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福平 王学锋 +3 位作者 肖颖彬 陈林 陈柏成 陈劲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快速诊断、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1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症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血栓切除术。结果术后10 d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10 d心脏超声右室横径、主肺动脉宽度、三尖瓣反流压差和反流面积均明显缩小(P<0.05)。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术后全部病例心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及时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手术彻底清除血栓是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诊断 肺动脉血栓切除术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纬 马展鸿 +5 位作者 戴汝平 刘秀杰 程显声 柳志红 史蓉芳 何作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核素肺灌注显像与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EBCT)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和规律,以及肺动脉血管阻塞与血流灌注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2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24h内先后接受核素肺灌注显像和EBCT肺血管增强造影。逐个肺段对比EBCT所显示的肺动脉阻塞与肺灌注显像所显示的肺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多数(81.7%)肺动脉完全闭塞型病变对应相应肺段的灌注完全缺失,血流灌注分布与非完全闭塞型病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非完全闭塞型病变中,多级肺动脉病变对应灌注完全缺失的比例较高(60.0%),多级肺动脉病变与单级肺动脉病变相比,血流灌注亦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不同类型的非完全闭塞型病变所对应的血流灌注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形式的血管阻塞所造成的血流灌注变化的不同,是EBCT与肺灌注显像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肺栓塞的血管阻塞和灌注受损是相互联系又有所不同的两个方面,肺灌注显像和EBCT结合应用能够使肺栓塞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更加全面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灌注显像 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季娜 黄伟 张中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 目的 :研究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和外周静脉给药溶栓两种溶栓方式在急性肺栓塞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急性肺栓塞 3 6例患者分别予经皮导管肺动脉局部溶栓 (局部溶栓组 )和经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静脉溶栓组 ) ,溶栓前和溶栓后 48小时测动脉血气和肺血管造影。结果 :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 (PaO2 )均增加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AaDO2 )均降低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局部溶栓组PaO2 上升幅度高于静脉溶栓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局部溶栓组肺动脉造影血管阻塞改善率较静脉溶栓组高 ( 82 4%和 66 7% )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溶栓治疗有效 ,局部溶栓与静脉溶栓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肺动脉局部溶栓 外周静脉给药溶栓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4
作者 王斌 欧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6期115-115,共1页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 目的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行抗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行溶栓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治疗显效,3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组16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显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采取抗凝治疗以及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均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优化患者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溶栓与抗凝治疗相结合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48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艳 李珂欣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68-66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病理生理综合征 肺循环障碍 肺动脉栓塞 临床资料 外源性 内源性
下载PDF
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住院转归 被引量:27
6
作者 邹治鹏 何建国 +6 位作者 程显声 赵彦芬 陈白屏 高莹 熊长明 倪新海 荆志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经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住院有效率、显效率和病死率。结果:对症治疗、单纯抗凝和溶栓+抗凝治疗的住院总有效率分别为60.0%、91.5%和96.6%;其中住院显效率分别为0、0.9%和42.7%;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7.1%、4.7%和3.4%。结论:通过回顾性临床分析表明,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均有效。由于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对3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不能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治疗
下载PDF
78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婵 王良兴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危险因素有高龄、慢性心肺疾病、近期手术、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典型的"三联征"症状少见(2.6%),D-二聚体对急性PTE敏感度达100%,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95.7%。溶栓、抗凝治疗均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血栓栓塞 急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迎新 周玉杰 +5 位作者 张维君 张妍 张丽洁 马涵英 梁静 刘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15,20,共3页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 目的:探讨致炎细胞因子(cytokine,CK)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lo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APTE组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3±14.3)岁;对照组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23~77岁,平均(54.6±15.2)岁。于溶栓前、溶栓后即刻,2h,8h和24h测IL-8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PTE组IL-8明显增高(P<0.001),并于溶栓后即刻和8h2次出现高峰,8h达最高峰值逐渐降低,至24h基本恢复溶栓前水平。结论:APTE可能引起IL-8介导的炎症、易栓反应,造成急性肺损伤,提示溶栓后继续抗凝、抗炎等干预治疗,并同时注意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白细胞介素-8 肺损伤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标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依据病情分别采用抗凝治疗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预后。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4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3月收治,依据病情分别采用抗凝治疗及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预后。