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后循环梗死机械取栓研究现状与进展
1
作者 边远 谭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6期178-181,共4页
急性后循环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卒中,对于此类患者,应以血管迅速安全再通,血流灌注恢复正常为基本原则,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血流灌注。以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其耗时较少,但其再通比例较低,且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出血等... 急性后循环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卒中,对于此类患者,应以血管迅速安全再通,血流灌注恢复正常为基本原则,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恢复血流灌注。以静脉溶栓为主的治疗方法,其耗时较少,但其再通比例较低,且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出血等并发症;这会对患者的病情造成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医学科技及介入材料的进步,介入机械取栓(MT)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对后循环梗死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治疗窗口,而且还能增加血管的通透性,加速疾病的恢复,提前治疗效果。当前采用MT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式,本研究通过对后循环取栓发展情况、急性后循环梗死采用的不同MT治疗方法,以及MT治疗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MT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机械取栓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与CISS病因分型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郭泽春 袁杰 +2 位作者 许长敏 柳淑青 闫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33-135,共3页
探讨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CISS病因分型的关联。方法 纳入我院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120例,判定其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分析病变血管、梗死部位。结果 120患者中多为气虚、痰湿体质;CISS病因分型以LAA为主;对比平... 探讨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CISS病因分型的关联。方法 纳入我院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120例,判定其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分析病变血管、梗死部位。结果 120患者中多为气虚、痰湿体质;CISS病因分型以LAA为主;对比平和体质患者,痰湿体质LAA型脑梗死发生率高(P<0.05)。结论 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无论体质分布特点,还是CISS病因分型都存在一定差异,发生率最高的为痰湿体型LAA型脑梗死,这类脑梗死患者体质最容易发生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中医体质 分布特点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病因分型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梗死机械取栓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
3
作者 欧念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164-166,共3页
急性后循环梗死属于急性脑卒中疾病的主要类型,占比在20%上下,发病非常突然,脑部缺血缺氧程度会不断加重,增加对神经功能的伤害,出现不可逆转的神经细胞伤害。针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在早期及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血管快速安全再通、血流灌... 急性后循环梗死属于急性脑卒中疾病的主要类型,占比在20%上下,发病非常突然,脑部缺血缺氧程度会不断加重,增加对神经功能的伤害,出现不可逆转的神经细胞伤害。针对该疾病的治疗需要在早期及时进行,治疗原则为血管快速安全再通、血流灌注恢复正常。静脉溶栓在血管再通中为主要治疗方式,花费时间短,血管再通率不高,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对患者来说非常不利。近年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介入机械取栓技术发展很快速,在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更明显,延长治疗时间窗,也提升血管再通率,加快病情的转归速度,提高疗效。目前机械取栓方法已经成为良好前景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机械取栓 研究现状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与CISS病因分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邱朝阳 曹晓岚 李衍滨 《北京中医药》 2016年第7期634-6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07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进行判定,统计其梗死部位、病变血管。结果 207例患者以痰湿、气虚体质多见;CISS病因分型以大...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与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病因分型的关系。方法对207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的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进行判定,统计其梗死部位、病变血管。结果 207例患者以痰湿、气虚体质多见;CISS病因分型以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居多;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湿热质易发生LAA型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7例患者以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病变最多;与平和质比较,痰湿质易导致椎动脉颅内段血管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常见中段梗死;在LAA型中以远段梗死多见,在穿支动脉疾病(PAD)型中以中段梗死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中医体质、CISS病因分型、病变血管、梗死部位分布存在差异;痰湿质是LAA型脑梗死的高危体质,同时也是引起椎动脉颅内段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病变的高危体质;CISS病因分型中,LAA型脑梗死多见远段梗死,PAD型脑梗死以中段梗死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中医体质 CISS病因分型 病变血管 部位
下载PDF
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马荣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104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人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尤...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被诊断为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患者104例,严格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将所有人选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5.00%,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1.15%,总有效率为80.76%,两组患者的显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有效率经对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9.62%,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尤瑞克林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依达拉奉 急性后循环梗死 疗效观察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后循环梗死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选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等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奥扎格雷钠、依达拉奉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等联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评估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周、2周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俞募配穴调控脑-肠轴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徐冉 易小琳 +8 位作者 姜震宇 胡静 周荣 李健林 柴贞 王力 严雪丽 朱静 李永新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200-204,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俞募配穴电针治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将四川省四所医院126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假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俞募配穴电针治疗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2021年5月至2023年1月,将四川省四所医院126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假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电针组和假电针组予以早期3天的电针治疗。比较治疗第3天和第28天/出院时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征积分以及胃肠功能症状疗效评分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第3天NIHSS评分下降(P<0.05);与两组相比,电针组第28天/出院时的NIHSS评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电针组治疗第3天及第28天/出院时的中医症征积分均降低(P<0.05);电针组在胃肠功能评分方面总有效率达到66.7%,显著高于假电针组(50.0%)和对照组(33.3%)(P=0.039);与两组相比,电针组在治疗第3天胃肠减压量均减少;与两组相比,电针组第28天/出院时的胃肠功能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俞募配穴电针治疗能改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胃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胃肠功能障碍 俞募配穴法 脑-肠轴
