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3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患者血液感染危险多因素分析
1
作者 袁玲 汪继平 +3 位作者 李强 周丽 肖敏 方琴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63-67,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患者发生血液感染(BSI)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其BSI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简阳市人民医院的ABSSSI患者。病例组为入院后48h内发生BSI的患者,对照... 目的研究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ABSSSI)患者发生血液感染(BSI)的人口统计学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其BSI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就诊于简阳市人民医院的ABSSSI患者。病例组为入院后48h内发生BSI的患者,对照组为无BSI的ABSSSI患者。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BSSSI患者BSI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病例共纳入392例,其中病例组196例,对照组196例。ABSSSI患者BSI的危险因素有男性(OR=1.85,95%CI=1.11~3.66)、急性肾功能衰竭(OR=2.08,95%CI=1.18~3.66)、既往住院史(aOR=2.41,95%CI=1.24~4.93)、乡村居民(aOR=2.18,95%CI=1.38~3.4)、外周血白细胞增多(aOR=2.24,95%CI=1.41~3.55)、体温异常(aOR=2.86,95%CI=1.66~4.93)。结论人口统计学因素中男性、既往住院史、乡村居民以及临床特征中急性肾功能衰竭、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体温异常都与ABSSSI患者继发BSI高度相关,是BSI主要高危因素。本研究结果能为ABSSSI伴BSI患者的早期处理提供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细菌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 血液感染 危险因素 人口统计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Melinta制药厂宣布美国FDA批准德拉沙星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
2
作者 徐晓勇(摘译) 刘笑芬(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1,共1页
2017年6月19日,Melinta制药厂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新药德拉沙星(Delafloxacin)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成人急性细菌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德拉沙星(商品名Baxdel)是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供静脉或口服。德拉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 2017年6月19日,Melinta制药厂宣布美国FDA已批准其新药德拉沙星(Delafloxacin)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成人急性细菌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德拉沙星(商品名Baxdel)是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可供静脉或口服。德拉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均具有抗菌活性。两项Ⅲ期非劣效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德拉沙星单药口服或静脉滴注与万古霉素和氨曲南联合应用的疗效相仿。患者对德拉沙星耐受性良好,仅有0.9%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结构感染 急性细菌 美国FDA 制药厂 FDA批准 沙星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
下载PDF
FDA:批准Melinta公司新药Baxdela(Delafloxacin)治疗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
3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7期26-26,共1页
Melinta近日宣布FDA批准了治疗由易感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新药Baxdela(Delafloxacin)。Delafloxacin是一种氟喹诺酮,能对抗包括MRSA在内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病原体。Delafloxacin新药申请(NDA)的批准得到了2... Melinta近日宣布FDA批准了治疗由易感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的新药Baxdela(Delafloxacin)。Delafloxacin是一种氟喹诺酮,能对抗包括MRSA在内的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病原体。Delafloxacin新药申请(NDA)的批准得到了2个3期临床研究的支持,研究证明静脉注射或口服单疗法在FDA的48~72 h早期临床反应的主要终点上,并不亚于万古霉素和阿兹特龙的结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结构感染 急性细菌 FDA批准 新药申请 治疗 结合疗法 氟喹诺酮 革兰阴性
下载PDF
结构化护理方案在ICU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皮肤衰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韦晓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49-0152,共4页
分析ICU脓毒性休克患者伴急性皮肤衰竭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12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均伴急性皮肤衰竭,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4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 分析ICU脓毒性休克患者伴急性皮肤衰竭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3年1月至12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87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均伴急性皮肤衰竭,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共4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共44例,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皮肤毛细血管充盈时间(CRT)、皮肤花斑评分(SMS)、平均动脉压(MAP)、血压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CRT短于对照组,SMS评分更高,血压和MAP均有明显上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ICU脓毒性休克患者伴急性皮肤衰竭采用结构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皮肤状态,减少并发症,稳定血压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护理方案 ICU脓毒性休克 急性皮肤衰竭
下载PDF
莫西沙星治疗皮肤细菌感染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爱平 余进 +3 位作者 吴艳 丁颖果 王丹 朱学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3-247,共5页
目的:比较每日po 1次莫西沙星400 mg与每日po 2次左旋氧氟沙星200 mg,治疗轻中度急性无合并症皮肤细菌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病、疖、单纯脓肿和伤口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平行研究,共入选88例患者,试验组和对... 目的:比较每日po 1次莫西沙星400 mg与每日po 2次左旋氧氟沙星200 mg,治疗轻中度急性无合并症皮肤细菌感染(包括蜂窝织炎、脓疱病、疖、单纯脓肿和伤口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平行研究,共入选88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疗程7~14天,主要疗效参数为治疗结束后第1,第7天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第1天,莫西沙星组与左旋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33/39),85.0%(34/40);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3.8%(30/32),93.9%(31/33)。在治疗结束后第7天莫西沙星组与左旋氧氟沙星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3%(29/34),90.0%(36/40);细菌学清除率分别为92.9%(26/28),93.9%(31/33)。莫西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12/44),左旋氧氟沙星组为11.4%(5/44)。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急性无合并症皮肤细菌感染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细菌感染 莫西沙星 治疗 随机双盲对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蔡林 徐前喜 +5 位作者 陈雪 李厚敏 宋秋荷 张述华 张英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0-130,共1页
