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6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体外起搏治疗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英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3412-3413,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体外起搏治疗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并对比救治的11例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前、后的H-V间期、心率及R.R间隔资料,起搏结束后统计起搏有效率。结果:有效起搏10例,有效率为90.91%;起搏后H-... 目的:分析经皮体外起搏治疗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并对比救治的11例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起搏前、后的H-V间期、心率及R.R间隔资料,起搏结束后统计起搏有效率。结果:有效起搏10例,有效率为90.91%;起搏后H-V间期、心率及R.R间隔均比起搏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体外起搏治疗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可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体外起搏 急性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下载PDF
214例老年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心脏起搏器治疗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王一然 阿荣 +1 位作者 张迎军 阿拉腾宝力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1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6...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的214例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69岁组(60例)、70~80岁组(82例)、> 80岁组(72例)。对比3组患者首发症状、起搏器植入病因、起搏器类型及随访电极参数。结果 所有入选者首发症状以黑蒙、晕厥为主(33.64%)。不同年龄组首发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乏力比例高于男性(P <0.05)。植入起搏器的病因依次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79例(36.92%)、房室传导阻滞(AVB)78例(36.44%)、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合并长间歇34例(15.89%)、双结病变23例(10.75%)。60~69岁组、70~80岁组病窦的占比均高于>80岁组(P <0.05),而>80岁组房颤合并长间歇占比高于其他两组(P <0.05)。老年女性病窦的占比高于男性,而男性Ⅱ度Ⅱ型AVB的占比高于女性(P <0.05)。起搏器植入类型以双腔为主体(185例,86.45%),>80岁组单腔起搏器植入数量高于70~80岁组(P <0.05);术后7、90 d各组患者电极阈值和阻抗较术中均下降(P <0.05),术后7 d与术后90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相同时间点各个电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具有年龄和性别差异。通过短期随访,不同年龄的老年患者右心室中低位间隔固定电极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缓慢心律失常 老年
下载PDF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网络药理学机制
3
作者 马春丽 于艺 +2 位作者 迟倩慧 张蕾 刘颖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OB、DL、HL检索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附子、细辛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并通过Uniprot数据库将靶点校正为基因名,运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相关靶点与基因。通过Venny图将缓慢性心率失常的靶点和药物靶点进行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并借助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图;根据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的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36个有效活性成分,关键化合物为槲皮苷和山柰酚;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的靶点65个,主要靶点有IL-6、TNF、VEGFA、CXCL8、IL-1B等,主要涉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收缩参与全身动脉血压的调节、血管生成的积极调节等生物工程,通过参与TNF、Toll样受体、钙、cGMP-PKG等信号通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结论:该研究从多角度探索了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可能作用机制,认为麻黄附子细辛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上治疗该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缓慢 麻黄附子细辛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程常福 程博琳 +1 位作者 石云霄 陈桂玲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601-605,共5页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开封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开封市中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真武汤口服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output index,CI)]、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及心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及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O、CI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CO、C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MMP-9、ET-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NT-proBNP、MMP-9、ET-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7.50%(7/40)与研究组15.00%(6/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2,P=0.762)。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加味真武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缓慢心律失常 加味真武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殷云雁 周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996-1999,共4页
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指心肌血流阻塞后心肌灌注恢复引起的心律失常。虽然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心肌血流成功再通的重要标志物,但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预防这类并发症非常重要。
关键词 再灌注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综述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胡子奇 董彬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9-202,208,共5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STEMI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发生CVA分为CVA组(n=85)和非CVA组(n=216)。比较2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STEMI患者301例,根据是否发生CVA分为CVA组(n=85)和非CVA组(n=216)。比较2组一般情况和实验室指标,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PNI与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关系。结果:2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血清白蛋白、PNI、血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非CVA组,C反应蛋白、Gensini评分、Killip分级≥Ⅱ级、受累室壁为前壁显著高于非C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NI(OR=0.469)与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有关,其他危险因素还有低LVEF、低血钾、CRP升高。结论:PNI是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预测急性STEMI患者发生CVA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复杂室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李海玲 刘海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期81-84,103,共5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VA组(124例... 目的探讨心电图结合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05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VA分为VA组(124例)与非VA组(181例)。比较两组T波峰-末间期(Tp-Te)、经心率校正的Tp-Te间期(Tp-Tec)、血清CK-MB水平,分析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分析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对AMI并发VA的诊断价值。结果VA组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例数占比、肌钙蛋白I、血肌酐、白细胞计数、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高于非VA组(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Killip心功能分级Ⅲ~Ⅳ级(OR=2.832)、Tp-Te升高(OR=3.611)、Tp-Tec升高(OR=4.315)、血清CK-MB升高(OR=3.770)为AMI并发VA的影响因素(P<0.05)。Tp-Te、Tp-Tec、血清CK-MB水平及三者联合诊断AMI并发VA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90、0.802、0.813、0.895(P<0.05),且三者联合诊断的AUC值高于单独指标诊断的AUC值(P<0.05)。结论心电图(Tp-Te、Tp-Tec)结合血清CK-MB水平诊断AMI并发VA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用药规律研究