下载PDF
76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分析——基于超声研究
8
作者 孙浩 杨丽娟 +3 位作者 戴云跃 鲁睿文 杨志成 王旭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765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0岁)270例(35.3%)和老年组(≥60岁)495例(64... 目的本研究基于颈部血管超声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特征,以期为卒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765例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依据年龄分为青中年组(年龄≤60岁)270例(35.3%)和老年组(≥60岁)495例(64.7%),比较两组间椎动脉病变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以椎动脉颅外段病变为主,青中年组以椎动脉颅内段病变及少见病变(夹层、血栓)为主(P值分别为0.02、0.01),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正常及生理性病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97、0.141);两组患者危险因素以高血压(73.6%,563/76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49.7%,380/765)居多,且高血压、糖尿病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6、0.068),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间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椎动脉病变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椎动脉病变 超声
下载PDF
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及验证
9
作者 段瑞欣 杨丽娟 +2 位作者 李桂萍 杨志成 路竑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10-915,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 目的基于超声及临床资料构建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3年12月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收治超声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建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347例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中有50例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为14.4%。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2(95%0.700~0.844),Brier评分为0.105。结论以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优势为预测因子构建的椎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发生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发育不良 超声表现 临床指标 急性后循环 模型预测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刘柳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溶栓方法分为对照组(n=28例)和观察组(n=2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拓展版NIHSS(e-NIHSS)评分、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14 d,两组患者的NIHSS、e-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0.92±0.25)分、e-NIHSS评分(0.98±0.2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1)、(1.57±0.33)分(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两组患者的NIHSS、e-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4 d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0.71±0.27)mg/L、APTT(36.23±3.36)s、PT(15.49±1.34)s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17±0.35)mg/L、(22.48±3.27)s、(10.31±1.44)s(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90 d mRS评分(1.12±0.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1±0.63)分(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结论在急性轻型后循环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可从控制病情、提升疗效等方面实现综合效果,且在改善预后、降低复发率方面也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轻型后循环 神经功能损伤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安冉 杨迁 籍玉红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究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2023年97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8),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加以阿加曲班治疗... 目的 探究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21年~2023年97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8),其中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加以阿加曲班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神经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研究组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结膜充血、恶心呕吐、牙龈出血、黏膜出血总发生5例,对照组总发生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联合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 阿加曲班 氯吡格雷 疗效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12
作者 顾程福 毛周琳 韩乐乐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氧化应激、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入院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氧疗、溶栓、抗凝及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措施。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单一组(瑞舒伐他汀钙治疗,30例)和联合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瑞舒伐他汀钙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d后的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14d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丙二醛(MDA)水平及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均P<0.05)。与单一组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相比,在依达拉奉右莰醇用药的基础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依达拉奉右莰醇 瑞舒伐他汀钙 氧化应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柳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34-0037,共4页
探讨针对临床以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确诊的患者,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作为研究地址,研究的对象是120例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 探讨针对临床以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确诊的患者,观察分析其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作为研究地址,研究的对象是120例急性期循环系统源性脑梗死患者,研究起止时间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神经功能恶化,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每组各60例。研究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对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在女性比例方面、高血压方面、糖尿病方面、冠心病方面以及NIHSS评分方面,两组之间的数据显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年龄、体质量、吸烟史、既往脑梗死病史、尿酸、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数据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这120例患者中,经过有效分型发现,共有四种类型的脑梗死,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37例(30.83%),心源性栓塞型占7例(5.83%),小动脉闭塞型占39例(32.50%),不明原因型占37例(30.83%);经过两组数据对比,显示四型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两组患者的梗死和血管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发生组与未发生组在梗死中段方面、椎动脉狭窄方面、基底动脉狭窄方面和大脑后动脉狭窄方面的数据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梗死的近段、远段、存在胚胎大脑后动脉显示组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均属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临床需要引起重视,并实施早期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神经功能恶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田飞 戴红波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2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其对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52)、联合组(n=...