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
作者 张丹丹 王益 +3 位作者 吴晶 尹延航 李学忠 陈晓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将其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治疗90 d,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评价独立生活能力),计算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治疗前和治疗14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的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可溶性CD40(sCD40)。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KL-40、sCD40水平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ACI有效、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YKL-40、sCD40水平起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人甲壳质酶蛋白40 人可溶CD40 神经系统功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急性卒中
下载PDF
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富田 马胜(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7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化瘀汤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失时间窗未溶栓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入院患者83例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化瘀汤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失时间窗未溶栓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入院患者83例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BDNF水平及评估各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BDNF水平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9.5%(34/38)(P<0.05)。结论自拟健脾化瘀汤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失时间窗未溶栓患者能有效提升血清BDNF水平,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化瘀汤 痰饮 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康复训练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炎症因子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2
3
作者 黄晓芸 徐安定 +3 位作者 梅志忠 方浩威 付文金 张玉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994-2997,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的脑梗死体积将患者...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pullicino公式计算的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3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清中hs-CRP、Lp-PLA2、IL-6因子水平。用mRS量表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ROC曲线和Pearson相关分析hs-CRP、Lp-PLA2、IL-6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性。结果治疗前Ⅲ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显著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Ⅱ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高于Ⅰ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hs-CRP、Lp-PLA2、IL-6均明显降低(P<0.05),Ⅲ级组hs-CRP、Lp-PLA2、IL-6浓度明显高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而Ⅰ级组与Ⅱ级组hs-CRP、Lp-PLA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8.75m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200;Lp-PLA2>35.56μ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50,特异度为0.286;IL-6>7.97 ng/L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为0.825,特异度为0.214。hs-CRP、LpPLA2、IL-6浓度与mRS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451,P=0.019;r=0.604,P<0.001;r=0.371,P=0.040)。结论炎症反应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疾病中具有重要推动促进作用,hs-CRP、Lp-PLA2和IL-6升高与患者预后不良存相关,可能成为预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白细胞介素-6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和血清铁蛋白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成云 夏磊 +2 位作者 朱晓峰 尚进 孙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935-493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铁蛋白(SF)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的关系。方法128例AACI患者分为两组,即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血清铁蛋白(SF)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的关系。方法128例AACI患者分为两组,即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LP-PLA2、SF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SF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经相关分析提示,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和SF均无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P-PLA2和SF与AACI独立相关(OR=1.881、1.728,P<0.05)。含有高危因素AACI组和不含高危因素AACI组LP-PLA2和SF两者同时检测的阳性率全部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7、4.443,均P<0.05)。结论LP-PLA2和SF可以作为AACI发生风险的评估指标,两者同时检测对AACI发生的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铁蛋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阳 康春阳 +3 位作者 韩莹莹 陈加俊 王立波 赵之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9期1621-1624,共4页
目的测定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和同期... 目的测定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和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记录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灶体积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①梗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度组,中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梗死组不同梗死病灶体积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灶组,中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小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血管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A亚组)、颈动脉斑块组(B亚组)、颈动脉狭窄组(C亚组),三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C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B亚组,B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A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在脑缺血急性期明显降低,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CD4+CD25+调节T细胞(Treg)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灶体积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金夕雅 王立波 +3 位作者 赵云华 陈加俊 李媛冰 刘晓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8期1423-1425,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其中,梗死组按照时间(第1、2、3、5、7天)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全部人群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其在梗死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常规检测血常规。结果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在第1天、第2天低于对照组,第5天、第7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第1-2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异常升高,且中性粒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664,P<0.01)。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可以成为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缺血的非侵入性指标;Treg细胞可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免疫稳态失衡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CD4+CD25+调节T细胞(Treg) 炎症反应
