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8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死临床诊治研究进展
1
作者 何胜彬 彭庆强 唐汉韵 《医药前沿》 2023年第30期27-29,共3页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根据其病变是否累及到升主动脉分为Stanford A型及Stanford B型,其中以Stanford A型危险性较高,并发心肌梗死(AMI)多数为Stanford A型。AAD合并AMI患者病情危急,需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AAD合并AMI多表现为急性且剧...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根据其病变是否累及到升主动脉分为Stanford A型及Stanford B型,其中以Stanford A型危险性较高,并发心肌梗死(AMI)多数为Stanford A型。AAD合并AMI患者病情危急,需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AAD合并AMI多表现为急性且剧烈的胸背痛,在实验室检查中其心肌酶改变及影像学检查中心电图改变与AMI相似,导致其临床诊断误诊率较高,间接提升了患者病死率。因此,高度的怀疑和警觉是确定诊断和获得最佳临床结果的关键。本文对AAD合并AMI疾病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随访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此类患者诊疗率及临床认知提供参考,进而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心肌梗死 治疗决策 检查方法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江友 陈涵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本研究评估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AMI合并CS植入IABP行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西孟旦+IABP)和对照组(单纯I... 目的:本研究评估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收集AMI合并CS植入IABP行急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西孟旦+IABP)和对照组(单纯IABP),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统计患者IABP辅助时间、CCU入住天数及总住院天数;心肌梗死后30 d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再次血运重建、死亡及再次住院率。结果:治疗5 d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下降更加明显[(-3895.37±1589.59) pg/mL vs(-2568.53±1864.23)pg/mL,P=0.0026],hsCRP降低更加显著[(-42.56±20.35)mg/L vs(-25.63±12.69)mg/L,P=0.0032],肌钙蛋白峰值更低[(89.65±36.58)ng/mL vs(98.56±32.69)mg/L,P=0.042];观察组IABP持续时间更短[(4.5±2.5)d vs(6.5±3.5)d,P=0.032],CCU入住时间更短[(7.5±3.5)d vs(9.5±4.5)d,P=0.039],总住院时间明显降低[(10.5±5.5)d vs(13.5±6.5)d,P=0.025]。2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观察组30 d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05%vs 25.00%,P=0.515),急诊就医次数更少[(1.2±0.8)vs(2.2±1.8),P=0.042],再次住院次数更少[(0.8±1.2)vs(1.5±1.6),P=0.049]。出院时,观察组标准EQ-5D-3L健康调查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38),随访30 d时继续保持降低(P=0.029)。结论:左西孟旦联合IABP对AMI合并CS患者疗效肯定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介入诊断主动脉夹层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3
作者 杨醒 周颖玲 +5 位作者 余丹青 罗德谋 李希大 徐生辉 连丹 董豪坚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32-43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55岁,男性,因“反复胸痛1周,加重2 d伴意识不清半小时余”由120接诊后送至中山市人民医院。家属代诉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以胸骨后为主,呈烧灼感,范围、放射部位、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等不详,未曾诊治,胸痛不适... 1病例资料患者55岁,男性,因“反复胸痛1周,加重2 d伴意识不清半小时余”由120接诊后送至中山市人民医院。家属代诉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以胸骨后为主,呈烧灼感,范围、放射部位、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等不详,未曾诊治,胸痛不适反复出现;2 d前上述胸痛再发,程度较前加重,伴出汗、头晕,曾自行购药服用(不详),症状无明显好转。10:30左右(入院前约半小时)走路时突发意识不清并跌倒在地,当时家属呼之不应,发现其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尖叫等,家属立即呼叫120,120急救人员到达后判断心搏呼吸骤停立即现场心肺复苏,并送至我院急诊。既往史及个人史:家属否认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冠心病)史;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入院查体:昏迷状,大动脉搏动未触及,全身皮肤苍白、发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5 mm,对光反射均消失,颈软,四肢肌张力减弱,生理反射未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余查体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 心搏呼吸骤停 介入
下载PDF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套索回归分析
4
作者 张浩 贾博 +6 位作者 乔环宇 杨波 杨璟 黑飞龙 侯晓彤 朱俊明 刘永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 目的探索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急性心肌梗死(P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并构建模型,以预测此类患者PAMI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PAMI为终点,随机将这些患者的70%划分为训练集,剩余30%的患者划分为验证集。在训练集中应用套索(LASSO)回归探寻危险因素,构建模型,绘制列线图,并在验证集中验证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6例患者,83例(6.9%)患者发生终点事件。LASSO回归分析表明冠脉灌注不良、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淀粉酶、手术时间、心肺转流时间对TAAD PAMI有较高的重要度。根据预测因子构建出的模型在训练集中区分度良好,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43,且模型的准确度较高。模型在验证集中的C-index为0.845。在预测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低于50%的患者中,校准曲线表明预测风险和观测风险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形成的TAAD患者PAMI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干预PAMI的发生发展,进而提高TAAD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主动脉夹层 术后急性心肌 心肌保护 预测模型
下载PDF
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余媛媛 廖延标 +3 位作者 韦先林 余情瑶 王佳琳 徐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03例,其中采用IABP联合...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老年AMI合并心力衰竭病人103例,其中采用IABP联合PCI治疗的52例病人作为联合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仅采用PCI治疗的5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酶学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联合组MACE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ABP联合PCI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可促进心功能恢复、靶血管血流恢复,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力衰竭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灿梅 吴振阳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究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主动脉夹层组,比较... 目的:探究D-二聚体、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早期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主动脉夹层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以及D-二聚体与肌钙蛋白I的情况,同时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结果:与主动脉夹层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肌钙蛋白I水平较高,D-二聚体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采用肌钙蛋白I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最佳截断值为0.951,诊断灵敏性为90.2%、特异性为89.2%;采用D-二聚体在诊断与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AUC值为0.966,最佳截断值为1.209,诊断灵敏性为90.4%、特异性为85.3%;利用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时的AUC值为0.981,诊断灵敏性为96.1%,特异性为95.4%。结论:D-二聚体、肌钙蛋白I联合诊断鉴别急性心肌梗死以及主动脉夹层的应用价值较高,当肌钙蛋白I<0.951μg/L、D-二聚体>1.209 mg/L时,患者被判断为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较小,在判断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则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肌钙蛋白I 急性心肌 主动脉夹层 早期鉴别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发生缺血性肠病一例
