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列线图的建立与验证
1
作者 步红静 马娜 +1 位作者 张盼盼 刘远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目的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penetratingarteryinfarction,PA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外... 目的 探讨急性穿支动脉脑梗死(penetratingarteryinfarction,PAI)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3年2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急性外侧豆纹动脉及脑桥旁正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入院后5 d内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急性脑梗死后END组;入院后5 d内NIHSS评分增加<2分的患者纳入非END组。按7∶3的比例将数据集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测试集用来评估模型性能。在训练集中,用R(4.2.3)软件行单因素分析,对于P<0.10的变量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最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对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ROC曲线及其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curve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实用性,采用校准图评估模型准确度。结果 共纳入400例急性外侧豆纹动脉或脑桥旁正中动脉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61例(65.25%),年龄64(56~70)岁;END组135例(33.75%),非END组265例(66.25%)。训练集中急性PAI患者280例,94例(33.57%)发生END;测试集120例,41例(34.17%)发生END。训练集中11个变量(P<0.10)进入LASSO回归,筛选出5个变量:入院时舒张压、糖尿病病史、吸烟史、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梗死灶最大直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 40.85,95%CI 13.34~196.43,P<0.01)、糖尿病病史(OR 24.10,95%CI 6.92~106.30,P<0.01)、吸烟史(OR 6.16,95%CI 1.54~28.39,P=0.01)、梗死灶最大直径(OR 4.93,95%CI 1.35~19.82,P=0.02)是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分别绘制训练集及测试集的ROC曲线、校准曲线、DCA曲线。训练集和测试集ROC的AUC分别为0.88、0.87;校准图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性较好、DCA曲线显示预测模型临床实用性较高。结论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吸烟史、糖尿病病史、梗死灶最大直径是急性PAI患者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支动脉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危险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2
作者 张丹丹 王益 +3 位作者 吴晶 尹延航 李学忠 陈晓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将其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治疗90 d,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评价独立生活能力),计算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治疗前和治疗14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的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可溶性CD40(sCD40)。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KL-40、sCD40水平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ACI有效、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YKL-40、sCD40水平起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人甲壳质酶蛋白40 人可溶性CD40 神经系统功能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 急性卒中
下载PDF
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3
作者 陈露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 目的分析单纯机械取栓与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管最大血流速度(V_(max))、脑血管最小血流速度(V_(min))、脑血管平均流量速度(Q_(mean))、脑血管外阻力(Rv)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0例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分为单纯机械取栓组(25例,单一机械取栓治疗)和联合静脉溶栓组(25例,在单纯机械取栓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束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患者前循环颅内大动脉的脑血流灌注、脑血管储备能力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联合静脉溶栓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静脉溶栓组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高于单纯机械取栓组,90 d全因死亡发生率低于单纯机械取栓组;治疗后24 h,两组患者V_(max)、V_(min)、Q_(mean)、脑血管储备力(CV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高;两组患者Rv、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水平均降低,且联合静脉溶栓组较单纯机械取栓组更低(均P<0.05)。结论对于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ACI患者而言,单纯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较单一使用单纯机械取栓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还可有效增加患者机体的脑血流灌注量,改善脑血管储备能力,虽然24 h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较高,但患者死亡率更低,远期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颅内大动脉闭塞急性 单纯机械取栓 静脉溶栓 血流灌注
下载PDF
丁苯酞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4
作者 张礼峰 贾晓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9-0112,共4页
结合大脑中动脉狭窄引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要点和常规方式,对丁苯酞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从已有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资料中筛选出60例,这些患者的诊疗结果都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 结合大脑中动脉狭窄引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要点和常规方式,对丁苯酞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实施,从已有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资料中筛选出60例,这些患者的诊疗结果都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脑梗死的,并根据双盲原理进行分组匹配,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本研究中进行对比,相应治疗方法被划分为丁苯酞,常规治疗,收集独立生存能力,疗效,神经功能,疗效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其独立存活指数和有关生活功能的表达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CRP(C-反应蛋白)、IL-4(白细胞介素4)各项指标的调节度和各个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差别,都要比对照组高,组间的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别(P<0.05);研究组经治疗后脑部神经缺损区域的自主修复速度及脑神经在功能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对于这项方法的价值和整个疗程的整体效果评估,都要比对照组要高,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丁苯酞在指导下应用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快速恢复,体征指标均稳定在正常范围,同时具备基础的独立生存能力,适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动脉狭窄所致急性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5
作者 丁建 宋蕊楠 +2 位作者 王海亮 刘洁 崔二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取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采用支架取栓的对照组和采用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的观察组,每组4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其中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表示预后不良;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 h和治疗后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患者mTICI评分为2b级和3级者共22例,对照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55.0%(22/40);观察组患者的mTICI评分2b级和3级者共35例,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为87.5%(35/40);观察组患者的血管首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313,P<0.01)。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13例,对照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2.5%(13/40);观察组患者mRS评分为0~2分者21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52.5%(21/40);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9,P<0.05)。术后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8例(45.0%)、脑疝5例(12.5%)、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10.0%),死亡12例(30.0%);观察组患者发生卒中相关肺炎10例(25.0%)、脑疝4例(10.0%)、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5.0%),死亡8例(12.0%);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脑疝、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0.721,P>0.05);观察组患者卒中相关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16、3.954,P<0.05)。结论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能更好地提高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首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性 支架取栓术 支架联合中间导管取栓术
下载PDF
双抗血小板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疗效
6
作者 孙新新 刘莹 +2 位作者 韩玲 张文雅 曹雪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8期1002-1005,共4页
