、UA、K+浓度明显低于少尿期(均P<0.01),血CO2CP、NO浓度及24 h尿量明显高于少尿期(均P<0.01)。【结论】①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浆NO浓度低于正常人。②NO合成分泌失调可能与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急性/血液 一氧化氮/血液
下载PDF
集成疗伤片对创伤患者血清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雷波 刘定安 +1 位作者 黄树明 杨阳 《中医正骨》 2005年第1期10-11,共2页
为了观察急性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触珠蛋白 (HP)、白蛋白 (Palb)、转铁蛋白 (TF)及α 酸性糖蛋白 (α AG) 4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中药制剂集成疗伤片对其变化的影响 ,将 2 0例急性创伤患者分为集成疗伤片组 (治疗组 ) 10例和常... 为了观察急性创伤患者外周血血清中触珠蛋白 (HP)、白蛋白 (Palb)、转铁蛋白 (TF)及α 酸性糖蛋白 (α AG) 4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含量变化及中药制剂集成疗伤片对其变化的影响 ,将 2 0例急性创伤患者分为集成疗伤片组 (治疗组 ) 10例和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 10例 ,用免疫扩散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定期观察和总结。结果显示伤后 2周内HP及α AG显著性提高 ,而Palb及TF均显著性降低 ,说明创伤后 2周内机体蛋白代谢呈紊乱状态。经口服集成疗伤片后 ,4种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P <0 .0 5 ) ,提示该制剂对急性期蛋白的代谢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中医药疗法 集成疗伤片/治疗作用 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液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立中 朱湘生 严小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8期1395-139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6例患者按发病后20~24 h所抽血查血清降钙素浓度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3组,并对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26例患者按发病后20~24 h所抽血查血清降钙素浓度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3组,并对各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上消化道出血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浓度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高于中浓度组,低浓度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AP早期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血液 降钙素/血液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早期患者IL-10、IL-6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凯庆 唐才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 (AP)早期患者IL 10、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AP病人入院后d1和d3 采血 ,回顾性分析其IL 6、IL 10的早期变化并与健康献血人群比较。【结果】AP患者血浆IL 10阳性检测率在入院d1为 4 4 .6 %、d3 为... 【目的】了解急性胰腺炎 (AP)早期患者IL 10、IL 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在AP病人入院后d1和d3 采血 ,回顾性分析其IL 6、IL 10的早期变化并与健康献血人群比较。【结果】AP患者血浆IL 10阳性检测率在入院d1为 4 4 .6 %、d3 为 2 4 .4 % ,正常人群无阳性结果 (P <0 .0 5 )。血浆IL 6入院d1SAP组血浆IL 6浓度明显高于MAP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MAP组与正常组IL 6浓度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最佳截断值为 10 5 pg/ml,预测SAP的敏感性 84 .6 2 % ,特异性 94 .12 % ,阳性预断值 93.5 2 % ,阴性预断值 85 .95 % ,可用度为 78.73% ;入院d3 SAP组血浆IL 6浓度仍明显高于MAP组和正常组 (P <0 .0 1) ,MAP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IL 10在正常人中一般不能检测出 ,在AP时升高 ;SAP早期IL 6浓度明显升高 ,检测IL 6可能对于早期鉴诊有一定的意义 ,其监测SAP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且稳定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类 急性坏死性/血液 白细胞介素10/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sICAM-1、IL-6和TNF-α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香萍 汪小娟 +1 位作者 胡钶 叶国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1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于入院及治疗d3、d7、d14(SAP... 【目的】检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探讨其相互关系及判断病情的价值。【方法】1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MAP)和重症组(SAP),于入院及治疗d3、d7、d14(SAP组)时采集血清,以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IL-6和TNF-α水平。【结果】SAP组血清sICAM-1I、L-6、TNF-α水平在入院和治疗d3、d7时均显著高于MAP组(P<0.01)。MAP组在治疗d7时下降至接近正常,而SAP组在治疗d7时仍显著高于入院时(P<0.01),d14时下降至接近正常;SAP患者血清sICAM-1与IL-6和TNF-α正相关,r分别为0.62和0.66,P<0.01。【结论】细胞黏附与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血清sICAM-1、TNF-αI、L-6水平与病情的发展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重症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血液 胞间粘附分子1/血液 白细胞介素6/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RDW和MPV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斌 谢宁 +3 位作者 李君安 赖明烯 费中海 唐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7期4036-4037,共2页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0例ACS患者RDW和MPV结果,分析心肌梗死与无心肌梗死患者差异,并与20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CS组RDW和MPV较对照组明显升...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统计200例ACS患者RDW和MPV结果,分析心肌梗死与无心肌梗死患者差异,并与20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 ACS组RDW和MP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CS组心肌梗死与无心肌梗死患者RDW和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对心肌梗死诊断的灵敏度高,MPV特异性高。结论 RDW和MPV是临床简单、价廉的实验室测定项目,两者联用可作为ACS患者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液 红细胞指数 血小板 心肌梗死 人类
原文传递
TNF-α、IL-6、TAP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要军 葛文松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血清、尿液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重症胰腺炎提供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方法:61例AP患者分为重症AP(30例)和轻症AP(38例)两组,另选... 目的:探讨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血清、尿液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重症胰腺炎提供有临床价值的指标。方法:61例AP患者分为重症AP(30例)和轻症AP(38例)两组,另选择30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结果:入院时AP患者血浆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重症AP组患者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症AP组(P均<0.05)。结论: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变化与AP病情变化密切相关,病程早期检测TNF-α、IL-6及血清、尿液TAP水平有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分析 白细胞介素6/血液 胰蛋白酶原/血液 人类
原文传递
不同糖耐量状态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和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月红 王丽 +6 位作者 杨云 任宏强 段军仓 翟志红 瞿得涛 张英武 李娜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4例,根据OGTF试验结果分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6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48例、2型糖尿...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入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54例,根据OGTF试验结果分三组:糖耐量正常组(NGT)6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48例、2型糖尿病组(T2DM)45例,三组均于入院时即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并对其行冠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患者sCD40L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中,糖耐量减低组[(41.8±19.8)分]和糖尿病组[(40.1±18.7)分]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9±15.3)分](P〈0.01);糖尿病组与糖耐量减低组间冠脉狭窄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减低组血清sCD40L水平[(2.46±0.79)ng/m1]高于糖耐量正常组[(2.12±0.81)ng/ml](P〈0.05),糖尿病组[(2.57±0.68)ng/m1]明显高于糖耐量正常组(P〈0.01);糖尿病组高于糖耐量减低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血清可溶性sCD40L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相关(r=-0.147,P〉0.05)。结论ACS患者在血糖轻度异常时CD40/CD40L即可过度激活,不一定血糖过高,即达到糖尿病状态时才有CD40/CD40L的激活;糖耐量异常的ACS患者中血清sCD40L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能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液 CD40配体/血液 冠状动脉狭窄/病理生理学 葡糖耐量试验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全血CD40L和CD64检测分析
13
作者 韩雪花 李侠 钱玮和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3期5607-5608,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血CD40L和CD64检测结果。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技术对30例AMI组,30例UAP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全血CD40L和CD64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CD40L,CD64在AMI组,U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明显高于健康...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血CD40L和CD64检测结果。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技术对30例AMI组,30例UAP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全血CD40L和CD64及其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CD40L,CD64在AMI组,UA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显著。AMI组CD40L,CD64明显高于UAP组,而UAP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CD40L和CD64量的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敏感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液 CD40配体/血液 受体 IgG/血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