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被引量:9
1
作者 杨英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4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方法180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均十分满意,总有效率达到90.90%。
关键词 小剂量倍他乐克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下载PDF
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2
作者 杨英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方法180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均十分满意,总有效率达到90.90%。结论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效果显著,值... 目的探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心绞痛。方法180例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善均十分满意,总有效率达到90.90%。结论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倍他乐克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和血管病变及预后关系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春万 古志辉 +1 位作者 邓斌 冯新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62-1063,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与溶栓治疗和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2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早期心绞痛的 68例患者 ,分析溶栓治疗组与未溶栓组早期心绞痛发生率的异同和冠状动脉造影在有和无心绞...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与溶栓治疗和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 2 5 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早期心绞痛的 68例患者 ,分析溶栓治疗组与未溶栓组早期心绞痛发生率的异同和冠状动脉造影在有和无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异同和对近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溶栓治疗组早期心绞痛发生率为 36 1%,未溶栓组则为 17 1%;有早期心绞痛发生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较对照组病变更严重且多累及 2支以上血管 ;有早期心绞痛发作组 4周内病死率较无心绞痛发生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发生早期心绞痛与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但相关血管严重残余狭窄有关。发生早期心绞痛患者冠状血管病变较无心绞痛发生者更严重和更广泛 ,有早期心绞痛发生的 4周内病死率较无心绞痛发生者低 ,但极易发生再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心绞痛 血管病变 预后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7年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春万 邓斌 +1 位作者 冯新武 李挺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06-70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发生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绞痛的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5例,随访1~7年,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并分析死亡率及再入院率的发生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早期心绞痛的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5例,随访1~7年,平均4.2年,研究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随访平均4.2年,治疗组总入院率为67.4%(29/43),对照组则为93.3%(42/45,P<0.01);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为25.6%(11/43),对照组则为66.7%(30/45,P<0.001)。治疗组总死亡率为16.3%(7/43),对照组为24.4%(11/45)(P<0.05);治疗组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7.0%(3/43),对照组为13.3%(6/45)(P<0.01)。结论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总入院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再入院率;同时能降低总死亡率和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早期 心绞痛 经皮冠状血管重建术
下载PDF
泽兰丹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2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凯宁 余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泽兰丹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22例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福建364000)熊凯宁,余莲我们用泽兰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22例,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3年1月~1996年6... 泽兰丹参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22例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福建364000)熊凯宁,余莲我们用泽兰丹参饮加减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PIA)22例,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993年1月~1996年6月收治早期PIA患者34例,应用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心肌 心绞痛 泽兰丹参饮 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丘增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8期342-343,共2页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病因以及临床特征、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64例...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病因以及临床特征、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某医院在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分别为64例与151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于两组患者病症发作期间早期心绞痛发生相关因素以及患者早期心绞痛发生的特征、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的发生概率约为30%;其中,有无Q波坏死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生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影响和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病症多发生在患者病症发生后14 d以内,其中,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心功能较差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容易出现早期心绞痛病症,可以通过及时发现与及早的临床护理、干预治疗,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病症死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早期心绞痛 相关因素 临床特征 护理干预 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探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郭晓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48-49,共2页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症状和发病因素进行研究,在临床治疗中达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有无早期心绞痛...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症状和发病因素进行研究,在临床治疗中达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的目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有无早期心绞痛现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的差异。结果非Q波梗死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有的比例为83.33%、47.36%;Q波梗死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2.63%、16.66%;高血压史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分别占有的比例为54.54%、45.4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比无早期心绞痛患者更容易发生冠状动脉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早期心绞痛 临床症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临床护理
8
