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89篇文章
< 1 2 2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A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赵玉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0期65-68,共4页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UK组,各116例。rPA组给予rPA静脉注射治疗...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rPA)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邹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2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rPA组、UK组,各116例。rPA组给予rPA静脉注射治疗,UK组给予尿激酶(UK)静滴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5~7 d。比较两组心肌再灌注、血管再通率、血小板活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高于治疗前,rPA组CK-MB、cTnI低于UK组,LVEF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A组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MPA)、血小板α颗粒表面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均低于治疗前,且rPA组MPA、CD62p、CD63低于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应用rPA进行溶栓治疗后可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显著改善心肌再灌注、血小板活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瑞替普酶 心肌灌注 血管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入院率作为医生治疗质量评价指标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丽 栗景坤 刘美娜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计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探讨再入院率是否可作为评价医生治疗质量可靠指标,为AMI质量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医生及其诊治的AMI患者病历数据,利用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估计... 目的计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探讨再入院率是否可作为评价医生治疗质量可靠指标,为AMI质量监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院医生及其诊治的AMI患者病历数据,利用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估计患者特征及随机变异对医生治疗质量排名的影响,计算AMI再入院率对医生治疗质量进行排名的可靠性。结果纳入29名医生及4645例患者病历数据:其中459例患者再入院,该院再入院率为9.88%;医生诊治AMI患者的中位数为151(IQR:93~232)例,医生水平再入院率的中位数为7.20%(5.52%~11.48%)。再入院组与非再入院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入院途径、合并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患者平均年龄、女性患者比例、有心梗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急诊入院患者比例、有心功能衰竭、肺循环障碍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再入院组。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为41.6%,再入院率的变异中有41.6%的差异来源于医生治疗质量,54.2%的差异归因于随机变异,4.2%为患者特征。结论随机变异和患者特征影响AMI再入院率的准确估计,AMI再入院率的排名可靠性较低,医院管理者利用AMI再入院率对医生治疗质量排名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再入院率 医生治疗质量 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 排名可靠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
3
作者 何元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选取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随... 目的:研究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再通率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选取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在2021年1月—2023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方式,分析并对比两组心功能、血管再通率、MA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LVEDD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TNK-tPA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能改善患者心功能,还能提高血管再通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TNK-tPA静脉溶栓 早期急性ST段抬高心肌 心功能 血管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的影响及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闫菲 吴蕊 +2 位作者 韩雅琪 王文涛 林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华中阜外医院就诊的老年AMI患者62例,剔除失访者2例,最终纳入60例,年龄60~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减速力(DC)和连续心率减速力(DRs)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于华中阜外医院就诊的老年AMI患者62例,剔除失访者2例,最终纳入60例,年龄60~75岁,所有入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按常规采用“药物+PCI”治疗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业的心脏康复医师评定后,给予为期6个月的康复运动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康复运动前后两组患者DC、DRs及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康复运动前两组24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 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DC、DR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运动后研究组SDNN、RMSSD、DC、DR2、DR4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DR8值治疗前后的差值进行比较,研究组DR8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均无MACE事件发生。结论心脏康复运动能显著提高老年AMI患者PCI术后DC与DRs值,改善其自主神经功能,相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减速力 变异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前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志 邬春梦 雷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7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介入治疗,对所有患...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及心率变异性的监测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到2023年3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冠脉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门诊复查随访,分析其治疗情况及预后,并对比其治疗前后TyG及心率变异性变化,建立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后TyG及心率变异性指标对AMI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断价值。