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绷带疗法在手足口病并发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毕锋莉 贾竹亭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德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1,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及急性迟缓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并发症[4],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瘫痪 神经系统并发症 手足口病 侧下肢 柯萨奇病毒A16型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应用 患儿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2年临床随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璐 王玉光 +7 位作者 王旭 程华 张伟 倪量 杨洪玲 宋蕊 顾燕 李兴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260-2263,共4页
目的对2008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0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进行2年随访,观察AFP后遗症的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探讨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23±18)个月,年龄中位数16个月〕手足... 目的对2008年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20例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患儿进行2年随访,观察AFP后遗症的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探讨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对20例〔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23±18)个月,年龄中位数16个月〕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在急性期进行神经专科查体、脑脊液检查、颅脑和脊髓MR I检查,并在2年内随访比较患儿瘫痪肢体的康复情况、颅脑和脊髓MR I变化,对患儿采取的康复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例患者中11例痊愈,9例遗留不同程度的AFP后遗症。在急性期,年龄在半岁以内、呈单侧下肢损害、肌力在Ⅲ级或以上、脊髓胸腰段病变长度在1~2个脊髓节段以内的患儿基本痊愈。AFP后遗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踝关节主动、协同背屈功能障碍,足下垂,髋关节内收受限;部分患者出现肌萎缩(以股四头肌萎缩为主),个别出现胫前及胫后肌群萎缩,严重者出现膝关节反张。急性期颅脑MR I提示中脑、脑桥或延髓背侧长T1长T2信号区,2年随访时上述区域病变基本消失,仅T2W遗留小范围轻度异常信号。2年随访,脊髓MR I表现为颈2~7和(或)胸12~腰1的脊髓前角病变区面积变小,T2W I异常信号较前明显减弱。结论手足口病合并AFP患儿,半数可以康复,但部分患儿遗留不同程度AFP后遗症,其中急性期出现双侧下肢、上肢、四肢瘫痪的病例后遗症状重,可伴有肌萎缩、关节变形。急性期MR I对评估病情意义大,脊髓胸腰段病变在3个或3个以上者预后不良。在神经内科、康复科专家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减少AFP后遗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瘫痪 手足口病 脑脊髓炎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下载PDF
江西省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世成 涂秋凤 +2 位作者 王东海 刘丽萍 何伟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江西 2002年 急性弛缓性麻痹 监测系统 运转情况 分析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刘静 罗如平 +2 位作者 胡南 王军英 刘湘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以农村多见(90.00%),年龄均在5岁以下,1~3岁多见,占83.34%。除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外...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以农村多见(90.00%),年龄均在5岁以下,1~3岁多见,占83.34%。除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外,多数并发脑炎(86.67%),以发热(100.00%)、皮疹(100.00%)、惊跳(80.00%)、呕吐(63.33%)为主要表现,部分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3.33%)和尿潴留(16.67%)。瘫痪多数出现在病程第3~5天,以下肢瘫痪为主,少数为上肢瘫痪或四肢瘫。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26例,其他肠道病毒1例,阴性3例。肌电图提示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腋神经或肌皮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为主,或/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近端神经受累多见。结论手足口病并发AFP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并发脑炎多见;流行期间临床症状较散发肠道病毒感染所致AFP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四川省近4年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的发现及处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付清培 方刚 +10 位作者 罗湘蜀 秦明晖 童文彬 覃志英 何惠 漆琪 曾义学 张淑琼 周更生 侯晓辉 陈红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与处理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方法 开展高危AFP病例早期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估 ,针对性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结果 发现高危AFP16例 ,发病年龄 0~ 3岁 ,1岁占 5 6 2 5 % ;2例有聚集性 ;13例检出脊灰... 目的 探讨早期发现与处理高危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方法 开展高危AFP病例早期流行病学调查与评估 ,针对性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结果 发现高危AFP16例 ,发病年龄 0~ 3岁 ,1岁占 5 6 2 5 % ;2例有聚集性 ;13例检出脊灰疫苗病毒 ,其中 4例为Ⅱ型疫苗重组株 ,密切接触者检出 3株与病例同源脊灰Ⅱ型疫苗重组株病毒 ;13例残留麻痹 ;14例为超生儿童其基础免疫为“0”剂次 ,15县病例当地乡镇脊灰疫苗接种率平均值 72 18% ,低于 85 %者 9个县 ,且流动和超生儿童明显低于常住和计生儿童 ,病例所在县均实施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 ,评估接种率均达95 %以上。结论 四川省曾有脊灰Ⅱ型疫苗变异病毒在自然界的局部循环 ,脊灰疫苗应急强化免疫能有效阻断该变异病毒。增强AFP监测敏感性 ,尽早发现和及时调查处理高危AFP病例 ,有利于提高敏锐发现、有力阻断输入性脊灰野病毒传播循环的整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危险 急性弛缓性麻痹 脊灰Ⅱ型疫苗重组株病毒 阻断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ECHO11病毒的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桂艳 许文波 +5 位作者 纪峰 张勇 王海岩 李岩 严冬梅 徐爱强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0,共9页