作者 黄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7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32例,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助理...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132例,将这些患者以随机方法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助理干预,对照组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其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绞痛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变化情况,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但观察组中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9%,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8%,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行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使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轻患者痛苦,并且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从而使其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在临床上可进行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绞痛 临床护理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闯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1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 目的:总结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早期心绞痛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1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异。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的发病率为29.8%,发病相关因素中有无Q波坏死、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表现有一定的特殊性;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倍他乐克口服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3.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早期心绞痛多在14d之内,其中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及心功能较差者易发,及早发现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早期心绞痛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桂果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14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护理质量总... 目的:对比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护理总有效率为95.24%,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100.00%,与对照组的66.67%和71.4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早期心绞痛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临床分析
11
作者 卢志雄 王义梅 骆琼华 《中原医刊》 2004年第2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早期心绞痛 (PIA )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以防止梗死延展或再梗死 ,降低AMI的死亡率。方法 :对 79例AMI患者发生PI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有Q波梗塞PIA发生率 2 5 % ,无Q波梗塞PIA发生率 5 0 %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早期心绞痛 (PIA )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以防止梗死延展或再梗死 ,降低AMI的死亡率。方法 :对 79例AMI患者发生PI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有Q波梗塞PIA发生率 2 5 % ,无Q波梗塞PIA发生率 5 0 % ,心功能Ⅰ~Ⅱ级者PIA发生率 2 5 % ,Ⅲ~Ⅳ级者PIA发生率 5 3 3 % ,2周内PIA的发生率为83 3 %。结论 :大多数PIA发生在 2周内 ,无Q波梗塞发生PIA高于有Q波梗塞、心功能减退 ,无Q波梗塞、持续心肌缺血是PIA易患因素 ,积极抗心肌缺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率 无Q波 心绞痛 AMI 早期 急性心肌 心功能 临床分析 亡率
下载PDF
血清ESM-1、sICAM-1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黄瑛 余朝萍 刘天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71-76,共6页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ES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UAP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ESM-1、sICAM-1水平。采用Gensini评估冠脉狭窄积分,依据患者狭窄积分将其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ESM-1、sICAM-1水平。给予吸氧、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后,随访统计治疗6个月内AMI发生情况,将发生AMI患者纳入发生组,反之为未发生组。分析影响UAP患者发生AMI的因素及其对AMI发病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ESM-1、sICAM-1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发生组Gensini评分、ESM-1、sICAM-1、NYHA分级均高于未发生组(P<0.05),SAQ评分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ensini评分[OR=4.674(95%CI:1.598,13.675)]、SAQ评分[OR=4.802(95%CI:1.641,14.049)]、ESM-1[OR=5.573(95%CI:1.905,16.306)]和sICAM-1[OR=4.411(95%CI:1.508,12.904)]是UAP患者发生AMI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Gensini评分、ESM-1、sICAM-1、SAQ评分及联合预测UAP患者发生AMI的敏感性分别为70.0%(95%CI:0.570,0.830)、75.0%(95%CI:0.621,0.882)、75.0%(95%CI:0.614,0.872)、70.0%(95%CI:0.562,0.841)、90.0%(95%CI:0.862,0.904);特异性分别为72.4%(95%CI:0.584,0.863)、75.7%(95%CI:0.618,0.898)、77.6%(95%CI:0.635,0.910)、67.0%(95%CI:0.548,0.823)、91.4%(95%CI:0.773,0.944)。Gensini评分、ESM-1、sICAM-1、SAQ评分联合预测UAP患者发生AMI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0.9。结论ESM-1、sICAM-1与冠心病严重程度有关,Gensini评分、ESM-1、sICAM-1、SAQ评分联合预测UAP患者发生AMI的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 急性心肌 内皮细胞特异分子-1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支架术后急性期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丽娜 林淑敏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心功能指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焦虑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干预后,Tei指数均比干预前有所降低,左室射血分数与6 min步行试验(6MW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ei指数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6MW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睡眠质量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焦虑、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后,对患者心脏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患者的焦虑,提高其睡眠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护理 心功能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神香苏合丸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血管心绞痛临床观察
14
作者 周小凯 金奇志 +1 位作者 傅安艺 管敏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915-919,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极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通过及时植入支架,开通罪犯血管,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极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通过及时植入支架,开通罪犯血管,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2]。但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术后仍反复出现心绞痛症状,有研究报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可能存在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诱发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3]。冠状动脉微血管心绞痛是指由冠状动脉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和心肌血流调节异常诱发的心绞痛[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心绞痛 神香苏合丸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管内皮 心功能
下载PDF
金属组学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15