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分析其对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52)、联合组(n=53)。单一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联合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血流灌注指标[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脑血管阻力(CVR)、脉动指数(PI)]、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23%,高于单一组84.62%(P<0.05);治疗后联合组Vp、Vm、CVR高于单一组,PI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GSH-Px、SOD水平高于单一组,MDA、NSE、S100-β水平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一组,BI评分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其脑血流灌注,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阿替普酶 依达拉奉右莰醇 疗效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脂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克尚 覃达政 +2 位作者 林应源 赵懿 翟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脂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强化降脂治...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脂在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强化降脂治疗,实验组给予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共脱落4例。治疗后实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均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强化降脂用于救治后循环急性脑梗死超时间窗患者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急性 超时间窗 替罗非班 强化降脂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颅内段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泽春 姜燕 +5 位作者 郑峰 闫瑾 柳淑青 袁杰 李佳勇 许长敏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椎动脉颅内段(IVA)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椎动脉及颅脑CT检查,并分成APCCI组(n=50)、非APCCI组(n=50),对比两组IVA钙化情况,并分析A...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PCCI)患者椎动脉颅内段(IVA)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椎动脉及颅脑CT检查,并分成APCCI组(n=50)、非APCCI组(n=50),对比两组IVA钙化情况,并分析APCCI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对比不同中医体质分型APCCI患者IVA钙化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APCCI患者IVA钙化特征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APCCI患者IVA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APCCI患者IVA钙化率明显高于非APCCI患者;APCCI患者常见的中医体质为痰湿质、气虚质,分别占比32.00%、28.00%;不同中医体质分型的APCCI患者IVA钙化情况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而Spearman分析发现APCCI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与IVA钙化存在一定相关性(r=0.413,P<0.05);钙化组UA、HDL-C、ALP高于无钙化组(P<0.05),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基础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UA、ALP、HDL-C是影响APCCI患者IVA钙化的确切性风险因素。结论:APCCI患者IVA钙化与中医体质分型有一定相关性,且影响APCCI患者IVA钙化的因素较多,需进一步加强APCCI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椎动脉颅内段 钙化特征 中医体质分型 相关性分析 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朱志华 洪诸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3期143-146,共4页
目的观察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PCCI患者100例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目的观察氢溴酸樟柳碱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PCCI患者100例作为回顾性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治疗+氢溴酸樟柳碱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4 d,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较高、阻力指数较低,炎症因子水平较低,神经缺损评分较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高(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PCCI常规治疗同时增加使用氢溴酸樟柳碱,可促进患者脑血流状态及炎性反应得到良好改善,积极改善预后情况,且用药方案安全性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樟柳碱 急性后循环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炎症因子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卫丽 耿君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9期41-43,51,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予以...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6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两组均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的75.76%(2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SE、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神经功能,降低NSE、S100β水平,效果优于单纯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静脉溶栓 醒脑静注射液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超慧 夏德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2月在海军总医院诊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72例(后循环组)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72例(前循环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2月在海军总医院诊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病人72例(后循环组)与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病人72例(前循环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特征、一般资料与生化指标,并分析急性后循环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后循环组中小动脉闭塞型常见,其次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前循环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常见,其次是小动脉闭塞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循环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与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明显高于前循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LDL-C、CRP、Hcy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0、0.324、0.44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CRP、LDL-C是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临床上以小动脉闭塞型为主,存在Hcy、CRP、LDL-C高表达状况,且Hcy、CRP、LDL-C是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梗死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常钦达 史普坤 巩涛 《系统医学》 2023年第9期25-29,共5页
目的 探究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血管内支架取栓的A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 目的 探究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行血管内支架取栓的A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血管取栓术后血管再通情况评估支架取栓术后疗效,并分为无效组(17例)及有效组(108例)。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CI患者血管内支架取栓效果的因素。结果 125例患者中108例支架取栓有效,17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6.40%;无效组梗死至手术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取栓次数与侧支循环不良人数均高于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至手术时间长、NIHSS评分高、取栓次数≥3次与侧支循环不良是影响APCI患者支架取栓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3.651、3.796、4.116、3.370,95%CI为1.605~8.305、1.669~8.636、1.810~9.364、1.482~7.667)。结论 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APCI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取栓效果受到梗死至手术时间、NIHSS评分、取栓次数及侧支循环不良的影响,临床应对上述因素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 支架取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