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1
作者 殷春 王慧 郭振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介入治疗时间窗对术后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102例,根据治疗时间窗分为A组(<7 d)、B组(7~14 d)和C组(>14 d)。比较3组一般资料、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并发症情况。根据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将病人分为假腔消失组(42例)和假腔未消失组(6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A组平均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P<0.01)。A组术后真腔体积扩大率、术后假腔体积缩小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面积扩大率、术后覆膜支架远端真腔最长径扩大率、术后支架远端最长径和术后支架远端面积显著高于B组和C组,术后假腔内血栓化比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01)。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利用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结果提示模型准确性较好。结论:尽早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治疗时间窗>7 d、最大腹主动脉直径>30.00 mm、假腔有分支灌注和多破口为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治疗时间窗 主动脉重塑 列线图模
下载PDF
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破口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海瓯 郑铁 +4 位作者 唐兵 乔志钰 里程楠 朱俊明 孙立忠 《中国医药》 2023年第7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破口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BA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8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ABAD患者,均接受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所有患者的内膜撕裂... 目的探讨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破口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ABA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8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ABAD患者,均接受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所有患者的内膜撕裂口均位于无名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之间。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资料、术后资料和随访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闭合了原发性弓部破口。同期心脏手术3例(16.7%),包括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手术时间(325±56)min,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选择性脑灌注时间分别为(145±23)、(58±20)、(24±5)min。呼吸机使用时间(15±5)h,住监护室时间(38±24)h,术后住院天数(12±5)d。术后无死亡、脊髓损伤、Ⅰa型内漏和逆行A型主动脉夹层。1例患者术后发生非致残性脑梗死,1例术前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2周。随访时间为(10±4)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接受胸腹主动脉置换术。支架周围假腔血栓化18例(100.0%),膈肌水平假腔血栓化11例(61.1%),腹腔干水平假腔血栓化6例(33.3%)。结论直视降主动脉支架治疗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的ABAD是安全、有效的。它保留了弓部头臂血管及升主动脉。使用该技术,没有发生Ⅰa型内漏和逆行A型主动脉夹层的风险。此外,术中支架植入也有利于二期胸腹主动脉置换手术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主动脉夹层 直视降主动脉支架 逆行A主动脉夹层 Ⅰa内漏
下载PDF
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
3
作者 张国兵 《哈尔滨医药》 2023年第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炎症因子及预后...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指标、炎症因子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d后血液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时间段对照组,观察组治疗7d后血液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1d后,且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加用覆膜支架置入治疗效果较好,短期内会导致NLR、炎症因子升高,但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更加明显,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置入 单纯药物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指标
4
作者 杨阳 杨雍 +1 位作者 刘纪宁 朱伦刚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63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1...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21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63例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将其分为重塑不良组(n=79)和重塑良好组(n=284)。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数据以及临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指标。结果 重塑不良组患者年龄大于重塑良好组患者,既往介入手术史、其他手术史、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假腔持续通畅比例均高于重塑良好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均低于重塑良好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比值(PHR)高于重塑良好组患者,支架覆盖胸降主动脉长度、假腔长度均长于重塑良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假腔持续通畅、高PHR均是急性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发生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既往介入手术史、其他手术史、支架覆盖胸降主动脉长度、假腔长度、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均不是急性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发生主动脉负性重塑的危险因素(P﹥0.05)。PHR预测急性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4,高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的0.671、0.729。结论 高PHR与急性TBAD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塑有关,PHR在预测主动脉负性重塑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血小板 血红蛋白 主动脉 负性重塑
下载PDF
对比不同分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导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欣赛 黄萱 +3 位作者 褚雪倩 蒋绪燕 陈思思 李素华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8,共9页
目的 对比急性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资料,按照CTA影像学结... 目的 对比急性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资料,按照CTA影像学结果分为TAAAD患者和TBAAD患者,根据KDIGO标准又分别分为AKI组及非AKI组。比较两组间术前、术中、术后资料差异,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出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发生AKI的预测价值,描述AAD-AKI的患者出院时肾功能情况,给予AAD-AKI临床指导。结果 共收集46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其中TAAAD患者176例,TBAAD患者288例。TAAAD患者AKI发生率为83.5%(147/176),TBAAD患者AKI发生率为41%(118/2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外循环时间、术后首次肌酐、机械通气时间、围手术期使用升压药是TAAAD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AAAD-AKI与术后首次肌酐(AUC:0.857,P=0.001)的相关性最大。肾脏灌注不良、入院首次肌酐、术后首次肌酐、围手术期使用袢利尿剂是TBAAD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BAAD-AKI与入院首次肌酐(AUC:0.777,P=0.004)的相关性最大。关于出院肾功能结局的研究中,只有一半的患者出院时肾功能完全恢复,TAAAD-AKI患者院内病死率更高。结论 TAAAD-AKI与TBAAD-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所差异,可能与它们发生AKI的机制不同有关。