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晶晶 石少慧 +2 位作者 巴伟松 王怀颖 徐月清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 ,1组为假手术组、2组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3组4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 ,分别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aper -oxide... 目的了解银杏叶提取物对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4组 ,1组为假手术组、2组为缺血再灌注模型组、3组4组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 ,分别检测各组家兔血清和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aper -oxidedismutase ,SOD)活性 ,丙二醛 (malondialdihyde ,MDA)含量。结果两治疗组家兔较模型组再灌注1h、2h血清MDA含量下降 ,SOD活性升高。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家兔 抗氧化能力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减轻白细胞致肾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2
作者 董文斌 冯志强 +4 位作者 李莉华 冉兵 赵春玲 杨成万 李永秋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5年第1期6-9,共4页
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肾损伤的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 reperfusion,IR)和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和再灌注60min、120min时... 采用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白细胞致肾损伤的作用。实验分:IPC、缺血再灌注(inchemic reperfusion,IR)和对照组。均去右肾,检测在缺血前、缺血60min和再灌注60min、120min时混合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再灌120min时左肾系数(Left renal coefficient,LRC)、肾组织中的白细胞数以及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s,LPO)含量,并在光镜下对再灌120min时的肾小管的病理变化进行评分。结果表明:IR组在再灌注120min时,以上指标同对照组和IP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血中白细胞数与LPO、LRC、肾小管评分的改变呈正相关(P<0.05),肾组织中白细胞数与LRC、肾小管评分呈正相关(P<0.05),IPC组肾组织中白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白细胞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一个重要因素,IPC具有减轻白细胞所致的肾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IPC) 白细胞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不同时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3
作者 李文 李伟 +2 位作者 程丰 王光策 王锁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评价不同时点急性肾IRI大鼠的肾损伤程度。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背侧入径夹闭双侧肾蒂的方式构建急性... 目的:通过构建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评价不同时点急性肾IRI大鼠的肾损伤程度。方法:将3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以2%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以背侧入径夹闭双侧肾蒂的方式构建急性肾IRI模型,不同的分组按照不同的缺血时间(0、5、15、30、45和60 min)进行处理,再灌注24 h后,腹主动脉采血2 mL用于检测肾功能(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取出肾脏,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随着肾缺血时间延长,急性肾IRI模型大鼠肾功能进行性减退(P<0.05),肾组织病理损伤愈加严重(P<0.05),肾小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凋亡指数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而大鼠肾缺血60 min再灌注的肾损伤程度最严重。结论:大鼠肾脏控制缺血时间45 min再灌注时间24 h时构建的急性肾IRI模型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不同时点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TNF-α表达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井欢 于丹 +4 位作者 高原 王哲 王莹 潘茜 关洪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疗法对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大鼠脑组织中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不同疗法对免疫效应表达的差异,为眼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疗法对缺血再灌注损伤24 h后大鼠脑组织中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与体针不同疗法对免疫效应表达的差异,为眼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体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眼针穴区组与眼针穴区外组(n=8)。模型组、眼针穴区组、眼针穴区外组与体针组均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ELISA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24 h后大鼠血清TNF—α含量,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24 h后大鼠脑皮质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再灌注24 h后大鼠脑皮质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模型组大鼠评分降低(P<0.01),但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眼针穴区外组大鼠评分与模型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眼针穴区组、体针组和和眼针穴区外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但以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减少更明显,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眼针穴区组、体针组和眼针穴区外组大鼠脑组织TNF—αm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下调(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眼针与体针在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免疫效应相当,且两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均与脑组织TNF—α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眼针疗法 体针疗法
下载PDF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晓峰 吴毅泰 +1 位作者 李江涛 孙向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黄芪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肾脏保护
下载PDF
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哲 王德山 +4 位作者 王莹 马贤德 赵金茹 王守岩 关洪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368-4370,共3页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脑源... 目的探讨眼针治疗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脑组织BDNF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脑组织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脑源性神经因子
下载PDF
