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富钊 李静 +6 位作者 郑国学 康藤耀 雍熙 陈镜全 谭强 陈开 郑江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影像学随访的8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19例... 目的探讨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和影像学随访的8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其中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19例(IVCT组),未发生滤器相关IVCT患者67例(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变量参数,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风险,找出最佳临界值。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术后下肢制动(OR=0.067,95%CI=0.011~0.411,P=0.004)、术后未规律抗凝(OR=0.104,95%CI=0.017~0.619,P=0.013)和下腔静脉直径(OR=1.466,95%CI=1.095~1.963,P=0.01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C分析下腔静脉直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提示其预测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准确度较高。结论术后下肢制动、术后未规律抗凝及下腔静脉直径偏小是滤器置入术后发生急性滤器相关IVCT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下肢活动、规律抗凝和密切观察下腔静脉直径较小患者,可能有助于减少急性滤器相关IVC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 滤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攀峰 翟水亭 +1 位作者 李晓健 王国权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9例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9例... 目的评价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VC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术治疗的9例急性滤器相关IVC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9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6例患者血栓被一期完全清除,3例患者仍残余部分血栓,采用联合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后,2例达到完全清除,1例滤器内仍残留部分血栓。一期滤器取出率66.7%,累计取出率为88.9%,血栓抽吸时间为(162.4±34.8)s,溶栓时间为(3.8±2.1)d。术后9例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6例出现血红蛋白尿,经治疗后消失,未出现肾功能损害。结论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可有效清除滤器周围血栓,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联合CDT可进一步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增加滤器取出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 急性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超期疑难下腔静脉滤器合并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成功治疗一例
3
作者 李明鑫 张希全 +2 位作者 孙顺吉 蹇兆成 王凯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94-1095,共2页
病人,女性,45岁。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10年并双下肢酸胀不适1年余,以左下肢为著。腹壁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双下肢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双下肢较前轻微肿胀。10年前行IVCF植入术及溶栓治疗,术后肿胀缓解,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病人,女性,45岁。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10年并双下肢酸胀不适1年余,以左下肢为著。腹壁小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双下肢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双下肢较前轻微肿胀。10年前行IVCF植入术及溶栓治疗,术后肿胀缓解,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年前因右下肢肿胀伴疼痛行超声检查,提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给予右下肢静脉AngioJet吸栓、置管溶栓。术后造影显示右股静脉、髂静脉内残存少量充盈缺损,IVCF内可见充盈缺损,术后肿胀缓解,出院后继续口服抗凝药物。3年前因左下肢肿胀行DSA造影检查,提示右侧股静脉、髂静脉显影但管腔纤细,盆腔可见大量侧支血管;左侧髂外静脉显影但管腔纤细,髂总静脉未显影完全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内治疗
下载PDF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肖亮 徐克 +3 位作者 申景 李海伟 童家杰 张曦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711,共5页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发病时间1~12h,发病诱因包括术后及骨折后卧床18例、产后... 目的探讨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操作技术。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4月于我院就治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6例,发病时间1~12h,发病诱因包括术后及骨折后卧床18例、产后5例、无明显诱因13例;合并肺动脉栓塞12例。症状表现为患肢肿胀(患肢大腿周径比健侧大3~10cm)、疼痛、皮肤呈青紫色或苍白,皮温升高或正常,合并肺动脉栓塞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分别经股静脉或经右颈内静脉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后,均行静脉内置管溶栓治疗。术后45~75d经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复查证实下肢静脉及肺动脉内无新鲜或游离血栓后,经右颈内静脉入路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术后给予抗凝、抗炎治疗3~5d。随访4~10个月。结果共置入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36枚,均一次性释放成功,释放过程平均耗时1.5min(0.5~5min),释放过程中滤器弹跳幅度小于2mm,1例滤器置入时倾斜25°,滤器置入后未出现新发生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12例患者于术后45~75d行Günther Tulip腔静脉滤器取出术,均一次性回收成功,回收过程耗时4.4min(2~15min),下腔静脉造影复查未见管壁穿孔及破裂征象。其余24例患者未行滤器取出术,随访期间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下腔静脉闭塞的临床表现。结论 Günther Tulip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具有释放定位准确、捕获血栓能力较高、可取出时间期限长(溶栓治疗时间窗长)、回收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技术操作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可回收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效果
下载PDF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8
5
作者 王耿 李孝虎 +1 位作者 庄佩佩 吴权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续微泵灌注50万U/d尿激酶。根据患者髂股静脉再通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治愈率、并发症等评估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根据患者下肢水肿、髂股静脉闭塞、色素沉着、溃疡等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7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14 d后成功回收71例),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髂股静脉血流基本或全部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6.7±3.1)d。治疗后3、7、14 d肢体周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复查显示,随访6个月时髂股静脉闭塞率和色素沉着率分别为5.3%(4/76)和2.6%(2/76),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9.2%(7/76)和7.9%(6/76),未发生皮肤溃疡。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持续溶栓
下载PDF
临时下腔静脉滤器防护下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与足背静脉溶栓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8
6
