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毒化瘀颗粒影响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周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石清兰 王明刚 +3 位作者 毛德文 龙富立 邱华 张荣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11-1513,I0004,共4页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内毒素脂多糖(LPS)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后6 h、24 h、48 h每组抽取6只大鼠采取标本,进行...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D-氨基半乳糖(D-Gal N)联合内毒素脂多糖(LPS)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在造模后6 h、24 h、48 h每组抽取6只大鼠采取标本,进行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检测。结果:急性肝衰竭大鼠经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后,肝细胞在造模后24 h、48 h有丝分裂指数和增殖指数明显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促进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增殖与分裂,其机制与提高肝细胞在S期DNA复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解毒化瘀颗粒 细胞周期 DNA复制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秀峰 石清兰 +4 位作者 王明刚 毛德文 邱华 龙富立 张荣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86-2189,共4页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 目的:明确解毒化瘀颗粒在急性肝衰竭动物实验中的治疗作用及是否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内毒素脂多糖构建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解毒化瘀颗粒干预治疗,成模后24 h收集各组大鼠标本,同时观察各组大鼠48 h存活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ALT、AST含量,分光光度仪检测肝线粒体在520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测定PT孔开放情况,Western Bolt检测肝线粒体与胞质细胞色素C蛋白含量,测定Caspase-3蛋白活性情况。结果:解毒化瘀颗粒可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48 h存活率,降低血清ALT、AST含量,抑制肝线粒体PT孔开放,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含量,降低细胞质细胞色素C含量,抑制下游Caspase-3蛋白活性。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抗急性肝衰竭肝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 解毒化瘀颗粒 抑制
下载PDF
谷氨酰胺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鹏 张文斌 +3 位作者 王瑶 焦方舟 王鲁文 龚作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5-347,377,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谷氨酰胺组。于造模前3d对谷氨酰胺组大鼠给予L-谷氨酰胺0.5g/(kg·d)灌胃,第4天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大...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谷氨酰胺组。于造模前3d对谷氨酰胺组大鼠给予L-谷氨酰胺0.5g/(kg·d)灌胃,第4天模型组和谷氨酰胺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400 mg/kg)和脂多糖(100 g/kg)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后48 h,观察各组大鼠生存情况,处死大鼠并收集血、小肠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联合DAPI染色检测肠上皮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肠组织Bcl-2、Bax及Cyt-c蛋白表达量。结果:谷氨酰胺组大鼠的存活率(80.0%)高于模型组(46.7%);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5 345.9±287.3)U/L、(2 936.7±35.6)U/L和(93.5±1.6)μmol/L,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48.3±6.4)U/L、(128.6±14.3)U/L和(8.6±1.3)μmol/L(均P<0.01),谷氨酰胺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分别为(696.4±14.5)U/L、(434.5±15.8)U/L和(32.5±1.8)μmol/L(P均<0.05)。小肠黏膜组织Tunel染色表明模型组大鼠小肠可见大量肠上皮细胞凋亡、坏死;谷氨酰胺组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减轻。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大鼠小肠组织中Bax、Cyt-c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Bcl-2/Bax值较正常组下降;而谷氨酰胺组肠组织中Bax、Cyt-c蛋白的表达均弱于模型组(P均<0.05),Bcl-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高(P<0.05),Bcl-2/Bax值较模型组升高。结论:谷氨酰胺可以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减轻肠上皮病理损伤,抑制肠上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大鼠 谷氨酰胺 肠上皮细胞 线粒体 凋亡途径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联合复方茵陈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弦 蒋伟 +2 位作者 张海峰 朱雪娟 张彬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3-88,共6页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氧化苦参碱(OMT)组以及OMT+复方茵陈颗粒(FYK)低、中、高剂量组等6个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组织T...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氧化苦参碱(OMT)组以及OMT+复方茵陈颗粒(FYK)低、中、高剂量组等6个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组织TLR4/PI3K/AKT/GSK3β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探讨OMT联合FYK对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OMT明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下调TLR4、active-caspase-3及Bax的表达,上调P-AKT^(ser473)、P-GSK3β^(ser9)及Bcl-2的水平,改善大鼠外周血肝功能,加用FYK预处理可进一步加强OMT的作用。OMT联合FYK预处理通过TLR4/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血清转氨酶,保护肝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急性衰竭 氧化苦参碱 复方茵陈颗粒 TLR4/PI3K/AKT/GSK3β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