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慧军 张伟平 +4 位作者 翁剑飞 陈丽玄 钟少艺 林生明 林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ARC)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分为4组各6只,采用X射线辐照仪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0、20和30Gy.照射后观察各组小鼠摄食、进水量、体质量和存活率,通过排尿行为模式研究检... 目的探讨小鼠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ARC)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将24只雌性ICR小鼠分为4组各6只,采用X射线辐照仪单次盆腔局部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10、20和30Gy.照射后观察各组小鼠摄食、进水量、体质量和存活率,通过排尿行为模式研究检测小鼠膀胱功能;1周后处死,光镜下观察膀胱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0Gy组小鼠进食、饮水量和自主活动均正常,体质量增加;1周后所有小鼠均存活,膀胱未见明显新生血管,光镜下见膀胱黏膜细胞层次清晰,黏膜下无水肿,无出血.10Gy组小鼠进食、饮水量下降不明显,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排尿频率未见明显增加;1周后所有小鼠均存活,膀胱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病理切片未见膀胱黏膜明显缺失,黏膜下层见轻度水肿.20Gy组照射后,小鼠摄食饮水量减少、体质量下降,排尿频率明显增加;1周后仅有5只小鼠存活,膀胱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光镜下观察可见膀胱部分黏膜脱落,黏膜下层水肿明显,部分区域见少量散在出血点.30Gy组小鼠进食、饮水量明显下降,排尿频率明显增加;1周后仅有3只小鼠存活,膀胱见较多新生血管,病理切片可见膀胱黏膜坏死脱落,黏膜下层水肿明显,并可见较多出血点.结论采用X射线辐照仪单次盆腔局部照射20Gy能成功诱导小鼠ARC,该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放射性膀胱损伤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可用于后续相关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膀胱损伤 小鼠 X射线辐照仪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