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杨蕊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9期21-24,共4页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分别为2 h以下、2~6 h,6 h以上,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患...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分别为2 h以下、2~6 h,6 h以上,按照发病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A组的Q波、T波、ST波阳性改变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ST段抬高型患者的阳性改变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患者(P<0.05)。研究发现,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应用动态心电图,其可呈现患者心电改变情况,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急性心肌 急性 诊断 阳性率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威 尹瑞兴 +5 位作者 陈泉芳 巫艳彬 苌海华 廖园莉 白玉龙 黄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31-933,共3页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194例,其中男162例,女32例;年龄32~86岁,平均(59.9±7.1)岁.明确AM...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在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明确诊断为AMI的患者194例,其中男162例,女32例;年龄32~86岁,平均(59.9±7.1)岁.明确AMI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并按就诊时间(visiting time,VT)的不同分为4组:0 h<VT≤2 h组(25例)、2 h<VT≤4 h组(54例)、4 h<VT≤6 h组(55例)以及VT>6 h组(60例).分别记录各组Q波、R波、ST段以及T波的改变情况,并对各组的阳性改变率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 4组间的性别、年龄及Killip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发生改变总阳性率为26.3%(51/194),其中有Q波改变的占11.8%(6/51),有R波改变的占17.6%(9/51),有ST段改变的占25.5%(13/51),有T波改变的占45.1%(23/51).0 h<VT≤2 h组、2 h<VT≤4 h组、4 h<VT≤6 h组以及VT>6 h组的心电图阳性改变率分别为24.0%(6/25)、38.9%(21/54)、18.2%(10/55)以及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2 h<VT≤4 h组心电图阳性改变率均高于4 h<VT≤6 h组和VT>6 h组( P<0.05),且2 h<VT≤4 h组的阳性改变率最高(38.9%).结论 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改变集中在发病的2 ~4 h,以T波改变多见;识别A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临床特点,有助于及早诊断AMI,为临床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心肌 急性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不典型心电图的表现 被引量:6
3
作者 邹秀娟 杨小波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11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 :观察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结果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6例 (11.5 % ) ,前壁 (前间壁 )心肌梗死 2 0例 (38.5 % ) ,侧壁、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2 3例 (4 4 .3%...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方法 :观察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动态改变。结果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6例 (11.5 % ) ,前壁 (前间壁 )心肌梗死 2 0例 (38.5 % ) ,侧壁、下壁、后壁心肌梗死 2 3例 (4 4 .3% ) ,右室心肌梗死 3例 (5 .7% )。结论 :超急性期心肌缺血、损伤与坏死的指标未完全表现出来 ,再发性、多发性、合并束支阻滞 ,预激综合征等心电图掩盖了心肌梗死的图形 ,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不典型心电图 心肌缺血 心肌损伤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金玉 秦巍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100例,按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患者50例,...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100例,按照发病时间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患者50例,B组患者30例,C组患者20例,A组患者发病时间短于2h,B组患者发病时间为2~6h,C组患者发病时间>6~8h。对3组患者进行24h心电图监测,记录心电图Q波、ST段及T波的变化情况,统计实验数据后计算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 24h心电监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是Q波、ST段及T波的变化。ST段的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波的改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也均高于Q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患者的阳性改变发生率分别为82%,33%和15%,A组阳性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改变发生率为40%,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的2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发病时间在2h内患者病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巨大帮助,ST段抬高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急性心肌 急性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东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90例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有患者55例、18例和17例,发病时间分别为≤2 h、2~6 h及6~... 目的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梗)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经我院确诊的90例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有患者55例、18例和17例,发病时间分别为≤2 h、2~6 h及6~8 h。对三组患者行24 h心电监测,详细记录各组心电图Q波、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阳性改变率。结果经24 h心电监测发现,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阳性改变主要是Q波、ST段及T波的改变。其中,ST段及T波的改变诊断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高于Q波改变。三组的心电图阳性改变发生率依次为81.82%、38.89%和17.65%,A组均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梗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者(34.09%vs.18.18%,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尤其是发病2 h内的患者进行24 h心电监护,对准确判断病情和及时施治非常关键。T波宽大、高耸及ST段抬高可作为急性心梗超急性期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 心电图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翟晓华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1期188-189,198,共3页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120例,按照病程分为A组(75例),B组(25例),C组(20例),A组病程<2 h,B组2 h<B病程<6 h,C组病程>6~8 h。3...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120例,按照病程分为A组(75例),B组(25例),C组(20例),A组病程<2 h,B组2 h<B病程<6 h,C组病程>6~8 h。