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学才 《系统医学》 2023年第7期113-116,125,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用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聊城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随机化方法”规范化分组处理,划分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用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聊城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简单随机化方法”规范化分组处理,划分为对照组(实行脑梗死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实行脑梗死常规治疗+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每组46例;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情况、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SS、mR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MMP-9、MDA水平均下降,SOD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可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部血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 大动脉硬化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CRP、Lp-PLA2、IL-6的影响
2
作者 张迪 谢佳 符凯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颈动脉超声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脑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血清指标、颈动脉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脑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Lp-PLA2、hs-CRP、IL-6水平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00%)高于研究组(3.33%)(P<0.05)。治疗后对照组颈动脉超声指标Ds、IMT、Dd较研究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67%)低于研究组(95.00%)(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在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并降低了血清中炎性反应指标,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发应发生率低,有效消除动脉斑块,减少血栓的形成,且临床治疗安全性高,效果更突出,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 急性大动脉硬化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亚武 王志辉 +1 位作者 李剑 欧先秦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发...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 A-Ⅰ)、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入院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TG、Apo A-Ⅰ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t=0.314、0.323,P>0.05);观察组患者的TC、LDL-C、Apo-B及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TC、HDL-C、LDL-C、Apo-B及Lp-a水平间有明显差异(t=0.046、3.315、2.141、2.752、66.817,P<0.05);将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作为因变量,TC、HDL-C、LDL-C、Apo-B、Lp-a均不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患者中,患者的TC、LDL-C、Apo-B及Lp-a水平均升高,但是HDL-C水平降低,且TC、HDL-C、LDL-C、Apo-B、Lp-a均不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 血脂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辅助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及对FIB、CRP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李超强 宁观林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应用丹参多酚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应用丹参多酚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丹参多酚酸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神经内科评分(NIHSS)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FIB、CRP、NIHSS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8%,60/62)明显高于对照组(73.0%,46/63)(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可降低FIB及CRP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有效改善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丹参多酚酸 人纤维蛋白原(FIB)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血脂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文洪波 杨军 +3 位作者 邹荣成 姚义琴 徐岚 褚爱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765-1769,共5页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LA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LACI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加用匹伐他汀,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ALACI)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ALACI患者7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加用匹伐他汀,B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颈动脉斑块、血脂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评分、颈动脉中层厚度、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优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组间比较,B组TG下降更明显,A组LDL-C下降更明显(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较B组的30.77%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匹伐他汀可有效改善ALACI患者神经功能,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具有良好调脂效果,但阿托伐他汀对TG下调作用优于匹伐他汀,匹伐他汀对LDL-C下调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且匹伐他汀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硬化 阿托伐他汀 血脂 匹伐他汀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雄 崔晓艳 郑富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8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急性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急性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纸片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大动脉硬化
下载PDF
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
7
作者 王建勇 李海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杞县人民医院153例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目的分析年龄>60岁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梗死(CI)患者脑微出血(CMB)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7月杞县人民医院153例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统计其CMB发生情况。结果153例患者中,有81例发生CMB,发生率约为52.94%(81/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腔隙性CI发生情况、高血压情况、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ARWMC)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动脉硬化指数水平的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情况不同(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9.64岁、腔隙性CI、高血压、ARWMC评分≥6.73分、动脉硬化指数≥0.54均为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急性LAA型CI患者CMB发生风险较高,年龄、腔隙性CI、高血压、ARWMC评分、动脉硬化指数等均为其影响因素,临床应对此加以关注,并进行针对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硬化 老年人 微出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KLF2、NOS3水平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
8
