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8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兵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859-86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ATE)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下肢AT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及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ATE)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下肢AT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及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另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凝血功能变化,溶栓相关指标[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护理干后实验组凝血功能改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溶栓时间明显短,溶栓总疗效明显高(P<0.05)。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术是急性ATE患者有效治疗方案,而在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溶栓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 溶栓 护理
下载PDF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森焱 程国兵 +2 位作者 吴佳文 徐有耀 陆炜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3-56,60,共5页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1例ALA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靶血管病变长度、术中失血量... 目的:探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ALA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衢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的11例ALA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靶血管病变长度、术中失血量、球囊和支架使用、并发症(靶血管穿孔、夹层、出血事件等)及症状缓解情况等临床观察指标,通过下肢缺血WIFi分级的变化和Cooley疗效评分评估治疗效果。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评估下肢疼痛情况及靶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完成手术,术中失血量50~300[190(145,245)]mL,结合球囊扩张成形7例,均未植入支架,术中未出现靶血管限流性夹层及穿孔,术后所有患者静息状态下患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无下肢活动及感觉障碍9例,遗留足底麻木1例、足下垂1例。术后肌酸激酶水平、NRS疼痛评分、ABI及下肢缺血WIFi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ooley疗效评分,痊愈9例、良好2例。随访期间11例患者均未出现下肢疼痛及间歇性跛行,复查彩超提示原闭塞血管处血流通畅。结论: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治疗ALAE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stream血栓抽吸装置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晓莉 樊兵权 杨芸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n=22)、小腿肌间静脉组(n=30)、胫腓腘静脉组(n=14),对比三组临床资料、B型钠尿肽(BNP)、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右室径宽度、肺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分析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相关性,并分析患者不同预后。结果:血清BNP水平: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股腘静脉组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右室径宽度均低于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肺动脉高压重度患者比例高于胫腓腘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不同部位(股腘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胫腓腘静脉)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2、0.564、0.447,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股腘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下肢小腿肌间静脉DVT更易导致APE后肺动脉高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栓塞 动脉高压 预后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右心室内径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姜锋 孙树东 +5 位作者 庞桂芬 赵志伟 米术斌 张庆 刘美新 于国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1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后肺动脉主干(MPA)宽度、右室流出道(RVOT)宽度、右心室内径(RVI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为APTE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后肺动脉主干(MPA)宽度、右室流出道(RVOT)宽度、右心室内径(RVI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初诊为APTE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DVT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n=15,髂外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n=26)、股腘静脉型血栓组(n=10,股静脉、腘静脉)和胫腓静脉型血栓组(n=32,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比较不同组别的MPA宽度、RVID、RVOT宽度,分析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的MPA宽度、RVID、RVOT宽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高于胫腓静脉型血栓组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与股腘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下腔髂静脉型血栓组患者的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最高,下腔髂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OT宽度、RVID的相关性最低。结论不同部位下肢DVT与APTE后MPA宽度、RVOT宽度、RVID均呈正相关,小腿肌间静脉型血栓与MPA宽度、RVID、RVOT宽度的相关性最高。MPA宽度、RVOT宽度、RVID可作为APTE后肺动脉高压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血栓栓塞 动脉主干宽度 右室流出道宽度 右心室内径 相关性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研究
5
作者 卫飞鹏 王国壮 惠满靖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栓抽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即刻的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和踝肱指数(AB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2周的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静脉通畅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即刻静脉通畅评分为(2.06±0.4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7±0.60)分,静脉通畅率为(73.32±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41±10.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和A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与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ABI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股腘动脉最小管腔直径、ABI分别为(3.50±0.79)mm、0.88±0.14和(3.25±0.64)mm、0.87±0.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9±0.73)mm、0.79±0.12和(1.58±0.42)mm、0.6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T-1、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ET-1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ET-1水平分别为(67.23±7.08)pg/mL、(65.79±6.75)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1.23±7.52)pg/mL、(70.56±6.58)pg/mL,NO水平为(32.62±4.23)pg/mL、(33.76±4.4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8±4.21)pg/mL、(30.21±4.7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可扩大股腘动脉血管直径,提高踝肱指数,同时可有效减轻血管内皮损伤,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栓塞 急性 药物涂层球囊 血栓抽吸 疗效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髂动脉瘤出血栓塞术引发下肢动静脉血栓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玲 苌芳芳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3期2935-2936,共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atitis,SAP)合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及脓毒症、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1-2],髂动脉瘤具体病因仍未明确,但感染也是可能引发的病因[3]。髂动脉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治疗,栓子脱落至动脉,形成下肢动脉血栓,由于病人下肢动脉血栓制动原因,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现将护理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男,29岁,因进食油腻食物并饮酒后出现上腹部疼痛,症状较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动脉 栓塞 出血 动静脉血栓 护理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影像诊断及临床评价