针对不同的因素,AKI的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对于近一半出院时肾功能未完全恢复的患者,应该在肾病科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A主动脉夹层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对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杜敏 李东泽 +5 位作者 曹钰 魏薇 张海宏 陈瑶 梁镰静 万智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2期1657-1661,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s,WBCc)对介入治疗的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入...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s,WBCc)对介入治疗的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水平,分为72例高WBCc组(WBC>10×109/L)和59例低WBCc组(WBC≤10×109/L)。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液检查结果,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生存状态。主要终点事件为: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白细胞计数与B型急性主动夹层患者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31例,其中男性97例(74%),院内死亡率为9.9%,随访中位数时间2.1年,死亡率为1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白细胞计数组(>10×10~9/L)的累计生存率明显低于低白细胞计数组(76.4%vs 93.2%,P=0.00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较高白细胞计数(>10×10~9/L)是介入治疗的B型AAD患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67,95%CI:1.206-11.145,P=0.022)。结论白细胞计数可作为介入治疗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 b急性主动脉夹层 预后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分类差异对腔内修复术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赵璐洋 邱宗利 赵戈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7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分类差异对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37例设为复杂组,将同期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 目的探讨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分类差异对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37例设为复杂组,将同期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48例设为非复杂组,均采用TEVAR术治疗。比较两组30 d死亡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动脉扩张率、假腔消失率、手术前后最大动脉直径水平及随访生存率等。结果两组30 d死亡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二次干预率、动脉扩张率及假腔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最大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复杂组术后同一时间点最大动脉直径均显著高于非复杂组(P<0.05);非复杂组手术前后最大动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AR治疗复杂型和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在围术期并发症风险和随访生存率方面效果较为接近;但其用于非复杂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治疗更有助于促进动脉管腔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主动脉夹层 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 死亡率 生存率 动脉扩张率 假腔消失率
下载PDF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齐博 张继凤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13期2168-2169,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 围术期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焦小平 《中外医疗》 2015年第33期8-9,共2页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A组为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B组为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 目的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来该院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7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5例。A组为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B组为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转归和动脉重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水平动脉扩张发生率、各动脉段动脉重塑发生率、Ia内漏、支架远端再发夹层和逆行性A型夹层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在生存率和并发症发面无明显差异,但是在动脉重塑方面,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更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急性b主动脉夹层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岸坚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第14期142-143,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2例,根据患者实际患病类型进行参考分组,其中研究组32例为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 目的:研究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62例,根据患者实际患病类型进行参考分组,其中研究组32例为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对照组30例为复杂性B型主动脉夹层,两组患者均接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死亡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动脉扩张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应用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中,无论是复杂性或非复杂性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病症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均相似,效果均较好,将这种手术方法应用于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患者死亡率更低,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动脉重塑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洁 林耀望 +3 位作者 陈瑞绵 江丽嫚 罗影平 罗伟香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与...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将其按照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与否分成负性重构组32例与非负性重构组118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马方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假腔持续通畅)以及主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负性重构组患者的解剖长度、假腔长度以及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人数占比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而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最小平面的T/F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发生多人数占比显著低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负性重构组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以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为因变量,马方综合征、假腔持续通畅、解剖长度、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假腔长度、最小平面的T/F、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胸降主动脉区破口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是保护性因素。结论: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院内死亡的MSCT图像特征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国芳 曹艳芳 +1 位作者 罗春英 胡海娟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84-1189,共6页