作者 王天舒 景黎君 +1 位作者 杨亚琼 滕军放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NOS3)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LAA型ACI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8)和重度组(n=66),另选取同期... [目的]探讨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NOS3)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50例LAA型ACI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n=36)、中度组(n=48)和重度组(n=66),另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n=150)。比较各组血清KLF2、NOS3水平;ROC曲线分别分析血清KLF2、NOS3水平对LAA型ACI的诊断价值和对发生重度LAA型ACI的预测价值。[结果]LAA型ACI组患者血清KLF2、NOS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组LAA型ACI患者血清KLF2、NOS3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血清KLF2、NOS3二者联合诊断LAA型ACI的AUC为0.858,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86.00%,优于KLF2、NOS3各自单独诊断(Z联合检测-KLF2=3.796,Z联合检测-NOS3=4.689,均P<0.001)。血清KLF2、NOS3二者联合预测发生重度LAA型ACI的AUC为0.878,灵敏度为77.27%,特异度为90.48%,优于KLF2、NOS3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KLF2=2.401,P=0.016;Z联合检测-NOS3=3.070,P=0.002)。[结论]LAA型ACI患者血清KLF2、NOS3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显著负相关,二者联合应用对LAA型ACI诊断和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指转录因子2 内皮一氧化氮合酶3 大动脉硬化 急性 疾病诊断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茅明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指标,用药风险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其血流微环境与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双联抗血小板 老年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10
作者 栾墨馨 宋晓倩 +1 位作者 金晨阳 郑雪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430-436,共7页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探讨合并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 LAAS)患者的危险因素,以及脑微出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6~2022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动脉硬化型脑梗死患者353例,依据是否有脑微出血分为有CMB组与无CMB组,分析LAAS患者发生CMB的影响因素以及CMB对LAAS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 = 0.043)和高血压病史(P = 0.004)是LAAS患者CMB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示,有CMB组平均生存时间、累计生存率低于无CMB组患者,对LAAS患者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两组在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结局上均存在显著差异,CMB组更容易发生以上结局,两组在颅内出血结局上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有CMB组患者比无CMB组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HR = 0.397, 95% CI, 0.260~0.606;P = 0.000)。对有CMB组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是LAAS患者的预后不良(包括再发脑梗死、颅内出血、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和既往高血压病史是LAAS患者CMB发生的常见原因。CMB增加了LAAS患者再发脑梗死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但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年龄和血清CRP水平是合并CMB的LAA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出血 大动脉硬化 复发 预后
下载PDF
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采用NBP与LIPost C联合治疗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李松 贺兴友 +3 位作者 贺电 汪波 詹彧 孙晶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86-1292,共7页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 目的 分析丁苯酞(NBP)注射液联合肢体缺血后适应(LIPost C)治疗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收治的1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NBP组(NBP注射液治疗)、LIPost C组(LIPost C治疗)、NBP+假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假LIPost C治疗)及NBP+LIPost C组(NBP注射液联合LIPost C治疗),各40例。4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4组治疗前后侧支循环[软脑膜评分法(r LMC)]、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功能残缺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认知功能[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记录4组出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4组rLMC评分均上升,且NBP+LIPost C组r LMC评分较其他3组高(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NIHSS评分、MRS评分均降低,且NBP+LIPost C组低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各时点的MMSE评分、Barthel指数均升高(P <0.05),且NBP+LIPost C组高于其他3组(P <0.05);4组治疗期间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P联合LIPost C能有效促进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及神经功能恢复,并能提高其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注射液 肢体缺血后适应 大动脉硬化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HbA1c、Hcy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12
作者 李莹 刘梦 赵秀圆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END发生情况分为END组(n=32)和非END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患者的FBG、LDL-C、HbA1c、Hcy分别为(8.11±1.49)mmol/L、(3.04±0.33)mmol/L、(8.02±1.36)%、(16.93±2.63)μmol/L,明显高于非END组的(6.53±1.17)mmol/L、(2.71±0.45)mmol/L、(6.38±1.21)%、(12.17±2.03)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LDL-C、Hb A1c、Hcy均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FBG、LDL-C、Hb A1c、Hcy均较高,且均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硬化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脂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 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刘晶 闫永红 +1 位作者 练娜 王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动脉硬化 微栓子 阿加曲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韩薇 徐宇浩 于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浓...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浓溶液15 mL,静脉滴注,bi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簇(R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入组40例,治疗过程中无患者脱落;随访期间脱落8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38例/40例)和77.50%(31例/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GSH-Px分别为(40.06±8.12)和(35.32±5.68)U·L^(-1),ROS分别为(1.07±0.25)和(2.64±0.82)mol·L^(-1),TNF-α分别为(1.62±0.70)和(2.06±1.13)ng·L^(-1),IL^(-1)β分别为(11.43±1.62)和(25.85±2.37)n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分别为(5.77±1.54)和(9.48±1.29)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别为(1.82±0.27)和(1.97±0.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出血性脑梗死、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异常。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能抑制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过氧化反应,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 大动脉硬化 T淋巴细胞亚群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波 徐世成 +2 位作者 赵安容 李垚 张磊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00-606,共7页
目的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微小RNA⁃9⁃5p(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大动... 目的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膜联蛋白A2(Annexin A2)、微小RNA⁃9⁃5p(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17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志愿者17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对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进行测定,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轻度ACI亚组39例、中度ACI亚组56例和重度ACI亚组75例。分析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及二者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的相关性,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Annexin A2、miR⁃9⁃5p表达对重度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nnexin A2水平均明显升高(t/P=11.636/<0.001、12.198/<0.001、45.099/<0.001、58.651/<0.001),而miR⁃9⁃5p表达明显降低(t/P=34.044/<0.001);轻度ACI亚组、中度ACI亚组、重度ACI亚组血清Annexin A2水平、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依次升高(F/P=81.628/<0.001、16.766/<0.001、14.000/<0.001),miR⁃9⁃5p表达依次降低(F/P=17.951/<0.001);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与miR⁃9⁃5p表达呈负相关(r/P=-0.859/<0.001),血清Annexin A2水平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呈正相关(r/P=0.814/<0.001、0.649/<0.001),血清miR⁃9⁃5p表达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NIHSS评分呈负相关(r/P=-0.737/<0.001、-0.564/<0.001);血清Annexin A2高水平、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高是ACI发生的危险因素[OR(95%CI)=1.716(1.201~2.452)、1.924(1.384~2.674)],血清miR⁃9⁃5p高表达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835(0.715~0.975)];血清Annexin A2、miR⁃9⁃5p及二者联合预测重度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0.791、0.925,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P=2.530/0.011、3.364/0.001)。结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CI患者血清Annexin A2水平升高,miR⁃9⁃5p表达降低,与颅内动脉粥样斑块负荷、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对重度ACI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动脉硬化 急性 膜联蛋白A2 微小RNA⁃9⁃5p 颅内动脉斑块负荷 病情严重程度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16
