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作者

机构

共找到12,9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T波倒置及IL-6、sCD40L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华 于永志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126-127,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T波倒置及白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T波倒置及白介素-6(IL-6)、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24小时内患者心电图是否出现倒置将其分为T波倒置组、T波未倒置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L-6、sCD40L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T波倒置组的IL-6、s CD40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波倒置组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且均优于T波未倒置组(P<0.05);T波倒置与IL-6、sCD40L、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密切相关。结论:介入治疗后早期是否出现T波倒置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效果及预后予以反映,可作为其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介入治疗 T波倒置 IL-6 SCD40L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谷世奎 朱丹丹 +2 位作者 刘虹秀 郝亚逢 王献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651-1654,共4页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于本院行急诊PCI的AMI病人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 目的:分析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于本院行急诊PCI的AMI病人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心肺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PCI术后6个月,两组最大摄氧量(VO_(2) max)、无氧阈、氧脉搏均高于PCI术后1周,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的时间变化与组别之间具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PCI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研究组LVEF均大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1周、3个月、6个月,两组LVEF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一氧化氮(NO)的时间变化与组别之间具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PCI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研究组NO均大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两组NO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内皮素-1(ET-1)的时间变化与组别之间具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PCI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研究组的ET-1均小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1 d、1周、3个月、6个月,两组ET-1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与25.00%,P<0.05)。结论: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能促进AMI病人PCI术后心肺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分阶段心脏康复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肺功能
下载PDF
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赵永 刘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直接PCI术,出... 目的:探讨血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直接PCI术,出院后随访1年,根据随访期间ISR发生情况分为ISR组及非ISR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CaN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病人PCI术后ISR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出院时血清CaN水平对AMI病人PCI术后ISR的预测价值。结果:130例AMI病人PCI术后随访1年,其中25例出现ISR,发生率为19.23%;ISR组体质指数高于非ISR组,主支架直径小于非ISR组,出院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CaN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支架直径、出院时血清CRP、CaN水平是A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出院时血清CaN水平预测A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为0.709,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CaN水平升高是AMI病人PCI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早期预测AMI病人PCI术后IS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钙调神经磷酸酶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丽 王侠 +1 位作者 韩淑洁 罗盛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100-3103,共4页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的8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病...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的8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病人,统计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情况、PCI术手术效果、心功能、心肌灌注分级、起搏器电学参数、心电图参数、再灌注损伤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介入治疗后全部病人均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标准。80例均成功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起搏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阈值、阻抗、QT间期均小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感知、PR间期、QRS间期均大于治疗前(P<0.05);心肌组织灌注(TIMI)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TIMI分级Ⅱ级以上的比例82.50%。80例中16例发生再灌注损伤,但无因再灌注损伤发生死亡者。随访6个月18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可改善AMI合并心律失常病人的心功能、心肌灌注分级、起搏器电学参数、心电图参数,冠状动脉再通率高、起搏成功率高,但可能发生再灌注损伤与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律失常 无导线起搏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妮娜 向小芳 《四川中医》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急诊科AMI直接行PCI后发生HF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 目的:探讨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力衰竭(HF)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急诊科AMI直接行PCI后发生HF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联合组接受常规治疗+达格列净+参芪利心汤。均治疗3个月。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出院时、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超声指标[包括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左室容积(LVEDV)、左室重构指数(LVRI)、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血清微小RNA水平[包括miR-155、miR 208a、miR-302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min步行试验(6MWT)、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生活质量(MLHF)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出院时、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SD、LVMI、LVEDV、LVRI、LVEDD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LVEF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miR-155、miR 208a、miR-302b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NT-proBNP、6MWT均较治疗前增高,MLHF评分均下调(P<0.05),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MACE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MI直接PCI术后发生HF患者,参芪利心汤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室重构,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能与调节miR-155、miR 208a、miR-302b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利心汤 达格列净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下载PDF
rhBNP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7
作者 牛保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13-16,20,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80例AMI合并心衰患者,按随机对...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的80例AMI合并心衰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接受PCI治疗)40例、研究组(接受rhBNP+PCI治疗)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Ⅰ(cTnⅠ)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比对照组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联合PCI治疗AMI合并心衰,能有效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钠尿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症因子 心肌损伤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8
