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图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晓梅 李放 +2 位作者 孙利 唐煜 王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5 d内的68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功能损伤评价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5 d内的68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电图进行EEG分级判定,记录并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随访至90 d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各项评分系统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患者的EEG分级标准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1),EEG分级评分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越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EG分级标准的转归良好及不良预测准确率、综合预测准确率最高。结论脑电图分级标准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研究中能更客观地反映脑功能损伤的程度,可以作为发病早期预后评估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 电图分级标准 NIHSS评分 预后
下载PDF
ASL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建国 李士坤 +2 位作者 符大勇 孟云 马先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ASL)成像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43例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GE3.0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常规序列、磁敏感(SWI)和ASL检查,通过软件后处理获取SWI最小密度投影及CBF伪彩图。通过观察MR检查结果,依据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缺血梗死区不同灌注状态与HT的相关性;依据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分为高、低灌注组,分析梗死核心区灌注状态与HT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43例,其中缺血梗死区高灌注22例,发生HT 14例(63.64%);缺血梗死区低灌注21例,发生HT 5例(23.81%),HT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相关(P<0.05)。梗死核心区高灌注8例,发生PH型HT 4例(50%),梗死核心区低灌注35例,发生PH型HT 3例(8.57%),梗死核心区高灌注与PH型HT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HT发生及类型与缺血梗死区灌注状态具有相关性,ASL检查可为临床提供HT评估信息,对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出血转化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表观弥散系数及脑血流量值在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卢明聪 符大勇 +3 位作者 孟云 周建国 马先军 刘晓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0期2205-2211,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脑血流量(CBF)值在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预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研究2016-01—2018-06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60例急性期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T组35例,无H...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动脉自旋标记成像脑血流量(CBF)值在大面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预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研究2016-01—2018-06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60例急性期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T组35例,无HT组25例),采用GE 3.0T MRI进行常规序列和3D-PCASL检查,通过软件处理后获取梗死核心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和CBF伪彩图,分析HT与梗死核心区ADC值的相关性,同时依据CBF伪彩图提示梗死核心区是否出现点状或条片状高灌注信号分为高灌注组和低灌注组,评估梗死核心区不同灌注状态及CBF值与H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者60例,其中HT患者35例,HT转化组平均ADC值为(0.49±0.18)×10-3 mm2/s,低于无HT组,梗死区高灌注组平均CBF值大于低灌注组,高灌注组HT发生率为80.76%,高灌注组出血转化率明显高于低灌注组。结论急性期大面积梗死区ADC值、梗死区高灌注是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T发生显著相关,对于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出血转化 磁共振 表观弥散系数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治探索
4
作者 李雁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1期91-91,共1页
对急性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应对危险因素积极有效干预以降低发病率,及早头颅CT检查诊断,治疗之中兼顾其他系统疾病,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缺血性 诊治探索
下载PDF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5
作者 袁丹 王莹 +4 位作者 王英鹏 许莉 薛佳 程晶晶 王海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 背景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高发,及时恢复脑血流是治疗的关键,超时间窗就诊患者无更多促进脑血流恢复的治疗手段。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就诊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究RIPostC治疗对AIS超时间窗患者干预的影响,为超时间窗就诊的AIS患者寻求安全、有效的脑血流恢复治疗方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法进行试验。选取2021-09-02—2022-08-31于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6 h)的AI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期+随访期共90 d,均使用同等的一般治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IPostC治疗14 d(28次),对照组给予模拟的RIPostC治疗14 d(28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0 d、干预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IADL)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精神状态,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脑血流速度,以白介素(IL)-6反映炎症情况。结果122例患者中,最终完成试验及随访99例,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基线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示,时间与组别对MMSE、MoCA、mRS、NIHSS、脑血流速度、IL-6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和组别对MMSE、MoCA、NIHSS、脑血流速度、IL-6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mRS、SAS、SDS、IADL主效应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MMSE、MoCA评分及脑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90 d SDS、IAD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干预后30 d SAS评分高于对照组,IL-6低于对照组(P<0.05)。99例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试验组17例,对照组6例,两组皮肤瘀点、头晕、心慌、胸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皮肤瘀斑发生率[4.00%(2/50)与12.24%(6/4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6/50)与34.69%(17/49)]低于试验组(P<0.05)。结论RIPostC治疗可降低AIS患者的炎症反应,对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抑郁情绪及颅内血流速度可起到积极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远隔缺血后适应 超时间窗 炎症反应 随机对照试验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平兴枫 吕军影 +2 位作者 李凯 黄宗轩 尹建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301-2309,共9页
