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 Ultra机械血栓清除系统在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中应用效果的多中心研究
1
作者 王国华 张华 +4 位作者 陈保星 李会朋 化召辉 崔文军 陆信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073-3076,共4页
目的探讨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家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9例AM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急诊行AngioJet Ultra系统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 目的探讨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早期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M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家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49例AM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明确诊断,急诊行AngioJet Ultra系统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术后观察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及6、12、24、36、48个月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栓清除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残余狭窄11例,给予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8例,其中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遂置入2枚支架,余36例术后复查造影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满意。46例术后腹痛均缓解,2例腹痛加重,并行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后恢复可,1例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9例出现血红蛋白尿,24 h后均恢复正常。术后6~48个月随访,1例失访,2例死亡,1例术后16个月停用华法林钠片复发,1例术后36个月出现肠系膜上动脉重度狭窄,行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结论AngioJet Ultra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治疗AMI方法临床效果满意,微创、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早期AMI的腔内介入治疗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缺血 机械性血栓清除系统 随访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治疗3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和平 魏立平 张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2-233,共2页
为探讨急性肠系肠上动脉血栓形成的救治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中 2例经彩超检出 ,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而手术后确诊 ,均经介入溶栓治疗痊愈。提示提高对该病的... 为探讨急性肠系肠上动脉血栓形成的救治方法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 3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中 2例经彩超检出 ,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而手术后确诊 ,均经介入溶栓治疗痊愈。提示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 ,选用恰当的检查技术 ,早期诊断 ,及时介入溶栓治疗是成功救治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肠系膜动脉 介入溶栓治疗
下载PDF
CT平扫对脑动脉血栓形成性急性脑梗死治疗后血管再通的预测效能
3
作者 王婷 董健 +2 位作者 顾雪村 石光 侯青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9期49-54,共6页
目的研究CT平扫对脑动脉血栓形成性急性脑梗死(ACI)治疗后血管再通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血栓形成性ACI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44例、未成功组36例。比较2组基... 目的研究CT平扫对脑动脉血栓形成性急性脑梗死(ACI)治疗后血管再通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动脉血栓形成性ACI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静脉溶栓后血管再通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44例、未成功组36例。比较2组基线资料、CT平扫结果、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其改善率,分析CT平扫结果对治疗后血管再通的影响及预测效能。结果未成功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成功组,无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史占比高于成功组(P<0.01);未成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NIHSS评分高于成功组,NIHSS评分改善率低于成功组(P<0.01);未成功组血栓CT值低于成功组,靶血管等/低密度占比、梗死体积大于成功组(P<0.01)。2组的血栓CT值、靶血管表现、梗死体积均与NIHSS评分改善率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栓CT值、靶血管等/低密度、梗死体积是ACI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未成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栓CT值、靶血管等/低密度、梗死体积联合预测ACI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成功的曲线下面积为0.932,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敏感度为86.36%,特异度为86.11%。结论血栓CT值、靶血管等/低密度、梗死体积与脑血栓形成性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有关,CT平扫参数可作为预测血管再通的有效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动脉 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血管再通 静脉溶栓 预测效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晓莉 樊兵权 杨芸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n=22)、小腿肌间静脉组(n=30)、胫腓腘静脉组(n=14),对比三组临床资料、B型钠尿肽(BNP)、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右室径宽度、肺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分析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相关性,并分析患者不同预后。结果:血清BNP水平: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股腘静脉组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右室径宽度均低于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肺动脉高压重度患者比例高于胫腓腘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不同部位(股腘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胫腓腘静脉)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2、0.564、0.447,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股腘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下肢小腿肌间静脉DVT更易导致APE后肺动脉高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肺栓塞 动脉高压 预后
下载PDF
1例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行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苏桂芳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病,急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血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则可引起小肠梗死,腹痛明显,但可以有排气排便,即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如肠壁水肿加重则产生完全性肠梗... 门静脉血栓形成(PVT)多继发于慢性肝病及肿瘤疾病,急性起病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血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则可引起小肠梗死,腹痛明显,但可以有排气排便,即腹痛程度与腹部体征不一致;如肠壁水肿加重则产生完全性肠梗阻,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肠坏死,表现为持续性腹痛、腹胀、便血、呕血、腹膜刺激征及休克甚至死亡,腹穿可抽出血性腹水。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较困难。临床上常误诊为急性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原发性腹膜炎等,抗凝溶栓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措施。2010年8月20日我院普外科收治1例急性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下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采用经皮经股静脉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后置管,用微量注射泵尿激酶进行早期持续溶栓治疗,经过精心护理,病人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门静脉系统血栓 肠系膜动脉置管 溶栓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体会
6