该文首次分析了我国ECHO11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1999~2004年,ECHO11病毒是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优势毒株,2003年从山东省482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到11株ECHO11病毒,其中相关的10例病例分布跨越山东省大部分... 该文首次分析了我国ECHO11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1999~2004年,ECHO11病毒是山东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分离到的优势毒株,2003年从山东省482例AFP病例中共分离到11株ECHO11病毒,其中相关的10例病例分布跨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但发病日期集中在7月和12月。该研究试图通过对VP1编码基因全序列的测定和分析,为探讨ECHO11病毒与AFP之间的病因关系提供线索。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示,11株ECHO11毒株都位于同一传播链,核苷酸同源性为97.2%~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9.6%~100%,其中7月和12月的分离株之间相层8~9个核苷酸,氨基酸序列一致。这说明山东省2003年7月和12月分别发生了ECHO11病毒流行,但这些毒株与AFP的病因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11株病毒组成了A基因型中的一个新亚型,在进化树上单独呈密切相关的一簇,与同基因型内的其它亚型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2.2%~84.7%,氨基酸同源性为94.8%~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ECHO11病毒 基因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永杰 罗耀星 +2 位作者 邵晓萍 吴承刚 雷仁宇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8期297-299,共3页
关键词 脊灰疫苗 病例监测 AFP病例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 结果分析 接种率 强化免疫 高水平 广东省 严格
下载PDF
520例残留麻痹的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发病状况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俊棉 李静 +4 位作者 孙印旗 陈玫 郭玉 张振国 张富斌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3621-3622,3624,共3页
[目的]了解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仍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发病状况,为有效地控制麻痹病例的出现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河北省2001~2006年520例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史及疾... [目的]了解我省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后仍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发病状况,为有效地控制麻痹病例的出现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巩固无脊灰成果。[方法]分析河北省2001~2006年520例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病原学监测状况、流行病学特征,免疫史及疾病谱。[结果]2001~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516例,其中520例AFP病例在60d后仍残留麻痹,年平均发病率为20.7%,病例集中在小年龄组,﹤5岁的病例占60.0%,男性高于女性,夏秋季节流行高峰,6~8月份占病例总数的47.7%,520例AFP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未免疫或未全程免疫病例、脊灰病毒(PV)分离率均高于未残留麻痹的AFP病例,引起残留麻痹的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占48.3%,临床符合病例1例。[结论]加强残留麻痹的AFP病例监测,进一步提高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的免疫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临床符合脊髓灰质炎 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宋慧军 张振国 +2 位作者 张晓晔 陈玫 郭玉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01-60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 非脊髓灰质炎 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AFP
下载PDF
湖南省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后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放军 陈长 +3 位作者 张淑君 胡瑚 谢超 李俊华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3期106-107,共2页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区为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地区,标志着我国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维持无脊灰状态是此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关键是要开展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与强化免疫,保持急性弛缓... 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区为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地区,标志着我国消灭脊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维持无脊灰状态是此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关键是要开展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与强化免疫,保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的高效与敏感.现将湖南省2000-2002年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以便为保持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 监测系统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秀惠 蔡少健 +4 位作者 张红榕 何爱华 吴瑞红 林志强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3,687,共6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变异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FP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EV71病毒VP1区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阐析病毒变异特征与趋势。结果根据E... 目的分析近10年来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变异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FP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EV71病毒VP1区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阐析病毒变异特征与趋势。结果根据EV71分离阳性数及AFP病例报告率推算,2003-2012年6月福建省15岁以下儿童EV71相关AFP病例平均发病率为2.24/1 000万,2008年以来呈上升趋势。AFP病例或其健康接触者分离的EV71病毒散在分布于9个设区市,以5-6月份多发,76.0%(19/25)为3岁以下儿童,男童为女童1.5倍。90.91%(20/22)的病例在麻痹前有发热,以单侧肢体麻痹(63.6%,14/22)为主,5例麻痹前有典型的手足口病表现,发病60d随访时2例仍残留麻痹。25例病毒株均属于C4基因型,除2003年分离毒株为C4b亚型外,其余均属于C4a亚型,2009-2011年病毒株间同源性高,与2008年安徽阜阳的代表株间同源性也较高,可能具有同一来源,并呈流行态势。结论利用完善的AFP监测系统,分析EV71相关AFP病例发病情况及分离株病毒的特征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EV71流行强度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肠道病毒71型(EV71) 流行 监测
