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17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1
作者 王海杰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47-252,共6页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 心肌梗死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最终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近年来,心肌梗死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临床前实验研究。心肌梗死的实验研究常依赖于动物模型,故心肌梗死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探索修复梗死心肌的新技术和新措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中我们对心肌梗死模型建立的技术和应用策略作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 心肌再生 血管新生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脏破裂的列线图模型建立
2
作者 吴鹏 严宁 +3 位作者 马娟 王墨函 贾绍斌 马学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15-423,共9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CR)的风险因素,并依此构建急性STEMI患者合并CR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大数据研究平台、医院信息系统检索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急性STEMI患者5...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生心脏破裂(CR)的风险因素,并依此构建急性STEMI患者合并CR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大数据研究平台、医院信息系统检索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2月急性STEMI患者5412例,其中合并CR的91例患者为CR组,5321例未合并CR患者为非CR组。运用LASSO回归、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STEMI患者合并CR的风险因素,并建立CR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对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估。[结果]LASSO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女性、高血压病史、首次医疗接触时间、休克指数、Killip分级、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乳酸、前壁心肌梗死、24 h内服用β受体阻滞剂、24 h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药物、急诊PCI共13个变量为CR的风险因素(P<0.05)。把筛选出的13个风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Killip分级、首次医疗接触时间、白细胞计数、未行急诊PCI、24 h内未服用ACEI/ARB药物是急性STEMI患者合并CR的风险因素。依据上述6个风险变量建立急性STEMI合并CR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前后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6(95%CI:0.927~0.961)、0.947(95%CI:0.927~0.959),灵敏度分别为0.957、0.904,特异度分别为0.858、0.87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运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证明该模型的预测价值和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偏差没有统计学意义(χ^(2)=12.70,P=0.122),说明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DCA曲线提示模型的预测概率阈值在0.00~0.40之间,临床净获益最高,说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效能,能有效预测急性STEMI合并CR的发生概率,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一定帮助,以期降低CR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心脏破裂 风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发生院内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
3
作者 李金滨 全美玲 李晓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发生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51例AMICS患者,根据院内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AMIC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AMICS)发生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251例AMICS患者,根据院内生存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AMIC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MICS患者院内死亡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251例AMICS患者院内死亡率为38.65%(97/251)。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年龄≥60岁比例和乳酸(Lac)、心肌肌钙蛋白I、脑钠肽(BNP)、D-二聚体(D-dimer)、血肌酐、血尿素氮(BUN)水平高于存活组,收缩压(SBP)、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和Lac、BNP、D-dimer、BUN升高为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SBP、LVEF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程:y=1.246-0.757×年龄-0.053×SBP-0.073×LVEF+0.565×Lac+0.005×BNP+0.554×D-dimer+0.179×BUN。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90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8%、88.96%。结论基于年龄、SBP、LVEF、Lac、BNP、D-dimer和BUN构建的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对AMICS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院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4
作者 林芳 李寒雪 +2 位作者 张琳 韩英 杨跃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在辽宁省金秋医院接受PCI术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216例,依照术后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划分为发生组(n=33)和未发生组(n=183)。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资料、术后用药资料,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不良心血管事件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C反应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CHR)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生组NLR、PLR、CAR、CHR水平及Gensini评分、血小板聚集率(PAR)明显较未发生组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较未发生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LVEF、PAR、NLR、PLR、CAR、CHR是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模型校准曲线与理想模型较为接近,ROC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结论]NLR、PLR、CAR、CHR是影响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EEF1A1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otch/AKT转导途径的影响
5
