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龚洁芹 沈慧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9期3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100例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将... 目的 :探讨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100例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情况将其分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和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n=50)。对这两组患者患有基础疾病的情况、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脑梗死灶分布的情况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中找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病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空腹血糖的水平、总胆固醇的水平、甘油三酯的水平、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相比,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组患者中患有皮质下梗死、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和脑梗死区域血管狭窄的人数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有皮质下梗死是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69,95%CI为1.399-13.569,P=0.01)。结论 :导致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其患有皮质下梗死。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 皮质下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霍敏中 冯锦昉 +1 位作者 方挺松 梁振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 目的 探讨多模式CT对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变化及预后的评估。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疑似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治疗前后分别行多模式CT检查。分析头颅CT平扫(NCCT)、CT灌注成像(CTP)、CT血管成像(CTA)结果。比较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区、梗死核心区患侧与健侧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值;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的灌注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比较治疗前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梗死核心的灌注参数(rCBF、rCBV、rTTP、rMTT);分析脑组织异常灌注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43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发病4.5~9.0 h内经溶栓治疗结果,比较预后良好(改良Rankin评分≤2分,n=28)与预后不良(改良Rankin评分>2分,n=15)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rMTT、rTTP值。结果 100例疑似患者经NCCT检查发现,59例患者可见早期的低密度病灶,其余41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NCCT阳性率为59.00%。CTP检查结果发现,100例患者中9例经过CTP检查灌注正常,其余91例患者脑灌注均有异常现象,与临床症状相符,CTP检查发现阳性率为91.00%。CTA检查结果发现,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88例,无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者12例。多模式CT结果: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区健侧、患侧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的CBF明显较健侧低,患侧的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核心区患侧的CBV、CBF明显较健侧低,MTT、TTP明显较健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梗死核心区相比,缺血半暗带的rCBV、rCBF明显较高,rMTT、rTTP值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BF较治疗前高,rMTT、rTTP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灌注异常者中存在责任血管狭窄或闭塞发生率明显较血流灌注正常者高(95.6%vs.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4.5~9 h内经溶栓治疗患者43例,其中预后良好者28例,预后不良者15例。预后良好者前缺血半暗带rCBV与预后不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者rCBF较预后不良高,rMTT、rTTP较预后不良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CT可早期发现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的缺血半暗带、梗死核心异常情况,可用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卒 多模式CT 梗死核心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中药塌渍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霞 李晓晖 +3 位作者 尚祥岭 王红燕 袁鑫帅 李晨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评分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塌渍疗法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卒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1种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新方法
4
作者 彭世鑫 仇玉龙 +3 位作者 朱继 张晓冬 蒋理 徐睿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前循环AIS组(n=109)及后循环AIS组(n=54)。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循环AIS及后循环AIS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以血栓负荷评分(the clot burden score,CBS)及基底动脉闭塞评分(the 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ore,BATMAN)为参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新型评分(APCI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在前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评估价值虽然未能优于CBS,但显示出相对更高的敏感度86.8%、特异度90.1%及曲线下面积0.939。在后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价值优于BATMAN评分。结论:APCIIS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1种方便可靠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 急性循环缺血性 预后
下载PDF
基于TASL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小雷 单春辉 +3 位作者 赵明娟 张晖 暴云锋 陈英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 目的探讨基于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territori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TASL)技术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AACIS)药物治疗预后因素的影响性分析。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确诊AACIS患者136例并根据其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70例)与预后不良(66例)两组。记录责任血管狭窄度、疗前选择性脑血流量(territorial cerebral blood flow,TCBF)、疗后TCBF_(10 d)、相对选择性脑血流量(relative CBF,rTCBF)以及病灶体积,同时收集患者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卒中分型、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等风险因素信息,将上述指标纳入统计模型。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统计其单因素差异性,对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联合logisi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结果进行诊断效能评判。结果单因素分析中,年龄(Z=16.022)、基线NIHSS评分(Z=148.400)、卒中分型(Z=49.640)、责任血管狭窄度(Z=27.193)、TCBF_(疗前)(Z=693.000)、rTCBF(Z=18.874)及病灶体积(Z=-10.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联合分析中,年龄(OR=0.108)、基线NIHSS评分(OR=0.615)、卒中分型中的穿支动脉疾病(OR=90.154)、TCBF_(疗前)(OR=4.611)及病灶体积(OR=0.138)对预后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5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判定方法切实有效(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具有较高价值。责任血管灌注的改变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下,患者90 d预后更易受到年龄、基线NIHSS评分、卒中种类、CBF_(疗前)及病灶体积的影响,并不依赖于责任血管的灌注改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脑卒 药物治疗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 脑血流量
