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月儿 张骏 +3 位作者 葛汾汾 宁宁 李佩芳 陈佳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威胁生命的交通事故是发生急性应激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影响幸存者的健康,本研究调查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急性应激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性应激障碍... 目的:威胁生命的交通事故是发生急性应激障碍最常见原因之一,影响幸存者的健康,本研究调查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早期预防急性应激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使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量表(PHQ-9)、患者健康问卷躯体症状(PHQ-15)在幸存者入院2~30天内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3名幸存者中有14名存在急性应激症状,检出率为22.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幸存者焦虑、抑郁得分、躯体症状得分及车祸是否有共同经历者可解释患者急性应激症状66.8%的变异量。结论:本研究提示交通事故幸存者急性应激症状检出率较高,且与幸存者抑郁、躯体症状、独自发生交通事故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对存在以上因素的幸存者可及时进行急性应激症状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急性障碍 急性应激症状 抑郁 躯体症状
下载PDF
车祸发生后中学生急性应激的症状反应特点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新燕 张桂青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2期1872-187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历车祸班级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有效样本为经历车祸班级的49名学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为工具... 目的探讨经历车祸班级中学生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症状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有效样本为经历车祸班级的49名学生,以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量表(PCL-C)、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为工具采用一对一面谈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该班学生中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创伤提示异常心理痛苦(34.69﹪),闯入性回忆(32.65﹪),回避创伤相关思考(22.45﹪),回避创伤提示物品或境遇(22.45﹪)和过度警觉(20.41﹪);急性应激反应的发生率为16.33%,PCL-C阳性组与阴性组学生在社会支持(t=4.105,P<0.01)、应对方式(t=3.627,P<0.01)及防御方式(t=5.428,P<0.01)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历车祸创伤后的中学生急性应激发生率较高,需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祸 中学生 急性应激症状 心理社会因素
下载PDF
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付琳 程锦 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48-553,共6页
目的:考察芦山地震后儿童的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探讨地震后2周儿童ASD症状和抑郁症状对地震后6周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是否存在预测作用。方法:选取经历芦山地震的10~14岁儿童197例(男生9... 目的:考察芦山地震后儿童的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关系,并探讨地震后2周儿童ASD症状和抑郁症状对地震后6周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是否存在预测作用。方法:选取经历芦山地震的10~14岁儿童197例(男生93例,女生104例),使用急性应激障碍量表(ASDS)、加州大学创伤后应激障碍反应指数修改版(UCLA PTSD-RI)和简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分别于地震后2周和6周进行测查。采用交叉滞后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地震后2周儿童在ASDS上得分为(36.5±10.9),检出率为28.6%,在DASS抑郁维度上得分为(3.3±2.8);6周儿童在UCLA PTSD-RI上得分为(18.5±12.6),检出率为8.2%,在DASS的抑郁维度上得分为(3.3±3.5)。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2周儿童ASDS得分对6周UCLA PTSD-RI得分(β=0.59,P<0.001)和DASS抑郁维度得分(β=0.29,P<0.001)的预测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而2周儿童DASS抑郁维度得分对6周儿童UCLA PTSD-RI得分的预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震后儿童ASD症状对随后PTSD症状和抑郁症状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地震后6周内的抑郁症状可能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障碍症状 创伤后障碍症状 抑郁症状 交叉滞后分析 儿童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急性应激障碍症状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钟潇 袁东玲 王斌 《四川精神卫生》 2020年第5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居民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13日-24日通过问卷星对国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进行评定... 目的探讨新冠疫情期间居民急性应激障碍(ASD)症状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后续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13日-24日通过问卷星对国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表和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进行评定。结果获得有效问卷16048份。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与确诊患者的距离和媒体暴露情况的居民SASR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60、40.736、138.678、43.609,P均<0.01);检出存在中度ASD症状者共1630例(10.2%)、重度ASD症状者共2744例(17.1%),且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确诊患者的距离和媒体暴露情况的居民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14、11.522、97.625、176.867、36.646,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离确诊患者近为影响居民发生中度或重度ASD症状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年龄较小、低水平媒体暴露为影响居民发生重度ASD症状的保护因素(P<0.05或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民ASD症状发生率较高,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离确诊患者近是发生ASD症状的危险因素,年龄较小、低水平媒体暴露是发生ASD症状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急性障碍症状 检出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