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被引量:5
1
作者 郭长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第5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血管介入灌注 疗效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2
作者 康敬源 颜建辉 何劲松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6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相关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资料进行评定分析,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机给予规综合性治...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相关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资料进行评定分析,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机给予规综合性治疗与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并统计两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血管介入灌注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洪亮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5年第03Z期141-141,共1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奥扎格雷钠+羟乙基...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84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血宁+奥扎格雷钠+羟乙基淀粉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血管介入灌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2%,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中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灌注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临床治疗效果 分析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48例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关春红 李志明 麦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281-282,共2页
浅析4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为48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者,经过数字标注法平均分成两组,参照组进行常规双抗治疗,研究组再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 浅析4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双抗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为48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者,经过数字标注法平均分成两组,参照组进行常规双抗治疗,研究组再联合使用丁苯酞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7天、14天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比参照组低,呈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研究组患者为87.5%、比参照组的37.5%高,呈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不良反应率研究组为8.33%,与参照组的12.5%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丁苯酞注射液和双抗治疗,能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双抗治疗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