随后将术后1年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20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其余为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MI介入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 90例AMI患者27例行急诊PCI,63例行择期PCI,单支血管病变患者42例,2支及以上4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20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治疗后TyG为7.28±1.49,低于治疗前,治疗后全程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值(rMSSD)、全部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及5 min心搏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分别为(37.62±6.24) ms、(120.51±12.37) ms、(126.62±16.66) m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联合心率变异性指标的诊断敏感度为71.57%,特异度为83.56%,联合诊断明显高于单一指标诊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性别、体重指数、饮酒史、PCI治疗时机、左心室射血分数、预后危险(TIM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发病到PCI时间、合并基础疾病、Killip心功能分级、吸烟史、冠脉病变支数、TIMI评分、TyG、rMSSD、SDNN、SDAN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年龄、发病到PCI时间、Killip心功能分级、TyG、rMSSD、SDNN、SDANN是影响AMI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MI采取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达22.22%,通过冠脉介入治疗可降低患者机体TyG水平,改善心率变异性;治疗后采用TyG联合心率变异性指标和提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诊断价值;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发病到PCI时间、Killip心功能分级、TyG及心率变异性为其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变异性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血清CTRP12水平变化及其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友明 龚军辉 朱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71-167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血清补体C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CTRP12)水平的变化及与对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行PCI的患者104例,统计术后12个月内ISR发生率,并根据复查冠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和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104例AMI患者PCI术后12个月ISR发生率为14.4%(15/104)。ISR组术前TIMI血流≤1比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TC、LDL-C较非ISR组显著升高,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低于非ISR组(P<0.05)。非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ISR组中,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降低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对AMI患者PCI术后ISR预测的最佳截断点为3.89 ng/mL(敏感度93.3%,特异度73.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结论出院前日血清CTRP1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ISR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CTRP12可能是AMI患者PCI术后ISR的治疗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补体C1肿瘤坏因子相关蛋白家族12 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基于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任彬骅 肖长江 +2 位作者 龚逢杰 邱玲玲 伍君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血府逐瘀方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4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2例。对照组PCI术后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CMR评估参数[梗死程度(MIS)、缺血危险区面积(AAR)水平、心肌挽救指数(MSI)]。结果:治疗后,两组cTnI、CK-MB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IS、AAR均较治疗前降低,MSI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方有助于减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CMR可检测并量化心肌局部微小形变,可作为早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血府逐瘀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缺血灌注损伤 心脏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8
作者 俞芽法 龚资庆 +1 位作者 李金程 石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S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对...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SV)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用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治疗,研究组给予SV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心率、心功能、肾功能、心衰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率及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肾小球滤过率(GFR)、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V治疗行PCI的AMI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抑制心室重构,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急性心肌 心室重构 肾小球滤过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关联性分析
9
作者 艾丽菲热·艾海提 马艺萍 +3 位作者 刘柯 麦迪乃姆·阿卜力孜 卡迪尔亚·依布拉音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769-774,共6页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 目的 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间的关联性。方法 连续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AMI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共计815例。根据SII中位数水平将患者分为低SII组(n=349)和高SII组(n=350)两组;结局指标为术后发生VA。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II与AMI患者术后VA的关联,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评估二者间的剂量-反应关系,ROC曲线分析SII对术后VA发生事件的预测能力,同时进行亚组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在最终纳入的699例患者中,193例(27.6%)患者出现VA。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SII每增加一个标准差,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0.72倍(OR=1.72,95%CI 1.32~2.24,P<0.001);与低SII组相比,高SII组AMI患者的VA发生风险增加1.42倍(OR=2.42,95%CI 1.44~4.07,P=0.001)。多变量校正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显示,SII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发生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P值=0.056)。ROC曲线分析,SII预测AMI患者PCI后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9(95%CI 0.704~0.795),敏感度70.9%,特异度71.5%。亚组分析提示,与<60岁、女性患者相比,高SII水平与≥60岁的男性AMI患者PCI术后VA发生风险的关联更强。结论 SII升高与AMI患者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且随着SII水平升高,VA发生风险逐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急性心肌 灌注 室性心律失常 关联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再发风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性护理对策
10