下载PDF
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6
作者 张健 高宇 +2 位作者 张平 岳军艳 崔红凯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75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和其他侧支循环,并比较不同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结果75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32例,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2.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发病至穿刺时间(OPT)、侧支循环、NIHSS评分是影响机械取栓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因素(P<0.05)。年龄、性别、心房颤动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卒中史、溶栓治疗及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与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有糖尿病史、OPT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3种侧支循环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称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恶性侧支循环患者,NIHSS评分变化较恶性侧支循环患者显著(P<0.05);对称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侧支循环与其他侧支循环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称侧支循环、恶性侧支循环是机械取栓后成功再通的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称侧支循环可能有助于机械取栓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而恶性侧支循环可能导致机械取栓患者神经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下载PDF
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任毅 王程晓 杨立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4—2023-04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90 d改良Ran... 目的观察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前后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04—2023-04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4例AIS-LV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成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2组患者临床基本情况、NIHSS评分、闭塞血管部位、血压、ASPECT评分、手术及预后指标,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ROC)特征分析影响因素对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2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5例,预后不良79例,2组患者在入院时NIHSS评分、闭塞血管位置、血压及ASPECT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到再通时间、再通成功、血管再通分级(TICI)、24 h内发生颅内出血、术后90 d mRS评分、90 d死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P=0.014,OR=2.065)、入院时血压升高(P=0.044,OR=1.033)、ASPECT评分增高(P=0.001,OR=1.741)、发病至入院时间较长(P=0.002,OR=2.912)、入院到再通时间增加(P=0.001,OR=1.025)以及24 h内颅内出血(P=0.034,OR=4.033)会增加预后不良的概率。ROC曲线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预测AIS-LVO患者机械血栓切除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0.861~0.962,P<0.001),灵敏度为74.68%,特异度为97.78%。结论入院时NIHSS评分、血压、ASPECT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到再通时间以及24 h内颅内出血情况是影响AIS-LVO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这些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诊断效能,多因素综合分析可作为MT治疗AIS-LVO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机械血栓切除术 大血管闭塞 循环 循环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8
作者 腾国良 李翠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目的 研究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DAC)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前循环AIS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常规组(72例),常规组采用Trevo支架行常规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MT),研究组... 目的 研究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远端通路导管(DAC)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 将142例前循环AIS患者分为研究组(70例)和常规组(72例),常规组采用Trevo支架行常规血管内机械取栓术(EMT),研究组采用与常规组相同的方法进行Trevo支架置入和释放,并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结局、手术相关指标和临床预后。结果 研究组的完全再灌注率显著高于常规组(71.4%vs. 36.1%,P<0.001),无血栓远端迁移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82.9%vs. 58.3%,P=0.001),一次性取栓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60.0%vs. 30.6%,P<0.001),手术相关性颅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1.4%vs. 41.7%,P<0.001),术后24 h及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01),术后良好结局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常规支架EMT基础上,加行BGC近端血流控制联合DAC远端抽吸技术治疗前循环AIS,较单纯使用常规支架EMT更易实现一次性取栓成功,减少了远端血栓迁移,提高完全再灌注率,更有利于在术后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并获得更满意的功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循环 球囊导引导管 远端通路导管 近端血流控制 远端抽吸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术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的预测因素
9
作者 巨文盈 高旸 +2 位作者 何雨轩 左朦 吴敏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 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AACIS)经机械取栓术(MT)后快速神经功能改善(RNI)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RNI的预测评分模型。方法对2017年1月—2021年10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MT治疗的312例AACI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RNI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对多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赋分建立预测RNI的评分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在312例AACIS患者中,159例(50.96%)具有RNI。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糖尿病病史(OR=0.518;95%CI 0.290~0.926;P=0.027)与Van Swieten评分(3~4分)(OR=0.537;95%CI 0.294~0.981;P=0.043)是AACIS患者经MT后影响RN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mTICI分级(2b级或3级)(OR=3.912;95%CI 1.706~8.982;P=0.001)是其独立保护因素。构建的AACIS患者MT术后RNI预测评分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 0.565~0.690;P<0.001),最佳截断值为3分,敏感度为68.39%,特异度为52.98%。结论由AACIS患者糖尿病病史、术前Van Swieten评分、术后mTICI分级组成的预测评分模型对预测患者MT术后RNI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 机械取栓术 快速神经功能改善 预测评分模型
下载PDF
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杨霖 陈婷 童玲玲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 目的探讨直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直接机械取栓治疗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期实施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穿刺时间、取栓次数、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中血管再通成功率(近期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成功率(75.00%vs.53.57%)、发病至穿刺时间、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取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与直接机械取栓治疗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AIS近期疗效相当,但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治疗可减少取栓次数,且不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循环大血管闭塞 直接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