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相比,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心电图机对所有患者进行24 h不间断心电监测,观察记录A、B、C 3组心电图T波、Q波、ST段的变化情况,对比其阳性变化率。结果 A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61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81.30%;B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10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40.00%;C组发生心电图阳性变化有4例,其心电图阳性变化率为20.00%。将A、B、C 3组患者心电图阳性变化率进行对比,其中A组心电图阳性变化率较B、C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病发2 h内,观察ST段抬高与非抬高情况,把心梗患者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和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两种类型,其中属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型死有55例,其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19例,心电图阳性率为34.54%;属于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有23例,其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4例,,心电图阳性率为17.39%,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心电图诊断阳性率较ST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型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梗超急性期患者采取24 h心电监测,可以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判断,便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 急性 应用
下载PDF
脑外伤致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丽 王兴德 陈忠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4期281-282,共2页
患者男性,33岁。因交通事故致伤头部伴意识不清20min入院。体检:前额部创口深达颅内,颅骨破损,血压80/40mm Hg,头颅CT诊断颅骨多发骨折伴颅内多发积气,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心肌酶及相关检查:超敏肌钙蛋白I 0.038g... 患者男性,33岁。因交通事故致伤头部伴意识不清20min入院。体检:前额部创口深达颅内,颅骨破损,血压80/40mm Hg,头颅CT诊断颅骨多发骨折伴颅内多发积气,左侧额顶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心肌酶及相关检查:超敏肌钙蛋白I 0.038g/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6.0 g/L,肌红蛋白991.6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2U/L,乳酸脱氢酶1326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 脑外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肌酸激酶同工酶 头颅CT诊断
下载PDF
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发病的时间(VT)将其分为A组(VT <...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这些患者发病的时间(VT)将其分为A组(VT <2 h,n=9)、B组(VT为2~4h,n=17)、C组(VT为5~6 h,n=18)、D组(VT> 6 h,n=12)。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统计这些患者心电图改变的阳性率,比较四组患者心电图中Q波、R波、ST段和T波异常改变的阳性率。结果:在这56例患者中,心电图发生非典型改变的阳性率为21.4%(12/56)。在心电图发生非典型改变的这12例患者中,心电图中的Q波、R波、ST段、T波发生非典型改变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3%(1/12)、8.3%(1/12)、33.3%(4/12)、50%(6/12)。在四组患者中,B组患者的心电图发生非典型改变的阳性率高于A组患者、C组患者及D组患者(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发病后的2~4h是其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较为集中的时间段。该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常有T波改变。医生应熟练地掌握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心电图的临床特点,以便对其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 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ST-T改变不显著1例
9
作者 李志勤 熊霖 +1 位作者 张丽萍 符赛琼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ST-T改变 急性心肌 急性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导联ST段 病理性杂音 反复心悸 大汗淋漓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缺血性J波伴T波高耸1例
10
作者 许志强 王秋英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2-62,65,共2页
关键词 T波高耸 急性心肌 J波 急性 缺血性 导联ST段 窦性心律 持续性胸闷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宇英 邓国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22-23,共2页
目的:研究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接受心电图检查时出现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诊断并实施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作本文资料,参考发病时间不同开展分组,将发病时间小于等于2小时的20例... 目的:研究及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接受心电图检查时出现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本院所诊断并实施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作本文资料,参考发病时间不同开展分组,将发病时间小于等于2小时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1组,将发病时间大于2小时小于等于4小时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2组,将发病时间大于4小时小于等于6小时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3组,将发病时间打于等于6小时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4组,四组患者均开展心电图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0例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占据27.50%,其中,3.75%出现Q波改变,5.00%出现ST段改变,8.75%出现R波改变,10.0%出现T波改变;实验2组心电监护阳性合计率(45.00%)对比实验1组、实验3组、实验4组(25.00%、15.00%、25.00%)更高,P<0.05,表明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超急性期其心电图检查时会出现明显的非典型改变,多发生于发病后2-4小时,且以T波改变为主,需要加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 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异常心电图的伪性改善一例
12