背景: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关键。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 背景:中医药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为深入挖掘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靶点和治疗机制,建立稳定、可靠的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关键。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12)、缺血性脑卒中组(n=18)给予普通饲料喂养25 d,病证结合组(n=18)、痰热腑实证组(n=12)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5 d;第26天,空白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病证结合组、痰热腑实证组灌胃给予自体粪便混悬液,连续灌胃3 d(灌胃期间继续给予高脂饲料);灌胃结束后,缺血性脑卒中组、病证结合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记录各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体质量、体温、粪便性状、鼻分泌物、喉中痰鸣、舌象等表征变化。造模结束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舌象表征、血脂水平检测、脑组织及颈动脉形态学观察以及血清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检测。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病证结合组大鼠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烦躁、行动迟缓,鼻周可见大量分泌物、可闻及厚重的喉中痰鸣,饮食量、饮水量下降,体质量、体温及舌下脉络评分升高,粪便粒数、Bristol评分及粪便含水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生长抑素水平升高,胃动素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颈动脉发生显著病理改变,脑组织显示明显缺血形态学改变。缺血性脑卒中组仅能造成缺血性脑组织病理改变,不能复制出痰热腑实证的证候特征。痰热腑实证组能复制出典型的中医证候特征,但不能构建出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病理改变。(2)结果表明,高脂诱导结合线栓法及自体粪便灌胃的多因素复合造模方法,可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痰热腑实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痰热腑实证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症候因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特征基因NFE2L2的鉴定与验证
7
作者 王咪 马书杰 +1 位作者 刘杨 齐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6-1474,共9页
背景:铁死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靶向铁死亡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前景的方案,但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并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缺血... 背景:铁死亡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密切相关,靶向铁死亡是一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前景的方案,但具体调控靶点尚不明确。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方法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并通过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探讨铁死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基于GEO数据库和FerrDb数据库选取符合条件的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数据集和铁死亡表达数据集,通过t检验筛选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对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PPI网络分析和机器学习筛选缺血性脑卒中铁死亡的特征基因,利用ROC分析和GSEA分析探究特征基因的准确性和生物功能。然后进行细胞实验,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与缺血性脑卒中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组加入0.1 mol/L的H_(2)O_(2)干预24 h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铁死亡的发生和特征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1)共获取45个铁死亡相关差异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与氧化应激、自噬、铁死亡、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线粒体代谢密切相关。(2)通过PPI网络中的MCODE插件和cytoHubba插件与机器学习中的LASSO算法和SVM-RFE算法共鉴定出1个铁死亡特征基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FE2L2)。(3)对NFE2L2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构建的诊断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特异性;对NFE2L2进行GSEA分析,发现特征基因通过免疫、炎症反应、氨基酸代谢及神经因子调控等方面参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调控。(4)细胞实验的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与对照组对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中的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缺血性脑卒中组中特征基因NFE2L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5)上述结果证实,缺血性脑卒中与铁死亡密切相关,靶向特征基因NFE2L2可以为研究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HT22细胞 机器学习 特征基因 细胞实验 NFE2L2 ASCL4 GPX4
下载PDF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旭明 柯先金 +1 位作者 孙波 孙振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 目的 探讨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SHR)联合HbA1c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AIS老年住院病人共234例,依据急性期内复查CT或MRI结果,将病人分为HT组(n=50)和非HT组(n=184)。收集并比较2组病人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SHR、HbA1c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后HT的价值。结果 2组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FPG、HbA1c水平,房颤、TOAST分型和梗死大面积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SHR(OR=39.443,95%CI:1.847~842.343)、HbA1c(OR=1.777,95%CI:1.091~2.859)以及大面积梗死(OR=3.093,95%CI:1.359~7.036)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HbA1c、SHR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的AUC分别为:0.631(95%CI:0.541~0.721)、0.656(95%CI:0.654~0.748)、0.741(95%CI:0.665~0.816)。HbA1c联合SHR预测的AUC显著大于两指标单独预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高水平SHR和HbA1c是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可更好地预测老年AIS病人rt-PA静脉溶栓后HT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出血转化 应激性血糖升高比值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付彦 张志勇 +1 位作者 张艳丽 李亚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rt-PA静脉溶栓治疗。根据静脉溶栓治疗后加用替罗非班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溶栓后6 h内,n=52)、中期组(溶栓后6~12 h,n=38)和晚期组(溶栓后12~24 h,n=30)。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组患者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管功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调节蛋白(TM)]、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中期组患者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vWF、VE-cadherin、TM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治疗后,晚期组患者vWF水平显著高于中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VE-cadherin、TM水平差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中期组患者hs-CRP、Hcy、IL-1β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晚期组(P<0.05);中期组与晚期组患者再闭塞、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PA静脉溶栓后不同时间加用替罗非班后均可促进AIS患者神经功能、血管功能恢复,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其中早期加用替罗非班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神经血管功能
