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亮 谭诗云 李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693-697,共5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危急且高死亡率的腹部急症。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缺乏特异性,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进展至肠管并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最终导致临床病死率居高不下。近年来,...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危急且高死亡率的腹部急症。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通常缺乏特异性,患者确诊时病情往往已进展至肠管并发生不可逆性坏死,最终导致临床病死率居高不下。近年来,尽管随着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AMI在诊断上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这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并且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来解释检查结果。因此,寻找能够早期精确诊断AMI的客观、便捷、特异性的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对降低AMI病死率至关重要。本文总结国内外关于诊断AMI的经典、新型及其他血清生物标志物,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血清生物学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的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曾祥泰 徐智 凌晓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5期438-441,共4页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是一组复杂的消化系统的急危重症,此类疾病发病急,进展快,早期诊断并作出及时处理是决定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介绍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探讨简便、快速、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附14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宏宇 章希炜 陈国玉 《消化外科》 CSCD 200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8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14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6例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3例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4例 ,...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198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14例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6例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 3例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4例 ,非血管阻塞性急性肠缺血 1例 ,均经病理证实。 10例有与腹部体征不相符的剧烈腹痛 ,6例存在慢性肠缺血表现。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确诊 1例 ,CT确诊 2例 ,11例为术中发现。 14例均行手术治疗 ,术后均行溶栓、抗凝治疗 ,9例治愈 ,5例死亡。结论 ①器质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血栓等病史伴与腹部不相符的剧烈腹痛是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重要临床特征 ;②选择性动脉造影和CT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③血管的再管化、必要的肠切除和术前、后抗凝及溶栓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 ;④出现慢性肠缺血表现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辉超 廖立安 陈楷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2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7天、第10天血浆D-二聚体含量分别为(6.87±2.10)、(3.33±1.20)、(2.33±1.20)mg/L,对照组分别为(0.36±0.06)、(0.36±0.06)、(0.36±0.06)mg/L;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进行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76.67%(23/30),特异度为80.00%(24/30)。结论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实施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可早期筛查疾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早期诊断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早期诊断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世文 何津春 +1 位作者 宋爱琳 王林燕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肠缺血状态下的有关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40只兔急性肠缺血模型和53例临床上处于不同程度肠缺血时期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 目的 探讨急性肠缺血状态下的有关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40只兔急性肠缺血模型和53例临床上处于不同程度肠缺血时期的病人,分别于术前和术后不同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其血清肌酸激酶(CP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乳酸脱氢酶(LDH)、乳酸(LA)、C-反应蛋白(CRP)的活性和CO2 CP,并判断其变化与肠组织缺血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 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CPK,CK MB,LDH,LA及CRP的活性,随肠组织缺血的程度加重而逐渐升高,随肠组织缺血状态的改善而逐渐下降;而CO2 CP则相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动物各组,临床病人治疗前与对照组的上述6项测定值均差异有显著性;这些生化测定值在可逆性肠坏死组与不可逆性肠坏死组间、非手术组入院后1h与可逆性肠坏死组术前2h间比较(除CO2 CP),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1);治疗后的病人各时点的测定值(除非手术组的CRP,CO2 CP和手术非肠切除组的CO2 CP外)与其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 这些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动态测定对反映急性肠缺血的状态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监测和早期诊断各类肠缺血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实验
下载PDF
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京安 梁杰雄 +4 位作者 王宇夫 何力生 郭洋 李华志 张雅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8年1月11例术前检查不能明确的可疑AMI患者资料,均行腹腔镜探查。结果8例(72. 7%)术中证实为急性肠...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18年1月11例术前检查不能明确的可疑AMI患者资料,均行腹腔镜探查。结果8例(72. 7%)术中证实为急性肠缺血坏死,均中转开腹手术切除坏死段肠管,其中7例行Ⅰ期吻合,1例因缺血坏死肠管广泛,结肠内容物较多,腹腔污染严重而行远段小肠造瘘术,术后2天因腹痛剧烈不缓解再次行腹腔镜探查,发现部分残余小肠肠管呈渐进性缺血坏死,再次行坏死小肠切除+小肠造瘘术,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78~185 min),平均出血量95 ml (40~210 ml),平均住院时间11 d(7~28 d),8例均痊愈出院,术后均于门诊定期复诊6个月,未再次出现明显腹痛、腹胀等症状,进食正常,大便良好,其中二次手术者术后3个月行小肠造瘘还纳,术后恢复良好。另3例探查术中见肠管远端存在不同程度粘连,血运、蠕动正常,无明显出血、坏死表现,行肠粘连松解术。