作者 盛大平 汪雅婷 +5 位作者 乐建军 张艳丽 江鑫垚 李玉锋 王欣 李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K^(+)、Na^(+)、Ca^(^(2+))、Fe^(^(2+))、Mg^(^(2+))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3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入院时或体...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K^(+)、Na^(+)、Ca^(^(2+))、Fe^(^(2+))、Mg^(^(2+))含量变化,并研究其与心肌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37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依据入院时或体检时收集的抽血样本进行临床生化分析,比较两组间血清K^(+)、Na^(+)、Ca^(2+)、Fe^(2+)、Mg^(2+)含量,采用判别方程、主成分分析法(PCA),判断分析哪种金属离子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大。结果表明,AMI患者的血清中Ca^(2+)和Fe^(2+)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血钙、铁水平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它们为基础进行判别分析,获得判别函数式。将血清中K^(+)、Na^(+)、Ca^(2+)、Fe^(2+)、Mg^(2+)的数据代入进行PCA,绘制并分析PCA载荷因子图,可以判断发现Fe^(2+)对于诊断的价值最大。AMI患者的血清中Ca^(2+)和Fe^(2+)含量较低,同时Ca^(2+)和Fe^(2+)对于诊断心肌梗死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金属组学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6
作者 李淑娟 段莎莎 +3 位作者 阿拉腾宝力德 张培人 陈凤英 牛君义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998-1006,共9页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attril/Valsartan,SAC/VAL)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自发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50...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attril/Valsartan,SAC/VAL)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再灌注心脏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自发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50)。采取结扎冠状动脉的方法建立AMI大鼠再灌注模型;实验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术后给予安慰剂(Model);预防性给予SAC/VAL与VAL;治疗性给予SAC/VAL与VAL。术后连续观察10周,以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s-TnT、NT-proBNP、TNF-α、IL-2、IL-6和IL-10等表达水平,以超声心动图测定大鼠LVEDD、LVES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 shortening,FS)及LVEF;10周后处死大鼠并以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并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 CVF);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中p-NF-κB、p-IκB的蛋白水平。结果:(1)与Sham组比较,实验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紊乱、纤维化明显,CVF显著升高(P <0.01);hs-TnT、NT-proBNP、TNF-α、IL-2、I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IL-10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 <0.01);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扩大且收缩功能显著受损(P <0.01)。(2)与Model组比较,用药各组梗死交界区心肌细胞结构相对完整,肌间隙变窄,CVF显著下降(P <0.01);hs-TnT、NTproBNP、TNF-α、IL-2、IL-6水平明显降低(P <0.01),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下降(P <0.05),FS、EF值明显增加(P <0.01)。(3)在两组治疗方案中,SAC/VAL和VAL均可改善AMI后大鼠心功能,但SAC/VAL提供了更好的心功能保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 P-SAC/VAL组与T-SAC/VAL组比较,CVF减小更加明显,hs-TnT、NT-proBNP、TNF-α、IL-2、IL-6水平明显降低(P <0.01),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LVEDD、LVESD、LVEDV、LVESV明显下降(P <0.01),FS、EF值明显增加(P <0.01)。(5)与Model组比较相比,治疗组心肌组织中磷酸化核因子κB(phosphorylated nuclear factorkappa B,p-NF-κB)、磷酸化κB抑制蛋白(phosphorylated inhibitor of kappa B,p-IκB)表达下调(P <0.05)。结论:(1) SAC/VAL或VAL在AMI再灌注后均可有效改善心室重构、心功能;(2)与VAL相比,SAC/VAL在预防及治疗AMI诱导的心功能障碍方面效果更佳;(3) SAC/VAL早期预防性应用可更好地改善心功能。(4) SAC/VAL可能通过下调p-NF-κB、p-IκB蛋白表达发挥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此获益可能与SAC/VAL抑制心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纤维化,改善左心室重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室重构 炎症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崔喜荣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单硝酸异山...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血脂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可改善其预后,对血脂水平有调节作用,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心绞痛症状缓解,促使病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心功能 血脂水平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及凝血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中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薛丹凤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66-0069,共4页
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AP)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分为AMI组60例,AP组50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 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绞痛(AP)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2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为观察组,分为AMI组60例,AP组50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 AMI组和AP组的PLT低于对照组;MPV高于对照组,PDW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和AP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而PT、APTT结果,AMI组较高,与对照组、AP组均存在差异,而对照组、AP组无差异。结论 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冠心病紧密联系,及时监测其数值变化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绞痛患者 血小板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19
作者 周拥志 彭筱平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3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发病6 h内的176例可疑AMI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发病6 h内的176例可疑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有胸痛AMI组90例、无胸痛AMI组32例、非AMI组54例。选择同期在医院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研究对象H-FABP、IMA、肌钙蛋白I(c 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计算H-FABP、IMA、H-FABP+IMA、cTnI、CK-MB对无胸痛AMI组患者的诊断性试验评价指标。结果:有胸痛AMI组及无胸痛AMI组患者IMA、H-FABP、cTnI、CK-MB水平均高于非AMI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62、12.275、8.938、3.294、8.729、16.736、10.283、5.726,P<0.05);有胸痛AMI组患者与无胸痛AMI组患者IMA、H-FABP、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28、1.594、2.875、3.179,P>0.05)。IMA联合H-FABP检测诊断无胸痛AMI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效率均高于IMA、H-FABP、cTnI、CK-MB单独检测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328、16.972、9.375、11.547,P<0.05)。结论:IMA与H-FABP联合检测对不典型AMI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不典型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赵葳 张婉婉 +1 位作者 崔丽娟 赵冬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结合...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在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行PCI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康复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法的基础上接受双心护理。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2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增大,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大;2组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较术前增长,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长,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低于术前(P均<0.05)。术后3个月,2组的生存质量精简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心护理结合早期康复策略可改善行PCI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也可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脉介入术 双心护理 早期康复策略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