下载PDF
microRNA-24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磊 赵晓玲 +3 位作者 王明 刘洋 鹿滨麒 黄鹂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0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研究microRNA-24(miR-24)能否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94例,根据有无脑梗死进展(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分... 目的:研究microRNA-24(miR-24)能否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94例,根据有无脑梗死进展(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分为进展组60例和对照组13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常见脑梗死高危因素。两组使用定量RT-PCR测定miR-24的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s-CRP和IL-6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进展组脑梗死后24h内血清miR-24表达显著增加。血清miR-24的上调与血清hs-CRP、梗死体积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NIH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患者血清IL-6呈中度正相关。血清hs-CRP和血清miR-24的组合对于PCI的预测(AUC:0.782~0.863)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性。结论:血清miR-24是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4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进展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血清亲环素A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茂林 汪恩焕 +3 位作者 周钟阳 马骥 王宏伟 张妮娜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联合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探讨三者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选取我院同期体检... 目的联合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探讨三者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观察组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0例,选取我院同期体检证实为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CyPA及MMP-9浓度,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血清中hs-CRP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PA、MMP-9和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MMP-9浓度呈正相关(r=0.64,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1,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MMP-9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1,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yPA、MMP-9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其可能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4-1BB配体表达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广志 苗丹 高旭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4-1BB配体(4-1BBL)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20例ACI患者PBMC4-1BBL的表达和血浆可溶性4-1BBL(s4-1BBL)的浓度,并与19例动脉... 目的研究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 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4-1BB配体(4-1BBL)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测定20例ACI患者PBMC4-1BBL的表达和血浆可溶性4-1BBL(s4-1BBL)的浓度,并与19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2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并对部分患者做了连续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CD14+单核细胞上4-1BBL的阳性细胞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4.6±2.4)%,(4.1±2.7)]和血浆s4-1BBL(75 pg/ml)比较,ACI组[(7.9±4.1)%,(7.0±4.0),133.2 pg/ml]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组阳性细胞率[(6.3±5.0)%]和MFI(5.2±2.3)和血浆s4-1BBL(84 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ACI恢复期4-1BBL的阳性细胞率和MFI分别为(7.6±5.4)%和(5.6±2.1),血浆s4-1BBL水平为113.2 pg/ml,与急性期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I患者4-1BBL的表达上调是ACI发病早期即被诱导产生的一个异常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4-1BB配体 外周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降压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春玲 徐忠宝 +1 位作者 谢琰臣 刘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如何管理血压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卒中后何时启动降压治疗、降压至何种程度以及药物的选择目前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故对急性期的血压管理临床医生往往感到困惑和难于处理。我们所提供的这一病例,临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如何管理血压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卒中后何时启动降压治疗、降压至何种程度以及药物的选择目前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故对急性期的血压管理临床医生往往感到困惑和难于处理。我们所提供的这一病例,临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压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 患者 血压管理 临床医生 缺血卒中 卒中后
下载PDF
Lp—PLA2活性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晓丽 王汉旻 +2 位作者 夏君慧 张旭 金得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探讨Lp—PLA2活性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临床意义,同时分析其与传统炎性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n=60例)及对照组(n=28例)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浆Lp—PLA2活性和传统危险因素,并进行相互比较;... 目的探讨Lp—PLA2活性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临床意义,同时分析其与传统炎性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n=60例)及对照组(n=28例)的所有受试者均检测血浆Lp—PLA2活性和传统危险因素,并进行相互比较;同时分析炎性标志物Lp—PLA2活性与脑梗死临床分型、梗死面积之间关系。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活性与脑梗死临床分型无关,与梗死面积大小正相关。结论Lp—PLA2活性是急性脑梗死的炎性标志物,Lp—PLA2活性与梗死面积大小正相关,其活性可能与临床转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下载PDF
血浆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庆鑫 张坤 +1 位作者 王少斌 王东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 目的:探讨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水平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中膜(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浆CTGF水平。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浆CTGF水平(1.47±0.21)μg/L高于对照组(0.73±0.25)μg/L(P<0.01);颈动脉彩超显示,病例组患者颈动脉IMT(1.20±0.21)mm高于对照组(0.91±0.25)mm(P<0.01);有斑块组血浆CTGF水平(1.40±0.31)μg/L高于无斑块组(0.87±0.39)μg/L(P<0.01)。