作者 毛兴珍 张西西 吴杰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前后各脂类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 本次研究以通许第一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前后各脂类代谢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 本次研究以通许第一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术后开展半年随访。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脂类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各脂类代谢标志物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脂类代谢标志物间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各脂类代谢标志物对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结果 经PCI术治疗后,112例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为(8.76±2.25)mmol/L,甘油三酯(TG)为(3.72±0.6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5.35±0.72) mmol/L,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为(4.31±1.25),低于治疗前[(15.62±5.47) mmol/L、(10.77±3.69) mmol/L、(10.82±3.33) mmol/L、(5.82±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4.39±1.28) mmol/L,低于治疗前[(8.76±2.1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CI治疗后,112例AMI患者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3.39%(15/112);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检验,TC、TG、LDL-C、AIP与心血管不良事件正相关,HDL-C与心血管不良事件负相关。经检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TC为(9.15±2.44)mmol/L,TG为(4.33±1.16)mmol/L,LDL-C为(6.43±2.12)mmol/L,AIP为(5.44±1.17),均高于预后良好组[(7.41±2.15) mmol/L、(3.34±1.05) mmol/L、(4.32±1.47) mmol/L、(4.02±1.17)],HDL-C为(5.28±1.44) mmol/L,低于预后良好组[(4.11±1.26)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验证,随TC、TG、LDL-C、AIP升高,HDL-C下降,AMI患者行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会明显上升(曲线下面积均<0.85)。结论 PCI术可有效改善AMI患者的脂类代谢标志物,高TC、TG、LDL-C、AIP,低HDL-C对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介入治疗 脂类代谢标志物 心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冠脉微循环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周杰 张淑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冠脉微循环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50例AMI行PCI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5例。... 目的探讨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冠脉微循环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50例AMI行PCI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5例。对照组术前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术后开始服用瑞舒伐他汀钙,观察组则在围术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前降支收缩期血流峰值(SPV)、左前降支舒张期血流峰值(DPV)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V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强化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AMI行PCI治疗患者的冠脉微循环及纤溶功能,还能促进心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微循环 纤溶功能 心功能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赵玲 宋俊迎 +2 位作者 王琼 马高峰 李凤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2081-208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及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衡水市人民医院及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22例,在常规心肌梗死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治疗7 d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及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转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复查心脏超声、左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心房颤动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胺碘酮能够缩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病人转复窦性心律时间,减少心房颤动复发率,并能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房颤动 重组人脑利钠肽 盐酸胺碘酮
下载PDF
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早期左室重构
11
作者 刘晓丹 王飞 +3 位作者 刘艳红 张杰 林海伦 赖玉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5期10-15,共6页
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左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行直接PCI术的102例STEMI患者,根... 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左室重构(LVR)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重症监护室行直接PCI术的102例STEMI患者,根据术后3个月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是否增大≥15%分为重构组(n=42)与非重构组(n=60)。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后48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2D-TTE)、左室纵向应变(LVGLS)及心肌做功参数检查,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两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48h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重构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LVESV高于非重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重构组,术后3个月重构组的左房内径高于非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重构组LVGLS、GWE、GWI、GCW低于非重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WW高于非重构组,但仅术后1个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48 h GWI≤1307 mmHg%及术后1个月GWE≤88%是行直接PCI术后的STEMI患者出现LV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48h GWI≤1307mmHg%和术后1个月GWE≤88%是STE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早期出现LVR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左室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左心室重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
12
作者 杨丽 刘庆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87-489,492,共4页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 m m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白介素(Interlenkim-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明显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不会影响疗效,但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 pci 替罗非班 半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CatLet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李东戈 江荣炎 +2 位作者 涂胜 卜令同 王洪巨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CatLet评分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PCI的202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介... 目的探讨CatLet评分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PCI的202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术中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分为正常血流组(n=131)与慢血流/无复流组(n=71);所有患者均应用SYNTAX评分及CatLet评分评估冠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YNTAX评分、CatLe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评分及CatLet评分高低程度与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相关(P<0.05)。相较于CatLet评分低分组,高分组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风险增加(OR=3.264,95%CI:2.235~6.85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YNTAX评分与CatLet评分对预测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均有一定价值(P<0.05)。Delong检验分析显示,CatLet评分较SYNTAX评分有更高的曲线下面积(0.843比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TAX评分、CatLet评分高分是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相比SYNTAX评分,CatLet评分对术中慢血流/无复流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Let评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无复流
下载PDF
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薄其娜 程丽娟 曹洪丽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08例多次PCI治疗的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焦虑状态... 目的探讨多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08例多次PCI治疗的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焦虑状态。比较不同特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况,分析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结果108例急性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65.97±5.12)分,处于中度焦虑水平;不同文化程度、医保类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吸烟史、饮酒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置入支架个数、病变血管数目、年龄、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用药情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医保类型、ADL评分、文化程度、饮酒史是急性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多次PCI治疗患者处于中度焦虑状态,且其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医保类型、ADL评分、吸烟史、饮酒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焦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注射用尼可地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预防效果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钱赓 陈思 +5 位作者 姜潇思 张颖 阿鑫 李平 田进文 陈韵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36-140,共5页