作者 朱涛 张为民 +3 位作者 阿不都乃比·麦麦提艾力 刘正 艾克热木·吐尔逊 霍强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9期3519-3523,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EEF1A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otch/蛋白激酶B(AKT)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干预组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 目的:探讨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EEF1A1)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otch/蛋白激酶B(AKT)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模型组、干预组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AMI大鼠模型,对照组仅手术穿线处理不结扎。建模后24 h干预组于心肌梗死区原位注射EEF1A1腺病毒,模型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72 h后,心脏彩超测定大鼠心功能,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评估心肌细胞凋亡,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CC)染色法评估心肌梗死面积,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EEF1A1 mRNA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EEF1A1蛋白以及Notch/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前,模型组、干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后3 d后,干预组LVEDD、LVESD明显降低,而LVEF明显增加,模型组LVEDD、LVESD明显增加,而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心肌组织EEF1A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P<0.05),而模型组心肌组织EEF1A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干预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Notch1、Hes1、磷酸化AKT(p-AKT)/AKT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假手术组,模型组Notch1、Hes1、p-AKT/AKT相关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EEF1A1可抑制AMI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凋亡,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Notch/AKT转导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 细胞凋亡 心脏功能 Notch/AKT转导途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韩福生 田雪 +1 位作者 米玉红 何华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975-979,共5页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740例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 目的应用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740例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特征、生命体征、合并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按80%∶20%将研究对象分为训练集(592例)和测试集(148例),采用逻辑回归、随机森林、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支持向量机和深度神经网络5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MACCE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可靠性,选择最优模型。使用Shapley加性解释算法评估特征影响并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最终模型。结果740例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473例(63.9%)发生MACCE。XGBoost模型的AUC最大(AUC=0.862)。在根据特征重要性等级对特征进行减少后,建立了具有5个特征的可解释的最终XGBoost模型。最终的模型可以在内部验证中准确预测MACCE发生(AUC=0.955),其中影响XGBoost模型重要临床特征分别为血尿酸、白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体重和血小板计数。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5种模型中XGBoost模型预测AMI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MACCE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肾功能不全 机器学习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Shapley加性解释算法
下载PDF
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秀云 孙立娟 +2 位作者 姜书娟 冯亚新 宋霈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共计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共计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比较2组的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和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和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P均<0.05)。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 对AMI患者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和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跨理论模型 健康信念模式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刘晶晶 刘浩 于秀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84-89,共6页
目的建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6例老年AMI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时HF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MI-HF组89例和... 目的建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2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26例老年AMI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时HF发生情况将其分为AMI-HF组89例和非AMI-HF组237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AMI并发H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AMI-HF组比较,AMI-HF组年龄>75岁、糖尿病患者比率以及Gensini评分、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3级比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Gensini评分、NT-proBNP、hs-CRP是老年AMI患者PCI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TIMI分级是其保护因素(P<0.05)。基于筛选的危险因素计算出C-Index后,采用ROC曲线评估C-Index对HF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AUC为0.878(95%CI:0.834~0.921),灵敏度为86.52%,特异度为75.95%,准确率为78.83%。结论年龄、Gensini评分、NT-proBNP、hs-CRP是老年AMI患者PCI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TIMI分级是其保护因素,据此构建的模型可预测HF发生风险,从而辅助临床早期识别HF高危人群,并进行个体化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力衰竭 老年人群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9
作者 夏建文 黄建国 +4 位作者 欧阳思敏 李念旭 易斑斓 钟希夷 余桂枝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CCS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Rentro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entrop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助于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再生汤 血运重建 侧支循环 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杨敬稀 彭媛 +1 位作者 林玉云 陈玉琴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导致的血管闭塞和急性心肌细胞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所有分型中最凶险的类型,是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缺血、缺氧导致的血管闭塞和急性心肌细胞坏死,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所有分型中最凶险的类型,是我国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随着有效的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胸痛中心的广泛建立等,AMI在治疗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死亡率明显下降[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力衰竭 风险 模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力衰竭的预测模型及效能评价
11
作者 陈静婉 王戏丹 +2 位作者 翁文超 周一波 唐彪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8期1938-1943,I0003,共7页