作者 朱言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单独治疗,观察组予...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8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观察组及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单独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B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高于治疗前,观察组BI(81.45±8.27)分较对照组的(74.39±7.46)分高, NIHSS评分(12.30±1.23)分较对照组的(24.61±1.80)分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IL-8和TNF-α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6(3.86±1.03)pg/ml、IL-8(0.26±0.05)ng/ml、TNF-α(638.62±26.31)pg/ml更低于对照组的(4.69±1.05)pg/ml、(0.31±0.08)ng/ml、(851.62±29.62)pg/m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55%和对照组的6.82%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纠正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硬化 氯吡格雷 阿加曲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关联
17
作者 豆峰 李丹丹 张秋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8期1358-1362,共5页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研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roke,LAAS)发生风险的关系,以鉴定遗传易感性和新的治疗靶点。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榆林市星元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以LAAS住院的10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从体检中心选取160例与病例组一般资料相符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男53例,女53例,年龄(75.07±7.13)岁;对照组男80例,女80例,年龄(74.72±6.60)岁。检测Lp-PLA2基因多态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Lp-PLA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LAAS的风险关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病例组R92H位点RR、RH、HH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66.04%(70/106)比10.00%(16/160)、16.98%(18/106)比45.00%(72/160)、16.98%(18/106)比45.00%(72/16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1.516,P<0.001);病例组R、H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74.53%(158/212)比32.50%(104/320)、25.47%(54/212)比67.50%(216/32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χ^(2)=90.11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92H(RR)基因为高血压LAAS发生的危险因素(OR=38.212,95%CI 9.959~146.616,P<0.001)。结论Lp-PLA2基因的R92H位点变异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AAS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动脉硬化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小续命汤治疗急性风痰瘀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18
作者 乔林 许孟秋 段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70-73,78,共5页
目的评估小续命汤应用在急性风痰瘀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largeartery atherosclerotic ischemic stroke,LAA-I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风痰瘀阻型LAA-IS患者为研... 目的评估小续命汤应用在急性风痰瘀阻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largeartery atherosclerotic ischemic stroke,LAA-IS)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北京中医医院怀柔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风痰瘀阻型LA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小续命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神经损伤标志物、凝血功能。结果与对照组(81.82%)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4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100β蛋白、谷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纤维蛋白原更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急性风痰瘀阻型LAA-IS患者,小续命汤可以增强整体疗效,调节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续命汤 风痰瘀阻 急性大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卒中 神经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H-FABP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高永俊 畅雪丽 +4 位作者 杜文贤 李晓峰 杨文明 赵文珺 杨文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sclerosis of aorta,LAA)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shape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发病48 h内诊断为LAA型急性脑梗... 目的探讨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therosclerosis of aorta,LAA)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shaped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发病48 h内诊断为LAA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酮通络胶囊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7 d、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价;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及14 d清晨空腹抽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H-FABP水平。随访3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78/8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69/84)(P<0.05)。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H-FABP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治疗后14 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7 d及14 d观察组H-FAB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发现观察组mR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酮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更明显改善LAA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更好地保护脑细胞,降低H-FA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酮通络胶囊 丁苯酞 大动脉硬化 急性 脂肪酸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纤溶酶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20
作者 郑越昌 伊婷婷 +2 位作者 郑昌娟 袁治玲 田小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S0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该院救治的12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纤溶酶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该院救治的12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和纤溶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临床治疗效果和凝血指标。结果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vs.75.0%),试验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对照组延长,纤维蛋白原(FIB)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纤溶酶 大动脉硬化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