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原 王哲 +6 位作者 于丹 王莹 井欢 潘茜 赵金茹 王守岩 关洪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105-4107,共3页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性,为眼针疗法自成诊疗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 目的分别观察眼针与体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与体针疗法的效应差异性,为眼针疗法自成诊疗体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眼针穴区组、眼针穴区外组与体针组。采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3 h后脑皮质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3 h后,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大鼠降低(P<0.01),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针穴区组、体针组和眼针穴区外组较模型组大鼠脑皮质BDNF mRNA和蛋白质含量均升高(P<0.01),但以眼针穴区组和体针组升高较明显,眼针穴区组与体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眼针与体针在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效应相当,且两种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皮质BDN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眼针疗法 体针疗法
下载PDF
Wistar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姜锡男 陈方敏 +7 位作者 石家齐 严波 谷江 张亚 李登宝 沈俊 梁骏 任德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108-1111,1193,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安全、高成功率的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50min后松开,于伤后第3、5、7天取肾,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安全、高成功率的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50min后松开,于伤后第3、5、7天取肾,经一系列处理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以观察在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是否出现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抗原及该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该法造模成功率达93.3%,实验组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Kim-1抗原表达率上升,同时该细胞有明显细胞形态学改变(P>0.05)。结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Wistar大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且成功率高、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脏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Notch-1/NICD信号在普罗布考保护大鼠急性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洪艳 彭宇婕 王莹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6-659,685,共5页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与Notch-1/Notch胞内域(NICD)蛋白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普罗布考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 目的:研究普罗布考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与Notch-1/Notch胞内域(NICD)蛋白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及普罗布考组。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经普罗布考腹腔注射处理后,采用转角试验判断神经功能,2,3,5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体积,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印迹检测Notch-1和NICD蛋白的表达,免疫酶联反应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普罗布考可改善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减轻脑水肿;与缺血组相比,普罗布考治疗组Notch-1/NICD蛋白表达降低,IL-8和TNF-α分泌也相应减少。结论:普罗布考可激活Notch-1/NICD信号通路,进而调节IL-8和TNF-α的表达,发挥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普罗布考 NOTCH-1 Notch胞内域蛋白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A
下载PDF
氢溴酸樟柳碱预防给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丹丹 彭成 +2 位作者 谢晓芳 刘莟 潘媛 《中药与临床》 2016年第6期31-33,37,共4页
目的:观察氢溴酸樟柳碱预防给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预防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以及血清NO、NOS、Ach、AchE... 目的:观察氢溴酸樟柳碱预防给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观察预防给药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行为学评分、脑梗死面积、脑含水量以及血清NO、NOS、Ach、AchE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动物比较,氢溴酸樟柳碱在预防给药小剂量下对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明显改善,在脑梗死面积、脑水肿、NOS、NO方面小剂量组也都表现出改善趋势,大剂量组在脑行为学方面、脑梗死面积、NOS及Ach方面表现出改善趋势。结论:氢溴酸樟柳碱预防给药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樟柳碱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NOS ACH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NSE及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玉敏 孙春蒲 冯浩楼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12年第3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胰岛素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按疗程每组分别分为1d组、3d组与7d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胰岛素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与胰岛素治疗组,按疗程每组分别分为1d组、3d组与7d组。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胰岛素2 IU/(kg.d)和50%葡萄糖注射液2g/(kg.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d),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每组动物治疗结束前检测行为学变化,结束时取血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并观察海马病理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力明显提高,血清NSE浓度降低,脑组织缺血性损伤减轻。结论胰岛素可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损伤程度,且保护作用随疗程增加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全脑缺血灌注损伤 胰岛素 行为学 NSE
下载PDF
