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22
1
作者 包义君 王鹏飞 +6 位作者 陶山伟 李力卓 张德威 黄小龙 张文泰 赵丹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满足入组条件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1例,按照1∶3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肝功能的相... 目的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满足入组条件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1例,按照1∶3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将配比的凝血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颅脑损伤(GCS 3-8分)和轻中型颅脑损伤(GCS 9-15分),结果表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P〈0.00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08,OR=4.318,95%CI 1.429-13.053和P=0.036,OR=3.109,95%CI 1.064-9.081),而在轻中型颅脑损伤中ALT和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无论在重型还是轻中型颅脑损伤中,均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临床医生不应忽视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应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肝功能并纠正肝功能异常,防止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障碍 肝功能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相关性凝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力卓 何松柏 赵格晶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7-5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相关性凝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收集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144例发病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单发性颅脑创伤的患者资料,按照1∶2配组分为中老年患者组...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相关性凝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收集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144例发病于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急性单发性颅脑创伤的患者资料,按照1∶2配组分为中老年患者组和非中老年患者组,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中老年颅脑创伤患者创伤后凝血病的发病率与非中老年患者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对中老年患者组和非中老年患者组的凝血功能障碍指标进行分析,明确凝血障碍指标在不同组别中的差异。结果中老年急性单发性颅脑创伤患者创伤后凝血病的发病率与非中老年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11)。进一步分析表明血小板(platelet,PLT)异常在中老年患者组和非中老年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68),而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急性单发性颅脑创伤患者创伤后凝血病的发病率更高,同时血小板异常更容易出现在中老年颅脑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组内,以上特点有助于明确中老年颅脑创伤性凝血病的病理机制并指导中老年患者颅脑创伤后凝血病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创伤性凝血病 凝血障碍指标
下载PDF
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赵扬 袁雪丰 +2 位作者 张炜 孙兆瑞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单纯性sTBI患者共328例,根据受伤后7 d内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107例)和...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单纯性sTBI患者共328例,根据受伤后7 d内是否出现ARDS分为ARDS组(107例)和非ARDS组(221例);对患者一般信息(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糖尿病、高血压等)、创伤程度[头颅简明损伤评分(AI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输血及血小板输注情况]以及相关血生化指标[包括碱剩余(BE)、血肌酐(SCr)、尿素氮、降钙素原(PCT)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sTBI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绘制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患者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几乎所有sTBI患者出现ARDS的时间都是在损伤后7 d内,年龄>55岁、血糖、PCT水平、休克、输注血小板>10 U、GCS评分、血清BE<-6 mmol/L、SCr及血尿素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GCS低评分(<8分)、休克、输注血小板>10 U、血PCT≥10.01μg/L是sTBI后ARDS发生的危险因素,ARDS组患者病死率(61.5%vs.26.4%)、平均住院时间(d:14.8±3.4 vs.11.4±3.6)、机械通气持续时间(d:11.6±2.8 vs.7.8±2.1)等均高于未出现ARDS组(P<0.05)。结论GCS低评分(<8分)、年龄>55岁、输注血小板>10 U、休克、血PCT≥10.01μg/L是sTBI后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早期识别、及时联合干预,有可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预后 休克 降钙素原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价值
4
作者 朱文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98-0201,共4页
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者展开研究,纳入时间: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由于患者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不同均匀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全... 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麻醉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者展开研究,纳入时间: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由于患者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不同均匀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不同组别患者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拔管时间为(15.622.51)h,观察组为(10.232.41)h,且观察组患者苏醒及自主呼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术毕及术后30min心率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通过全凭静脉麻醉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者实施麻醉,有利于减少患者拔管及苏醒时间,也能促进患者及早实现自主呼吸,对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全凭静脉麻醉 苏醒时间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5
作者 包义君 陶山伟 +6 位作者 李力卓 张德威 王鹏飞 黄小龙 张文泰 赵丹 王运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25例满足研究标准的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25例满足研究标准的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组:对照组(GCS15分)、轻型组(GCS13~14分)、中型组(GCS9~12分)、重型组(GCS6~8分)和特重型组(GCS3~5分),入院后即开始进行血糖控制(包括缓解应激因素和应用胰岛素),分别统计患者入院后的每日血糖,然后计算各组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分析患者血糖变异度和高血糖的持续时间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同一时间段特重型组和重型组的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及血糖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一组中,在入院时、入院48h和入院3~7d不同的时间段问,患者的血糖均数、血糖标准差和血糖变异系数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特重型组和重型组患者高血糖平均持续时间和意识障碍平均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秩相关分析表明,血糖整体水平、血糖波动度以及高血糖平均持续时间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1)。结论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水平可以作为重型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糖变异度 高血糖持续时间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急性胃肠损伤与营养支持——基于欧洲危重病医学会关于急性胃肠损伤定义及处理指南的思考 被引量:33