结论对于腹部症状和体征不相符,伴有急性肠梗阻的可疑AMI患者,在严格掌握探查指征以及手术时机情况下,腹腔镜技术可有效地用于AMI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腹腔镜 早期诊断 坏死 腹腔镜二次探查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早期CT血管成像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谦 李伟 赵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5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早期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特征,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MI患者的CTA检查资料。结果 9例中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栓,2例发现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早期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特征,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MI患者的CTA检查资料。结果 9例中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血栓,2例发现肠系膜下动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1例发现肠系膜上静脉分支血栓,3例发现肠系膜下静脉血栓;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血栓;9例血栓性肠坏死,治愈4例(44.44%,4/9),死亡5例(55.56%,5/9)。结论 AMI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诊断CT检查诊断意义不大,CTA以及选择性肠系膜DSA检查有确诊意义;CTA在AMI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胡雄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5期33-36,共4页
目的评判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实行于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该文报告中将2018年4月—2020年9月广州新市医院急诊科予以诊断的3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纳入试验组具体评估资料,并将同时间段接受... 目的评判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实行于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早期诊断过程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该文报告中将2018年4月—2020年9月广州新市医院急诊科予以诊断的3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纳入试验组具体评估资料,并将同时间段接受健康检查的31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参照组具体评估资料,两个组别都予以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测定,统计各个组别不同时间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检测所得数值,对比临床具体诊断结果和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检测具体结果。结果试验组入院第1 d、入院第7 d、入院第10 d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检测所得数值对比参照组体检当天对应结果情况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第7 d、入院第10 d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检测所得数值对比本组入院第1 d对应结果情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第10 d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检测所得数值对比本组入院第7 d对应结果情况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临床具体诊断结果用作评估标准,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对于早期判断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是77.42%。结论对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项目指标存在较高诊断敏感性,可协助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D-二聚体 早期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健康体检 D-二聚体试剂盒 诊断敏感度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12例诊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解旭品 方欣 +1 位作者 林乃弓 刘坚 《浙江实用医学》 2012年第6期415-41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结果 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2例术中行坏死小肠切除术,...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2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肠系膜上动脉栓塞6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结果 6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2例术中行坏死小肠切除术,2例术中行尿激酶溶栓术,治愈2例,死亡4例。6例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抗凝治疗,4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住院期间死亡4例,8例出院患者随访6~18个月,2例失访,2例于随访期间死亡。结论腹部增强CT或者CTA是早期诊断急性肠系膜缺血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降低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死亡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取栓 溶栓 抗凝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
作者 刘海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116-1119,共4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治疗 中老年人群 心血管疾病 AMI 细胞损伤 营养物质
下载PDF
急性肠缺血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海坤 王敏华 曾祥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88-291,共4页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是重要的外科消化系统急症,该病早期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患者一旦确诊多数已进入晚期,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急性肠缺血疾病的预后取决于对其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所以寻找一种能够早期特异性诊断的方法,具有重... 急性缺血性肠疾病是重要的外科消化系统急症,该病早期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患者一旦确诊多数已进入晚期,从而造成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急性肠缺血疾病的预后取决于对其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所以寻找一种能够早期特异性诊断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应用价值。尽管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肠缺血疾病的不断研究,对其早期诊断已取得明显进展,但目前仍无一项非常确定的技术可以准确判断肠管的缺血程度和存活状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诊断急性肠缺血的影像学方法及实验室生化指标,并讨论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从而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缺血性疾病提供有效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影像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继发引起急性缺血性肠病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艳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12期2336-2336,共1页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少见急腹症之一[1]。占急性肠缺血的10%。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疾病早期或轻症患者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63.4%[2]。现将近10年我院收治的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引发...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少见急腹症之一[1]。占急性肠缺血的10%。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疾病早期或轻症患者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达63.4%[2]。现将近10年我院收治的脾切除术后继发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引发急性缺血性肠病8例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临床分析 术后继发 脾切除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 疾病早期 急腹症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疾病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凯 顾晓诚 贾中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979-3981,共3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e artery embolism,SMAE)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肠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快速诊断及开通闭塞的血管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疾病 影像诊断 治疗 ARTERY 缺血性疾病 快速诊断 病死率