作者 方灿军 胡何节 潘力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2-86,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置管溶栓与经足背溶栓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市立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共52例急性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 目的比较急性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患肢置管溶栓与经足背溶栓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市立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共52例急性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置管溶栓组(A组)和经足背溶栓组(B组)。其中置管溶栓组28例,术前均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经足背溶栓组24例,置入临时下腔静脉滤器10例。通过监测患者临床症状、测量下肢周径变化、溶栓并发症、远期通畅率及瓣膜功能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置管溶栓组术后24h患者肢体肿胀开始减轻,3~5d后下肢疼痛、肿胀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溶栓治疗后7d症状基本消退。经足背溶栓组一般48~72h后开始起效,7d后症状明显改善。置管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320±100)×10^4u,总疗程为4~7d;经足背溶栓组应用尿激酶总量为(460±120)×10^4u,总疗程为6~10d。置管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90.12±6.15)%和(86.74±7.24)%,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大、小腿的肢体消肿率分别为(85.71±5.54)%和(85.16±6.57)%,置管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达82.1‰经足背静脉溶栓组治疗后Ⅲ级血栓溶解率患者为50%,两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小隐静脉置管溶栓具备疗程短、起效快、并发症少及PTS发生率低等优点,置管溶栓治疗方法优于经足背溶栓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滤器 导管溶栓 小隐静脉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石赟 符伟国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54-657,共4页
关键词 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局部麻醉 并发症 DVT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卫国 戴正行 +1 位作者 詹一 周喜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者行下腔静... 目的 探究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12),观察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足背静脉溶栓联合常规抗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患肢周径差降低、消肿率及血栓清除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趋于正常,其中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尿激酶使用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溶栓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患肢静脉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超声引导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牟 李鲁滨 +3 位作者 张居文 车海杰 宋富波 曹小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替代DSA引导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3月超声引导下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DVT13例,分析临床症状恢复情... 目的探讨超声替代DSA引导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2010年3月超声引导下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DVT13例,分析临床症状恢复情况、静脉通畅评分及溶栓前后通畅率。结果 13例手术均成功,患、健侧膝上15cm处溶栓前后周径差分别为(7.0±2.4)cm、(3.3±1.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0,P=0.000);患、健侧小腿最粗处溶栓前后周径差分别为(4.1±1.0)cm、(1.8±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7,P=0.000)。术前静脉通畅评分(8.7±1.7)分,术后(3.2±1.4)分,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8.718,P=0.000)。术后静脉通畅率为(62.6±15.0)%。结论超声引导下置放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治疗急性下肢DVT作为一种新技术,具有近期疗效好、无放射性损害、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导管 静脉滤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晓 赛力克.马高维亚 +3 位作者 王护国 哈尔满 吾甫尔 哈力木拉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CVF)置入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的确诊为DVT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对可能引起复发...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CVF)置入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的确诊为DVT且符合入选标准的2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分别对可能引起复发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分型、是否放置ICVF等11项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放置ICVF,未完成抗凝治疗,分型及未行压力循环袜治疗是下肢DVT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其他7项因素与DVT复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VF置入是DVT治疗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使用压力循环袜治疗和规范的抗凝治疗对预防DVT治疗后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复发 统计学 医学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时康 陈进业 +2 位作者 路飞 刘茜 罗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rhPro-UK经CDT治疗,观察组实施rhPro-UK经CDT+IVCF置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尿激酶原用量、残余狭窄处病灶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VCF置入+CDT方案可显著提升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降低栓塞、出血风险,缩短治疗时间,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重组人尿激酶原 导管接触溶栓 下腔静脉滤器
下载PDF
滤器相关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钱水贤 张慈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53-154,157,共3页
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减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生。但是,滤器相关并发症也多见报道。其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nferior vena cava th... 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减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生。但是,滤器相关并发症也多见报道。其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nferior vena cava thrombosis,IVCT)、DVT复发、PE复发、滤器移位、滤器穿透下腔静脉、滤器断裂等。其中,IVCT发生率较高,约为0~28%[1]。文献报道IVCT的发生率的差异如此之大,可能有以下原因:(1)研究是否包括了无临床症状的IVCT患者;(2)研究IVCT时采用下肢静脉造影或CT影像等评价手段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造影 下腔静脉滤器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并发症 导管溶栓 发生率 致死性 下肢静脉造影 患者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忠 王晓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22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腔静脉滤器置入(LVCF)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 目的:观察腔静脉滤器置入(LVCF)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自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凝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LVCF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LVCF联合胫后静脉置管溶栓治疗,溶栓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置入 胫后静脉置管溶栓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分析
14
作者 曹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2021-01—2023-06收治的76例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溶栓与抗凝治疗,观察组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患侧下肢周径差,统计肺栓塞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溶栓和抗凝疗法比较,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溶栓与抗凝治疗下肢DVT患者,在缩小大腿、小腿周径差、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提升治疗效果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经皮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姜广伟 张晓宇 +3 位作者 董若愚 丁殿柱 牛帅 吕柏楠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 目的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MT联合CDT是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溶栓时间,减少溶栓药物用量,提高滤器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滤器