为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商品名:奥络)对细菌性皮肤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笔者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治疗细菌性皮肤感染。并与莫匹罗星软膏(百多邦)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感染 皮肤 细菌 夫西地酸
下载PDF
臀部寻常狼疮误诊为皮肤细菌感染一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艳 白美蓉 +2 位作者 康每 钟美如 陈维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51-552,共2页
患者,男,59岁。因双臀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破溃伴痒痛2年,于2011年10月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臀部内侧出现一个黄豆大小淡红色斑,自觉无症状,未予以治疗。2个月后皮损逐渐增大、增多,逐渐累及到右侧臀部靠近腹股沟处。
关键词 左臀部 皮肤细菌感染 寻常狼疮 误诊 患者 无症状 腹股沟
下载PDF
基于2%莫匹罗星软膏治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作用观察2%夫西地酸乳膏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俊 李玉良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306-1308,共3页
[目的]观察2%夫西地酸乳膏(fusidic acid cream,FAC)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计采用2%FAC治疗为治疗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Mupirocin ointment,MO)治疗为对照组;研究病例选择按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肤病各... [目的]观察2%夫西地酸乳膏(fusidic acid cream,FAC)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计采用2%FAC治疗为治疗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Mupirocin ointment,MO)治疗为对照组;研究病例选择按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皮肤病各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前提,在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病例资料里选出82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1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按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Eczema area severity index,EASI)评分并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35例,总有效率35/41(85.37%),对照组有效36例,有效率36/41(8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中度瘙痒,未经任何处理,自行缓解,发生率为1/41(2.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FAC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细菌感染 2%MO 2%FAC EASI评分 安全性 比较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伴细菌感染的早期鉴别诊断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凌 韩文瑞 +2 位作者 李艳玲 荣蓉 张跃云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20期3088-309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伴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76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伴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早期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资料完整的76例炎症性皮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测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所有患者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查。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PCT与非感染组患者PCT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6.083,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CRP与非感染组患者CRP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594,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WBC与非感染组患者WB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437,P>0.05)。PCT、CRP、WBC的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906、0.740、0.529,PCT、CRP和WBC的灵敏度分别为80.0%、77.5%、47.5%,PCT、CRP和WBC的特异度分别为83.3%、61.1%、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血清PCT有利于炎症性皮肤病伴感染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炎症性皮肤 细菌感染
下载PDF
急性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感染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琳 李梦华 +2 位作者 钟剑波 卜璋于 吴黎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5,共3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感染。患者男,26岁。因左侧面部红肿伴发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4 d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面部钱币大皮肤肿物,质软,中央少许浆脓分泌物,部分结痂。脓液细菌培养和鉴定为巴西奴卡菌,经复方磺胺甲恶唑口服治疗后...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巴西奴卡菌感染。患者男,26岁。因左侧面部红肿伴发热、左颈部淋巴结肿大4 d入院。体格检查:左侧面部钱币大皮肤肿物,质软,中央少许浆脓分泌物,部分结痂。脓液细菌培养和鉴定为巴西奴卡菌,经复方磺胺甲恶唑口服治疗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皮肤感染 巴西奴卡菌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国富 张美华 《中国药业》 CAS 2014年第22期39-40,共2页
目的比较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 目的比较莫匹罗星软膏与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2%莫匹罗星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EASI和瘙痒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EASI和瘙痒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91.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疗效分布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分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2%夫西地酸软膏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者能较好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夫西地酸软膏 细菌感染皮肤 疗效