8
作者 夏娟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8期96-99,110,共5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 2019、SPS...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献,利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和SPSS 25.0等软件,对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关联规则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77首,涉及中药138味。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黄芪、桂枝、甘草、丹参和附子,支持度最高的是黄芪-附子。聚类分析得到7种药物组合。结论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以益气温阳和养阴活血为主要治疗方法且更偏于益气,临床中医用药以生脉散和桂枝甘草汤加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MR扩散张量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卢文杰 李品纯 黄小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的分析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采用MR DTI进行检查的65例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纳... 目的分析MR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价值。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采用MR DTI进行检查的65例AMI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该院收治的65例AMI后未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MR DTI影像数据,分析MR DTI对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梗死区及边界区的FA值低于对照组,MD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图,结果显示,MR DTI参数对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估AUC均>0.7,评估效能较好。结论MR DTI对AMI后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MR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恢复效果分析
10
作者 张瑞 杜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191-194,共4页
目的探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科门诊于2023年1—6月收治的4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 目的探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接受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内科门诊于2023年1—6月收治的48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4例,常规治疗)与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83%vs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治疗后相比,两组全部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窦性心搏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水平、相邻窦性心博间期之差的方根值、中医证候积分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应用可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缓慢心律失常 心率
下载PDF
血清hs-CRP、PTX-3表达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谢金 江惠琼 +2 位作者 黄映婷 李玉祥 谢思欣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均采血检测hs-CRP...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正五聚体蛋白-3(PTX-3)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作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均采血检测hs-CRP、PTX-3水平,比较两组间hs-CRP、PTX-3水平差异;并依据是否发生VA将AMI患者分为单纯AMI组及合并VA组,比较两组hs-CRP、PTX-3水平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预测AMI后VA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PTX-3水平为(14.52±1.35)mg/L、(0.75±0.12)ng/mL,高于对照组的(4.12±0.41)mg/L、(0.24±0.0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AMI患者共出现32例VA,发生率为32.00%;合并VA患者血清血清hs-CRP、PTX-3水平为(18.49±1.67)mg/L、(1.12±0.23)ng/mL,高于单纯AMI患者的(12.12±1.24)mg/L、(0.54±0.1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血清hs-CRP、PTX-3在AMI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且能够预测VA的发生,有助于完善早期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超敏C反应蛋白 正五聚体蛋白-3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观察
12
作者 侯秀丽 雷华君 尹小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94-0097,共4页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方法 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心功能指...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方法 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观察组进行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以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指标以及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频率以及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缓慢心律失常 阵发心房颤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罗永朝 杨志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临床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后24h内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其分为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79例,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37例,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患者年龄更大,白细胞计数(WBC)、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水平更高,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水平更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Killip分级为Ⅲ~Ⅳ级、梗死部位为下后壁梗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QRS-T夹角>90°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Killip分级为Ⅲ~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WBC水平偏高、Tn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夹角>90°、SDNN偏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93、2.924、2.901、2.380、3.086、2.790、2.380、2.951、2.643,均P<0.05)。结论年龄大、Killip分级为Ⅲ~Ⅳ级、下后壁梗死、低钾血症、WBC水平偏高、TnⅠ水平偏高、LVEF<40%、QRS-T夹角>90°、SDNN偏低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根据上述各项因素及时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及24 h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能
14
作者 刘佳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对其的诊断价值,制定对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对其的诊断价值,制定对应预防措施,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分组,分为合并组(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65例)、未合并组(未合并恶性心率失常,150例)。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筛选出的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未合并组比,合并组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左心室射血分数<50%占比及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均更高,24 h QT间期变异性、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数值均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高、左心室射血分数<50%、24 h QT间期变异性低、SDNN低均为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24 h QT间期变异性、SDNN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693,其中24 h QT间期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较高(均P<0.05)。结论 存在低钾血症、心脏梗死部位位于下后壁、Killip分级>Ⅱ级、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高、左心室射血分数<50%、24 h QT间期变异性低、SDNN低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对上述类型的高危患者引起重视,并及时实施相应预防措施,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24 h QT间期变异性的诊断价值较高,临床可结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尽早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危险因素 动态心电图 诊断价值