结果无溶栓禁忌,且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为大面积及次大面积的患者12例,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为100%有效率。针对无抗凝禁忌证,非大面积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及有溶栓禁忌证大面积或次大面积栓塞者28例行抗凝治疗,有效率为96.4%。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压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多样,需明确诊断,依据病情行针对方案治疗,积极抗凝及溶栓,可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 溶栓 抗凝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对比肺通气/灌注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对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韩旭 韩凯 +3 位作者 马兴鸿 孙若西 汪蕾 米宏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 目的:比较肺通气/灌注(ventilation/perfusion,V/Q)显像和CT肺动脉造影(pulmonary angiography,PA)预测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发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2年1月至2020年8月,确诊为AP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经至少3个月规范化抗凝后复查肺V/Q显像和CTPA。分别评估并计算肺V/Q显像和CTPA图像中的残余肺栓塞,并分别记录为肺灌注缺损百分比(percentage of pulmonary defect scores,PPDs%)和CT肺动脉阻塞指数(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PAOI)。评价PPDs%和CTPAOI预测CTEPH发生的一致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PDs%和CTPAOI对APE后CTEPH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24例APE患者,1年内随访,共有26例进展为CTEPH。Bland-Altman图示两检查评估APE治疗后残余肺栓塞的一致性较好。ROC分析示PPDs%的AUC>CTPAOI(0.958 vs.0.868,P=0.03);预测CTEPH发生的阈值分别为20.5%和15.0%,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88.9%和76.9%、8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P=0.13;特异性:P>0.999)。结论:肺V/Q显像预测APE后CTEPH发生率比CT PA更敏感,但特异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急性栓塞 肺通气/灌注显像 CT肺动脉造影
下载PDF
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
11
作者 孙晓莉 樊兵权 杨芸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急性肺栓塞(APE)后肺动脉高压病情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12月确诊为下肢血栓脱落所致的APE后肺动脉高压患者66例,根据不同部位DVT病理解剖部位分为股腘静脉组(n=22)、小腿肌间静脉组(n=30)、胫腓腘静脉组(n=14),对比三组临床资料、B型钠尿肽(BNP)、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右室径宽度、肺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分析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相关性,并分析患者不同预后。结果:血清BNP水平: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股腘静脉组动脉主干宽度、右室流出道宽度、右室径宽度均低于胫腓腘静脉组、小腿肌间静脉组(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肺动脉高压重度患者比例高于胫腓腘静脉组、股腘静脉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不同部位(股腘静脉、小腿肌间静脉、胫腓腘静脉)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2、0.564、0.447,P<0.05);小腿肌间静脉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股腘静脉组、胫腓腘静脉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DVT与APE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且下肢小腿肌间静脉DVT更易导致APE后肺动脉高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栓塞 肺动脉高压 预后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影像诊断及临床评价
12
作者 尚宇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55-0158,共4页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 探究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3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联合诊断,并结合具体数据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CTPA最终诊断率为97.6%,间接性CTV最终符合率为93.7%,结论 将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应用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动脉血栓栓塞 间接性螺旋CT静脉造影
下载PDF
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效能
13
作者 付道芳 徐治波 +5 位作者 陈红 邓正旭 文艳梅 董会琼 朗卡拉姆 蒋冬梅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3,共6页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 目的筛选康北高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的预测因素,建立AECOPD发生VTE风险的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2年9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在甘孜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71例,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血栓组35例,对照组36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检查、检验资料等相关参数数据,选出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的指标。将上述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筛选出AECOPD发生VTE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及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其预测效能,霍斯默-莱梅肖检验评价拟合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栓组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降钙素原(PC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为AECOPD发生VTE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44(95%CI:0.893~0.996),灵敏度、特异度均明显优于各单一指标(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3.3%),霍斯默-莱梅肖检验拟合度好(χ^(2)=11.915,P=0.155)。结论PPS评分、乳酸脱氢酶(LDH)、D-二聚体可能是预测康北高原AECOPD发生VTE的因素,且三者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对VTE风险预测具有很好效能,可为预测AECOPD发生VTE的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高海拔 藏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被引量:20
14
作者 荆志成 邓可武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932-1934,共3页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性疾病 阻塞性 溶栓治疗 诊断 原发疾病 致残率 园地 常见疾病 防治
原文传递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迎新 张维君 +4 位作者 周玉杰 温绍君 马涵英 房芳 刘宇扬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0-73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相互作用 细胞活性物质 内皮素-1(ET-1) APTE 血浆浓度 预后指标 白介素
原文传递