下载PDF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云 《内科》 2006年第2期175-177,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 慢性肠系膜缺血 动脉供应 急性肠系膜缺血 心血管病 诊断与治疗 缺血性疾病 左半结 诊疗技术 早期诊断 右半结 饮食结构 血液供应 血流灌注 十二指 流行病学 解剖分类 缺血 疾病诊断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的诊断与治疗
15
作者 张成 于文庆 王自立 《新疆医学》 200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Fagge[1]于1876年首次报道MVT.1935年Warren等[2]第一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来描述.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MVT是指有症...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me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MVT)是一种罕见的肠道缺血性疾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Fagge[1]于1876年首次报道MVT.1935年Warren等[2]第一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临床疾病来描述.它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MVT是指有症状,不超过4周;而症状超过4周,且没有肠梗死,或经腹部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的,称为慢性栽MVT[3].在肠系膜缺血性疾病中,MVT占50%~17.9%[4,5].肠系膜静脉血栓通常累及肠系膜上静脉,很少累及肠系膜下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 诊断与治疗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肠系膜上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影像学检查 MVT 首次报道 临床疾病 误诊率 梗死 经腹部 血栓通 慢性 症状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路军华 孙勃 陈清海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9年第5期34-35,共2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多为高龄,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后,病死率较高。结论急性肠... 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回顾,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多为高龄,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后,病死率较高。结论急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术前往往很难做出诊断,但结合其特点,如发病初期症状与体症不相称,肠管坏死后出现腹膜炎等情况,应充分考虑本病的可能,对可疑患者选用恰当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早手术探查。术后继续支持、抗炎、抗凝等治疗,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早期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20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红 王宏伟 +1 位作者 秦悦 陈晓凤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1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水平 缺血性疾病 特异性临床表现 血管外科 早期诊断 AMVT 发病率 跨学科 病死率
下载PDF
酷似胃溃疡的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4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荣彪 《浙江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约占肠缺血性疾病的15%-20%。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我院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共收治ASMVT患者4例,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是临床少见的急腹症,约占肠缺血性疾病的15%-20%。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病死率均较高。我院2001年7月至2009年7月间共收治ASMVT患者4例,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胃溃疡 缺血性疾病 临床症状 2009年 早期诊断 急腹症 误诊率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诊疗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晓宇 李沛雨 郗洪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6-1440,共5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腹症。AMI发病早期十分隐匿,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与轻度的腹部体征分离现象,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早期的CT血管成像(CTA)已经取代血管造影成为AMI诊断的金标准。但AMI缺...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腹症。AMI发病早期十分隐匿,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与轻度的腹部体征分离现象,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早期的CT血管成像(CTA)已经取代血管造影成为AMI诊断的金标准。但AMI缺血一旦到达晚期,则会出现不可逆性肠坏死。AMI在发病后6 h内及时得到救治,病死率会降至10%~20%,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AMI诊疗指南,一经确诊后AMI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而在预后方面我国尚无相关方面的随访报告,因此,对于AMI的早期确诊及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此类急性重症病人的救治显得格外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 不可逆性透壁性坏死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原文传递
急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杨艳丽 李铭 +3 位作者 任庆国 齐琳 高丰 滑炎卿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76-878,共3页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缺血性肠病的一种,它是由肠道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血性疾病,总病死率为60%~80%[1],由动脉原因所致的AMI更为常见。按病因可将AMI分为4类。①肠系膜上动脉栓... 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是缺血性肠病的一种,它是由肠道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血性疾病,总病死率为60%~80%[1],由动脉原因所致的AMI更为常见。按病因可将AMI分为4类。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占40%~50%,为其最常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缺血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治疗 诊断 缺血性 缺血性疾病 回流障碍 血供不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