目的探讨双抗血小板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就诊的90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双抗血小板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就诊的90例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双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n=4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双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FC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FC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均低于本组治疗前,SOD、GSH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MDA低于对照组患者,SOD、GSH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抗血小板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伴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伴颈动脉狭窄 双抗血小板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应用
7
作者 潘锋 凌敏 +3 位作者 梁炳松 彭立立 李培珍 廖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89-9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包括专业的脑心健康管理师全程介入术前后护理和二级预防措施的脑心健康管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以及出院6个月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入院,出院,出院1、3、6个月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和药物依从度量表(MMAS-8)评分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3.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措施落实率、术后措施落实率、健康宣教落实率和总体措施落实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出院时以及出院1、3、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MMAS-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为4.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脑心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单位并发疾病发生率及出院单位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再通 心健康管理师 神经功能 预后
下载PDF
阿加曲班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刘晶 闫永红 +1 位作者 练娜 王利 《贵州医药》 2024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对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LAA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加用阿加曲班)各53例。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A、MCA、PCA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合并微栓子形成患者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能保护神经功能,促进脑部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 微栓子 阿加曲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90天后mRS评分 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9
作者 李晓宁 王中魁 宇文谦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2期0040-0042,共3页
探索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后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轻症组以及严重组。通过常... 探索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90天后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8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通过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量表将患者分为轻症组以及严重组。通过常规治疗90天后,再次进行mRS评分以及评估NIHSS评分,以及明确两组患者的具体分数,进而了解mRS评分与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结果:患者的mRS评分以及NIHSS评分发展趋势呈正相关。这也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恶化程度与mRS评分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结论:对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初期以及90天后进行相关评估十分必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未来疾病的发展趋势,进而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临床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支动脉粥样硬化性 mRS评分 NIHSS评分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茅明 《北方药学》 2024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性指标,用药风险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改善其血流微环境与炎性反应,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双联抗血小板 老年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型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张茴燕 谷松 +3 位作者 王璐 曹铭华 江顺福 吴明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取栓与直接动脉取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行直接动脉取栓治疗,B组行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开通率、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及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结果B组血管开通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治疗后24 h,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7 d,B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B组mRS评分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提高血管开通率,且可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M1段闭塞 直接动脉取栓 低剂量rt-PA静脉溶栓后桥接动脉取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HbA1c、Hcy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12
作者 李莹 刘梦 赵秀圆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870-1873,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目的检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糖脂代谢、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150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患者入院后END发生情况分为END组(n=32)和非END组(n=118)。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bA1c、Hcy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患者的FBG、LDL-C、HbA1c、Hcy分别为(8.11±1.49)mmol/L、(3.04±0.33)mmol/L、(8.02±1.36)%、(16.93±2.63)μmol/L,明显高于非END组的(6.53±1.17)mmol/L、(2.71±0.45)mmol/L、(6.38±1.21)%、(12.17±2.03)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LDL-C、Hb A1c、Hcy均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ND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FBG、LDL-C、Hb A1c、Hcy均较高,且均是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糖脂代谢 糖化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鹏 马己才 陈俊斌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随访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62例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随访90 d,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47,mRS评分≤2分)与预后不良组(n=15,mRS评分≥3分);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体重指数(BMI)、复合再通方法与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有无脑水肿、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糖尿病史与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β=2.773,OR=16.000,95%CI=3.713~68.955)、有脑水肿(β=2.942,OR=18.958,95%CI=3.727~96.441)、术前NIHSS评分≥15分(β=2.320,OR=10.175,95%CI=2.662~38.887)、有糖尿病史(β=2.320,OR=10.175,95%CI=2.662~38.887)是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如年龄≥60岁、有脑水肿、术前NIHSS评分≥15分、有糖尿病史,临床需对此种情况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内介入治疗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陆宏伟 葛胜 +3 位作者 葛颖超 庞玲 曹茂盛 黄海涛 《交通医学》 2023年第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24.19±4.38分,低于对照组的27.68±5.27分,观察组Fugl-Meyer评分88.39±4.27分,高于对照组的83.64±6.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颈动脉系统大面积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系统大面积 康复治疗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娜 杨海华 +1 位作者 吴海威 范琳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100-2105,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其溶栓后24 h及溶...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于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根据其溶栓后24 h及溶栓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有效组(n=109)和无效组(n=221);同时根据溶栓后90 d的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n=76)和预后良好组(n=254)。收集和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指标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无效及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330例患者资料,其中早期有效221例(66.97%);无效109例(33.03%)。330例患者48 h内神经功能持续性恶化26例(7.88%),2例血小板减少(0.61%);无颅内出血、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过敏等并发症。