天麻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婉辉 陈嘉元 +5 位作者 王志明 刘凌钊 邓慧 张奕炜 董晓先 梁仲培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天麻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天麻,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以及血清尿素氮(BUN)。结果肾缺血40min再灌注6h、24h后肾组织SO... 目的研究中药天麻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天麻,测定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以及血清尿素氮(BUN)。结果肾缺血40min再灌注6h、24h后肾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升高,血清BUN含量升高。应用天麻后肾组织的SOD活性升高(P<0.05)、MDA下降(P<0.01),血清BUN含量下降(P<0.01)。结论天麻能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天麻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大鼠 丙二醛(MDA) 脂质过氧化反应 SOD活性 血清尿素氮 组织SOD 清除自由基 损伤模型 方法建立 腹腔注射 一氧化氮 活性降低 肾组织 BUN 24h 升高 含量 下降
下载PDF
FVB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CHOP蛋白作用的探讨
13
作者 张军力 陆春来 +1 位作者 郑丰 刘风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994-998,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ICR、FVB两种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后的差异,探索导致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致病分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ICR、FVB两种小鼠(雄性、8—10周龄)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n=12),两种小鼠的模型组... 目的通过对比ICR、FVB两种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后的差异,探索导致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致病分子,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ICR、FVB两种小鼠(雄性、8—10周龄)各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n=12),两种小鼠的模型组采用相同的方法建立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模型(先切除右肾再夹闭左肾肾蒂45rain),再灌注24h后收集模型组小鼠的心脏血、肾脏,检测各小鼠血浆BUN浓度,观察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CHOP蛋白的表达,对照组检测同样的指标。结果(1)。肾组织PAS染色可见:ICR、FVB小鼠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R小鼠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又明显重于FVB小鼠模型组(P〈0.01);(2)血浆BUN浓度:ICR、FVB小鼠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ICR小鼠模型组高于FVB小鼠模型组(P〈0.01);(3)Western—blot:ICR、FVB小鼠模型组CHOP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1),ICR小鼠模型组CHOP蛋白的表达量高于FVB小鼠模型组(P〈0.05)。结论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ICR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程度明显重于FVB小鼠,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表达也明显上调,提示CHOP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FVB小鼠对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存在抗性,机制可能与CHOP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CHOP
下载PDF
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微细结构变化的法医病理学研究
14
作者 朱宝利 李德祥 官大威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14-15,13,F002,共4页
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首位,而缺血性心脏病又占心脏性猝死的首位。然而猝死的尸检表明只有5%~40%发现有心肌梗塞的证据,而绝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未见典型的病理变化。事实上很多心脏性猝死除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外尚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冠脉... 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首位,而缺血性心脏病又占心脏性猝死的首位。然而猝死的尸检表明只有5%~40%发现有心肌梗塞的证据,而绝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未见典型的病理变化。事实上很多心脏性猝死除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外尚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冠脉机能突变而且还有痉挛、纤凝、纤溶和再灌注损伤问题。临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确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微细结构 法医病理学 尸检 心脏性猝死 法医鉴定学
下载PDF
大鼠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后处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光磊 王汉民 +4 位作者 刘广厚 陈威 何丽洁 孙世仁 张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2-814,共3页
目的:建立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3个缺血后处理组(IPO1,IPO2,IPO3组),分别制作动物模型.IR组在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血供,IPO1,IPO2和IPO3组在肾缺血45min后分别采用... 目的:建立肾脏缺血后处理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3个缺血后处理组(IPO1,IPO2,IPO3组),分别制作动物模型.IR组在同时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后恢复血供,IPO1,IPO2和IPO3组在肾缺血45min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其中IPO3组采用反复10次再灌注20s-缺血20s的后处理方法.恢复血供24h后留取各组大鼠静脉血标本及肾组织,检测肾功能指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肾小管损伤程度进行评分.结果:IPO3组血尿素氮为(27.9±3.2)mmol/L,血肌酐为(232±49)μmol/L,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为382±48.和IR组相比,IPO3组的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其余两个缺血后处理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肾脏缺血后,采用IPO3组的方法可以减轻急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脏IRI的后处理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大鼠 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脏
下载PDF
B7-H1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干细胞治疗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叶奎 刘一东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8期179-183,共5页