6
作者 包龙 徐峰 +1 位作者 凌伟华 丁礼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3-796,共4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迅速进入高新陈代谢、高分解代谢状态,对营养摄入的要求超过平常40%左右,营养支持治疗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共识.但是,TBI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动力,因而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现象普遍存...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迅速进入高新陈代谢、高分解代谢状态,对营养摄入的要求超过平常40%左右,营养支持治疗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共识.但是,TBI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动力,因而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现象普遍存在.一直以来,对胃肠功能及胃肠功能紊乱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没有客观的指标可以衡量胃肠道功能的好坏.2012年发表于Intensive Care Med的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推荐意见一文中,发布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和处理指南,对相关概念进行定义.文中定义的AGI分级,对TBI患者的胃肠功能分级同样适用,不同严重程度的TBI其AGI程度也不同,创伤后早期根据其AGI分级进行相应的营养支持,可以及早纠正负氮平衡,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改良预后,提高TBI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 急性胃肠损伤(AGI) 肠内营养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魏文桂 张雪琴 +1 位作者 张艳景 田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372-377,共6页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者们认为在胃肠功能受损时,血清HSP7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早期肠缺血的敏感指标,但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head injury,TBI)患者的胃肠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TB...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者们认为在胃肠功能受损时,血清HSP70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早期肠缺血的敏感指标,但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创伤性颅脑外伤(traumatic head injury,TBI)患者的胃肠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较少,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究TBI合并急性胃肠功能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mpairment,AGI)患者HSP7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9-03/2020-10期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就诊并住院的TBI合并AGI患者13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法并结合创伤性颅脑损伤临床分型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型63例,中型32例,重型38例;按照AGI分级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GIⅠ级68例,AGIⅡ级37例,AGIⅢ级17例,AGIⅣ级11例.另选取50例于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无颅脑外伤病史、各系统基础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脑外伤程度及不同AGI分级患者与对照组血清中HSP70水平,并分析TBI合并AGI患者血清HSP70水平与脑损伤程度、AGI分级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单独诊断TBI合并AGI的诊断效能.结果入院当天,随着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HSP70水平也逐渐升高,且各型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随着AGI分级的提高,血清HSP70水平也逐渐升高,且各分级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各型血清HSP70水平较入院当天数值明显降低,但数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各分级血清HSP70水平较入院当天数值明显降低,但数值仍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检验发现,TBI合并AGI患者血清HSP70水平与脑损伤程度、AGI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r_(s)=0.802、0.836,P<0.01);ROC曲线显示,血清HSP70诊断TBI合并AGI的试验准确性较高,AUC为0.803,95%CI为0.720-0.872.当最佳截断值为258.50 ng/L时,敏感度为80.94%,特异度为87.93%,约登指数为0.501.结论HSP70在TBI合并AG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可能与疾病发展进程有关,对TBI合并AGI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外伤 胃肠功能 急性损伤 热休克蛋白70 疾病发展进程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院前指数法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杨伟燕 黄善华 刘路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指数法(PHI)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入住柳州市人民医院的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 目的探究院前指数法(PHI)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入住柳州市人民医院的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PHI评分表及GCS对每位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后期采用PHI联合GCS进一步分级,并与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分级进行比较,以探究其评估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例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入院治疗患者,其中188例患者治愈出院,占94.0%;3例患者死亡,占1.5%;9例患者致残,占4.5%。PHI联合GCS评分为(5.53±3.80)分,ISS评分为(13.74±6.27)分。使用PHI联合GCS和ISS评分对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伤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等评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HI联合GCS和ISS评分法均能够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结论PHI联合GCS评分能够较好地评估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的病情,提供及时、精准的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创伤性颅脑损伤 院前指数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与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程振宇 陈亦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揭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与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变化、环池形态和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等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 目的 :揭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与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变化、环池形态和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等资料,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是15.4%(32/208),而入院时诊断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为35例(占16.9%)。