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的急性细胞毒性、抗溃散性和抗冲涮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飞 李奇 +2 位作者 林荔军 高辉 王鹏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norvancomycin-fibrin glu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NV-FG-CPC)缓释系统的急性细胞毒性,体外评估其抗溃散、抗冲涮性能,为这种新型生物材料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β-磷酸三钙、...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纤维蛋白胶磷酸钙人工骨(norvancomycin-fibrin glu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NV-FG-CPC)缓释系统的急性细胞毒性,体外评估其抗溃散、抗冲涮性能,为这种新型生物材料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及去甲万古霉素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充分研磨作为固相,按固液比1 g∶0.4 mL加入500 mmol/L柠檬酸溶液,并按人工骨与纤维蛋白胶体积比2∶1充分搅拌均匀,即制得含4%去甲万古霉素的新型复合磷酸钙人工骨。以单纯磷酸钙人工骨浸提液及正常培养基为双重对照,以复合材料浸提液为实验组,分别制得全培养液培养SD大鼠骨髓贴壁细胞,细胞融合至一定比例时计算其数量级,并测试材料抗溃散性和抗冲涮性。结果各组培养瓶内的骨髓原代贴壁细胞生长良好,接种后约14 d各组培养瓶内细胞融合率85%~90%,此时数量级均106.L-1,改良的体外模拟术中松质骨持续渗血模型测试材料抗冲涮性能结果与传统浸泡法结果一致。结论 NV-FG-CPC缓释系统对SD大鼠骨髓贴壁细胞无急性毒性作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冲涮性及抗溃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纤维蛋白胶 磷酸钙 生物材料 急性细胞毒性 抗冲涮性 抗溃散性
下载PDF
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MBI)产生菌株的急性细胞毒性试验
2
作者 徐成勇 王正祥 +2 位作者 诸葛健 申厚风 陈红菊 《江苏食品与发酵》 1999年第3期24-26,共3页
根据Berdy提出的筛选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理想模式,在筛选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产生菌株的过程中,对于初筛的阳性产生菌株进行急性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得到了3株可以用于二筛的阳性产生菌株。
关键词 黑色素 生物合成抑制剂 菌株 急性细胞毒性 MBI
下载PDF
老龄垃圾渗滤液电化学过氧化(ECP)处理技术
3
作者 罗振江 王阳 +3 位作者 路克平 赵振伟 路望 陈男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老龄垃圾渗滤液(OLL)具有高污染负荷和高处理难度。电化学过氧化(ECP)是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本研究使用ECP处理OLL,在pH7.9和3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91.2%的COD和45.3%的TN去除效率。荧光光谱表明,类胡敏酸类大... 老龄垃圾渗滤液(OLL)具有高污染负荷和高处理难度。电化学过氧化(ECP)是一种有效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本研究使用ECP处理OLL,在pH7.9和3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获得了91.2%的COD和45.3%的TN去除效率。荧光光谱表明,类胡敏酸类大分子有机质被快速去除,荧光强度下降了99.1%。处理过程中絮凝机制和过氧化机制是污染负荷快速去除和OLL急性细胞毒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且处理后对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的光抑制率下降了34.3%。本研究为使用ECP技术处理OLL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过氧化 老龄垃圾渗滤液 COD TN 急性细胞毒性
下载PDF
3种模式对工业废水进行急性毒性判别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珊 敬海明 +6 位作者 张鹏 李煜 谭壮生 齐丽娟 曾迎新 李国君 马玲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1-435,共5页
目的应用啮齿类动物、细胞、线虫3种实验模型同步进行毒性研究,摸索危险废液毒性初筛方法及判定标准的新模式。方法对18件工业废水进行毒性评估,以急性毒性评价为基点,同步进行动物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经呼吸道毒性试验;线虫... 目的应用啮齿类动物、细胞、线虫3种实验模型同步进行毒性研究,摸索危险废液毒性初筛方法及判定标准的新模式。方法对18件工业废水进行毒性评估,以急性毒性评价为基点,同步进行动物急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经呼吸道毒性试验;线虫毒性试验(24h LC50);细胞毒性试验(24hLC50)。结果18件样品小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小鼠急性吸入LC50〉10mg/L,大鼠急性经皮 LD50〉2000mg/kg;18件样品的线虫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为253.1~869.6mg/ml;18件样品的中性红细胞毒性半数致死浓度(24hLC50)为19.87~75.93mg/ml,结论动物试验结果表明18件样品不属于危险废液;4件样品215mg/ml、14件样品464mg/ml提示对线虫有毒性作用;本研究为建立危险废液快速、廉价、实用的多模式毒性评估体系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中不明危险废液的快速预筛检和判别提供了有潜在价值的评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液 动物急性毒性 线虫急性毒性 细胞急性毒性
原文传递
In vitro acute cytotoxicity of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imidacloprid to gill cell line of flounder Paralichthy olivaceus 被引量:1
5
作者 宿烽 张士璀 +1 位作者 李红岩 郭华荣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9-214,共6页
In vitro acute cytotoxicity of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imidacloprid (IMI) to the gill cell line of flounder (FG) that collected in the gill of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examined by 3 widely used endpoint bioass... In vitro acute cytotoxicity of 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 imidacloprid (IMI) to the gill cell line of flounder (FG) that collected in the gill ofParalichthys olivaceus, was examined by 3 widely used endpoint bioassays: NR (neutral red), MTT (3-(4,5-dimethylthiazol-2-yl)-2, 5-diphenyltetrazoliurn bromide) and TCP (total cell protei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MI increased at concentrations ≥0.5 μg/ml. The ICs0 value of NR, MTT, and TCP was 41.86, 38.46, and 39.08 μg/ml, respectively. The ultrastructural observation revealed that the mitochondria of the cells exposed to 60 μg/ml IMI for 48 h were severely damaged, swollen or disrupted, while their nuclei and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rn (RER) remained normal. This would suggest that the mitochondria are probably the primary target of I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idacloprid cell line cytotoxicity flounder Paralichthy olivace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