7
作者 刘浩 吴明祥 +1 位作者 钟志林 蒋小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5,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7 d,再发加重10 h”于2023年2月9日入院。患者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主要位于胸骨左缘,持续约10 min,伴气短,休息后症状稍缓解,期间发作数次。于10 h前上述症状再发加重,持续无缓解,遂来院就...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胸闷7 d,再发加重10 h”于2023年2月9日入院。患者于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不适,主要位于胸骨左缘,持续约10 min,伴气短,休息后症状稍缓解,期间发作数次。于10 h前上述症状再发加重,持续无缓解,遂来院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70/90 mmHg,口服培哚普利治疗,血压控制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缺血性肠病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
8
作者 罗俊妮 张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6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140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 目的分析急诊冠脉再通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140例AMI合并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研究组给予PCI+IABP治疗。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心肌损伤指标、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冠脉再通后IABP治疗AMI合并CS能够减轻患者的心肌功能损伤,促进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存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
9
作者 任彦锋 郭晶晶 +4 位作者 王增夏 冯蕊涵 王雪宁 杨树涵 邢永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与对照组(n=52)单纯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氧、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BP)和动脉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发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发心房颤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低于观察组,但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3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血氧的改善更显著,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体外膜肺氧合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单苏林 赵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4-0047,共4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对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对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予以治疗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对较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治疗后患者的体征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结果更好。结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介入治疗方式可以帮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及时改善病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
11
作者 代菲菲 连亦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52-0155,共4页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调脂、扩血管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联合IABP治疗。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LVEF、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IABP治疗AMI合并HF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BNP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 左室射血分数 脑钠肽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致心源性休克1例
12
作者 邹坤 魏大闯 +3 位作者 李文华 黄克力 于涛 刘胜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82-2684,共3页
主动脉瓣膜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均呈年轻化趋势,实际临床工作中,需尽快明确诊断,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的治疗并挽救病人生命。现报道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致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明确诊断后,通过外科手术成功挽救了病... 主动脉瓣膜疾病和急性心肌梗死均呈年轻化趋势,实际临床工作中,需尽快明确诊断,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正确的治疗并挽救病人生命。现报道1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致心源性休克的病人,明确诊断后,通过外科手术成功挽救了病人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主动脉瓣狭窄 心源性休克 误诊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与心肌梗死鉴别诊断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4
作者 贺新 沈楷林 +3 位作者 余海彬 黄伟华 张豪杰 郑镕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主动脉夹层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大多都以胸痛为主,在临床中易发生误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本研究拟建立鉴别诊断模型并验证,以期实现早期的准确诊断。方法收集200例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确诊为主... 目的主动脉夹层与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大多都以胸痛为主,在临床中易发生误诊,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本研究拟建立鉴别诊断模型并验证,以期实现早期的准确诊断。方法收集200例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入院时的血常规、电解质、心肌坏死标志物及凝血功能等信息,并将患者分为心肌梗死组、主动脉夹层组。通过t检验及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利用R语言绘制列线图,制定鉴别诊断评分表并进行验证。结果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D-二聚体、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C反应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CK-MB)、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收缩压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列线图制定的评分表验证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8,最佳截断值为40.70分。