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沟通干预联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
1
作者 刘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47-150,共4页
探究积极沟通干预联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22.1-2023.12的106人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积极沟通干预联合气道护... 探究积极沟通干预联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22.1-2023.12的106人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53例)和观察组(积极沟通干预联合气道护理,53例),对比两组负性情绪和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MVV、VC、FEV1)、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状态、PaCO2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积极沟通下,采用气道护理措施,可以加大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积极地沟通方式,可以基于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定与安心,同时气道护理针对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可以提供更加舒适且有效的护理方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沟通干预 气道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负性情绪 应对方式
下载PDF
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伟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PaO_(2)、PaCO_(2)、MVV、VC、FEV_(1)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O_(2)、MVV、VC、FEV_(1)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aCO_(2)水平低于同组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PaO_(2)、MVV、VC、FEV_(1)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配合气道护理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血气指标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沟通 气道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斌 李贵才 +2 位作者 杨喆 蔡杰 吴淑庄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第6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儿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的187例ARF患儿临床资料,依据NIPPV治疗的成功与否将患儿分为成功组(n=117)与非成功组(n=70例),采取单因素及Logi...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衰竭(ARF)患儿实施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的187例ARF患儿临床资料,依据NIPPV治疗的成功与否将患儿分为成功组(n=117)与非成功组(n=70例),采取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对患儿临床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MPPV治疗的成功率是62.6%(117/187)。其中成功组实施治疗1小时后的PaCO_2值同治疗前相较明显下降,呈显著差异(t=9.1079,P<0.01),非成功组实施治疗1小时后的PaCO_2值同治疗前相较,无统计学差异(t=1.8167,P>0.05)。经单因素分析,同NIPPV实施治疗后效果相关的因素包括治疗1小时后患儿PaCO_2值(t=-6.295,P<0.05)、APACHEⅡ的评分(t=-6.443,P<0.05)、呼吸指数(t=1.229,P<0.05)、治疗前的PaCO_2值(t=-2.122,P<0.05)、神经源性的肺水肿(x^2=6.869,P<0.05)、间质性肺病(x^2=5.485,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治疗1小时后的PaCO2值(95%CI:0.845~0.958)、APACHEⅡ的评分(95%CI:0.281~0.711)、呼吸指数(95%CI:0.001~0.323)、神经源性的肺水肿(95%CI:4.137~6107.72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RF患儿实施抢救应用NIPPV治疗时,需避免或者及时处理能够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 危险因素 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老年胸腹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盛春风 刘培 +3 位作者 王福珍 陈黎 黄雨 郑翔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7-39,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n=23)采用rhGH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停止使用rhGH;对照组(n=23)采用机...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n=23)采用rhGH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连续治疗7天后停止使用rhGH;对照组(n=23)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其它治疗相同。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第7天时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重症监护区(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ICU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7天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rhGH可改善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呼吸机治疗时间,降低患者ICU病死率,但治疗期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患者 急性呼吸衰竭 腹部手术后 临床观察 激素治疗 长时间机械通气 老年 生长
下载PDF
老年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月莉 刘正瑜 +2 位作者 黄一沁 施小璐 邹峻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老年 COPD 合并症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下载PDF
低蛋白血症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月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患者 老年 低蛋白血症 预后 COPD 合并 使用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夏建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4期206-207,共2页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重点,对近年来收治的16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护理重点包括:根据呼吸衰竭的类型及氧疗指征正确氧疗;加强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 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重点,对近年来收治的16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护理重点包括:根据呼吸衰竭的类型及氧疗指征正确氧疗;加强气道管理,保持气道通畅;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加强各脏器功能障碍的观察及护理,强化基础护理,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及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
下载PDF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临床分析
8
作者 张月莉 刘正瑜 +2 位作者 黄一沁 邹峻 施小璐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8期23-25,共3页
目的 了解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96年到2001年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36例(259例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疾病分成三组,A组:慢阻肺(COPD)组... 目的 了解影响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96年到2001年因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236例(259例次)住院患者进行临床综合分析,根据不同疾病分成三组,A组:慢阻肺(COPD)组,140例(162例次),男130例(152例次),女10例。年龄65—92岁,平均79.6±8.6岁。死亡102例(57.6%)。B组:肺部感染组,74例,男70例,女4例。年龄65—96岁,平均77.5±8.6岁,死亡56例(31.6%)。C组:吸入性肺炎组,22例(23例次),男21例,女1例。年龄73—96岁,平均85.6±5.6岁。死亡19例(10.7%)。结果三组年龄比较,C组平均年龄最大,A组次之,B组最小,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三组平均机械通气天数分别为23.9±19.6d、48.2±22.8d和44.1±74.5d。所需机械通气天数以C组最长,B组次之,A组最短,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中,高龄(≥80岁)老年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高龄老年(<80岁),分别为85.3%和87.2%(P<0.01,P<0.05)。C组死亡率却与高龄无关。各组均以机械通气时间≤10天的患者最多(P<0.05),其中以B组比例最高(60.8%),显著高于A组(43.2%)(P<0.05),与C组(47.8%)比较则无差异(P>0.05)。A组高龄(≥80岁)老年患者中,存活者机械通气平均天数均长于死亡者机械通气平均天数(P<0.05)。随着年龄增加,A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延长,各组比较均有差异(P<0.01)。B组中不同年龄组中存活组和死亡组使用机械通气平均天数与A组改变类似(P<0.05)。而C组则无类似改变(P>0.05)。C组所需机械通气时间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与高龄有关。随着年龄增加,机械通气的时间显著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呼吸系统疾病 并发症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预后 肺部感染
下载PDF
106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9
作者 宋维娜 吴玉萍 +1 位作者 聂清梅 崔新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A期1707-1708,共2页
关键词 机械通气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观察 护理要点 回顾性分析 呼吸机治疗 ARF