目的基于心肌做功超声显像技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新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AMI并接受急诊PCI患者193例,出院后常规随访6个月,根据左心室... 目的基于心肌做功超声显像技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新发心力衰竭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金华市中心医院确诊AMI并接受急诊PCI患者193例,出院后常规随访6个月,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分为心力衰竭组31例和无心力衰竭组1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常规超声检测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二维斑点追踪参数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心肌做功参数[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Bootstrap法计算一致性指数,绘制ROC曲线计算AUC,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进行预测效能验证。结果与无心力衰竭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年龄、峰值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GLS和GWW均增加,而完全血运重建率、GWI、GCW、GWE均降低(均P<0.05)。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峰值cTnI、GLS和GWW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6个月新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而GWI是保护因素(均P<0.05)。Bootstrap法计算列线图一致性指数为0.856;ROC曲线分析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93(95%CI:0.842~0.935,P<0.001),提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校准曲线显示有较好的吻合度,决策曲线显示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比。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术后仍有一定的新发心力衰竭风险,二维超声斑点追踪和无创心肌做功超声显像技术能够较好地评估心肌舒缩功能;列线图模型对指导临床早期识别新发心力衰竭的高危人群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力衰竭 列线图 斑点追踪 整体纵向应变 整体无用功
下载PDF
基于CHAID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组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琼 沈甜 胡正东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取湖南省36家公立医院2018-2020年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830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运用CHAID算法的决策树模型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组合方案...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取湖南省36家公立医院2018-2020年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830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影响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运用CHAID算法的决策树模型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组合方案,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RIV、CV等评价指标分析和评价病例分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平均费用为(26871.19±23169.90)元,中位数为25894.75元,共形成12个病例组合,以及获得相应的住院费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决策树 病例组合
下载PDF
基于检验指标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13
作者 杨茹 李保林 +2 位作者 梁微微 王文慧 魏世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4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基于检验指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300例急性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 目的基于检验指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300例急性AMI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随访1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观察组(发生,61例)和对照组(未发生,239例)。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预测AMI预后的列线图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评分(Gensini评分),胱抑素C(CysC)、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以及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CysC、BNP、hs-CRP和HMGB1水平升高是AM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791(95%CI:0.486~0.984),校准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0.17时,此预测模型在预测AMI患者预后不良风险方面可以提供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该研究构建了AMI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医护人员认识AMI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尽早制订个性化对策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武汉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风险的诊断预测模型: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14
作者 陈宏 陈阵 陈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3期1-5,17,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23年5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15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8月至2023年5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15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将其中503例患者作为训练集,212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构建STEMI患者发生HF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经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年龄、高血压史比例、入住CCU比例、住院天数、发病至入院时间、D-二聚体(DD)是STEMI患者发生HF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ROC的Cutoff=0.094、曲线下面积(AUC)=0.966,并通过nomogram进行可视化呈现。再利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De Long检验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的AUC无显著差异(P>0.05),且验证集nomogram图的赋值评分及趋势与训练集基本相同。结论本研究顺利构建STEMI患者经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推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心力衰竭 预测模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后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海华 徐明星 +3 位作者 周昱和 徐彧 陈群 赵艳芳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05-207,22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发生心力衰竭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心衰)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发生心力衰竭组(n=56)和未发生心力衰竭组(n=12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PCI史、肌钙蛋白I(cTnI)、病变支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钠肽(BN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的变量作为自变量,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发生心衰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NP、TG、LDL-C及HDL-C均是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提示,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NP、TG、LDL-C及HDL-C,AUC分别为0.784、0.609、0.686、0.933、0.644、0.814、0.802、0.75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7.56岁、121.24 mmHg、74.16 mmHg、92.15次/min、352.58 ng/L、1.92 mmol/L、2.20 mmol/L、1.18 mmol/L。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较多,利用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NP、TG、LDL-C及HDL-C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力衰竭 风险预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相关预后模型研究进展
