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9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中应用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标龙 邵洁 +1 位作者 马德卿 俞善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为探讨痰液诱导方法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有关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对4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用5%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细... 为探讨痰液诱导方法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和有关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对44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应用5%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对痰液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痰液中的细胞因子IL-5、IL-8、TNF-a的mRNA表达,以正常健康儿童的痰液标本为正常对照.结果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痰液细胞总数为(8.7±2.4)x 10 6/L,其中,中性粒细胞(7.4±2.6)×10 6/L、上皮细胞(2.1±0.87)×10 6/L、淋巴细胞(0.81±0.25)×10 6/L;对照组痰液细胞总数为(2.3±0.8)×10 6/L,中性粒细胞(0.8±0.3)×10 6/L,上皮细胞为(1.1±0.2)×10 6/L,淋巴细胞为(0.17±0.10)x10 6/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痰液中上皮细胞、嗜酸粒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P>0.05).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组痰液中IL-5、IL-8、TNF-α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27.3%,18.2%;对照组痰液中分别为12.5%、8.3%、4.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P<0.05).提示痰液诱导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能够直接反映与气道感染性炎症有关的细胞因子分泌状况,并具有简单、易行、无创伤性、安全、可重复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液诱导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应用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雪英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疾病转归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 目的:探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疾病转归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信封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可以促进患儿症状恢复,提高依从性以及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护理 急性呼吸道感染 疾病转归 治疗依从 康复率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DF-1、CXCR4水平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3
作者 唐卫东 王宇 +2 位作者 卢祥珍 李莉 熊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2973-2976,2982,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水平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疾病转归分为良好组(77...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水平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疾病转归分为良好组(77例)和不良组(38例)。另选取同期在泸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10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DF-1、CXCR4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DF-1、CXCR4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SDF-1、CXCR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良好组血清SDF-1、CXCR4水平均低于不良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SDF-1、CXCR4评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95%CI:0.804~0.904)、0.867(95%CI:0.817~0.917),血清SDF-1联合CXCR4评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的AUC为0.924(95%CI:0.874~0.974)。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DF-1、CXCR4均为影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转归的因素(P<0.05)。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DF-1、CXCR4水平均升高,且其水平变化与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且二者联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疾病转归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趋化因子受体4 疾病转归
下载PDF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薄德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1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东营市垦利区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编号为奇数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者为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指标水平、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7)。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莫西沙星 阻塞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分析
5
作者 谢香婷 严秋凤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8期2236-223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痰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检测。分析患者病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2年2月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痰标本进行菌株鉴定、药敏检测。分析患者病原菌菌谱、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结果:80例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50%,革兰阳性菌占26.92%,真菌占10.58%,其中19例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2种病原体。革兰阴性菌主要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主要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头孢唑啉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高;妥布霉素、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低;青霉素G、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对革兰阳性菌耐药性较高,对苯唑西林、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无耐药性,对四环素耐药性较低;其他病原菌对不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结论:AECOPD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药物与病菌间耐药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6
作者 卢梦娇 夏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41-244,共4页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基... 总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护理的可靠护理措施。方法 将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基于ADOPT适应模式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MVV比对照组改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呼吸衰竭、肺心病、自发性气胸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基于ADOPT适应模式的护理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对促进患者的康复、保护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康复 肺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7
作者 梁达豪 黄佳园 梁永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2期32-35,共4页
目的 探讨采用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兴县人民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 目的 探讨采用补肺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肺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新兴县人民医院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吸氧、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等西药治疗)与研究组(40例,对症治疗+西药治疗+补肺汤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短、自汗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较治疗前均延长,且研究组长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活动、疾病影响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补肺汤治疗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汤 阻塞疾病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肺功能
下载PDF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378例血液气体分析及酸碱平衡的观察