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瞳孔散大和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单纯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是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常见的合并症,可显著增加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医院病死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老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康 黄巍 +3 位作者 刘长春 林志坤 吴杰滨 王文浩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5期1002-1009,1014,共9页
目的探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老年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7... 目的探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老年S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7∶3的比例使用R软件将其随机分为建模队列(n=65)和模型验证队列(n=28);同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ATC),将建模列队分为ATC组(n=39)和非ATC组(n=26)。比较建模队列中2组的年龄、性别构成、BMI、ISS评分、收缩压、输液量、体温、动脉血PH、PT、APTT、FIB、D-DT、PLT值;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老年STBI患者发生ATC的影响因素,建立路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ROC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校准曲线评估预测事件与实际事件的一致性,DCA曲线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建模队列ATC组ISS评分、输液量、PT、APTT及D-DT值显著高于非ATC组,而动脉血pH、GCS评分、PLT值显著低于非AT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评分、输液量、动脉血pH、GCS评分是老年STBI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预测因子;模型公式:Logistic=-5.373+0.221 ISS评分+0.001输液量+0.469动脉血pH-0.232 GCS评分。采用R语言软件计算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831,95%CI:0.778~0.879,标准误为0.025(P<0.001),10000 Bootstrap计算得出C统计量为0.822。所生成的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拟和度检验P值>0.05,预测事件与实际事件的一致性较高;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20~0.933),决策分析曲线显示收益率较高,也进一步证实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模型验证队列,对ATC风险列线图以ROC曲线进行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95%CI:0.675~0.983),所生成的列线图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χ^(2)=9.362,P=0.303,且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净收益较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在验证组中的有效性。结论ISS评分、输液量、动脉血pH、GCS评分均可能是老年STBI患者发生ATC的独立预测因子;且进一步构建的老年STBI患者发生ATC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识别老年STBI患者发生ATC的高风险人群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有利于及时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影响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晶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1期131-132,共2页
目的调查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定义创伤性凝血病为凝血酶原时间>18秒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秒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6,计算急性... 目的调查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单纯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定义创伤性凝血病为凝血酶原时间>18秒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秒或国际标准化比值>1.6,计算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8例(44.4%)发生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多因素分析显示,GCS评分(OR=0.278,95%CI=0.162~0.479,P=0.001)和血D-二聚体浓度(OR=8.253,95%CI=2.440~17.923,P=0.005)是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创伤性凝血病发生率较高,GCS评分和血D-二聚体浓度可显著预测急性创伤性凝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急性创伤性凝血病 发生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伴创伤性休克的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信龙 刘荣兰 《浙江创伤外科》 2003年第3期164-165,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重型颅脑损伤 创伤性休克 治疗
下载PDF
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玲玲 陶有为 +4 位作者 扈俊华 胡承啸 柴超 张晓娜 高玉松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06—2019-08间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6例、中型组29例、重型组25例。记录3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垂体前叶激素(GH、ATCH、PRL、FSH... 目的研究创伤性颅脑损伤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8-06—2019-08间收治的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评分分为轻型组36例、中型组29例、重型组25例。记录3组患者伤后第1天的垂体前叶激素(GH、ATCH、PRL、FSH、LH、TSH)和甲状腺激素(TT3、FT3、TT4、FT4)水平,探讨严重程度与两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中型、重型组GH、ATCH、PRL、FSH较轻型组增高,TT3、FT3较轻型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GH、ATCH、PRL、FSH较中型组增高,TT3、FT3较中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对于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的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和靶腺之一的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评估患者的损伤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急性 垂体前叶激素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静文 蒋小芝 +1 位作者 冯光 陈培莉 《天津药学》 2022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入院后...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75)和观察组(n=75),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 g,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干预14 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记忆力与智力、神经功能、自觉症状和昏迷程度,并比较两组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预后良好率(26.67%)显著高于对照组(9.33%)(P<0.05)。治疗前,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觉症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自觉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MMSE和GCS评分均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的上升和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昏迷程度,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创伤性休克 抢救效果 影响
