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2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叶菁菁 江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研究组100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设相应的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9.0%,对照组...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研究组100例在神经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设相应的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79.0%,对照组有效率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也有相应变化。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是急性期脑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血栓形成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下载PDF
丹奥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冲 《华夏医学》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丹奥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的疗效 ,为对失去尿激酶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抗栓药物。方法 :将 10 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 (72 h内 )患者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 5 0例 ,舒血宁 (银杏叶注射液 )对照... 目的 :探讨丹奥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 )治疗急性期脑血栓形成的疗效 ,为对失去尿激酶溶栓机会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更有效的抗栓药物。方法 :将 10 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 (72 h内 )患者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 5 0例 ,舒血宁 (银杏叶注射液 )对照组 5 0例 ,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丹奥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丹奥是治疗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其疗效较高 ,不失为失去尿激酶溶栓机会的患者首选的抗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奥 急性期脑血栓形成 抗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期脑血栓形成7项生化指标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曦照 郝梅妹 +1 位作者 包承鑫 陈关珍 《血栓与止血学》 1996年第1期27-28,共2页
19世纪Wirchow指出,血管内血栓形成是由于血管壁改变,血流改变和血液性质改变所致,在不同的血管内血栓形成中,这3种因素的改变,并不是同等程度的,而且互相之间还存在调节和制约。我们从反应这3种因素之多项生化指标中,选择了有意义的7... 19世纪Wirchow指出,血管内血栓形成是由于血管壁改变,血流改变和血液性质改变所致,在不同的血管内血栓形成中,这3种因素的改变,并不是同等程度的,而且互相之间还存在调节和制约。我们从反应这3种因素之多项生化指标中,选择了有意义的7项指标,进行动态观察,以期了解其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脑血栓形成 生化指标 动态观察 脑血栓形成急性 血管内血栓形成 免疫火箭电泳 抗凝血酶 血小板 抗凝液 血流改变
下载PDF
降纤酶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瑞 《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采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45例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收入对照组,其余45例在... 目的 探讨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采用降纤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45例给予常规治疗的患者收入对照组,其余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纤酶治疗的患者收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4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8.89%)高出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G低于治疗前,PT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G低于对照组,P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酶治疗不仅可以有效调节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凝血酶时间,还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患者的预后转归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急性 降纤酶治疗 神经功能 纤维蛋白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36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锋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结果:总有...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28例,生活需要帮助6例;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16例,生活需要帮助7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QLI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急性 血瘀型 逐瘀通脉胶囊
下载PDF
自拟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42例疗效观察
6
作者 陈晓锋 《四川中医》 2010年第6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滋阴通脉汤治... 目的:观察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滋阴通脉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16例,生活需要帮助有21例,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有9例,生活需要帮助有15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QLI积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滋阴通脉汤治疗阴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通脉汤 阴虚血瘀型 脑血栓形成急性
下载PDF
降血压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4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降血压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试验组患者24 h内进行降血压治疗,对... 目的:分析降血压治疗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124例,将其平均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试验组患者24 h内进行降血压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常规治疗,并未给予降血压治疗。当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其给予2个月随访,同时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试验组收缩压为(137.4±10.7)mm Hg,舒张压为(84.5±7.4)mm Hg,对照组收缩压为(143.8±3.86)mm Hg,舒张压为(88.5±7.7)mm Hg,试验组血压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降血压治疗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但对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方面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对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急性患者 降血压治疗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纤溶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秀丽 张艳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8期242-243,共2页
目的分析纤溶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39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纤溶酶治疗,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颈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分析对... 目的分析纤溶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39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纤溶酶治疗,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颈动脉血流速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105例痊愈,73例显效,50例有效,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46%,患者治疗前血液黏度为(5.75±1.12)m Pa·s,颈动脉血流速度为(11.94±0.52)cm/s,治疗后前血液黏度为(4.34±1.03)m Pa·s,颈动脉血流速度为(20.08±1.14)cm/s,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颈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纤溶酶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脑血栓形成急性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许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方式为基础,实施降... 目的分析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50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以常规方式为基础,实施降血压治疗。分析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灶容积、24 h平均收缩压、血压定值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应以CA监测为基础,对其实施针对性降压治疗,以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急性 降血压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子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4期39-39,共1页
目的探究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48例患者进行分析。划分组别,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降压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探究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治疗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48例患者进行分析。划分组别,对照组患者常规用药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降压治疗方案,分析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简称NIHSS评分)下降数据。结果经过降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产生变化,观察组患者血压数据变化数值更高,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更多。结论脑血栓形成急性期降血压及控制血压平稳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形成急性 降血压治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