8
作者 董玉斌 刘峻峰 范华岭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2年第10期916-917,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血液气体分析 酸碱平衡
原文传递
婴幼儿重点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预防健康教育专家共识 被引量:2
9
作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 +5 位作者 徐韬 张彤 殷勇 陈桂霞 胡艳 张燕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婴幼儿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发群体。健康教育是传播疾病防控知识、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公众对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有关健康教育指导材料相对缺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婴幼儿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高发群体。健康教育是传播疾病防控知识、预防疾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当前,公众对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预防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有关健康教育指导材料相对缺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组织专家,从健康教育基本内容、健康教育应用场景、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多个维度着手制定本共识,以提高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全社会对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关注,预防疾病发生,降低疾病重症率,保障婴幼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疾病预防 健康教育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下载PDF
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述评
10
作者 魏清筠 陈姣 +2 位作者 周谦 侯亚义 曹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1148,共8页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 随着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频发,全球公共卫生面临重大挑战,寻找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成为当务之急。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病毒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旨在综述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现代科学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深入理解中药干预病毒全生命周期的科学内涵,系统解析中药复方抗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策略。为未来防控病毒风险储备候选中药提供参考,对有效支撑我国新发突发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控与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呼吸道 病毒感染疾病 温病 新药研发 诊治
下载PDF
EB病毒IgM、IgG及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悦 季忠庶 申爽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探析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EBV)免疫球蛋白(Ig)M、IgG及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无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EBV-Ig... 目的探析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病毒,EBV)免疫球蛋白(Ig)M、IgG及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无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EBV-IgM、EBV-IgG及EBV-DNA进行检测。比较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EBV-IgM、EBV-IgG及EBV-DNA阳性率,两组EBV-IgM、EBV-IgG及EBV-DNA检测结果;分析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EBV-IgM、EBV-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年龄段患儿EBV-DNA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BV-IgM检测中,观察组化学发光值(11.39±2.12)高于对照组的(9.54±1.35),阳性率50.50%(202/400)高于对照组的5.00%(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IgG检测中,观察组吸光度值(11.33±2.15)高于对照组的(9.03±1.06),阳性率58.00%(232/400)高于对照组的12.00%(1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DNA检测中,观察组循环数Ct值(34.13±4.88)低于对照组的(43.75±11.62),阳性率57.00%(228/400)高于对照组的6.00%(6/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DNA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诊断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AUC)=0.644],其次依次是EBV-IgM(AUC=0.618)、EBV-IgG(AUC=0.584),EBV-IgM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诊断特异度最高,为96.12%。结论EBV-IgM、EBV-IgG、EBV-DNA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脱氧核糖核酸 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
下载PDF
福清地区2021-202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分析
12
作者 郭廷耀 关国平 +4 位作者 吴伟清 俞大杰 高晓曼 祝福存 蔡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对常见的11种非细菌性呼吸道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FluA)包括H3N2、09H1N1、未分型3组,乙型流感病毒(FluB),合胞病毒(HRSV),腺病毒(HAD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HPI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h)]进行多重核酸检测并分析。结果986例标本中,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71.70%(707/986),其中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9.57%(686/986),非典型病原体(Mp+Ch)为2.74%(27/986);各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HRV、HRSV、FluB、HADV、HPIV、FluA、HCoV、HMPV、Mp、HBoV、Ch,其中Ch、HBoV、HCoV、FluA表现出高的混合感染率,而HMPV、FluB显示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年龄因素是病原体检出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福清地区2021-2022年ARTI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以病毒检出为主,前3位为HRV、HRSV、FluB,并且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非细菌呼吸道病原 儿童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检测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江志兰 卢国为 +2 位作者 张小青 钟瑞雪 卢伟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8-359,共2页
目的 评价C 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前白蛋白 (PA)在区分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1 6 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期老年患者及 5 0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 ,PA... 目的 评价C 反应蛋白 (CRP)和血清前白蛋白 (PA)在区分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 1 6 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期老年患者及 5 0名健康老年人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 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 ,PA明显降低 ,CRP则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血清CR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和PA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在老年患者急性呼吸道感染时 ,血清中CRP和PA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老年人 PA CRP 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支气管炎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秋月 刘志 +2 位作者 康健 侯显明 于润江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片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期门诊病人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56a±s10a ( 4 1~ 80a) ]给予左氧氟沙星片剂 2 0 0mg...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片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病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实用性。方法 :30例COPD急性加重期门诊病人 [男性 18例 ,女性 12例 ,年龄 56a±s10a ( 4 1~ 80a) ]给予左氧氟沙星片剂 2 0 0mg ,3~ 4d后改为 10 0mg ,均po ,bid ,总疗程 7~ 9d。