本文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院内死亡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值(MPR)、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等的关系。选取198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析院内死亡和非死亡患者临... 本文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院内死亡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值(MPR)、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等的关系。选取198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析院内死亡和非死亡患者临床资料、多层螺旋CT(MSCT)图像特征等差异。结果显示,死亡患者年龄、NLR、MPR、VIS评分和气管分叉处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总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死亡患者(P<0.05)。年龄、NLR、MPR、VIS评分、气管分叉处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总面积百分比是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五者联合预测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1,P<0.05。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院内死亡患者NLR、MRP、VIS评分及气管分叉处假腔面积占主动脉管腔总面积百分比明显升高,在预测预后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腔内修复术 死亡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值 血管活性药物评分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198例患者临床特征及两型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迪 王悦童 +2 位作者 王芝嫣 张莉莉 王毅 《心脏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型AAD(type A AAD,A-AAD)和B型AAD(type B AAD,B-AA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A型AAD(type A AAD,A-AAD)和B型AAD(type B AAD,B-AA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AAD患者男女比例为3.5∶1。71.7%的AAD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1.3%的AAD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胸痛。A-AAD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显著高于B-AAD患者(35%vs.12%,P<0.01)。经胸心脏超声对A-AAD的筛检价值要高于B-AAD(36%vs.8%,P<0.01)。A-AAD患者的院内总病死率显著高于B-AAD患者(20%vs.1%,P<0.01)。结论 AAD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呈正态分布。高血压病是其最常见的危险因素。AA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胸痛最为常见。A-AAD患者更易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经胸心脏超声可作为A-AAD急诊筛查的首选方法。A-AAD和B-AAD患者的治疗和结局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急性主动脉夹层 b急性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时机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飞来 杨广林 +1 位作者 毕乐昌 王国富 《浙江创伤外科》 2022年第6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根据发病至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分为急性组29例(7~14 d)和亚急性组29例(15~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根据发病至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分为急性组29例(7~14 d)和亚急性组29例(15~90 d)。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手术率)、主动脉重塑情况(真腔、假腔管径)和并发症(脏器缺血、休克、主动脉破裂、胸痛、脑梗塞)发生情况。结果急性组的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少于亚急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真腔、假腔管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真腔管径较术前均有增加,假腔管径较术前均有减少,但术后急性组真腔管径增加、假腔管径减少均优于亚急性组(P<0.05)。两组患者常见并发症有脏器缺血、休克、主动脉破裂、胸痛、脑梗塞,急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亚急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非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可以改善主动脉重塑,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但对患者再次手术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主动脉重塑情况 急性:非复杂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并发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干扰素-γ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才广 江昆 +2 位作者 宋伟 程思强 郭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AD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 根据院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86例AADB患者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AD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方法 根据院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86例AADB患者分为存活组71例和死亡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NLR、D-D、IL-6、IFN-γ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AADB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D-D、IL-6、IFN-γ对AADB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采用相对风险值(RR)分析NLR、D-D、IL-6、IFN-γ阳性表达对AADB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患者NLR、D-D、IL-6、IFN-γ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D-D、IL-6、IFN-γ均为AADB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NLR、D-D、IL-6、IFN-γ4者联合对AADB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优于单项指标。NLR、D-D、IL-6、IFN-γ阳性表达AADB患者院内死亡率均高于对应指标阴性表达患者(P<0.001)。RR分析结果显示,NLR、D-D、IL-6、IFN-γ阳性表达均显著增加AADB患者的院内死亡风险(P<0.001)。结论 NLR、D-D、IL-6、IFN-γ是AADB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4者联合具有可靠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白细胞介素-6 D-二聚体 干扰素-Γ 院内死亡风险 预测效能
原文传递
血浆代谢物棕榈酸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迪里夏提·斯提 阿斯亚·阿不得斯木 +3 位作者 王琪 侣慧 马依彤 马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8期798-802,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血浆代谢物棕榈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性TBAD的诊断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急性TBAD患者30例为TBAD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代谢物棕... 目的观察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血浆代谢物棕榈酸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性TBAD的诊断价值。方法2022年1月—2023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急性TBAD患者30例为TBAD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代谢物棕榈酸水平,比较2组空腹血糖、尿素等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急性TBAD患者血浆棕榈酸水平与降主动脉内径、降钙素原等指标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棕榈酸、D-二聚体诊断急性TBAD的效能。