下载PDF
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15
作者 祁菊惠 《大医生》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MVA分为MVA组(...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给予24 h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出现MVA分为MVA组(255例)和无MVA组(7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AMI患者发生MVA的危险因素,并得到24 h动态心电图参数对AMI患者发生MVA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无MVA组比较,MVA组患者24 h QT间期变异性(24 hQTV)、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ndex)和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index)水平均更低(均P<0.05)。结果显示,24 hQTV、SDNN、SDANN-index和SDNN-index水平降低均是影响AMI患者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表明,24 hQTV、SDNN、SDANN-index和SDNN-index水平对AMI患者发生MVA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3、0.806、0.959和0.766(均P<0.05)。结论24 hQTV、SDNN、SDANN-index和SDNN-index水平均可诊断AMI患者发生MVA,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 h动态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16
作者 顾晔 施巍 王道才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心电图检查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率为75.4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K-MB、NT-proBNP、cTnⅠ、QT、Tp-Te、Tp-Te/QT、TNF-α、IL-6及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高于本组治疗前,ET-1、vWF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复方延胡索汤剂 盐酸胺碘酮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麦洁俭 周龙珊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 探讨临时起搏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应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联... 目的 探讨临时起搏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1年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应用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和观察组(23例,应用临时起搏器联合PCI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术前与术后3个月疾病相关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术中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低血压、慢血流或无复流),以及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肺病、再住院)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NYHA心功能等级Ⅰ级的患者占比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显著升高,LVESD、LVEDD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患者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观察组患者总再灌注损伤发生率(21.74%)及随访期间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0.43%)均较对照组(52.17%、60.87%)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临时起搏器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患者再灌注损伤及心血管事件等情况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缓慢心律失常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 临时起搏器
下载PDF
长期置入不同类型起搏器对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男 李晓刚 +3 位作者 马洁 刘雅婷 赵甲彧 王晓亮 《西部医学》 2023年第3期386-389,395,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置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治疗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BA)患者的稳定性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76例高龄BA患者,根据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 目的探讨长期置入单腔及双腔起搏器治疗高龄缓慢性心律失常(BA)患者的稳定性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置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76例高龄BA患者,根据患者置入心脏起搏器类型分为单腔起搏组(n=37)和双腔起搏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起搏器参数(起搏阈值、导线阻抗、R波振幅)、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以及心力衰竭住院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时及置入2年时两组患者起搏阈值、导线阻抗、R波振幅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2年时,单腔起搏组LVEF水平显著降低,LVESV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相比于双腔起搏组,单腔起搏组LVEF水平显著降低,LVESV水平显著升高(P<0.05);单腔起搏组和双腔起搏组患者随访2年时心律衰竭住院率分别为8.11%(3/37)、5.13%(2/3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腔及双腔起搏器长期置入治疗BA患者稳定性良好,但单腔起搏器可能损伤BA患者心功能,而双腔起搏器对患者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心功能 起搏器 回顾分析
下载PDF
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晓月 李甜 +2 位作者 温玉 张运娇 赵英强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受试者,随机分成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养心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总疗效、动态心电...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7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受试者,随机分成通脉养心丸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组服用通脉养心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总疗效、动态心电图心率指标、中医证候总疗效及中医单项症状疗效的差异。[结果]通脉养心丸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试验组平均心率、总心搏数、最慢心率和最快心率均较治疗前有提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试验组为83.9%,对照组为43.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90.3%,显著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改善心悸、气短懒言、疲倦乏力、多汗、五心烦热、口干、头晕等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失眠多梦症状方面,两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养心丸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提升心率,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脉养心丸 缓慢心律失常 气阴两虚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中药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越 侯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7-163,共7页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仅有的根治方法为起搏器治疗。对于不能接受起搏器治疗的患者,中药的应用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体现出优势,被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临床使用。中药...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仅有的根治方法为起搏器治疗。对于不能接受起搏器治疗的患者,中药的应用因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低,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体现出优势,被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临床使用。中药成分复杂,可从多靶点多机制治疗疾病。综述了近年来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及中药治疗机制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缓慢心律失常 治疗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