下载PDF
6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琴 赵正兰 王炎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2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6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我院接收治疗的6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麻醉处理,对患者的麻醉药物、麻醉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和麻醉管理进... 目的观察6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4-01我院接收治疗的64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麻醉处理,对患者的麻醉药物、麻醉时间、患者清醒时间和麻醉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4例患者麻醉诱导平稳,术后苏醒较迅速。术前呼吸正常、意识存在的患者,术毕清醒后经吸痰拔出气管导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呛咳、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术前意识障碍较重、病情较重的患者术后仍存在意识障碍,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或器官插管。手术期间所有患者均未死亡,术后14例因合并伤严重或病情过重死亡,6例出现肺部感染,4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成为植物人。结论对于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当及时全面的进行病情评估,积极控制颅内高压,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加强麻醉管理,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麻醉的风险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 颅脑损伤 麻醉处理方法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红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5-46,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平... 目的观察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心率改变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刻与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2、3天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 颅脑损伤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下载PDF
添加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胃肠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剑丰 陈兴祥 邵弘毅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添加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胃肠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早... 目的探讨添加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胃肠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急诊监护室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自鼻饲管注入。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胃肠功能和炎性因子变化、胃肠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ib和D-二聚体(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和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而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GAS和VI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MTL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CRP、IL-6和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胃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添加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胃肠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内营养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凝血功能 胃肠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谭宝东 崔连旭 +3 位作者 赵庆顺 陆大鸿 彭四维 李昊旻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4期42-43,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χ2=4.086,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率异常、呼吸异常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52%,低于对照组的26.19%(χ2=3.977,P <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效果好,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纳美芬 颅脑损伤 急性创伤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源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23期117-120,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ARDS者为观察组,未发生ARDS者为对照组。整理记...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龙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ARDS者为观察组,未发生ARDS者为对照组。整理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情况,入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血小板计数(PLT)、入院12 h内碱剩余(BE)<-6、是否合并胸外伤、是否进行颅脑手术、是否存在休克、入院12 h内晶体入量及输血、输注血小板、输注浓缩红细胞、输注血浆患者比例。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ARD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对照组82例。观察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入院12 h内BE<-6比例、合并胸外伤比例、休克发生率、颅脑手术率、晶体入量及输注血小板比例均高于对照组,GC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GCS评分为STBI患者发生ARDS的保护因素(P<0.05),而合并胸外伤、休克、输注血小板为STBI患者发生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CS评分、合并胸外伤、休克、输注血小板与STBI后ARDS有关,对存在高危因素患者应早期识别、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金冰心 《浙江创伤外科》 2018年第2期405-406,共2页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n=40)和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比较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麻醉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n=40)和全凭静脉麻醉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_1、T_2时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治疗后3、7、9天全屏静脉麻醉组患者的颅内压均显著高于静吸复合麻醉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7.5%(11/40)显著低于静吸复合麻醉组67.5%(27/40)(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