结论:血浆CTGF水平增高与颈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急性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红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35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 目的:探究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与中山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管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纤溶系统指标值、NIHSS评分以及Ba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观察组患者的t PA和vWF值更高,PAI-1值比对照组低,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Bathel指数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管介入联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抗凝 抗血小板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纤溶系统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亲环素A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桂辉 杨阳 +1 位作者 苏小风 邓士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9期3306-330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水平变化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明确诊断为AACI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ACI)患者血清亲环素A(CyPA)水平变化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我院明确诊断为AACI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两组入选对象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一般指标,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yPA水平,分析血清CyPA水平与血压、hs-CRP及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血清CyPA、hs-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ACI患者血清CyPA水平与SBP、DBP、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胱抑制C均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或P<0.01)。结论:AACI患者血清CyPA水平明显升高,且其与SBP、DBP、hs-CRP、TG、LDL-C、Glu、Hcy、UA、胱抑制C均呈明显正相关,CyPA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亲环素A 高敏C反应蛋白 相关
下载PDF
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接门 《黑龙江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93-3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 目的:研究分析在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管介入治疗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1月收治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40例采取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0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纤溶系统指标、认知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纤溶系统指标tPA、PAI-1、vWF水平,以及认知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相当(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纤溶系统指标均更接近正常范围(P<0.05),且治疗有效率、认知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纤溶系统活性,促进患者康复,该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 抗凝 抗血小板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纤溶系统
下载PDF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赵守财 储照虎 +2 位作者 马领松 陈奕农 汪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了解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胆红素的变化,探讨胆红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收集患者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资料,计算梗死面积,进行NIHSS评分,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水平,计算出直接胆红素与总胆... 目的:了解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胆红素的变化,探讨胆红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收集患者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资料,计算梗死面积,进行NIHSS评分,同时ELISA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水平,计算出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即胆红素比值,统计分析上述各因素、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与胆红素比值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内,且无明显差异,ACI组胆红素比值平均值为0.327±0.063。以胆红素比值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红素比值与饮酒史、冠心病史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外,与其他危险因素间均无统计学意义。将胆红素比值分为0.20~0.29,0.30~0.34,0.35~0.51三亚组,结果显示0.20~0.29,0.30~0.34两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而0.35~0.51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胆红素在正常范围内,但胆红素比值的变化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动脉粥样硬化 胆红素比值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60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宣志红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4期309-309,共1页
近年来,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60例,获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患者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 近年来,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60例,获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患者除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且发病3~48小时内。排除血管炎引起的脑梗死、合并脑梗死灶内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C反应蛋白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邓幼清 余政 +3 位作者 喻荣 章敏 张梅英 曾春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另选40例健康对照者,测... 目的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9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及其与年龄、性别、危险因素、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的关系。另选40例健康对照者,测定其血清hs-CRP水平,并与ATCI组患者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梗死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尤以梗死灶体积更为明显,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血清hs- CRP水平与年龄、性别及有无高血压病等常见危险因素无关(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应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大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颅部多普勒微栓子监测... 目的:探讨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对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进行颅部多普勒微栓子监测,观察并比较所有患者的监测结果。结果:12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后,微栓子阳性患者有51例,所占比例为42.5%;微栓子阴性患者有37例,所占比例为30.83%;比较微栓子阳性患者与微栓子阴性患者的血小板及高密度脂蛋白数值得出,微栓子阳性患者的血小板显著高于微栓子阴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数值低于微栓子阴性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栓子是反应急性脑梗死病情的重要指标,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可反应急性脑梗死的病情变化,可早期监测病情进展并使患者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多普勒 微栓子检测
下载PDF
法舒地尔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CRP的影响
20
作者 林福军 陈玉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9年第12期938-939,共2页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丹香冠心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控制血... 目的: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丹香冠心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控制血压、他汀降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及两组血清CRP下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u=2 052,P<0.05;t=9.43,P<0.05)。结论:法舒地尔可用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法舒地尔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