作者 周玉斌 吴丹明 +3 位作者 王成刚 易威 贾琪 孙雨莘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2期1524-1525,共2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及其它介入治疗术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血栓清除,症状消失,随访8个月临床无复发。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经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经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及其它介入治疗术式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血栓清除,症状消失,随访8个月临床无复发。结论:对无手术指征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经肠系膜上动脉留置导管局部溶栓术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乡村等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动脉灌注治疗 经导管 肠系膜动脉 局部溶栓术 介入治疗 留置导管 无手术指征 临床价值 相对安全 治疗方法 基层医院 无复发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配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例
7
作者 李斯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9-470,共2页
李某,男,53岁。2006年12月7日于晚餐后19点30分突发中上腹剧烈绞痛,数分钟后呕吐所进食物。家人速将其送至昆明某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因剧烈腹痛辗转反侧、大汗淋漓,伴恶心干呕。查: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无皮疹及瘀斑,体... 李某,男,53岁。2006年12月7日于晚餐后19点30分突发中上腹剧烈绞痛,数分钟后呕吐所进食物。家人速将其送至昆明某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因剧烈腹痛辗转反侧、大汗淋漓,伴恶心干呕。查: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无皮疹及瘀斑,体温37.4℃,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10/88mmHg,双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 中西医结合治疗 补阳还五汤
下载PDF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8
作者 黎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61-0064,共4页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治疗过程中联合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采取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 PCI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介入溶栓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急性血栓形成15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黎显瑞 谢咏丹 黄万昌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溶栓的有效方法。方法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5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处,经导管注入尿激酶、肝素、罂粟碱治疗。结果介入溶栓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再通10例;再通不全5例,经...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溶栓的有效方法。方法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5例,采用经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至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处,经导管注入尿激酶、肝素、罂粟碱治疗。结果介入溶栓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再通10例;再通不全5例,经留置管导管继续用药3~5 d后动脉再通。结论介入溶栓是治疗肠系膜上动脉急性血栓的有效方法,早期诊断、及时介入溶栓是成功救治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肠系膜动脉 介入治疗 溶栓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诊断 被引量:18
10
作者 汪政武 张伟飞 +1 位作者 孙承 林懿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表现。7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7例增强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 目的:分析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螺旋CT表现。7例均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后处理重建。结果:7例增强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充盈缺损。螺旋CT平扫5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密度增高,4例肠系膜上静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管径比例<1,4例肠系膜上动脉壁斑片状钙化,2例肠腔淤积扩张,2例薄纸样肠壁及腹腔积液等征象。7例最大密度投影重建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不同程度充盈缺损、管腔狭窄。结论:螺旋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对于不明原因所致腹痛及临床怀疑肠系膜缺血的患者均应及时行螺旋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 血栓形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11
作者 陈佳佳 张志辉 彭彩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46-247,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64岁,主因“黑便3 d,腹痛12 h”于2020-10-31就诊我院。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量少,每天5~6次,伴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12 h前出现腹痛,为脐周持续性绞痛,伴呕吐,呕吐后腹痛稍缓解。于当地医院... 1病例患者男性,64岁,主因“黑便3 d,腹痛12 h”于2020-10-31就诊我院。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便,量少,每天5~6次,伴腹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12 h前出现腹痛,为脐周持续性绞痛,伴呕吐,呕吐后腹痛稍缓解。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肠系膜上动脉血栓?肠坏死?后转至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周 肠坏死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肠系膜动脉血栓 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胸闷胸痛 绞痛 持续性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龚福科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1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常卫波 彭银鱼 +1 位作者 许赞霞 倪菊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153-153,共1页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SMAT)起病急骤,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基层临床医生若能早期识别,及时转运,病人能有相对良好的预后。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 文献复习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岳 赵吉生 +3 位作者 徐凯成 赵浩民 张环 孙大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07,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血栓形成 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血栓形成的临床异同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彩凤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何旭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因素的异同点。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7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DSA表现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52例)和动脉血栓形成组(2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 目的探讨鉴别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与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因素的异同点。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收治73例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根据DSA表现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52例)和动脉血栓形成组(2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发病时间、梗阻部位、发病肢体性质、临床表现、缺血程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动脉栓塞部位好发于髂股动脉(χ2=5.44,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血管病变可累及多个部位(P=0.02)。