7
作者 尚宇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5-0158,共4页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联合诊断,并结合具体数据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PA最终诊断率为97.6%,间接性CTV最终符合率为93.7%,结论 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栓塞 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
下载PDF
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旭 韩凯 +3 位作者 马兴鸿 孙若西 汪蕾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AP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经至少3个月规范化抗凝后复查肺V/Q显像和CTPA。分别评估并计算肺V/Q显像和CTPA图像中的残余肺栓塞,并分别记录为肺灌注缺损百分比(percentage of pulmonary defect scores,PPDs%)和CT肺动脉阻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评价PPDs%和CTPAOI预测CTEPH发生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PDs%和CTPAOI对APE后CTEPH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24例APE患者,1年内随访,共有26例进展为CTEPH。Bland-Altman图示两检查评估APE治疗后残余肺栓塞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示PPDs%的AUC>CTPAOI(0.958 vs.0.868,P=0.03);预测CTEPH发生的阈值分别为20.5%和15.0%,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88.9%和76.9%、8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P=0.13;特异性:P>0.999)。结论:肺V/Q显像预测APE后CTEPH发生率比CT PA更敏感,但特异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急性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效能 被引量:1
9
作者 付道芳 徐治波 +5 位作者 陈红 邓正旭 文艳梅 董会琼 朗卡拉姆 蒋冬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血栓组35例,对照组3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查、检验资料等相关参数数据,选出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ECOPD发生VT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其预测效能,霍斯默-莱梅肖检验评价拟合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为AECOPD发生VTE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95%CI:0.893~0.996),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各单一指标(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3.3%),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拟合度好(χ^(2)=11.915,P=0.155)。结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可能是预测康北高原AECOPD发生VTE的因素,且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对VTE风险预测具有很好效能,可为预测AECOPD发生VTE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高海拔 藏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临床异同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夏彩凤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因素的异同点。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7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DSA表现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52例)和动脉血栓形成组(2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因素的异同点。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7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DSA表现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52例)和动脉血栓形成组(2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病时间、梗阻部位、发病肢体性质、临床表现、缺血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动脉栓塞部位好发于髂股动脉(χ2=5.44,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血管病变可累及多个部位(P=0.02)。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感觉异常(χ2=4.15,P<0.05)和运动障碍(χ2=9.42,P<0.05)较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更明显,而对侧动脉搏动相对正常(χ2=18.10,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则更常伴有间歇性跛行病史(χ2=10.01,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缺血程度倾向于Ⅱa级(χ2=9.11,P<0.05),急性动脉栓塞缺血程度更为严重,更趋向于Ⅱb级(χ2=5.44,P<0.05)。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合并糖尿病(χ2=12.37,P<0.05)、高血压(χ2=7.96,P<0.05)及吸烟(χ2=8.18,P<0.05)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房颤者(χ2=14.00,P<0.05)更好发急性动脉栓塞,既往有栓塞病史(χ2=4.24,P<0.05)仅见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中。结论有助于鉴别两者的临床因素包括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对侧动脉搏动情况),梗阻的部位,既往有无间歇性跛行及栓塞史,缺血程度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肢体缺血 下肢 动脉栓塞 动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岳 赵吉生 +3 位作者 徐凯成 赵浩民 张环 孙大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住院转归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邹治鹏 何建国 +6 位作者 程显声 赵彦芬 陈白屏 高莹 熊长明 倪新海 荆志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经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有效率、显效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症治疗、单纯抗凝和溶栓+抗凝治疗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1.5%和96.6%;其中住院显效率分别为0、0.9%和42.7%;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7.1%、4.7%和3.4%。结论:通过回顾性临床分析表明,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均有效。由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能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临床鉴别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宁 蒲红 +2 位作者 王娜 赵原 黄红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728-273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其临床鉴别。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患者86例,根据典型造影将患者分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组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的形成原因及其临床鉴别。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4年9月治疗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患者86例,根据典型造影将患者分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组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组,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表现、缺血程度、临床并发症以及既往病史的临床相关信息进行对比。结果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形成多发生于髂股动脉(χ~2=4.31,P=0.15),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无明显好发部位;动脉栓塞患者感觉异常(χ~2=7.489,P〈0.05)和运动障碍(χ~2=4.782,P〈0.05)、对侧动脉搏动正常(χ~2=9.487,P〈0.05)的临床表现较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更明显,而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则更常伴有间歇性跛行病史(χ~2=9.029,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缺血程度倾向于Ⅱa级(χ~2=3.129,P〈0.05),而急性动脉栓塞缺血程度更为严重,更趋向于Ⅱb级(χ~2=3.443,P〈0.05);具有糖尿病(χ~2=10.698,P〈0.05)、高血压(χ~2=9.658,P〈0.05)及吸烟病史(χ~2=3.766,P〈0.05)的患者,急性血栓形成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房颤患者(χ~2=3.148,P〈0.05)更好发急性动脉栓塞,既往有栓塞病史(χ^2=2.848,P〈0.05)仅见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中。结论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原因具有很大的差异,梗塞部位、缺血程度、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既往史的情况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 动脉栓塞 动脉血栓