下载PDF
偶然分枝杆菌致皮肤感染59例及其细菌学特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池细弟 高世华 +2 位作者 林蓉金 黄金生 陈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6-116,94,共2页
关键词 偶然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细菌学特性
下载PDF
百多邦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及致病菌株的分离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景春 王家璧 +3 位作者 刘跃华 何志新 谢勇 晋红中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百多邦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及致病菌株的分离冯景春王家璧刘跃华何志新谢勇晋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100730)我科应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Ba... 百多邦治疗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及致病菌株的分离冯景春王家璧刘跃华何志新谢勇晋红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100730)我科应用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2%莫匹罗星软膏(商品名百多邦,Bactroban)治疗65例局部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株 百多邦 细菌感染 皮肤 分离
下载PDF
57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纪冰 马筱玲 +2 位作者 胡白 李华 陈多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4-604,F0003,共2页
关键词 感染皮肤 细菌培养 敏感试验药物
下载PDF
皮肤细菌感染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东明 蒋丽潇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细菌是皮肤表面最常见的微生物,皮肤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这类感染可以来之凶险,也可以慢性迁延。因此,诊断和处理皮肤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是皮肤科医师的重要基本功。本文旨在从整体上阐述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 细菌是皮肤表面最常见的微生物,皮肤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的感染之一。这类感染可以来之凶险,也可以慢性迁延。因此,诊断和处理皮肤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是皮肤科医师的重要基本功。本文旨在从整体上阐述细菌性皮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细菌感染 病理 治疗
下载PDF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淑华 陈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10期14-18,共5页
关键词 细菌感染皮肤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类白喉杆菌 皮肤表面 生长繁殖 链球菌
下载PDF
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海燕 方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6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失禁性皮炎发生情况、皮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且失禁性皮炎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皮炎相关并发生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护理后,研究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结论: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能够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失禁性皮炎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 失禁性皮炎 结构皮肤护理方案
下载PDF
皮肤细菌感染及其诊疗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东明 黄芩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细菌是人体常驻菌群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自无症状到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按由表及里的次序简要介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疾患。即表皮感染、皮肤附属器感染、真皮及其它深部组织感染... 细菌是人体常驻菌群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菌感染也是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自无症状到中毒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按由表及里的次序简要介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疾患。即表皮感染、皮肤附属器感染、真皮及其它深部组织感染。涉及的疾病包括窝状角质松解症、体臭、足臭、红癣、腋毛癣、痱、脓疱疮、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症、毛囊炎、疖及疖病、痈、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织炎、丹毒、坏死性筋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感染 细菌 感染治疗
下载PDF
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胜春 宋俐 葛清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患处涂抹新霉素软膏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 目的探讨莫匹罗星治疗小儿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患处涂抹新霉素软膏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莫匹罗星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80.56%,且P<0.05,两组患儿疗效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细菌感染性皮肤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莫匹罗星药物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今后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 小儿细菌感染皮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溻渍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41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丽萍 许鹏光 杨志滨 《现代中医药》 CAS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溻渍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共41例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选用 不同药物,采用冷溻渍法,热溻渍法及罨包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4例, 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结论 中药溻渍法治疗急性皮炎... 目的 观察运用中药溻渍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共41例的疗效。方法 根据病情选用 不同药物,采用冷溻渍法,热溻渍法及罨包法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痊愈19例,显效14例, 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结论 中药溻渍法治疗急性皮炎、皮肤感染、溃疡病 疗程短,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皮炎 皮肤感染 溃疡 中医药治疗 冷溻渍法 热溻渍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