作者 张花 王佩佩 周爱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98例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分为再发组12例、无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预防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98例AMI患者PCI术后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分为再发组12例、无再发组86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将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出AMI患者PCI术后再发的各类风险因素后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的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比例均高于无再发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均是PCI术后AMI患者再发的风险因素,OR值均>1。结论:AMI患者PCI术后的风险因素较多,主要包含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术前Killp分级Ⅱ~Ⅳ级、术前LVEF≥40%、多支病变、用药依从性低等,需要临床强化有关预防性护理,通过健康指导和药物干预等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术后的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术后 风险因素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介入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小梅 田小晶 单红英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预后影响。方法:将90例STME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行PCI)和观察组(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每组各4...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IPo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预后影响。方法:将90例STMEI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行PCI)和观察组(再灌注开始1 min内行IPoC),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ST段回落情况,心肌再灌注评价,心肌坏死标志物,心功能指标,外周血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1(ET-1)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完全回落高于术后2 h(P<0.05);术后心肌再灌注评价指标CTFC和WMSI,心肌坏死标志物c-TnI、CK和CK-MB,外周血NT-proBNP、hs-CRP和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PoC能有效改善STMEI患者PCI介入后IRI,能降低心肌酶和NT-proBNP、hs-CRP和ET-1水平,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院前延迟原因分析
12
作者 马文莲 欧秋云 陶贵惠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47-750,共4页
目的:为了探究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延迟的各项院前影响原因,以便为后续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3例,其中150例需要使用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后再灌注,院前延误时间以6 h为界... 目的:为了探究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延迟的各项院前影响原因,以便为后续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重庆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3例,其中150例需要使用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后再灌注,院前延误时间以6 h为界点,分为≤6 h组,与>6 h组,各75例,比较分析影响院前延迟因素。结果:≤6 h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0.27±9.38)岁,女性占比26.67%,糖尿病占比10.67%;>6 h组患者平均年龄为(66.24±8.27)岁,女性占比45.33%,糖尿病占比33.33%,≤6 h组患者年龄、女性、伴有糖尿病高于<6 h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高血压、高血脂及吸烟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组患者伴有脑血管意外占比9.33%、既往心绞痛占比49.33%、不典型胸痛占比10.67%、夜间发病占比22.67%;>6 h患者患者伴有脑血管意外占比21.33%、既往心绞痛占比70.67%、不典型胸痛占比61.33%、夜间发病占比38.67%,≤6 h组各项影响因素均低于>6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调查得知,对于再灌注患者来说,院前延迟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脑血管意外、既往心绞痛、不典型胸痛、夜间发病等因素,年龄较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再灌注时间延迟现象,而且合并症状多,预后效果较差,临床上应对该方面予以重视,并针对这些因素,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以减少院前延迟治疗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灌注 院前延迟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PCT术后再灌注损伤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金欢亮 李建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接受PCI治疗,...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心肌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接受PCI治疗,术后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均持续4周。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疗效;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还原型谷胱甘肽(L-glutathione reduced,GSH)、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Ⅰ,cTnI)水平;采用超声仪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对比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60.87%)(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满闷、心悸心慌、气短气促、神疲乏力、咳嗽痰多、手足麻木、口干不欲饮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血清SOD、GSH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K-MB、cTnI、Mb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LVESD(26.65±2.69)mm低于对照组(30.54±3.33)mm(P<0.01)、观察组LVEDD(41.36±3.64)mm低于对照组(45.73±3.41)mm(P<0.01),观察组LVEF(66.54±5.04)%高于对照组(61.43±6.26)%(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再灌注损伤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患者机体中氧自由基,改善心功能及中医症状,降低CK-MB、cTnI、Mb活性,增加SOD、GSH活性,对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MIRI)的心肌微血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气虚血瘀型 急性心肌灌注损伤 心肌微血管保护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殷云雁 周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1996-1999,共4页
再灌注心律失常是指心肌血流阻塞后心肌灌注恢复引起的心律失常。虽然再灌注心律失常是心肌血流成功再通的重要标志物,但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防治对预防这类并发症非常重要。
关键词 灌注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综述
下载PDF
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仁欢 刘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 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比值(D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IRA-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ASTEMI患者108例,入院后均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将TIMI 2~3级纳入SR组(35例),TIMI 0~1级纳入非SR组(73例)。