敏感度和特异性为92.5%和96.0%。结论降钙素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收缩压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绝对值是诊断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提出的鉴别诊断评分表能够有效地对主动脉夹层和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鉴别,从而指导进一步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主动脉夹层 鉴别诊断 列线图 评分表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魏廷举 赵俊杰 +3 位作者 冯雷雨 冯琛灿 刘安康 郭丹风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9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辅助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临床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危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原则,选择其中使用IABP辅助PCI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反搏组,选择ECMO联合IABP辅助PCI治疗的38例患者分为联合氧合组。依据1年后生存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73)与死亡组(n=23)。比较两组患者IABP应用时间、住院时间、院内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分析影响高危AMI行PCI治疗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联合氧合组患者的IABP应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TnT、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降低,联合氧合组患者显著低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年,联合氧合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反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ECMO治疗与患者1年后的生存关系(P<0.05),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死亡的风险降低。同时发现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心搏骤停及LVEF水平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结论ECMO联合IABP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高危AMI行PCI治疗患者临床指标及预后生存情况,且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心源性休克、术后心搏骤停、LVEF水平和应用ECMO为影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一体化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中的效果
16
作者 陈爽 徐文晶 +1 位作者 李赛 吴欣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舒适状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参照组的26.92%(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急性心肌 舒适度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与主动脉夹层病人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丽 李秋晨 +2 位作者 付丹丽 赵涟慧 乔爱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4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差异,为胸痛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AMI病人(AMI组)与60例AD病人(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两组病人...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差异,为胸痛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60例AMI病人(AMI组)与60例AD病人(AD组),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两组病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比例、冠心病、脑卒中病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胸痛性质、头晕、背部疼痛症状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收缩压鉴别诊断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1,最佳界点值为142 mmHg,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33,0.750;舒张压鉴别诊断AD的AUC为0.729,最佳界点值为79 mmHg,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00,0.583;血压鉴别诊断AMI和AD的AUC为0.824,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67,0.550。血压测量的AUC、灵敏度大于单独检测,特异度小于单独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史、疼痛性质、头晕、背部疼痛、就诊时血压对于AMI和AD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主动脉夹层 临床症状 血压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谢善冰 《大医生》 2024年第16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左西孟旦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西孟... 目的 探究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左西孟旦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左西孟旦组和主动脉反搏组,各41例。左西孟旦组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主动脉反搏组患者采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结果 主动脉反搏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左西孟旦组(P<0.05)。两组患者SV、CI、LVEF、MAP均升高,且主动脉反搏组均高于左西孟旦组;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减小,且主动脉反搏组均小于左西孟旦组;两组患者PCWP、CVP、HR、CK-MB水平、cTnT水平均降低,且主动脉反搏组均低于左西孟旦组(均P<0.05)。结论 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左西孟旦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减轻心肌细胞受损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珺 王晓琼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经皮冠状...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n=49)和观察组(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n=55)。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LVE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疗效为94.54%,对照组临床总疗效为79.59%,观察组临床总疗效高于对照组79.59%,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LVEF及LVES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心率、LVEF均高于对照组,LVE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63%,对照组总发生率为20.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2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脏负荷,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 心功能不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观察
20
作者 张燕锋 张勇 陈海坚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根据术前... 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根据术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谱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80.00%(32/40)(P <0.05)。结论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强心功能,还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多巴酚丁胺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