下载PDF
比较应用Forgarty导管取栓术和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建军 王晓白 +2 位作者 张红 乔宏宇 洪晓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对比DSA监视下Forgarty导管取栓术和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6例接受DSA监视下Forgarty导管取栓术(Forgarty导管组),30例接受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大腔导管抽吸... 目的对比DSA监视下Forgarty导管取栓术和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26例接受DSA监视下Forgarty导管取栓术(Forgarty导管组),30例接受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大腔导管抽吸组),术后接受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综合治疗后患肢踝肱指数(ABI)的变化和两种治疗方法去除栓塞物的效能。结果 56例患者患肢均恢复血流,保肢率98.21%(55/56),围术期无死亡。Forgarty导管组术后即刻ABI大于大腔导管抽吸组(P<0.001),综合治疗后,二者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栓塞物总完全清除率和总部分清除率分别为96.15%(25/26)、3.85%(1/26)和70.00%(21/30)、30.00%(9/30)。结论采用For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优于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经抗凝、溶栓等综合治疗后,二者临床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栓塞 血栓形成 Forgarty导管 下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劲松 李琳 +1 位作者 陈旭锋 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9-1620,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压力并评估其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将58例超声心动图资料完整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发病至就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晕厥、咯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肺动脉高压组患者S1Q3T3及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及发生临床不良事件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肺动脉高压可作为评价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严重性及预后不良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高压 血栓栓塞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福平 王学锋 +3 位作者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陈劲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声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宽度、三尖瓣反流压差和反流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及时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彻底清除血栓是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诊断 动脉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取栓术后血栓再形成的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洪利 马凯 +3 位作者 苑庆日 韩冰 张红岩 都凤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9-760,780,共3页
动脉栓塞的主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的血栓脱落栓塞于脑、上肢、腹腔干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血管,但多数栓塞于下肢血管,引起组织缺血,甚至坏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栓塞血栓形成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导管插入术 forgaty导管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
18
作者 李鸿君 洪磊 +2 位作者 刘丹 万立松 丁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目的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日本血管外科学会建立的肢端缺血患者数据库(JCLIMB)中接受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434例为建模组,... 目的 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日本血管外科学会建立的肢端缺血患者数据库(JCLIMB)中接受腔内治疗的LEASO患者434例为建模组,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接受介入治疗的LEASO患者60例为验证组。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获取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体质量指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临床资料。使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并以校准曲线、决策曲线(DCA)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发生DVT与未发生DVT患者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是LEASO患者并发DV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经校准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基本一致,表明该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以净收益为纵坐标,以阈值为横坐标,None线代表所有LEASO患者均不会发生DVT,Nomogram model表示DVT实际发生曲线,阈值范围0.09~1.00,表明以该模型进行决策有较好的临床收益,具备临床实用性。ROC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建模组、验证组LEASO患者发生DV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2和0.834,灵敏度分别为96.50和和99.20,特异度分别为76.60和66.70。结论 以BMI、Fontaine分期、D-二聚体、PLR和NLR建立的LEASO患者并发DVT预测模型对于DVT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列线图模型 决策曲线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华 陈千益 +2 位作者 费哲为 邓超频 艾鹏 《新医学》 2015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37例患者行CDT治疗,治疗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后根据卢瑟福的临床症状改善...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的37例患者行CDT治疗,治疗前均行影像学检查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后根据卢瑟福的临床症状改善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37例症状改善情况如下:明显改善21例(57%),中度改善9例(24%),轻度改善5例(14%),治疗有效率为81%(30/37)。37例中1例于术中出现血管损伤(获得中度改善),仅2例(5%)患者术后出现下肢坏疽,其中1例为足趾坏疽(最终截肢)。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动脉栓塞的评估非常重要,可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CDT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并发急性动脉栓塞有效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动脉硬化性闭塞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凌云霞 杨顺秋 +2 位作者 商艳霞 肖丽佳 殷春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3期41-42,共2页
总结112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术后因再灌注损伤、毒素吸收等原因,术后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造影剂过敏反应及血尿等并发症。通过了解术后... 总结112例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急性下肢动脉血栓腔内治疗术后因再灌注损伤、毒素吸收等原因,术后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骨筋膜室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造影剂过敏反应及血尿等并发症。通过了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等,有助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腔内治疗 并发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