下载PDF
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璐 王玉光 +3 位作者 徐艳丽 张黎影 钱晨 李兴旺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心肌酶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麻痹前期可有皮疹,多呈单峰热,约...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致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手足口病伴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进行临床观察,行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及脑脊液、心肌酶检测。结果手足口病所致急性弛缓性麻痹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麻痹前期可有皮疹,多呈单峰热,约86.67%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患儿瘫痪1周后,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住院期间可见到明显改善,轻症者1~2个月后恢复。结论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86.67%),如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较脊髓灰质炎更为常见。皮疹、心肌损害比例高于脊髓灰质炎,可能由于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侵犯范围更广(包括皮肤、黏膜)有关。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早,预后好于脊髓灰质炎,可能是由于病理上组织炎症重于神经毒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下载PDF
河北省200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毒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玫 张振国 +2 位作者 张晓晔 宋慧军 郭玉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 充分发挥脊灰病毒学监测作用。方法 按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 -RFLP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做型内鉴别。结果2 0 0 3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从AFP... 目的 充分发挥脊灰病毒学监测作用。方法 按照《脊灰病毒检验手册》操作规程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由国家脊灰实验室用PCR -RFLP法对分离到的脊灰病毒株做型内鉴别。结果2 0 0 3年河北省脊灰实验室各项监测指标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从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PV) 4 3株,分离率为11.6 2 % ;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 4 9株,分离率为13.2 4 %。所有PV经国家脊灰实验室进行型内特征鉴定,除2株为疫苗变异株外,其余均为疫苗相关株。结论 三种细胞可以提高PV分离率,RD和HEp - 2细胞对提高NPEV的分离率都是很重要的。NPEV的分离率与月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急性弛缓性麻痹 病毒学监测 河北 2003年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宇 任刚 +3 位作者 王寅寅 苏飞 唐小敏 叶绪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基因型别,并对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4型(coxsackievirus,CVA4)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15... 目的研究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基因型别,并对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4型(coxsackievirus,CVA4)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15岁以下AFP病例235例,采用RD细胞和L20B细胞对23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NPEV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分型。通过MEGA7.0软件采用邻位相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分析,可靠性通过1 000bootstrap值评估。结果 235例AFP病例中共检测到24株NPEV(10.2%),有2株无法定型,另外22株共包括12个血清型,其中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A组包括4个血清型6株,其中3株为CVA4,均属于C2基因亚型;HEV-B组包括7个血清型15株,1株为HEV-C组,未分离到HEV-D组病毒。结论 2013年贵州省AFP病例病原谱包括多种型别的NPEV,其中CVA4基因特征分析表明2013年贵州地区流行的CVA4毒株为C2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基因特征
下载PDF
2001-2007年成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与监测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艳梅 速丽媛 +3 位作者 彭中 杨汝沛 蔡军 郑柯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指导维持本市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收集2001-2007年全市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其相关报表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2001-2007年共报告15岁以... 目的分析成都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结果,指导维持本市无脊髓灰质炎工作。方法收集2001-2007年全市报告的AFP病例个案调查表及其相关报表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成都市2001-2007年共报告15岁以下儿童本地AFP病例27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23/10万,无脊灰病毒野毒株检出和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指标均明显超过卫生部要求。结论成都市的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一定免疫空白和输入性病例的威胁,病例就诊与报告的及时性、个案调查质量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免疫接种的健康教育和调查技术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 监测
