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联合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作者 肖雪玲 傅懋林 +3 位作者 郑晓鸣 王双虎 吴美娜 陈雅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206-1209,1214,共5页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联合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O医...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联合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O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患病组,另取同时期12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血清Lp-PLA2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为金标准,评估CTA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CTA联合Lp-PLA2检查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病组Lp-PLA2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9%,CTA检查结果阳性率为74%,CTA联合Lp-PLA2检查结果阳性率为81%,且二者与DSA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P均<0.001)。CTA联合Lp-PLA2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均高于CTA单独诊断(P均<0.05)。结论Lp-PLA2辅助CTA对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脂蛋白磷脂酶A2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
2
作者 张文彪 覃玉术 +5 位作者 刘银银 吕正祥 周杰 任梅 文璋 苏菁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 目的应用脑CT灌注成像评估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前、后侧枝循环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均给予脑CT灌注成像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修正Rankin量表(mRS)评分、患侧脑灌注参数图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间(TTP)。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46,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侧CBF、CBV、MTT、TT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CBV、CBF均显著提高,MTT、TTP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治疗组CBV、CBF高于对照组,MTT、TT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脑灌注CT成像技术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是可行的,丁苯酞可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改善侧枝循环,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CT灌注成像 丁苯酞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侧枝循环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蔡永亮 任明山 +1 位作者 杨任民 王共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7-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9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A组 (川芎嗪 12 0mg)、B组 (川芎嗪 2 4 0mg)、C组 (川芎嗪 4 80mg) 3组 ,观察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ICVD)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9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A组 (川芎嗪 12 0mg)、B组 (川芎嗪 2 4 0mg)、C组 (川芎嗪 4 80mg) 3组 ,观察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组、C组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总有效率 :A、C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血液流变学 ,与治疗前比较 ,A组 1项、B组 3项、C组 7项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大剂量川芎嗪治疗ICVD具有临床疗效好 ,血液流变学改善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子荣 丁建平 戚乐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对其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四组,...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中,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对其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技术进行辅助治疗,根据患者发病时间将其分为四组,对各组成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时间在12h内的三组患者ADC信号较低,DWI信号较高,与常规信号出现的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病12h后患者的DWI项序列与常规序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急性脑缺血性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辅助临床医生及早发现病变的部位及判定病灶大小。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诊断 磁共振扩散成像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微栓子监测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燕辰 李玲 +1 位作者 张淑敏 何梅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微栓子监测(MES)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微栓子监测109例神经内科患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4例(试验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同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记录微栓子监测阳性及阴性患者... 目的探讨微栓子监测(MES)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微栓子监测109例神经内科患者,其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64例(试验组),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同时进行颈部血管彩超,记录微栓子监测阳性及阴性患者的颈部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 1)试验组中35例微栓子阳性病例数占54.7%,对照组45例25例微栓子阳性病例数占5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60例微栓子阳性病例数中具有颈动脉斑块者40例,占66.7%;49例微栓子阴性病例数中具有颈动脉斑块者18例,占3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稳定斑块与稳定斑块比较中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栓子监测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间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监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升血压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冀英 贾建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0-191,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死及致残的主要病因.对ICVD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病因之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以减少卒中的发生率已成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致死及致残的主要病因.对ICVD的治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高血压是其最重要的病因之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以减少卒中的发生率已成为临床惯例,但ICVD发生后出现的急性期高血压是否需要治疗则有较大争议[1],根本原因是由于缺血脑组织的血流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升血压治疗 降压药物 高血压 副作用
下载PDF
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胡颖 吴保鑫 +1 位作者 冯文清 张孝良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5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范畴...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9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5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范畴,病历号尾数为偶数的45例患者进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丁苯肽软胶囊进行干预。治疗14天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对比两组的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病情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以及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丁苯肽软胶囊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肽软胶囊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NIHSS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现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家幂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35-237,共3页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抗血栓治疗 纤溶酶原激活剂 神经细胞保护剂 亚低温治疗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观察分析
9
作者 牛忠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38-41,共4页
分析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4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 分析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共4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狭窄血管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流速、近期再通总有效率(治疗后1个月评估)、随访1年,了解远期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狭窄血管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流速比较,P>0.05,而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狭窄血管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流速均改善,而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狭窄血管舒张末期流速、收缩期峰流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再通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来看,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可有效改善脑血管血流,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近远期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丁苯酞加阿替普酶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锦霞 唐开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4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丁苯酞加阿替普酶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发病3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60例。单一组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综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合...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丁苯酞加阿替普酶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发病3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60例。单一组仅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综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合并使用丁苯酞。对比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Barthel指数(BI)以及脑梗死体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 d后,综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8.37±3.37)、(6.18±2.36)分低于单一组的(9.86±3.14)、(8.14±3.4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患者的IL-6、CRP、IL-10、BI指数、脑梗死体积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综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单一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联合使用丁苯酞和阿替普酶进行治疗,比单独使用阿替普酶治疗效果更佳,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和脑梗死体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阿替普酶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效果