下载PDF
3.0T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海娜 梁慧 +4 位作者 王振平 冯志慧 赵应满 钟健 秦鑫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后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应用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IS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后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66例,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26例,m RS评分>2分)。所有患者于入院1周内行MagnetomTrio型3.0T HR-MRI检查,对比管腔狭窄率、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斑块负荷、T_(2)加权成像(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及斑块强化率参数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0THR-MRI参数对AIS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梗死灶直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74,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最狭窄处管腔面积低于预后良好组,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及斑块强化率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78、4.443、4.413、3.890,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及斑块强化率预测AIS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43、0.739、0.706和0.7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灶直径>3.0 cm、T_(1)WI信号强度指数、T_(2)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及斑块强化率是影响AIS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89、257.151、105.073、4.091、1.121,P<0.05)。结论:3.0THRMRI在AIS患者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效能,能通过观察T_(2)WI信号强度指数、T_(1)WI信号强度指数、最狭窄处管腔面积、斑块强化率等参数变化,为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且上述参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往往代表患者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技术 急性缺血性(AIS)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晶 李环 +1 位作者 张硕 姜立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6-790,共5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38例AIS患者作为AIS组,并按照病例对照研究原则,选取同期体验的健康体验者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分析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首次发病的38例AIS患者作为AIS组,并按照病例对照研究原则,选取同期体验的健康体验者4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Hcy水平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I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患者血清中Hcy、hs-CRP、TNF-α、IL-6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AIS患者血清Hcy水平与hs-CRP、TNF-a、IL-6和MD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15,P<0.05;r=0.632,P<0.05;r=0.598,P<0.05;r=0.612,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325,P<0.05)。结论:AIS患者血清中Hcy水平与炎症因子及氧化损伤有密切关联。Hcy能够促进氧化自由基及炎症因子产生,并对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在AIS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同型半胱氨酸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乐 黄丽娜 +1 位作者 蒋冰容 杨复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C组为常...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1的比例随机分成4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C组为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坐式偏瘫复原操锻炼、D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择时穴位贴敷和坐式偏瘫复原操,各30例。4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后和治疗2周后采用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量表、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简式Fugl-Meyer评分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4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D组各项评分优于A、B、C组(P<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结合坐式偏瘫复原操锻炼,能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择时 穴位贴敷 坐式偏瘫复原操
下载PDF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琦 杨树 +2 位作者 成旭东 黎炳护 余能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CT灌注 血容量指数 低灌注强度比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红霞 于善花 +3 位作者 周芳 彭艳艳 张浩江 陶中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8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7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0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DA联合组和单纯溶栓组,各54例。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单纯溶栓组采取rt-PA静脉溶栓治疗,EDA联合组在单纯溶栓组基础上采取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功能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最小血流速度(V min)、最小血流量(Q min)]、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及不良反应。结果EDA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单纯溶栓组的77.78%(χ2=4.696,P=0.030)。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2组V min、Q min较治疗前增大,且EDA联合组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NE、MDA、ROS水平较治疗前下降,SOD水平较治疗前增高,且EDA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单纯溶栓组(P均<0.01)。EDA联合组与单纯溶栓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vs.5.56%,χ2=0.135,P=0.713)。