下载PDF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段景辉 李剑芳 官素玲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产科收治的呼吸衰竭的新生儿15例作为观察纽,针对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抢救;另外随机抽取2012年之前...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产科收治的呼吸衰竭的新生儿15例作为观察纽,针对观察组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抢救;另外随机抽取2012年之前的15例呼吸衰竭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观察2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指标、动脉气血分析指标的变化及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T、PIP、MAP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PEEP显著高于时照组;观察组pH低于对照组,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2、PaCO2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率13.3%,死亡率6.7%;对照组组总并发症率33.3%,死亡率20.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并发症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新生儿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呼吸机环路给氧在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志东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环路给氧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机环路给氧,... 目的探讨呼吸机环路给氧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呼吸机环路给氧,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的氧源供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治疗后1-2h及12-24h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在治疗前后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pH值、PaCO_2及PaO_2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pH值、PaCO_2及PaO_2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通气期间均未出现与呼吸相关的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在给氧设备不完善时,为抢救危重症患者,可以进行呼吸机环路给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机环路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简巨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极致... 目的:探讨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极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院内压疮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GRQ评分的三个部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极致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致护理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冀革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7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对3年来收入我院急救中心36例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性药物治疗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88.9%。4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占11.1%。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 对3年来收入我院急救中心36例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经机械通气及综合性药物治疗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总有效率达88.9%。4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占11.1%。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早期应用、减少呼吸肌做功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菲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5期280-281,共2页
目的探讨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我院90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予极致护理。比较两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 目的探讨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我院90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信封法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常规护理,实验组予极致护理。比较两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满意水平;平均住院天数;护理前后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中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症状评分;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圣乔治呼吸问卷中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症状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圣乔治呼吸问卷中活动能力评分、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致护理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10例分析
15
作者 龚学礼 于大兴 +2 位作者 高燕平 党国义 王小波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MV)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10例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分析,评价MV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9例在2~42天内撤机并拔管存活...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MV)治疗的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10例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资料分析,评价MV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9例在2~42天内撤机并拔管存活。结论:适宜的MV参数调节,良好的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和营养支持对尽早撤机非常重要,其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并发气胸的诊治和预防
16
作者 刘惠明 郭述良 +2 位作者 龙旭东 包亚争 赵弋珺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6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慢阻肺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并发症 气胸 诊治 预防
下载PDF
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雪梅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危重症... 目的:探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专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危重症专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气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3周,观察组氧分压(PaO2)、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pH指标均低于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高于观察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用危重症专职护理能够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危重症专职护理 血气监测 并发症
下载PDF
呼吸机环路给氧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昊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7期160-161,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环路给氧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时间内,选择102例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使用呼吸机环路... 目的:探讨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环路给氧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时间内,选择102例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使用呼吸机环路给氧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供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88.24%比对照组好,并发症7.84%比对照组低,心率、呼吸频率、PaCO2、PaO2水平比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环路给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以及PaCO2、PaO2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且更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呼吸机环路给氧
下载PDF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后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庆祝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独立于脓毒症和肺损伤严重程度的肺外器官功能障碍对小儿急性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尚不清楚.我们试图确定频率、时间和肺外器官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与小儿急性呼吸衰竭预后的独立关联.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小儿 危险因素 肺损伤 脓毒症 预后
下载PDF
F/VT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要莉莉 马永峰 +3 位作者 魏晓华 贾丽静 刘文悦 提长斌 《哈尔滨医药》 2015年第S1期31-31,共1页
目的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探讨其撤机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22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 目的在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监测其浅快呼吸指数(F/VT),探讨其撤机预测价值。方法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入院的22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达到临床撤机标准后,监测患者浅快呼吸指数,对比不同撤机结果的浅快呼吸指数值及其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患者浅快呼吸指数显著低于撤机失败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以浅快呼吸指数小于等于105bpm/L为标准,其预测灵敏度为89.61%,特异度为91.49%。结论浅快呼吸指数作为一种无创简单撤机预测指标,均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撤机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