16
作者 姬红梅 王甲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1120-1126,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的局部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严重疾病。尽管近年来,随着早期血运重建的使用,AMI...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的局部心肌细胞坏死和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常见严重疾病。尽管近年来,随着早期血运重建的使用,AMI的治疗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其死亡率仍较高不下,其中,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 CS)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早期对AMI合并CS患者进行准确的危险程度评估及风险分层显得尤为关键。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用于预测AMI合并CS患者的预后,本文旨在综述与AMI合并CS相关的预后模型,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源性休克 预后模型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搏骤停风险预测模型与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瑢 《全科护理》 2024年第4期764-767,共4页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搏骤停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医院30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即训练集210例,验证集90例。...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搏骤停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医院30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即训练集210例,验证集9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emer-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肌酐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低、左前降支罪犯血管、急性心律失常、K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搏骤停的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警模型,训练集的Hose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17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6[95%CI(0.851,0.941),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71.3%。验证集Hose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P=0.407;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0.809,0.961),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81.5%。结论:基于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工作者评估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心搏骤停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心搏骤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急性心肌 心搏骤停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张家口地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
18
作者 杨博 李方江 +1 位作者 张泽鹏 鲁濛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 目的 构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测模型,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 收集张家口地区26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非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进行预测。利用ROC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DAC曲线评价其鉴别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应用价值。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校准度,使用内部抽样法进行验证。结果 构建不同模型取最小AIC值,最终将收缩压、Killip分级、多支病变、BNP升高、白介素6、超氧化物歧化酶纳入预测模型中绘制列线图,AUC面积为0.818(95%CI:0.748~0.888),校准曲线显示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列线图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预测模型有较高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可以筛选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口地区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结局的预警因素及危险分层系统的建立
19
作者 陈春英 姚亚飞 +1 位作者 仇梦悦 曹文昊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结局预警因素,建立危险分层系统,为后续溶栓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纳入研究,遵循7∶3比例分为训练集...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结局预警因素,建立危险分层系统,为后续溶栓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开封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MI患者纳入研究,遵循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40)和验证集(n=60),训练集和验证集各46例、21例溶栓失败,94例、39例溶栓成功,分别纳入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统计训练集、验证集中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MI溶栓治疗结局预警因素,并建立危险分层系统。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溶栓失败组患者的LVEF明显低于溶栓成功组,GRACE评分、NT-proBNP、sFas、Caspasec-3、sTRAIL、高血压明显高于溶栓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GRACE评分、NT-proBNP、sFas、Caspasec-3、sTRAIL、高血压容差为0.320~0.520,VIF为1.900~3.115,多重共线性可能性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LVEF、NT-proBNP、sFas、Caspasec-3、GRACE评分、sTRAIL、高血压均是AMI患者溶栓失败影响因素(P<0.05);验证集、训练集人群中,高危患者溶栓失败率为21.43%、30.00%,低危患者溶栓失败率分别为11.43%、5.00%,且训练集和验证集的Pearson列联系数分别为0.370、0.400。结论AMI溶栓治疗结局预警因素涉及LVEF、GRACE评分、NT-proBNP、sFas、Caspasec-3、高血压,据此建立危险分层系统有助于指导溶栓治疗决策,使更多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溶栓 治疗结局 预警因素 危险分层系统
下载PDF
开胸结扎犬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永 吴继雄 +2 位作者 曹浩 余其贵 章敬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无菌条件下,16只健康杂种犬全麻后,开胸暴露心脏,预阻断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下距左主干1.5 cm处3次,5 min/次,后予结扎,应用结扎前后犬体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心电图(ECG)改变、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病理组织切片等确定... 无菌条件下,16只健康杂种犬全麻后,开胸暴露心脏,预阻断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第一对角支下距左主干1.5 cm处3次,5 min/次,后予结扎,应用结扎前后犬体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心电图(ECG)改变、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病理组织切片等确定急性心肌梗死(AM I)模型建立情况。结果16只健康杂种犬中,存活6周12只,存活1周1只,麻醉意外死亡1只,术中死于室颤2只。认为采用本文方法可成功制备AMI动物模型,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术后可长期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冠状动脉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