下载PDF
重庆市2013-2018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靖尧 赵华 +3 位作者 黄为 凌华 张敏 谢武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7期2468-2470,2475,共4页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AFP在重庆市的流行规律,为AFP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3-2018年重庆市报告的15岁以下AFP患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重庆市累计报... 目的通过对重庆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儿的流行病学分析,了解AFP在重庆市的流行规律,为AFP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3-2018年重庆市报告的15岁以下AFP患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8年重庆市累计报告15岁以下AFP患儿593例,年发病率为1.79/100000~2.53/100000,年平均发病率为1.96/100000。重庆市每月均有AFP报告病例,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月份是3、10和12月。重庆市各辖区均有AFP报告病例。重庆市报告的AFP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比例为1.8∶1.0。各年龄组AFP发病人数随年龄增加呈减少趋势。AFP患儿中,分离出脊髓灰质炎病毒4株,分离率为0.67%;分离出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50株,分离率为8.43%;分离出肠道病毒54株,分离率为9.11%。结论重庆市AFP发病率维持在一定水平,重庆市AFP的发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地区差异和人群差异,需针对其流行特征进行AFP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下载PDF
2001-2006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俊棉 李静 +3 位作者 陈玫 郭玉 张富斌 张振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近几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NPEV感染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方法结合省脊灰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全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果2001... 目的了解河北省近几年非脊髓灰质炎(脊灰)肠道病毒(NPEV)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NPEV感染提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方法结合省脊灰实验室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全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个案调查表、随访表。结果2001-2006年AFP病例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2515例,其中2491例至少采集了1份粪便标本,从273例AFP病例中检出NPEV,平均分离率为11.0%。273例NPEV感染的AFP病例覆盖全省11个市,67.0%分布在该省中南部,有明显季节性高峰,5岁以下儿童占79.5%,男性高于女性,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全程免疫占89.0%,临床诊断为格林巴利(GBS)80例(29.3%);NPEV感染79例(28.9%)。结论从AFP病例中能检出一定量的NPEV,NPEV监测应逐渐整合到AFP病例监测系统中,加强NPEV感染导致儿童麻痹的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河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肖肖 路明霞 +5 位作者 马雅婷 张延炀 王长双 叶莹 王重建 郭万申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6期150-152,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报告AFP病例701例,报告发病率3.65/10万,全省89.9%的县区有病例报...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病例监测质量。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报告AFP病例701例,报告发病率3.65/10万,全省89.9%的县区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3%。男女性别比为1.97∶1。全省2011年各项及时性指标均在80%以上。结论河南省2011年AFP病例监测系统保持较高的质量,AFP监测敏感性和及时性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流行病学 监测 评价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傅宏娜 邹映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童,瘫痪前期均伴发热和皮疹,单侧肢体瘫痪占70%,1周左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轻症多于1~3个月完全恢复。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神经受累的定位证据。所有病例随访4~12周,7例(70%)肌力恢复至Ⅴ级。结论急性弛缓性麻痹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儿童
下载PDF
河北省2001~200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俊棉 孙印旗 +2 位作者 李静 张富斌 宋慧军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41-1742,共2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1~2005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发生原因。[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个案数据。[结果]河北省2001~2005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035例,其中未采集合格粪便标本病例97例,占病例总数的4.8%... [目的]了解河北省2001~2005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发生原因。[方法]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个案数据。[结果]河北省2001~2005年AFP监测系统共报告AFP病例2035例,其中未采集合格粪便标本病例97例,占病例总数的4.8%,97例病例中,双份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62例,单份粪便标本病例16例,未采集粪便标本病例19例。造成AFP病例粪便标本采集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两级医生对病例的初步诊断正确率较低,导致病例报告不及时。其次是就诊、调查不及时。[结论]为保持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状态,加强基层临床医生和防疫人员的培训,提高正确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采便,进一步提高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确保AFP监测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 不合格粪便标本病例 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