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1
作者 周成山 王巍 +3 位作者 于永常 李乃东 王宏坤 吴汝江 《海军医学杂志》 1997年第4期314-316,共3页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症26例,均具有动脉粥样硬化典型临床特点,累及30条动脉。采用溶栓、降纤、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综合溶栓疗法,近期复通率超过80%。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症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福平 王学锋 +3 位作者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陈劲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声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宽度、三尖瓣反流压差和反流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及时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彻底清除血栓是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诊断 动脉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季娜 黄伟 张中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 (PaO2 )均增加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均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局部溶栓组PaO2 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 ( 82 4%和 66 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有效 ,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动脉局部溶栓 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斌 欧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115-115,共1页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行溶栓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显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抗凝治疗以及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4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艳 李珂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68-6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循环障碍 动脉栓塞 临床资料 外源性 内源性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兵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859-86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ATE)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下肢AT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及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 目的观察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症(ATE)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以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下肢AT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为对照组(32例)及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介入导管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另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后两组凝血功能变化,溶栓相关指标[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不良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护理干后实验组凝血功能改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溶栓时间明显短,溶栓总疗效明显高(P<0.05)。结论介入导管溶栓术是急性ATE患者有效治疗方案,而在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溶栓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 护理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显声 《现代实用医学》 2003年第10期599-601,共3页
关键词 急性栓塞 诊断 治疗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 肺梗死
下载PDF
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及评价溶栓效果的价值
9
作者 何新霞 韩卫红 +3 位作者 曹双清 王红燕 高志红 李美云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6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肺通气/灌注显像 急性栓塞 显像诊断 溶栓效果 价值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心肺血管疾病 临床表现 诊断技术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指标对急性肺栓塞不同治疗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国家'十五'攻关'肺栓塞规范化诊治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吴雅峰 +2 位作者 王辰 张栋 杨媛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检测意义,探讨血栓栓塞面积对治疗的影响。方法:502例急性FIE患者,根据血栓栓塞面积分为溶栓组224例,其中大面积FIE 54例和次大面积PTE170例,抗凝组27...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右心功能检测意义,探讨血栓栓塞面积对治疗的影响。方法:502例急性FIE患者,根据血栓栓塞面积分为溶栓组224例,其中大面积FIE 54例和次大面积PTE170例,抗凝组278例为非大面积FIE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指标:右与左心室前后径比值(RVD/LVD)、右心室横径(RVTD)、右与左心室横径比值(RVTD/LNTD)、右与左心房横径比值(RATD/LATD)、右心房横径(RATD)、左心房横径(LAT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AWM)、主肺动脉内径(PA)、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下腔静脉深吸气最小径(IVC min)。结果:右心功能变化:治疗前,RVD/LVD、RVAWM、RVTD、RVTD/LVTD、RATD/LATD、PA、TRPG指标溶栓组中次大面积者与大面积者、抗凝组(非大面积者)与大面积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非大面积者)与溶栓组中次大面积者比较(除外LATD、RVAWT、IVC min),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溶栓组治疗前后比较RVD/LVD、RVTD、RVTD/LVTD、LATD、RATD/LATD、RVAWM、PA及TRPG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凝组治疗前后比较RVD/LVD、RATD/LATD及TRPG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功能指标是区分PTE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帮助诊断分型及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疗效的敏感指标。提示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PTE右心功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和抗凝治疗 右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0
11
作者 荆志成 邓可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932-193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性疾病 阻塞性 溶栓治疗 诊断 原发疾病 致残率 园地 常见疾病 防治
原文传递
抗凝血酶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预测院内死亡及优化危险分层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晶 陈佳龙 +1 位作者 吴淡森 石松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评分系统,分析ATⅢ与PTE院内死亡及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ATⅢ优化危险分层的价值。结果 ATⅢ水平预测PTE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其中截断值为77.7%(敏感性64.71%,特异性80.21%)。根据截断值水平分为ATⅢ≤77.7%组(n=48)及ATⅢ>77.7%组(n=156),慢性心力衰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肌钙蛋白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院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7)与存活组(n=187),比较白细胞计数、ATⅢ、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APACHEⅡ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TⅢ≤77.7%、白细胞计数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对危险分层及危险分层联合ATⅢ进行院内死亡预测,AUC分别为0.705、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列线图展示危险分层联合ATⅢ新评分模型。结论 ATⅢ≤77.7%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利于优化危险分层,其机制可能与血栓形成、右心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抗凝血酶Ⅲ 院内死亡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迎新 张维君 +4 位作者 周玉杰 温绍君 马涵英 房芳 刘宇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相互作用 细胞活性物质 内皮素-1(ET-1) APTE 血浆浓度 预后指标 白介素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12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蕾 马壮 张俊丽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856-1858,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122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PT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T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栓栓塞 急性 D-二聚体 溶栓 抗凝
原文传递
急性肺栓塞抗凝治疗4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群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24期3819-3819,共1页
2003年7月~2009年7月,我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40例行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抗凝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抗凝治疗 精心护理 急性栓塞 临床观察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2009年 低分子肝素 呼吸科病房
下载PDF
正确认识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溶栓时间窗
16
作者 罗勤 何建国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7-858,共2页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栓塞这一个疾病的2个过程,是一种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误诊率的常见疾病,正确的溶栓治疗可溶解血凝块,改善患者预后。由于急性肺栓塞的血栓性质、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溶栓治疗目的均...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血栓栓塞这一个疾病的2个过程,是一种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误诊率的常见疾病,正确的溶栓治疗可溶解血凝块,改善患者预后。由于急性肺栓塞的血栓性质、病理生理改变及其溶栓治疗目的均与体动脉血栓栓塞,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存在差别,故其溶栓时间窗及治疗方案与冠心病溶栓治疗措施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时间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血栓栓塞 溶栓治疗 病理生理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院外规范化治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米玉红 祁璇 +3 位作者 闫树凤 王海云 王丹丹 李春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93-900,共8页
目的观察规范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患者院外的管理对其抗凝治疗中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分为规范治疗组(观察组)和未规范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首次发... 目的观察规范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患者院外的管理对其抗凝治疗中及停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分为规范治疗组(观察组)和未规范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首次发病的PE患者资料,院外管理策略:指导抗凝治疗;记录患者所有症状;完成治疗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6个月及12个月的肺灌注等检查;现有指南指导下抗凝结束后未来1年内的血栓事件复发情况;定期检查期间,一旦出现可疑复发的症状即给予确诊检查明确。对照组: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PE资料及出院后在非抗栓门诊治疗的抗凝治疗状态及转归情况。结果①收治无明确触发因素的急性PE患者分别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的246例;两组年龄(观察组64±12岁和对照组65.9±12.9岁)及性别(男/女:观察组1:1.22和对照组1: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复发率(11.63%)明显低于对照组(22.36%),(P〈0.01);③观察组病死率(3.1%)低于对照组(9.3%),(P〈0.05);观察组中PE患者的失访率及中断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85%vs.21.54%(P〈0.01)和1.55%vs.8.5%(P〈0.01);④具有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分别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占82.17%和77.64%(P〉0.05),而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控制达标分别为79.31%和54.97%(P〈0.05).结论规范PE患者的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降低PE患者VTE的复发率,应加强PE患者的院外抗凝治疗管理;暴露于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PE患者,抗凝治疗期间或抗凝结束后血栓事件的复发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血栓栓塞 规范治疗 复发 动脉硬化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