目的评估注射用尼可地尔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至2019年国内多家中心拟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在直接PCI术... 目的评估注射用尼可地尔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至2019年国内多家中心拟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安慰剂组,分别在直接PCI术前静脉注射尼可地尔或安慰剂。围术期观察患者血肌酐水平的变化,研究终点为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定义为术后48~72 h的血肌酐相较基线血肌酐水平增加超过0.5 mg/dl或与基线血肌酐相比相对增加超过25%。结果最终研究人群纳入了行直接PCI的238例STEMI患者,其中226例(尼可地尔组和安慰剂组各113例患者)完成了围术期肾功能的检测。与安慰剂组相比,尼可地尔组最终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水平显著提高(P=0.001),并且尼可地尔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9.7%比24.8%,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用尼可地尔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降低显著相关(OR 0.379,95%CI 0.16~0.86,P=0.021)。结论尼可地尔是接受直接PCI手术的STEMI患者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在直接PCI术前静脉注射尼可地尔可以有效预防STEMI患者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剂肾病 ST段抬高型心肌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玲燕 袁月敏 +1 位作者 李夫周 薛才广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5期553-555,559,共4页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就诊的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75... 目的:探讨依洛尤单抗与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2022年该院就诊的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75例。基础组患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组的基础上给予依洛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冠状动脉血流分级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闭塞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较基础组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基础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基础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血管再闭塞率为1.33%(1/75),较基础组的10.67%(8/75)更低;观察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为2.67%(2/75),较基础组的12.00%(9/75)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和冠状动脉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血管再闭塞率和MACE发生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依洛尤单抗 双联抗血小板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直接转运与溶栓后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 血流分级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2期89-91,98,共4页
目的探究直接转运与溶栓后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 目的探究直接转运与溶栓后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血流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直接转运PCI的36例患者列入对照组,将接受溶栓后转运PCI的37例患者列入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TIMI分级,记录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为3级的人数(33例,占比89.19%)高于对照组(25例,占比6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7.30%,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后转运PCI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水平,同时调节其血液循环状况,有助于血管再通,可显著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直接转运 溶栓后转运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一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古力斯坦·艾斯卡尔 艾买提江·买买提 +2 位作者 帕丽达·玉山江 吾麦尔江·克力木 米日班·玉素甫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一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AMI患者100例,均行PCI,根据治疗后一年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4例)和MACE(-)组(8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一年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AMI患者100例,均行PCI,根据治疗后一年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4例)和MACE(-)组(8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AMI患者行PCI后一年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和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危险因素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NCM)比例、Genisi评分、SYNTAX评分、LVESD比较,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CM比例、Genisi评分是AMI患者行PCI后一年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当NCM比例为9.090%时,约等指数为0.756,其预测AMI患者行PCI后一年内发生MACE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6.5%,ROC曲线下面积为0.880,95%CI为0.812~0.947,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以NCM比例的最佳截断值9.090%对A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NCM比例≥9.090%为低危患者,NCM比例<9.090%为高危患者。结论 AMI患者行经PCI后一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是NCM比例,检测此指标有助于AMI患者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不良心管事件 非经典型单核细胞亚群比例
下载PDF
急诊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选取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21年3月—2023年3月接收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选取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21年3月—2023年3月接收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行斑块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支架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支架植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成效突出,可显著提升救治水平,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诊 pci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直接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治疗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尤威 叶飞 +3 位作者 陈绍良 田乃亮 张俊杰 徐兢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过程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内持续泵入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急诊PCI疗效及减少术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的过程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内持续泵入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能否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急诊PCI疗效及减少术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0年12月,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冠脉内注射了替罗非班继之静脉持续维持,另将同期的3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时仅静脉内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状况,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TIMI血栓积分(TIMI Thrombus Score)、TIMI血流分级(TIMI Flow Grades)、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情况以及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以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左室射血分数等。结果两者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维持组术后达到TMP分级2级以上获得率(分别为94.6%和67.6%,P=0.003)、校正的TIMI帧数<25帧获得率(分别为91.9%和64.9%,P=0.005)、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sumSTR)(分别为67.6%和27.0%,P=0)、术后1周的射血分数[(56.62±6.897)和(51.59±6.817),P=0.002)]高于对照组,而两组的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继之静脉维持是安全的,可以提高心肌微血管水平的灌注,从而改善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长期预后情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相关血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