抗凝血酶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预测院内死亡及优化危险分层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晶 陈佳龙 +1 位作者 吴淡森 石松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 目的探索凝血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住的204例已确诊的PTE患者,研究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基础疾病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评分系统,分析ATⅢ与PTE院内死亡及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ATⅢ优化危险分层的价值。结果 ATⅢ水平预测PTE患者院内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其中截断值为77.7%(敏感性64.71%,特异性80.21%)。根据截断值水平分为ATⅢ≤77.7%组(n=48)及ATⅢ>77.7%组(n=156),慢性心力衰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肌钙蛋白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院内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n=17)与存活组(n=187),比较白细胞计数、ATⅢ、D-二聚体、谷丙转氨酶、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APACHEⅡ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ATⅢ≤77.7%、白细胞计数为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对危险分层及危险分层联合ATⅢ进行院内死亡预测,AUC分别为0.705、0.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列线图展示危险分层联合ATⅢ新评分模型。结论 ATⅢ≤77.7%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有利于优化危险分层,其机制可能与血栓形成、右心功能障碍及炎症反应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 抗凝血酶Ⅲ 院内死亡 危险分层
原文传递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顾书君 王馨雨 +3 位作者 温敬利 张藜夕 李伟 齐栩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422-427,共6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主要是急性肺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患者的远期严重并发症。目前CTEPH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漏误诊和延迟诊断在临床常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主要是急性肺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患者的远期严重并发症。目前CTEPH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挑战性,漏误诊和延迟诊断在临床常见,长期病程可因持续或进行性血流动力学和功能损害而复杂化,造成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后果。本文回顾目前有关CTEPH危险因素的文献,从患者特异性因素、APTE特征相关因素和APTE治疗相关因素角度进行总结,帮助临床医师快速识别APTE后CTEPH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诊断并及时干预,以降低CTEPH发生率,推动CTEPH防治管理工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栓栓塞肺动脉高压 急性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早期诊断
下载PDF
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18
作者 余宏鑫 巩媛 +2 位作者 兰俊 王健庄 白燕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12-215,221,共5页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近期预后不良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综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4例,根据发病后30d... 目的探讨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旨在为近期预后不良高危人群早期识别及综合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诊治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284例,根据发病后30d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25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该类患者近期死亡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能分析。结果死亡组合并感染比例、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同时死亡组血清钙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感染比例、低血钙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是发病30d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利用感染、血钙水平、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Logistic回归模型P值对于发病30d内死亡进行预测,约登指数为43.57%、53.83%、44.82%和71.75%。结论60岁以上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近期死亡与是否合并感染、血钙水平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评分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上述指标构建预测模型可早期准确识别预后不良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栓栓塞 老年 死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研究
19
作者 谢忠莲 唐铭 +1 位作者 龚世维 陈蓉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0例和非...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VTE组20例和非VTE组7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Hcy水平。对全部患者进行Wells评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的关系;ROC曲线分析血清Hcy检测联合Wells评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VTE的预测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VTE发生的因素。结果与非VTE组相比,VTE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Hcy水平以及Wells评分水平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5)。二者联合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生VTE的AUC高于血清Hcy表达水平与Wells评分单独预测的AUC值(Z=5.303,P<0.001;Z=9.151,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Wells评分为VT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生VTE患者血清Hcy水平和Wells评分显著上升,二者联合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发生VTE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WELLS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静脉血栓栓塞 预测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林火 杨凡 蔡茂胜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纤溶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石狮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 目的:探究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E)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凝血纤溶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石狮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的100例APE患者作为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华法林)及观察组(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凝血纤溶指标[蛋白C(PC)、蛋白S(PS)、D-二聚体(D-D)]、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炎症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凝血纤溶指标、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hs-CRP、NT-proBNP、sICAM-1、ET-1、TXB2、PS、PC、D-D、GPⅡb/Ⅲa、P-selectin、AngⅡ、vW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利伐沙班治疗APE,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凝血纤溶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低分子量肝素钙 急性血栓栓塞 凝血纤溶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