比较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DFR水平、不同CHA_(2)DS_(2)-VASc评分患者DFR水平,分析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相关性及两者对ASTEMI患者IRA-SR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CHA_(2)DS_(2)-VASc评分等级存在显著差异(P<0.05);SR组CHA_(2)DS_(2)-VASc评分、D-D、FIB、DFR水平低于非SR组(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1~2分患者D-D、FIB、DFR水平<3~4分患者<4分以上患者(P<0.05);SR组、非SR组CHA_(2)DS_(2)-VASc评分与DFR均呈正相关(r=0.600、0.790,P均<0.001);CHA_(2)DS_(2)-VASc评分、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832(95%CI0.748~0.897)、0.816(95%CI 0.730~0.884);根据2.4 ROC曲线分析中所获取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与低水平,CHA_(2)DS_(2)-VASc评分、DFR低水平的A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SR可能性高于高水平患者(P<0.05);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AUC为0.907(95%CI 0.836~0.955),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95.89%,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联合DFR预测ASTEMI患者IRA-SR的价值较为可靠,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相关动脉 自发 CHA_(2)DS_(2)-VASc评分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陈思维 谷建峰 +2 位作者 罗勤 赖小娣 闫博宇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4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5例)和病死组(1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电图HRV检测,且... 目的:探讨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参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65例)和病死组(1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心电图HRV检测,且病例资料、检查资料完整;对比两组心电图HRV相关参数[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0~0.40 Hz总频谱成分(TF)、0.14~0.30 Hz低频成分(LF)/0.15~0.40 Hz高频成分(HF)比值],分析心电图HRV参数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价值。结果:病死组SDANN,RMSSD,SDNN,TF较存活组低,LF/HF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心电图HRV的SDANN,RMSSD,SDNN,TF,LF/HF参数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均有一定价值,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心电图HRV参数对AMI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电图 变异性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17
作者 陈荷玲 张华琴 石雪连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二医院2021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9例老年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术,根据术后康复干... 目的探讨心肺康复运动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选择龙岩市第二医院2021年6月—2023年10月收治的99例老年A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PCI术,根据术后康复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和观察组(50例;进行心脏康复运动),两组患者术后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率震荡〔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心肺功能〔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代谢当量(MET_(max))、最大每搏摄氧量(VO_(2max)/HR)〕、心脏舒张功能〔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减速时间(DT)、左心室血流传播速度(FPV)、左心房容积(LAV)〕指标水平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TO显著低于对照组,TS显著高于对照组〔TO:(1.88±0.19)%比(2.17±0.24)%;TS(ms/RR):3.13±0.42比2.95±0.25;均P<0.05〕;观察组VO_(2max)、MET_(max)、VO_(2max)/H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O_(2max)(mL·min^(-1)·kg^(-1)):24.65±3.11比21.35±2.64;MET_(max):8.62±1.63比7.25±1.58;VO_(2max)/HR(mL):17.06±2.55比15.14±2.18;均P<0.05〕,观察组LAVI、LA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T、F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AVI(mL/m^(2)):25.14±2.11比30.54±2.46;LAV(mL):28.23±4.16比37.11±5.02;DT(ms):129.32±10.14比116.31±8.02;FPV(cm/s):51.49±4.05比47.53±3.81;均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00%比18.37%,P<0.05)。结论在老年ASTEMI患者PCI术后实施心肺康复运动能够改善窦性心率震荡,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促进心肺功能、心脏舒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肺康复运动 窦性心震荡
下载PDF
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对重度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成玉 李姗姗 +1 位作者 徐东成 牟磊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171-173,178,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在重度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前循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在重度前循环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前循环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n=30)采用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治疗,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能提升重度前循环ACI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前循环急性 超时间窗动脉取栓术 血管 神经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MG53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19
作者 姚家芳 李小旺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1期25-28,3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MG5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42例,PCI 1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水平,并检测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MG53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CI的AMI患者142例,PCI 1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G53水平,并检测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根据行PCI期间是否发生MIRI将患者分为MIRI组和非MIRI组。比较两组患者PCI后血清MG53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G53对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的检测价值。结果PCI后61例出现MIRI,发生率为42.96%;MIRI组患者血清MG53水平为(138.44±45.23)pg/mL,高于非MIRI组的(108.69±25.8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G53水平与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呈正相关(r=0.386,P<0.001)。ROC曲线显示,血清MG53水平评估AMI患者PCI后发生MIRI的AUC>0.7,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结论AMI患者PCI后血清MG53与MIRI之间存在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MG53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
20
作者 杨博 李方江 +1 位作者 张泽鹏 鲁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进行预测。利用ROC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DAC曲线评价其鉴别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校准度,使用内部抽样法进行验证。结果 构建不同模型取最小AIC值,最终将收缩压、Killip分级、多支病变、BNP升高、白介素6、超氧化物歧化酶纳入预测模型中绘制列线图,AUC面积为0.818(95%CI:0.748~0.888),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以筛选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灌注损伤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