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如白细胞黏附、钙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调节、免疫原性和自我更新、多能分化、抗炎特异性的特性。在免疫耐受中,... 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如白细胞黏附、钙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免疫反应、氧化应激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调节、免疫原性和自我更新、多能分化、抗炎特异性的特性。在免疫耐受中,B7-H1起着重要作用,是免疫治疗中有效的靶点,调节外周组织中的B细胞或T细胞应答,反向调节免疫应答及自身免疫疾病。间充质干细胞上调B7-H1的表达,增加抑炎因子的表达,增加免疫调节作用,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急性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间充质干细胞可增强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抗炎细胞因子,减少炎性细胞因子,B7-H1信号通路参与间充质干细胞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1 干细胞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两种术式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彦 王锁刚 +4 位作者 翟琼瑶 王帝 汪绪祥 朱时玉 王光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目的常见的建模手术途径为腹部切口和背部切口。文章通过对比经腹部和背部途径两种手术方式,探讨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腹部手术组(经腹部正中切口... 目的常见的建模手术途径为腹部切口和背部切口。文章通过对比经腹部和背部途径两种手术方式,探讨建立一种简易、实用的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8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腹部手术组(经腹部正中切口进行结扎双侧肾蒂45 min)、背部手术组(经背部双侧肋下缘切口进行结扎双侧肾蒂45 min),正常对照组无手术处理,每组16只。术后观察各组大鼠24 h一般情况,相应试剂盒测定各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ELA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称重并计算肾系数,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进行肾小管坏死评分,并对30 d内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生存率、肠梗阻发生率及腹腔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腹部手术组大鼠血清肌酐[(49.55±2.86)μmol/L]、尿素氮[(16.39±1.39)mmol/L]水平较正常对照组[(34.89±4.40)μmol/L、(5.69±1.01)mmol/L]明显增高(P<0.05);背部手术组大鼠血清肌酐[(47.53±5.63)μmol/L]、尿素氮[(17.14±2.26)mmol/L]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肾系数值[(0.77±0.04)g/100 g]比较,经腹部和背部手术组大鼠[(0.85±0.04)、(0.87±0.05)g/100 g]显著增加(P<0.05)。镜下观察发现两手术组肾小管上皮组织肿胀明显,大量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坏死溶解改变,管腔扩张程度明显,组织间质水肿,左、右肾损伤程度基本一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经腹部及背部手术组肾小管坏死评分明显增高(P<0.05),左、右肾组织肾小管坏死评分结果趋势基本一致。术后30 d背部手术组大鼠存活率(100%)明显高于腹部手术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背部途径手术更容易成功建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感染风险低、对胃肠道功能影响小、伤口恢复快,机体炎症反应轻,存活率高,肠梗阻发生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中医药在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文叶 王肖龙 +2 位作者 高俊杰 陈骁康 陈铁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9期31-34,共4页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血运重建的同时,伴有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死。中医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在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及作用,病因病机包括气滞...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血运重建的同时,伴有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和心肌细胞的坏死。中医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在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机制及作用,病因病机包括气滞血瘀、热毒、气虚血瘀、心阳虚衰、痰瘀阻络、气阴两虚,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痰瘀并治、益气养阴。同时,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中医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军华 千智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856-859,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 mg·kg^(-1),每日1次,连续6 d,第7天复制大鼠左冠状...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对照组。黄芪组大鼠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40 mg·kg^(-1),每日1次,连续6 d,第7天复制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I/R模型;I/R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操作同黄芪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复制I/R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结扎前、结扎30 min、再灌注120 min及再灌注180 minⅡ导联心电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a^+-K^+-三磷腺苷(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电图ST段在结扎30 min、缺血再灌注120 min、缺血再灌注180 min时均出现缺血性改变。黄芪组大鼠心电图ST值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I/R组(P<0.05)。黄芪组和I/R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均受损,黄芪组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受损程度轻于I/R组;黄芪组大鼠心肌Na^+-K^+-ATP酶α1亚型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高于I/R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急性MIRI,保护大鼠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预处理 急性心肌缺血灌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小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体会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广宇 周南 +3 位作者 王利民 黄有林 吴陈喾 刘华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5年第4期308-311,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小鼠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于术后24h和48h后处死观察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另一组观察其病情及存活情况14天。结果各... 目的观察应用小鼠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性肾损伤模型的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其中两组分别于术后24h和48h后处死观察肾功能及肾脏病理变化,另一组观察其病情及存活情况14天。结果各次造模成功率均达85%以上;术后24h及48h实验组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肾脏外观出现典型“大白肾”表现,镜下出现典型急性肾小管坏死表现,并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组织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在观察期间逐渐出现典型急肾衰竭表现,至14天末,死亡率达91.7%,而对照组全部正常存活。结论应用微型动脉夹夹闭小鼠双侧肾动脉可制备稳定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而且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衰竭 急性缺血-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