结果TBAD组空腹血糖[(7.08±2.50)mmol/L]、尿素[(6.36±2.90)mmol/L]、总胆红素[(21.29±10.33)μmol/L]、D-二聚体[1616.50(805.50,4828.00)μg/L]、C反应蛋白[25.90(7.10,58.53)mg/L]、白细胞介素-6[36.17(20.18,82.88)ng/L]、降钙素原[0.05(0.03,0.13)μg/L]、棕榈酸[(4.35±1.08)g/mL]水平及降主动脉内径[(36.53±4.10)mm]均大于对照组[(6.03±0.96)mmol/L、(5.02±1.08)mmol/L、(8.62±4.96)μmol/L、122.50(62.00,200.00)μg/L、5.60(2.55,7.90)mg/L、3.20(2.45,4.20)ng/L、0.03(0.02,0.04)μg/L、(2.56±0.67)g/mL、(25.83±3.31)mm](t=2.163、2.376、6.056,Z=-6.247、-4.488、-6.654、-2.774,t=7.680、11.119;P均<0.05),直接胆红素[(0.40±0.08)μmol/L]水平及升主动脉内径[(20.63±2.01)mm]均小于对照组[(3.02±1.85)μmol/L、(28.87±5.94)mm](t=-7.712,P=0.001;t=-7.197,P<0.001)。急性TBAD患者血浆棕榈酸水平与降主动脉内径、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D-二聚体、空腹血糖均呈正相关(r=0.563、0.330、0.495、0.188、0.287、0.349,P均<0.05),与升主动脉内径、直接胆红素均呈负相关(r=-0.544,P<0.001;r=-0.552,P<0.001)。血浆棕榈酸、D-二聚体分别以3.685 g/mL、247.00μg/L为最佳截断值,二者单独及联合诊断急性TBAD的AUC分别为0.932(95%CI:0.872~0.992,P<0.001)、0.969(95%CI:0.926~0.999,P<0.001)、0.993(95%CI:0.980~0.999,P<0.001),灵敏度分别为76.7%、93.3%、96.7%,特异度分别为96.7%、93.3%、96.7%。结论急性TBAD患者血浆棕榈酸水平增高,血浆棕榈酸联合D-二聚体对急性TBAD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棕榈酸 D-二聚体
原文传递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植入不同设计种类覆膜支架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近、远期疗效影响
17
作者 任玲 刘金新 +3 位作者 赵庭浩 张志强 周铁楠 王效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 评价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植入不同设计种类覆膜支架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治疗的665例ATB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 目的 评价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植入不同设计种类覆膜支架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TBAD)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行TEVAR治疗的665例ATBA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的支架近端有无金属裸区,将患者分为裸区组(n=338)与无裸区组(n=327)。观察两组术后30 d及术后1年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30 d全因死亡、主动脉源性死亡、其他原因死亡、缺血性卒中、主动脉不良事件、再发夹层、内漏、支架远端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全因死亡、主动脉源性死亡、其他原因死亡、缺血性卒中、再发夹层、支架远端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裸区组患者随访1年主动脉不良事件、内漏发生率均高于裸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ATBAD患者,行TEVAR治疗时选用近端有裸区支架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远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及内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支架种类 预后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彭辉 张龙飞 +1 位作者 苏阳 武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27-30,共4页
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低氧血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低氧血症66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经鼻高流量氧气支持,观... 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低氧血症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低氧血症66例为对象,随机单盲分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经鼻高流量氧气支持,观察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治疗前的呼吸参数指标比较差异很小(P>0.05),治疗后12、24、48小时观察组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参数的比较差异很小(P>0.05);观察组的氧疗时间、停留ICU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短(P<0.05);观察组的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小(P>0.05)。结论 低氧血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常见并发症,需要及时开展治疗,无创正压通气为有效治疗方案,对氧合指数等都能进行调整,安全度也比较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b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无创正压通气 二氧化碳分压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振华 宋晗 +4 位作者 韦铎亮 李博文 徐凯 房长存 赵鑫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2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因近端着陆区不足行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细节、术后并发... 目的评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2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因近端着陆区不足行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通过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软件建立的三维图像测量主动脉角度、横截面积、长度和弯曲度等不同参数。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近端主动脉的几何参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的夹角增大(P<0.001);术后升主动脉、近端主动脉弓的横截面积减小(P<0.05),总胸主动脉和假腔的横截面积减少(P<0.001),真腔的横截面积增加(P<0.001);术后主动脉弓长度增加(P<0.05),其他主动脉参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tor单分支支架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对近端主动脉有良好的几何重塑作用,尤其为近端着陆区不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形态 早期重塑 近端主动脉 Castor单分支支架 急性b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经子兰 张志强 +2 位作者 周铁楠 荆全民 王效增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TBAD并行TE... 目的分析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中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TBAD并行TEVAR的8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将患者分为部分覆盖组(n=232)和未覆盖组(n=587)。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影像学特征,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所有患者在出院后30 d、1年接受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全因死亡、新发脑卒中、左上肢缺血等情况。结果部分覆盖组患者年龄、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未覆盖组,螺旋形撕裂比例高于未覆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共死亡9例,其中,部分覆盖组4例,未覆盖组5例。部分覆盖组左上肢乏力、左上肢疼痛、左上肢苍白和发凉的发生率均高于未覆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时,部分覆盖组212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2.98%(212/228);未覆盖组534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91.75%(534/582)。两组共死亡7例:部分覆盖组1例,未覆盖组6例。两组患者全因死亡、新发脑卒中、左上肢缺血、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810例存活出院患者进行1年随访,共随访670例(82.72%):部分覆盖组188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2.46%(188/228);未覆盖组482例完成随访,随访率为82.82%(482/582)。部分覆盖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低于未覆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发脑卒中、左上肢缺血、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TEVAR治疗近端锚定区不充足的急性TBAD患者,不会明显增加新发脑卒中、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远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近端锚定区 部分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