下载PDF
磁共振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评估价值研究
11
作者 闫秋分 豆冬霞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41例前循环AIS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溶栓治疗后有无H... 目的 探究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对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出血转化(HT)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人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241例前循环AIS患者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溶栓治疗后有无HT分为HT组(n=50)、无HT组(n=191),溶栓治疗前24 h内接受了磁共振ASL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两组梗死核心区、核心区边缘不同反转恢复时间(TI)下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值,并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法分析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HT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明显长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侧支循环良好占比明显低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梗死部位及责任血管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TI值下,HT组梗死核心区rCBF值均明显低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核心区边缘rCBF值均明显高于无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为影响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侧支循环情况和rCBF值是前循环AIS患者发生HT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磁共振ASL成像可客观反映前循环AIS患者梗死病灶及其周围灌注改变情况,结合rCBF值可评估患者治疗后发生HT的风险,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 磁共振 动脉自旋标记 出血转化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对机械取栓术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影响
12
作者 李梅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200-0203,共4页
脑卒中患者中使用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 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患者脑卒中3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 脑卒中患者中使用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并观察效果。方法 时间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患者脑卒中3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卒中护理小组干预,分析效果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血管再通时间、护理满意度分数比较,均P<0.05。结论 机械取栓术在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发挥着很大的优势,开展卒中护理小组干预,能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对加快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的恢复,实现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循环缺血性 护理小组干预 神经功能
下载PDF
CTA和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状态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芮 王汉 +2 位作者 陈艳 李毅 白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 目的 探讨CT动脉血管成像(CTA)和CT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侧支循环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06广元市中心医院9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CTA及CTP检查,基于CTA图像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不良组,比较2组CTP参数值[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对比剂峰值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侧支循环评分与CTP参数值的相关性。随访3个月,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96例患者CTA评估侧支循环良好组63例(65.63%),侧支循环不良组33例(34.37%)。侧支循环良好组rCBF、rCBV较侧支循环不良组高(P<0.05),rTTP、rMTT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rCBF、rCBV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正相关(r=0.472、0.518,P<0.01),rTTP、rMTT均与CTA侧支循环评分呈负相关(r=-0.502、-0.496,P<0.01)。预后良好组60例(62.50%),预后不良组36例(37.50%)。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合并冠心病比例、合并房颤比例、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比例、rTTP及rMTT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CBF、rCBV值均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合并房颤、核心梗死体积、侧支循环不良、rTTP及rMTT值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CBF、rCBV值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CTA能直观显示AIS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P参数与侧支循环评分表现出相关性,能间接反映患者侧支循环状态,CTA、CTP检查均可为患者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 急性 CT动脉血管成像 CT灌注成像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影像学方法评估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蓉 范伟女 吴允钦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与前循环AIS相比,后循环AIS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再通无效率更高、预后更差。研究证实良好的侧支循环与病变体积减少、预后改善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就后循环AIS侧支循环的重要性及影像学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急性缺血性脑卒 侧支循环 影像学评估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对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鲍红图 李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47-1055,共9页
目的比较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血管侧支循环评分(Miteff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循环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Tan评分),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比较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大脑中动脉闭塞远端血管侧支循环评分(Miteff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循环评分(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循环评分(Tan评分),区域软脑膜侧支循环评分(rLMC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AIS-LVO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2位医师的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rLMC评分结果,探究4种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以基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侧支循环分级系统——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美国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分级结果为参考,探究该4种评分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进一步通过ROC曲线评估不同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种基于CTA的侧支循环评分的评估者间信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Kappa=0.810、0.797、0.745、0.733,均P<0.05),评估效度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rs=0.687、0.534、0.481、0.423,均P<0.05)。