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布病60例疗效观察
1
作者 郭水赞 《实用医技杂志》 1997年第3期229-229,共1页
为了更广泛的探索治疗急性布病的有效方法,我们于1989年到1995年,对急性布病病人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60例,经临床观察收到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布病 鲁氏菌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地方
下载PDF
45例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血培养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映华 林菁 +1 位作者 赵夜 胡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7期229-231,共3页
目的研究我院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培养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血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查,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治疗,分析患者血培养结果。结果我院45例儿童... 目的研究我院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血培养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血培养以及血清学检查,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有效治疗,分析患者血培养结果。结果我院45例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中,血培养阳性占37.78%,阴性62.22%。布氏抗体滴度主要集中在1∶1600效价区,占57.78%。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关节痛以及多汗为主。合并支气管炎占26.67%;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占4.44%。治疗后三个月内临床症状均消退,住院时间(15.2±3.8)d。结论儿童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症状较多,同时可伴有较多并发症,经过治疗后基本痊愈,因此临床上应重视血培养,尽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临床分析 急性鲁菌 血清学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布鲁氏菌病骨关节疼痛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海红 牟振国 +2 位作者 狄新彦 陈素玲 王军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38-738,共1页
关键词 慢性鲁氏菌 联合用药治疗 骨关节疼痛 疗效分析 急性布病 鲁氏菌感染 变态反应性 加味四逆散
下载PDF
IFN-γ及IL-4在急性布鲁菌病抗感染治疗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4
作者 姜敏 谢松松 +1 位作者 张鹏飞 左维泽 《黑龙江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分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与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急性布鲁菌病新诊断未治疗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肘正中血,及时离心并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当日检测WBC、ALT、SAT水平... 目的:分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与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急性布鲁菌病新诊断未治疗患者及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肘正中血,及时离心并分离血清,-80°冰箱保存,当日检测WBC、ALT、SAT水平,记录当日体温。上述30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均给予0.5g每日一次口服,多西环素片0.1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6周后于复查当日抽取肘正中血及时分离血清,-80度冰箱保存,检测当日WBC、ALT、SAT水平,记录当日体温。采用微量样本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INF-γ、IL-4水平。观察治疗前后及对照组IFN-γ、IL-4、体温、白细胞计数(WBC)、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急性布鲁菌病患者IFN-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IL-4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布鲁菌病患者治疗后,IFN-γ较治疗前下降(P<0.05),IL-4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急性布鲁菌病增加Th1细胞分泌IFN-γ,抑制Th2细胞分泌IL-4,细胞免疫反应在急性布鲁菌病的发展和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鲁菌 细胞因子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4
下载PDF
西安市清真屠宰从业人员布病调查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海 冯福军 +2 位作者 蔡正华 李一航 邵均英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4期208-208,213,共2页
关键词 西安市 从业人员 法定乙类传染 2004年6月 1990年 屠宰 高危职业人群 鲁氏菌 人畜共患 1989年 2003年 1996年 1991年 1997年 省卫生厅 防治效果 急性布病 防治人员 疾控中心 防治措施 结果报告 控制区 监测
下载PDF
151例伴肝损伤急性布鲁杆菌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雁 刘长民 何晶晶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布病多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这类患者查体可见肝脏增大,肝区叩痛和压痛,患者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腻... 布鲁杆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表现.急性期布病多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这类患者查体可见肝脏增大,肝区叩痛和压痛,患者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厌油腻等,因而常有患者被按"急性肝炎"误诊误治,为进一步认识急性布病引起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本文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的474例急性布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杆菌 临床分析 肝损伤 急性 患者 人畜共患传染 临床医务工作者 急性布病
原文传递
急性期布鲁杆菌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何玉萍 印璞 +1 位作者 张萌 王瑞和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4年第6期459-459,共1页
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十分严峻,典型病例居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有发热、出汗、乏力、大关节游走性重痛等。主要特征表现为肝、脾肿大,胆囊炎、个别男性患者出现睾丸肿大等,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对象与方法1.1对... 我国人间布鲁杆菌病(布病)疫情十分严峻,典型病例居多。患者主要症状表现有发热、出汗、乏力、大关节游走性重痛等。主要特征表现为肝、脾肿大,胆囊炎、个别男性患者出现睾丸肿大等,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3年来我们医院诊治的急性期布病患者797例,患者分别来自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四个省(区)。其中,男618例、女17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杆菌 急性 睾丸肿大 患者主要症状 治疗效果观察 游走性 重痛 头孢类 大关节 脾肿大