330例患者中溶栓后90 d的mRS评分为0~1分为254例(76.97%);mRS评分>1分为76例(23.03%)。无效组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长于有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较长、HDL-C低表达是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HDL-C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前NIHSS评分较高、HDL-C低表达是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穿支动脉闭塞脑死患者应用静脉溶栓具有一定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但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可影响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治疗前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短期预后的因素,HDL-C是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疗效和短期获得良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穿支动脉闭塞 静脉溶栓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梅 侯焕喜 陈航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3-97,1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136例AC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9例同时期来本院...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与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136例ACCI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9例同时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EG参数(CI值、MA值、R值、α角、K值)和MPVLR水平。将患者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54例)、中度组(48例)和重度组(34例)。比较轻、中、重度组患者基线资料、TEG参数和MPVLR水平。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EG参数、MPVLR水平与患者脑损伤的关系。结果研究组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值、K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患者D-二聚体(D-D)、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R值、K值水平均低于轻度组(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CI值、MA值、R值、α角、K值、MPVLR水平异常均是影响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I值、MA值、α角、MPVLR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25、0.586、0.574、0.491,P<0.05),R值、K值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25、-0.464,P<0.05)。结论TEG参数与MPVLR是影响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且CI值、MA值、α角、MPVLR与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值、K值与ACCI患者脑损伤程度呈负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评估ACCI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参数 血小板平均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前循环 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远流 梁日青 +3 位作者 林娴 吴志元 高承国 陈文强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统计某医院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统计某医院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所采用的治疗方案,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桥接治疗和直接血管内介入治疗分别占44.8%(52例)和55.2%(64例)。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和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基线侧支代偿评分为良好和发病至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5 h则是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或0.05)。结论该医院采用直接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相对多见。入院时NIHSS评分>15分和心源性栓塞型脑梗死的患者更容易出现预后不良,而基线侧支代偿评分为良好和发病至行血管内介入治疗<4.5 h的患者则更容易出现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内介入 治疗方案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毛献泉 黄德波 +1 位作者 冯国宽 周远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9期3635-3638,共4页
目的:比较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CI-L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LAO病人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 目的:比较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分别联合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ACI-L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支架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98例ACI-LAO病人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使用支架类型的不同分为Trevo组(51例)和Solitaire组(47例)。比较两组取栓情况、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Trevo组取栓次数少于Solitaire组、取栓时间短于Solitaire组,1次取栓成功率高于Solitaire组(P<0.05)。Trevo组血管再通率为94.12%,Solitaire组为91.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组间和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且Trevo组治疗后7、14、28 d NIHSS评分均明显较Solitaire组低(P<0.05)。Trevo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Solitaire组的19.15%(P<0.05)。Trevo组预后良好率为76.47%,明显高于Solitaire组的57.45%(P<0.05)。结论:Trevo支架、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rt-PA静脉溶栓均可促进ACI-LAO病人血管再通,但Trevo支架取栓联合rt-PA静脉溶栓的取栓次数更少、取栓时间更短,1次取栓成功率更高,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人预后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闭塞性 Trevo支架 Solitaire支架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笑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7期20-22,32,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该院139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静脉溶栓治疗,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5)和预后不良组(n=7... 目的: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该院139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行静脉溶栓治疗,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65)和预后不良组(n=74),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分析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139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65例,占46.76%,预后不良74例,占53.24%;预后不良组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入院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 mmol/L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均为影响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房颤、发病至溶栓时间≥3 h、合并糖尿病、病情中重度均为影响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内动脉系统 静脉溶栓 预后不良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
20
作者 王斌 张永胜 +2 位作者 王文艳 尤精武 马国平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多模核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 目的 探讨多模核磁MISMATCH技术在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于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经多模核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DWI-磁敏感加权技术(magnetic sensitivity weighting technology, SWI)的MISMATCH技术进行筛选的超时间窗(发病时间在6~24 h)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44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本中心超时间窗内(发病时间在6~24 h)未经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进行筛选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经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超时间窗患者术前均予以核磁共振扫描筛选出DWI-ASL/DWI-FLAIR/DWI-SWI其中存在MISMATCH且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发现有大血管闭塞。两组患者都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治疗后血管血流均达到改良的脑梗死分级系统(modified treatment in cerebral ischemia, mTICI)分级2b/3级,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获益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90 d功能独立率(改良Rankin评分量表评分0~3分)为59.09%,高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90 d病死率分别为25.00%与46.5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72 h症状性颅内出血与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73%、34.09%,对照组分别为44.19%、55.8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筛选出的超时间窗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符合血管内治疗患者获益优于未经多模核磁DWI-ASL、DWI-FLAIR、DWI-SWI的MISMATCH技术进筛选的时间窗内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获益,临床结局和安全性方面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核磁 MISMATCH技术 超时间窗 急性动脉闭塞性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