下载PDF
CT颅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爱华 《影像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CT颅脑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给予患者CT平扫检查与CTP检查,对比检出率。将患者划分为A组与B组,A组... 目的:分析CT颅脑灌注成像(CTP)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给予患者CT平扫检查与CTP检查,对比检出率。将患者划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为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疾病,B组患者为CI(脑梗死)疾病,均为46例。对比两种疾病类型的CTP检出差异。结果:CTP的疾病检出率为95.65%,CT平扫的疾病检出率为67.3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侧的TTP(峰值时间)、MTT(对比剂通过时间)和健侧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侧的TTP、MTT、CBV(脑血容量)和CBF(脑血流量)与健侧对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该类疾病患者行CTP诊断可显著提高疾病检出率,并能有效指导病情程度判断,进而支持治疗方案的最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颅脑灌注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亚低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保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席富强 薛继娇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9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动脉溶栓组与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脑保护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动脉溶栓组与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单纯动脉溶栓组应用单纯的动脉溶栓治疗方法,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组在亚低温环境下进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比较三组治疗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和单纯动脉溶栓组(P<0.05);区域性血管内低温加动脉溶栓组治疗后24 h、2周NIHS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动脉溶栓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亚低温环境下进行动脉溶栓治疗对脑保护效果理想,临床上应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动脉溶栓
下载PDF
探讨CT颅脑灌注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鲁慧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采用CT颅脑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于2013年4-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所参与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1例,全部经MRI与CT检查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20例为TIA组,...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采用CT颅脑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于2013年4-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所参与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1例,全部经MRI与CT检查明确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20例为TIA组,脑梗死者41例为CI组。所有病例均分别开展CT颅脑灌注成像,并于CT平扫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再酌情分析两种不同病例的实际表现差异。结果 CT颅脑灌注成像检查有效检出率为95.1%,明显高于CT平扫检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组中患侧的TTP与MTT与健侧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CI组中患侧的CBV、CBF、TTP与MTT与健侧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颅脑灌注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综合多项检验指标结果可更好的判断疾病发生与进展状况,为治疗提供良好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CT颅脑灌注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
14
作者 卢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病死率与体温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入院第1,2天和出院或死亡当天及前一天体温进行比较,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发热病人病死率比体温正常病人...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病死率与体温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入院第1,2天和出院或死亡当天及前一天体温进行比较,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发热病人病死率比体温正常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52.9%和4.9%,P<0.01)。结论发热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控制体温,预防感染,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发热 病死率 护理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展开介入治疗对提高疗效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发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162-163,共2页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入选患者总数为100例,入院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选患者全部接受C T检查和数字...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入选患者总数为100例,入院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入选患者全部接受C T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介入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并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管狭窄程度、血管再通情况。结果:相比于CT检查结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总检测准确性明显升高(P<0.05),主要表现在对于血管狭窄程度不足50%的患者的检出上。在血管完全闭塞、狭窄程度99%至70%、狭窄程度69%至50%上的检出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血管面积狭窄程度、直径狭窄程度均降低(P<0.05),病变长度明显增长(P<0.05),最小直径明显增大(P<0.05)。血管完全再通有65例(65%),部分再通有32例(32%),未通有3例(3%)。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能提高疾病检出率,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以此展开介入治疗可有效提供患者疗效,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 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大永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评价一疗程后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促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丁苯肽软胶囊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牛建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795-797,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46例,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46例,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一年零九个月后,对全部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管再通情况和治疗前后生活能力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试验组24 h再通率(90. 24%)显著高于照组(73. 17%),P <0. 05,符合统计学差异评估标准。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TCD持续监测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利于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再通率,促使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管再通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颖 《哈尔滨医药》 2012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根据发病时间将急性期脑缺血患者(发病时间在0~24 h以内)以3 h为标准间隔共分为四组,比较总结各组影像图像特点。结果发病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磁共振图像;根据发病时间将急性期脑缺血患者(发病时间在0~24 h以内)以3 h为标准间隔共分为四组,比较总结各组影像图像特点。结果发病0~12 h以内的一、二、三组患者病变DWI均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改变,与常规序列信号出现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2~24 h组患者DWI序列与常规序列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磁共振扩散成像对于发现病变、确定病变部位、病变大小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扩散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 诊断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胃黏膜损伤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李鸿彬 丁贯一 孔静波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3年第4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胃黏膜损伤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重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20
作者 高燕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5期93-94,共2页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致.开展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尤其要重视“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所致.开展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积极治疗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能有效地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目前尤其要重视“超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超早期治疗 血管事件 高血压理想治疗 康复治疗 二级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