入院血糖(OR=0.438,95%CI:0.196~0.975)、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OR=0.837,95%CI:0.699~1.002)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Miteff评分(OR=0.055,95%CI:0.007~0.461)、Maas评分(OR=0.047,95%CI:0.006~0.391)、Tan评分(OR=0.122,95%CI:0.020~0.721)、rLMC评分(OR=0.080,95%CI:0.014~0.460)评估的良好侧支循环均是AIS-LVO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从高到低依次是rLMC评分、Miteff评分、Tan评分、Maas评分(AUC=0.812、0.773、0.720、0.705,均P<0.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5、2.5、1.5、2.5分。结论rLMC评分对比其余3种评分(Miteff评分、Mass评分、Tan评分)评估者间信度最高、对侧支循环的评估效度最高以及对机械取栓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最高。入院血糖较高或入院NIHSS评分较高的患者机械取栓治疗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CT血管造影 侧支循环 机械取栓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学习血管分割的拟定量侧支评分在sCTA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中的应用
16
作者 阳运秋 胡庆茂 +6 位作者 汪震 徐锦萍 刘理伯 杨楠 刘星辰 马国睿 阳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 目的评估基线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拟定量评分(self-designed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uantitative,SD-CCQ)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两者间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探讨SD-CCQ评估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在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康复科收治的84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和影像学资料,包括CT、CTA、弥散加权成像(DWI)影像数据。采用多任务深度学习方法对CTA源图像进行血管分割标注,并对血管分割后的CTA影像分别进行ASPECTS评分和SD-CCQ评分,从而评估AIS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两种方法评估侧支循环的一致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D-CCQ与AI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ASPECTS评分与SD-CCQ评分在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65,P<0.001),SD-CCQ对AIS良性侧支循环的诊断准确率为96.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D-CCQ、基线NIHSS、DWI梗死体积是影响AIS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SD-CCQ可用于CTA影像评估AIS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侧支循环 拟定量侧支评分 ASPECTS评分
下载PDF
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脑血循环及血清Netrin-1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胡芳 吕学海 +6 位作者 徐艳芬 马艳 赵聪慧 柴佳 刘运平 程晓娜 郝棚娜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 探究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脑血循环及Netr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究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脑血循环及Netrin-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循环指标[血流阻力指数(RI)、平均血流速度(Vm)和血管搏动指数(PI)]、血清学指标[Netri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I和PI均下降,Vm上升,且观察组的RI、PI低于对照组,Vm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etrin-1均上升,MMP-9均下降,且观察组Netrin-1高于对照组、MMP-9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MoC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蒌通络饮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循环和血清Netrin-1水平,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蒌通络饮 氯吡格雷 急性缺血性脑卒 认知功能 脑血循环 NETRIN-1
下载PDF
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的比较
18
作者 张嘉楠 李作鹏 +1 位作者 王天栋 张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4期2657-266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术前头颅CT平扫结果分为HMCAS... 目的:比较不同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机械取栓术后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机械取栓的11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根据术前头颅CT平扫结果分为HMCAS阳性组(54例)与HMCAS阴性组(64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侧支循环及临床预后。结果:HMCAS阳性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低于HMCA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5%与70.3%,P=0.004)。与HMCAS阴性组比较,HMCAS阳性组90 d预后良好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8%与46.9%,P=0.033)。结论:接受机械取栓的大脑中动脉闭塞病人HMCAS阳性组侧支循环差于HMCAS阴性组,预后良好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 机械取栓 大脑动脉高密度征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侧支循环状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组织灌注及神经功能转归的影响
19
作者 戴国娇 张合 +2 位作者 章明建 雷星 黄丹江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205-1207,共3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致残率、致死率高。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病变导致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研究表明良好的侧支循环对减轻缺血脑...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变,致残率、致死率高。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等病变导致脑组织局部供血不足,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研究表明良好的侧支循环对减轻缺血脑组织损害、改善预后有重要的积极作用[2]。RAPID软件能够自动计算头颅CT灌注(CTP)成像参数[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 缺血性 急性 侧支循环 灌注成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头颈CT血管造影及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事宏 罗泳惠 郭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CTA)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3年7月于瑞金市中医院诊治的82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检查及NIHSS评分评估。以DS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侧支循环良好组与侧支循环不良组,对比两组CTA侧支循环评分[外侧裂+脑凸面侧支评分系统(Maas评分)、大脑中动脉区域侧支评分系统(Tan评分)]及NIHSS评分;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NIHS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DSA检查结果,82例AIS患者中侧支循环良好组42例,侧支循环不良组40例。侧支循环不良组患者Maas评分、Tan评分均明显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溶栓治疗后,82例AIS患者中预后不良22例,预后良好60例。单因素分析发现,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Maas、Tan评分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Maas评分、Tan评分、NIHSS评分均为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TA检查(Maas评分、Tan评分)联合NIHS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0.915)显著高于Tan、NIHSS评分(P<0.05)。结论: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NIHSS评分能对AIS患者侧支循环及预后进行有效评估,二者联合可提高溶栓治疗后预后的预测效能,可为AIS患者侧支循环评估及预后预测提供可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CT血管造影 NIHSS评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 侧支循环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