作者 周鸿雁 卞士平 常芬英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43-74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异常心电图 伪性改善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艳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年第12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有60例,根据临床就诊时间分为4组,其中包括A组(0<VT≤2h)、B组(2h<VT≤4h)、C组(4h<VT≤...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一共有60例,根据临床就诊时间分为4组,其中包括A组(0<VT≤2h)、B组(2h<VT≤4h)、C组(4h<VT≤6h)、D组(VT在6h以上),对四组的心电监测结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在本文60例病人当中,心电图检查结果呈现阳性一共有16例,占总体的26.67%,其中包括有Q波改变一共有2例,占总体的3.3%;R波改变一共有3例,占总体的5%;ST段改变一共有5例,占总体的8.3%;T波改变一共有6例,占总体的10%;四组病人的心电图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心电图阳性率要比C组和D组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间的心电图会发生明显改变,同时大部分出现在发病以后的2-4小时当中,主要为T波改变,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酷似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损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金山 刘玉东 霍丽华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患者女,72岁。反复右上腹痛、呕吐、纳差1周,畏寒发热2天,于14h前抽搐2次来院急诊。有胸闷4年余。体检:T41.2℃,HR120次/min,BP10.6/6.5kPa(80/50mmHg);急性病容,躁动不安,谵语,口唇发绀,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双肺无殊。腹部B型二维超声... 患者女,72岁。反复右上腹痛、呕吐、纳差1周,畏寒发热2天,于14h前抽搐2次来院急诊。有胸闷4年余。体检:T41.2℃,HR120次/min,BP10.6/6.5kPa(80/50mmHg);急性病容,躁动不安,谵语,口唇发绀,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双肺无殊。腹部B型二维超声诊断示:胆囊壁增厚、毛糙,囊内可探及数个强回声光斑堆积,后方有声影。酶学检查:CK 2568U/L,CK-MB 71U/L,LDH 228U/L,HBDH 202U/L。临床诊断: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急性 心肌 急性损伤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覃兆玲 《当代医学》 2016年第22期88-89,共2页
目的 研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进行研究。按照研究对象来院就诊时间划分为4组。统计比较各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结果 心电图总阳性率29.21%,其中T波异常21例(40.38%)... 目的 研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78例,进行研究。按照研究对象来院就诊时间划分为4组。统计比较各组心电图检查阳性率。结果 心电图总阳性率29.21%,其中T波异常21例(40.38%),发生率最高。组2阳性率为62.79%,高于其他组别(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2~4 h出现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变化阳性率高,为临床提供敏感、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 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利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以2 h为一个时间段将患者分为组1(0 h<VT≤2 h,26例)、组2(2 h<VT≤4 h,56例)、组3(4 h<VT≤6 h,57例)和组4(VT&...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以2 h为一个时间段将患者分为组1(0 h<VT≤2 h,26例)、组2(2 h<VT≤4 h,56例)、组3(4 h<VT≤6 h,57例)和组4(VT>6 h,61例)。分别检测四组患者的心电图,并比较分析各组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中,心电图结果呈阳性51例,阳性率为25.50%,其中6例Q波改变,占3.00%;10例R波改变,占5.00%;19例T波改变,占9.50%;16例ST段改变,占8.00%。组2患者较组3和组4患者更容易出现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在超急性期会出现明显的非典型改变,多发生在2~4 h,以T波为主。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能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急性 非典型
下载PDF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玉英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4期339-340,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存在常见的胸骨后疼痛症状,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来说,指的是冠状动脉分支或主干突然性痉挛,基于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变化。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患者存在常见的胸骨后疼痛症状,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来说,指的是冠状动脉分支或主干突然性痉挛,基于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变化。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心电图进行24 h监测,在准确监测病情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ST 心电图变化 急性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龙衍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5期91-92,共2页
目的探究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30例... 目的探究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3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24 h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T波、Q波、ST段的变化情况以及发病2 h内ST段抬高型心梗与非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心电图诊断阳性率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阳性改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型心梗组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 心肌 急性 治疗诊断 阳性改变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利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9期55-56,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用时分为A、B、C以及D组,并对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就诊用时分为A、B、C以及D组,并对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经过分组后,其A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5%,B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30%,C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20%,D组患者经检测后患病率为10%,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分析后P值<0.05,统计学意义出现。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时间在患病2~4 h内,主要为T波,超急性期心电图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非典型改变
下载PDF
24 h心电图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秋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6期537-538,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是指冠状动脉分支或主干突然性痉挛,在短时间内有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变化出现,主要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血清心肌酶增高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等特点,还将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危...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是指冠状动脉分支或主干突然性痉挛,在短时间内有心肌损伤的心电图变化出现,主要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血清心肌酶增高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等特点,还将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心电图监测 诊断效果 循环功能障碍 心电图变化 心肌酶增高 动脉分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