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AIS,可减轻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程度,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整体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鑫 张蔚 +1 位作者 王睿韬 顾雪村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北京市普仁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常规降脂和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治疗后,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AIS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4.81±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12±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为(0.40±0.05)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59±0.04)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为(0.21±0.51)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1±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两药合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D-D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灯盏细辛注射液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孝琴 骆志显 +3 位作者 郭文君 周晓军 夏能志 洪伟峰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恶性脑水肿(MC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至2022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术并实现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4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MCE将患者分为MCE组(n=89)和非MCE组(n=31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00例行机械取栓术后血管完全再通的AIS患者中,男277例,女123例,年龄(68.09±12.17)岁。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组的舒张压高于非M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E组的ASPECT评分低于非MCE组,更可能位于前循环位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舒张压(OR=1.022,95%CI=1.005~1.039,P=0.010)、术前ASPECT评分(OR=0.742,95%CI=0.655~0.840,P<0.001)、NIHSS评分(OR=1.043,95%CI=1.004~1.083,P=0.031)以及前循环血栓(OR=8.942,95%CI=2.595~30.816,P=0.001)是术后MCE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低ASPECT评分、高NIHSS评分以及前循环血栓是AIS患者机械取栓术后M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术后舒张压升高会增加术后发生MCE风险。术后血压管理尤其是降低舒张压可能减少患者术后发生M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机械取栓术 恶性水肿 血压 舒张压
下载PDF
中药塌渍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云霞 李晓晖 +3 位作者 尚祥岭 王红燕 袁鑫帅 李晨郢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5-67,7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疗法治疗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3例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院前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渍疗法进行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肺部感染评分表、不良反应发生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表。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肺部感染评分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塌渍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及相应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塌渍疗法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常虹 李雁翔 王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与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AIS病例资料,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组(53例)和未出血组(84例)。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血压、发病到治疗时间、WMH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WMH(OR=2.796,95%CI:1.450-5.391)是AIS病人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WMH是影响AIS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中重度WMH病人发生出血转化的风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急性 静脉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永玲 方建伟 +4 位作者 程飞 桑晓一 孟君 马翠红 戈洪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患者血清S100β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相关性。方法 老年MIS患者91例按脑卒中3个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分为PSCI组(MoCA评分<26分)39例与非PSCI组52例(MoCA评分≥26分)。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PSIC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PSCI组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相比非PSCI组,PSCI组年龄较大,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高,且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OR=1.33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OR=1.581)、血清Aβ42水平(OR=1.644)为PS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S100β蛋白、Aβ42水平预测PSCI的AUC分别为0.832、0.886,二者联合的AUC为0.944,相比单一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清S100β蛋白、Aβ42表达水平与老年MIS患者PSCI发生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可较好预测PS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 后认知障碍 S100Β蛋白 β-淀粉样蛋白(Aβ)42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邱凯 施海彬 +5 位作者 祖庆泉 刘圣 赵林波 贾振宇 曹月洲 周春高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LHI)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5~7 d LHI,即... 目的探讨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机械取栓后大面积脑梗死(LHI)发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患者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5~7 d LHI,即头颅影像学检查所示梗死面积大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LHI发生相关因素,并分析LHI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相关性。结果共计纳入227例患者。其中107例(47.1%)术后发生LHI。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侧支代偿差及再灌注欠佳是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非LHI组相比,LHI组患者90 d良好预后率更低(17.8%对72.5%,χ^(2)=68.102,P<0.001)。结论基线高NIHSS评分、低ASPECTS、侧支代偿差及再灌注欠佳是LH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LHI发生与临床预后不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大面积梗死 机械取栓 影响因素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