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门诊病人经左氧氟沙星治疗后 ,痊愈 14例 ( 4 7% ) ,显效 8例 ( 2 7% ) ,改善 7例( 2 3% ) ,治愈率为 74 % ,细菌消除率 92 % ,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左氧氟沙星片剂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门诊病人下呼吸道常见细菌感染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阻塞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和疾病负担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晓波 王传凯 +5 位作者 刘丽娟 蒋高立 王立波 施鹏 徐锦 钱莉玲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疾病负担,为RSV感染的监测及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科和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新生儿和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严重程度及疾病负担,为RSV感染的监测及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科和新生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1岁患儿的病历,截取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病死率、并发症、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并采用严重度指数(SI)进行RSV感染严重程度综合评价。分为新生儿组和婴儿组,并进一步分为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亚组进行分析。结果 1 726例ALRI≤1岁患儿中RSV阳性913例(52.9%)进入分析。新生儿组295例,婴儿组618例。①SI评分新生儿组高于婴儿组,(2.5±0.2)vs(1.9±0.1)分,P<0.05;较重度和重度比例新生儿组显著高于婴儿组,但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RSV感染的≤1岁患儿病死率为5.0%,新生儿组病死率与婴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病死率高。③机械通气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组混合感染亚组高于单一感染亚组。④并发症情况:新生儿组呼吸暂停和脓毒症发生率较高,新生儿组混合感染亚组脓毒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单一感染亚组。⑤住院天数新生儿组与婴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基础疾病者显著高于未合并疾病疾病患儿;住院费用婴儿组显著高于新生儿组,新生儿混合感染亚组显著高于单一感染亚组,合并基础疾病患儿显著高于未合并基础疾病患儿。结论 RSV感染新生儿的重症比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婴儿组住院费用较高。混合感染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RSV感染严重程度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严重度指数 疾病负担 新生儿 婴儿
下载PDF
贵阳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特征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忠 王燕 +3 位作者 蔡翠 龙海 张娟 查小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痰及纤支镜刷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探讨贵阳地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04-01—2010-04-30住我院的贵阳地区254例...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痰及纤支镜刷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探讨贵阳地区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04-01—2010-04-30住我院的贵阳地区254例AECOPD患者的合格痰及纤支镜刷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鉴定,培养出1株或多株细菌。结果 254例AECOPD患者中有215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4.65%,共培养出516株致病菌。前6种致病菌依次为卡他莫拉菌315株(59.11%)、草绿色链球菌108株(20.93%)、大肠埃希菌22株(4.26%)、产气肠杆菌14株(2.71%)、肺炎克雷伯菌14株(2.71%)及峰房哈夫尼亚菌11株(2.13%)。单一细菌感染154例(71.63%),混合细菌感染61例(28.73%)。单一细菌感染是AECOPD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一细菌感染及混合细菌感染与AECOPD严重程度均呈直线回归关系。60例AECOPD患者多次培养出相同菌株而其耐药结果不同。卡他莫拉菌等前6种细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菌株发生,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有相对较低的耐药菌株发生。痰细菌培养阳性与肺心病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贵阳地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以卡他莫拉菌及草绿色链球菌为主,而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不是常见致病菌。随着AECOPD严重程度的加剧,要警惕混合细菌感染的可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阻塞 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微生物敏感试验 贵阳
下载PDF
血清β-防御素-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饶鸣皋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检测结果将86例急性... 目的 探讨血清β-防御素-2(hBD-2)、维生素E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治疗的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病例组,根据检测结果将8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病毒性感染组(55例)和细菌性感染组(31例),另选择同期3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儿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表达对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而维生素E水平显著低于病毒性感染组(P<0.05)。相关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血清hBD-2和hs-CRP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01),而维生素E则与细菌性感染的发生呈负相关(P<0.001)。ROC结果显示,血清hBD-2、维生素E及hs-CRP并联联合预测细菌性感染发生的灵敏度=90.32%,特异度=94.55%,表明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Kappa=0.853,表明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血清hBD-2、维生素E、hs-CRP均可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并联联合试验,诊断结果与实际结果高度一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血清β-防御素-2 维生素E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穿琥宁针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熊东亮 林江 +2 位作者 陈继红 陶红 藏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26-526,543,共2页
关键词 穿琥宁针剂 随机双盲对照 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LPS、PCT与PDGF联合检测对COPD急性期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嘉妮 周忻 +3 位作者 任传路 唐敏 褚丽 吴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36-339,34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LPS)、降钙素原(PCT)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47例AECOPD患者为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内毒素(LPS)、降钙素原(PCT)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47例AECOPD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依据是否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LPS、PCT及PDGF三者联合对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21.09%。发生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C反应蛋白(CRP)、血清LPS、PCT及PDGF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IgG则低于未发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介素-6(CI:2.898,95%CI:1.076~4.185)、LPS(CI:3.725,95%CI:2.729~10.354)、PCT(OR:3.089,95%CI:1.762~6.435)、PDGF(CI:3.330,95%CI:2.187~8.496)水平均是影响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S、PCT及PDGF三者联合对AECOPD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7.42%(95%CI:58.46~89.72)、67.74%(95%CI:48.53~82.68)、70.97%(95%CI:51.76~85.11)、67.74%(95%CI:48.53~82.68),特异度分别为77.59%(95%CI:68.72~84.59)、75.00%(95%CI:65.95~82.37)、75.86%(95%CI:66.87~83.11)、98.28%(95%CI:93.30~99.71),AUC分别为0.715(95%CI:0.635~0.787)、0.820(95%CI:0.748~0.878)、0.723(95%CI:0.643~0.793)、0.902(95%CI:0.842~0.945)。结论血清LPS、PCT及PDGF三者联合检测对AE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疾病急性 下呼吸道感染 血清内毒素 降钙素原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诊断
下载PDF
热毒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瓮秀云 张亮 高建凯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78-779,共2页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余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退热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在显...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热毒宁组和利巴韦林组。热毒宁组给予热毒宁治疗,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余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退热情况变化。结果:两组在显效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热毒宁在抗炎、抗病毒、退热方面显效快,不良反应少。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阻塞疾病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