下载PDF
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16
作者 姜广伟 张晓宇 +2 位作者 牛帅 丁殿柱 吕柏楠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769-774,共6页
目的探讨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IVCF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过程中发现的25例早期IVCF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 目的探讨导管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早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形成(IVCF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行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过程中发现的25例早期IVCFT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吸栓组(n=15,给予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和单纯抗凝组(n=10,仅给予单纯抗凝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滤器取出情况、吸栓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相关并发症[血管鞘周围渗血、肺动脉栓塞(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不同时间(出院后1、3、6、12个月)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情况。结果吸栓组中2例患者经导管吸栓后一期取出滤器,13例患者行导管吸栓联合CDT治疗,滤器取出成功率为100%;单纯抗凝组的滤器取出成功率为20%。吸栓组患者的中位溶栓时间为30(25,50)h,中位尿激酶用量为78(71,150)万U。吸栓组中,5例患者在溶栓过程中发生血管鞘周围渗血;所有患者均无PE、大出血、重要脏器出血、下腔静脉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出院后1、3、6、12个月,两组患者的Villalt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2个月,单纯抗凝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PTS发生率高于吸栓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吸栓联合CDT是治疗早期IVCFT安全、有效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滤器回收成功率,降低下肢深静脉PT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血栓形成 导管吸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取出率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使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探究
17
作者 李竹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200-203,共4页
探讨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内收治的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 探讨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内收治的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100例患者为试验观察样本,均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遵照随机数字择取法分离为2组,即:对照组(n=50,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n=50,行围手术期精细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点渗血、肺水肿等总不良事件率为4.00%(2例),对照组的总不良事件为16.00%(8例),较之存在差异(χ2=4.000,P=0.046)。执行护理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血液速度更高显现,其血浆黏度更低(P<0.05)。统计两群组之间的凝血功能水平,护理后观察组PT\APTT\FIB\D-D化验值更低(P<0.05)。护理方案执行前,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的评分为(21.36±6.26)分,对照组为(21.44±6.31)分,比之无差异(t=0.064,P=0.949);护理执行后,观察组评测值为(80.34±8.66)分,对照组为(71.93±10.49)分,组间比之存在差异(t=4.372,P=0.000)。结果 示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数据更高(P<0.05)。结论 基于临床符合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发肺栓塞症状且经证实的患者,在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模式,相较围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言更有护理价值,不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改善凝血功能,提高血流流速,降低血液黏度,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促进护患关系的友好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管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精细化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晓磊 王伟明 +8 位作者 张雷 何虎强 王寓平 袁罡 侯青春 徐凯强 曾宏 何延政 刘勇 《四川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科87例(87条患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手术治疗组(外... 目的评估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科87例(87条患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非手术治疗组(外周抗凝溶栓组)及手术治疗组(顺行置管溶栓组)患者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等指标。结果非手术治疗组53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82±1.96)vs.(3.02±1.05)、(4.25±0.87)vs.(2.13±0.95);而手术治疗组34例,溶栓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cm)分别为(7.96±2.03)vs.(1.85±0.71)、(4.37±0.65)vs.(1.43±0.32);手术治疗组围手术期的肢体消肿率、血栓溶解情况及静脉通畅改善度明显比非手术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顺行置管溶栓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近期疗效明显,然而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得到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青云 高建国 +7 位作者 陈泳 张弘 张琳娜 耿艳侠 高畅 李平 杨植 张小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887-1890,共4页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全身溶栓、抗凝治疗;B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溶栓导管溶栓、抗凝治疗;C组,抗凝治疗。以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介入治疗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近期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各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B组患肢肿胀消退较A、C组快(P<0.01)。B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A、C两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B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U,较A组[(3.06±8.24)×106U]明显减少(P<0.01)。A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C组出现肺栓塞1例。34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6~18个月。无滤器移位及血栓形成。B组中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溶栓 尿激酶 肺栓塞
下载PDF
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亮 童家杰 +2 位作者 解世洋 申景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0-384,共5页
目的评估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例,累及8条肢体。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采用导丝及导管... 目的评估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患者4例,累及8条肢体。经右颈内静脉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后,采用导丝及导管开通闭塞的下腔静脉并置管溶栓治疗。血栓消融后分别经骨静脉或颈内静脉取出滤器。记录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并发症、治疗后有无肺动脉栓塞。结果共置入4枚可回收式滤器、取出5枚滤器(包括原先置入的1枚)。4例下腔静脉开通及局部置管溶栓技术上均获成功;8条受累肢体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滤器置入及取出操作的平均时间分别为2.0 min(1~3 min)和7.6 min(1~20 min)。平均置管溶栓时间11.8 d(8~14 d),取出的滤器体内平均留置时间40.4 d(14~73 d)。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出现明确肺动脉栓塞表现。结论管腔内开通及局部置管溶栓治疗滤器置入后症状性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临床可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滤器 下腔静脉 技巧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