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感觉异常(χ2=4.15,P<0.05)和运动障碍(χ2=9.42,P<0.05)较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更明显,而对侧动脉搏动相对正常(χ2=18.10,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则更常伴有间歇性跛行病史(χ2=10.01,P<0.05);急性动脉血栓形成缺血程度倾向于Ⅱa级(χ2=9.11,P<0.05),急性动脉栓塞缺血程度更为严重,更趋向于Ⅱb级(χ2=5.44,P<0.05)。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合并糖尿病(χ2=12.37,P<0.05)、高血压(χ2=7.96,P<0.05)及吸烟(χ2=8.18,P<0.05)病史的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房颤者(χ2=14.00,P<0.05)更好发急性动脉栓塞,既往有栓塞病史(χ2=4.24,P<0.05)仅见于急性动脉栓塞患者中。结论有助于鉴别两者的临床因素包括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及对侧动脉搏动情况),梗阻的部位,既往有无间歇性跛行及栓塞史,缺血程度及外周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肢体缺血 下肢 动脉栓塞 动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纪林 高润霖 +5 位作者 杨跃进 乔树宾 徐波 秦学文 姚民 刘海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9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对手术中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4 例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 目的:探讨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和防治策略。方法:对手术中发生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4 例患者的血管病变特点、手术操作过程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与血管病变特点,球囊扩张后血管损伤的程度和支架是否置放满意以及手术中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是否充分等多种因素有关。采用同一型号或大一型号的球囊反复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同时加强术中和术后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治疗,可防止再次血栓形成。结论: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使用球囊高压扩张支架内血栓部位是最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急性 血栓形成 原因 防治 再手术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新华 杨军 +6 位作者 李志文 张志深 何家安 杨德华 张强 辛世杰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3例AMVT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FA浓度...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突变在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3例AMVT患者和7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Hcy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FA浓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分析。结果AMVT组与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分别为(23.5±8.8)μmol/L和(12.2±6.6)μmol/L,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Hcy水平与FA呈负相关(AMVT组:r=-0.42,P<0.01;对照组:r=-0.39,P<0.01)。MTHFR C677TTT基因型在AMVT组的分布频率(33.3%)高于对照组(17.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5)。结论血浆高Hcy水平和低FA是AMVT形成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多态性中TT基因型可能是AMVT形成的一个重要遗传风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同型半胱氨酸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多态性 叶酸
下载PDF
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万嘉 杨镛 +4 位作者 李珊珊 李国剑 马振桓 杨国凯 杜玲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933-2936,共4页
背景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血栓形成后,可导致肠道缺血、肠系膜坏死,进一步可发展为严重腹腔感染,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由于该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因此,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目的探讨D-二聚体、肠脂... 背景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血栓形成后,可导致肠道缺血、肠系膜坏死,进一步可发展为严重腹腔感染,最终造成患者死亡。由于该病早期临床症状并不典型,因此,目前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目的探讨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对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腹痛伴便隐血阳性的患者376例,经腹部超声、腹部增强CT、造影和腹腔穿刺等检查最后确诊为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1例(观察组),其余35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0、6、12、24、48h)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时间点观察组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诊断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95%CI(0.831,1.000),P<0.001〕和0.823〔95%CI(0.691,0.955),P<0.001〕。合并肠道坏死、腹腔感染、脓毒症、广泛性血栓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PACHEⅡ)评分≥10分的重型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高于仅有腹痛伴便隐血阳性的轻症患者(P<0.05)。结论D-二聚体、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异常升高,可能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肠系膜 急性 D-二聚体 肠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初步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樊宝瑞 金泳海 +4 位作者 段鹏飞 杨超 徐一丁 杜鹏 倪才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例ASMAE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为(74.4±10.5)岁;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闭塞1例,中...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ASMAE)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例ASMAE患者。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为(74.4±10.5)岁;肠系膜上动脉起始段闭塞1例,中段闭塞7例,起始段+中段闭塞4例。采用AngioJet装置实施肠系膜上动脉血栓清除,对治疗后还存在血管残余狭窄者予以球囊扩张成形和/或支架植入。术后早期根据症状、体证评估疗效,术后1、3、6个月进行腹部增强CT检查评估肠系膜上动脉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抽栓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抽吸时间为30~161 s,平均(81.0±39.3)s;术中尿激酶用量(10~30)×10;U,平均(15.8±6.7)×10;U。8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部位完全再通,4例行补充性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治疗后血管恢复通畅,其中2例单纯扩张、1例支架植入、1例球囊扩张结合支架植入。无动脉损伤和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临床有效11例,无效1例,死亡1例。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无腹痛、黑便、腹泻等症状。11例患者CTA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管腔血流通畅,无狭窄/闭塞表现。结论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SMAE方法安全可行,初步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机械性血栓清除装置 腔内治疗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华 王建华 +4 位作者 颜志平 程洁敏 刘嵘 钱晟 周俭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1-185,212,共6页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3月至2015年10月出现的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经肝动...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3月至2015年10月出现的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和长期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均行经肝动脉置管尿激酶溶栓治疗。其中21例溶栓过程中联合支架植入,3例合并脾动脉盗血行脾动脉栓塞。技术和临床成功率均为91%(31/34)。2例出现与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肝动脉1年、2年、3年及5年通畅率分别为82%、73%、57%和57%。患者的无阻塞中位生存期达94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获得了良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