原文传递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的动态监测在人急性布鲁杆菌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何晶晶 张雁 +3 位作者 周玉珍 刘景瑶 赵冬梅 郑遵荣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617-621,共5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监测在急性布鲁杆菌病(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1例急性布病患者、120例慢性布病患者和7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PCT、CRP含量检测和白细胞(white ...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动态监测在急性布鲁杆菌病(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1例急性布病患者、120例慢性布病患者和7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PCT、CRP含量检测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并比对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PCT、CRP水平及WBC计数变化。结果:151例急性布病患者的平均PCT水平为(3.29±0.49)ng/m L,阳性率为65.56%;平均CRP水平为(24.84±2.95)mg/L,阳性率为56.29%;平均WBC计数为(7.53±3.42)×109/L,阳性率为7.28%。120例慢性布病患者的平均PCT、CRP水平及WBC计数分别为(0.27±0.03)ng/m L、(3.32±0.35)mg/L和(6.27±2.56)×109/L,阳性率分别为7.50%、8.33%和6.67%。急性布病组与慢性布病组、健康对照组间比较,平均PCT、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检测时,PCT诊断急性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而二者联合检测时的诊断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单项检测高,达80.13%及69.38%。急性布病患者治疗后的PCT、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前后的WBC计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提高早期诊断急性布病的灵敏度,对动态监测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疗效和预测其转归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鲁杆菌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46例急性期布病血小板(PLT)减少临床治疗分析
9
作者 何玉萍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0年第1期88-89,共2页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1】。布病的临床表现常与多种疾病相似并呈多样性,可累及多器...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杆菌属的细菌侵犯机体后引发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也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1】。布病的临床表现常与多种疾病相似并呈多样性,可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重点对2019年1-12月间本院接收的46例急性期布病患者的血小板(PLT)计数偏低情况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布病诊断依据2019-0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69-2019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关节疼痛 PLT 临床治疗分析
原文传递
人急性布鲁杆菌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繤 赵冬梅 +1 位作者 郑遵荣 刘景瑶 《职业与健康》 CAS 2016年第15期2158-2160,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急性布鲁杆菌病(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27例急性布病患者、102例慢性布病患者和60例健康检查者进行PCT及CRP含量检测;并比对治疗前后PCT和CRP测定值。结果...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急性布鲁杆菌病(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127例急性布病患者、102例慢性布病患者和60例健康检查者进行PCT及CRP含量检测;并比对治疗前后PCT和CRP测定值。结果 127例急性布病患者中,PCT测定值为(2.42±0.61)ng/ml,阳性率为67.72%;CRP测定值为(33.3±7.9)mg/L,阳性率为59.06%。102例慢性布病患者PCT及CRP测定值分别为(0.16±0.04)ng/ml和(5.2±0.7)mg/L,阳性率分别为7.84%和11.76%;60例健康对照组PCT及CRP测定值分别为(0.11±0.02)ng/ml和(3.2±1.1)mg/L。急性布病组与慢性布病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单项检测时,P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高。急性布病患者治疗后PCT、CRP测定值低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和CRP可提高早期诊断急性布鲁杆菌感染的灵敏度,可用于抗感染治疗的动态监测,对转归的预测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鲁杆菌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伴有肝损害的30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常彩花 连江山 张永萍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了解合并肝损害的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伴有肝损害的30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治... 目的了解合并肝损害的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伴有肝损害的301例急性布鲁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治疗与转归等。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01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6.45%)较多,>14~64岁患者占77.74%,90.03%患者来自农村及牧区,49.83%患者在5~8月发病。就肝功能损害程度来说,167例(55.48%)为轻度,193例(64.12%)为中度,20例(6.64%)为重度。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270例,89.70%)、多汗(267例,88.70%)和乏力(250例,83.06%)等。与治疗前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均降低,白蛋白升高(P值均<0.01),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布鲁菌病肝功能损害主要以轻至中度的ALT、AST升高及白蛋白降低为主,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杆菌 急性鲁菌 肝损害 流行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江阴市2012年首例布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国平 周菊静 +3 位作者 赵荣兴 陈启龙 张春峰 怀根娣 《医学动物防制》 2012年第10期1166-1167,共2页
本文报道了江阴市首例布病感染的流行病学状况,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后,为本病的防治工作提出策略。
关键词 急性布病 流行 调查
原文传递
急、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特点及肝功能指标检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左凯 孔丽 +2 位作者 马龙 谢琳琳 李文玉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急、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特点以及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对比,以增加医护人员对急、慢性布鲁杆菌病及其肝脏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66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将34例急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设为观察组,32例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设为... 目的分析研究急、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特点以及肝功能指标检验结果对比,以增加医护人员对急、慢性布鲁杆菌病及其肝脏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66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将34例急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设为观察组,32例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与参考值差异、两组患者血清ALP、AST、ALT、白蛋白、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肝功能指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异常情况对比。结果布鲁杆菌病患者血清ALP、AST、ALT、ALB、DBIL、TBIL、TP、γ-GT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G与参考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ALP、AST、ALT、ALB、DBIL、TBIL、TP、γ-GT、A/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GIb升高、AIb降低、ALP增高、γ-GT增高、AST增高、ALT增高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并且受损程度较为轻微,急性布鲁杆菌病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受损程度与慢性布鲁杆菌病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经治疗后各项指标可基本恢复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鲁杆菌 慢性鲁杆菌 肝功能损伤特点 肝功能指标
原文传递
急慢性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项目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晶晶 张雁 +3 位作者 赵琳琳 郑遵荣 徐育红 赵冬梅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53-35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项目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的布鲁菌病患者292例的病例资料,包括170例急性患者和122例慢性患者,随机选取同... 目的分析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项目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收治的布鲁菌病患者292例的病例资料,包括170例急性患者和122例慢性患者,随机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急慢性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特点及实验室检测项目特点。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均显示男性患病人数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分别为3.15∶1和3.21∶1;两组人群均以农村居住地为主(74.12%和77.05%);职业分布均以养殖户居多(62.94%和66.39%);发病时间均主要集中在3~6月份(47.06%和46.72%)。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在≤14岁中的患病率高于慢性布鲁菌病组(χ2=5.022,P〈0.05),而在〉64岁组的患病率则低于慢性布鲁菌病组(χ2=3.900,P〈0.05)。急性布鲁菌病患者出现多汗和肌肉痛症状的人数高于慢性布鲁菌病患者(χ2=10.764和10.479,P值均〈0.01)。而慢性布鲁菌病患者出现乏力的人数高于急性布鲁菌病患者(χ2=5.347,P〈0.05)。与对照组相比,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均明显升高(t=3.602和5.205,2.529和2.682,2.669和1.941,5.169和7.068,3.601和2.240,3.469和3.954;P〈0.05或〈0.01),而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明显降低(t=-5.880和-8.923,-8.106和-8.774;P值均〈0.01)。急性布鲁菌病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慢性布鲁菌病组(t=6.717,P〈0.01)。急慢性布鲁菌病患者治疗方案大致相同,治疗结束后,发热、多汗及乏力等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急慢性布鲁菌病临床症状有差异,通过监测肝功能和心肌酶的变化,可提示临床应慎重用药,保护和预防布鲁菌病患者肝脏和心肌进一步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菌 急性鲁菌 慢性鲁菌 流行学特征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T细胞亚群在新疆地区急慢性布鲁菌病中表达的差异及与患者骨关节症状的关系
15
作者 张韬 张丽娟 韩丹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新疆地区急慢性布鲁菌病中表达的差异及与患者骨关节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布鲁菌病患者,其中43例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急性组)、59例为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 目的探讨T细胞亚群在新疆地区急慢性布鲁菌病中表达的差异及与患者骨关节症状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布鲁菌病患者,其中43例为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急性组)、59例为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慢性组),并选取体检中心6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有无骨关节受累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T细胞亚群与骨代谢指标[骨保护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程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ROC下面积(AUC)分析T细胞亚群预测骨关节受累的效能。结果急性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高于慢性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组CD3^(+)、CD4^(+)T细胞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骨关节受累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TRACP5b、MMP-2高于无关节受累患者,OPG低于无关节受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与OPG呈负相关,与TRACP5b、MMP-2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外,CD3^(+)T细胞、CD4^(+)T细胞、OPG、TRACP5b、MMP-2仍是骨关节受累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疆地区布鲁菌病急性期患者T细胞亚群免疫调节以CD3^(+)、CD4^(+)T细胞为主,慢性期以CD8^(+)T细胞为主,CD3^(+)、CD4^(+)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骨代谢参与布鲁菌病骨关节受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急性鲁菌 慢性鲁菌 骨关节症状 骨代谢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