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静脉对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研究
1
作者 乌日汉 吴迎春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0期943-948,共6页
急性脑卒中是目前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良好预后仅为40%~50%,如何精准预测其良好预后是目前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动脉在急性脑卒中预后(包括3月mrs (modified Rankin... 急性脑卒中是目前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急性期血管内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良好预后仅为40%~50%,如何精准预测其良好预后是目前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动脉在急性脑卒中预后(包括3月mrs (modified Rankin Scale)评分、出血转化、无效再通、再灌注损伤、恶性脑水肿)的影响;近年来,静脉逐渐成为急性脑卒中预后评估的热点。本文主要描述静脉在急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作用。Acute stroke is currently the main cause of death in the elderly, an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its acute phase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However, the good prognosis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for acute stroke is only 40%~50%, and how to accurately predict its good prognosis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influence of arteries in acute stroke prognosis (including 3-month mrs (modified Rankin Scale) score, hemorrhage conversion, ineffective recanalization, reperfusion injury, malignant cerebral edema);in recent years, veins have gradually become a hotspot for acute stroke prognosis assess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the role of veins in the prognosis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in acute stro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血管内治疗 预后 颅内静脉
下载PDF
脑血容量指数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远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琦 杨树 +2 位作者 成旭东 黎炳护 余能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 目的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CT灌注 血容量指数 低灌注强度比
下载PDF
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治疗现状分析
3
作者 李芳 郭廷昊 +4 位作者 王凯 程峙娟 陈未平 殷敏 涂江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81-1389,共9页
目的了解现实世界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出院诊断为AIS和心房颤动并采取静脉溶栓(IVT)、血管内取栓(EVT)或IV... 目的了解现实世界心房颤动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血管再通治疗后的抗凝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抽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出院诊断为AIS和心房颤动并采取静脉溶栓(IVT)、血管内取栓(EVT)或IVT+EVT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启动抗凝治疗的时间、抗凝方案及结果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延迟或未启动抗凝治疗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的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共189例,其中IVT组86例(45.5%)、EVT组63例(33.3%)、IVT+EVT组40例(21.2%)。18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90±9.23)岁,女性患者有93例(49.2%),36.0%(68/189)的患者在AIS血管再通治疗后14 d内启动抗凝治疗,其中IVT组占58.8%(40/68)、EVT组占22.1%(15/68)、IVT+EVT组占19.1%(13/68),3组之间14 d内启动抗凝治疗的患者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对血管再通治疗后14 h内启动抗凝治疗患者(68例)与延迟或未启动抗凝治疗患者(121例)临床资料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既往脑卒中病史、血管再通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血管再通治疗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影像学特点(病灶靠近皮质、大面积梗死、严重的颅内责任大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再通治疗方式、血管再通治疗后3 d NIHSS评分、血管再通治疗后颅内出血转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再通治疗后3 d NIHSS评分高(OR=1.113,95%CI 1.053~1.176,P<0.001)、血管再通治疗后发生颅内出血(OR=6.098,95%CI 2.004~18.193,P=0.001)的患者不宜进行抗凝治疗。大面积梗死(40.8%)、梗死部位(35.8%)及卒中后出血转化(40.8%)是影响主诊医师启动抗凝治疗的常见原因。在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90 d预后中,6例患者出现出血事件,90 d预后良好(mRS评分为0~2分)患者共116例。血管再通治疗后14 d内启动抗凝组90 d预后良好率(89.7%,61/68)高于延迟或未启动抗凝组(45.5%,55/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接受IVT、EVT或IVT+EVT治疗的心房颤动相关AIS患者,在血管再通治疗后早期开始抗凝治疗是安全的,但大多数患者抗凝治疗时机晚于当前推荐的抗凝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心房颤动 静脉溶栓 血管内介入治疗 抗凝
下载PDF
血清Hepc-25、SMAD3、IRAK4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
4
作者 张磊 王宜兵 +3 位作者 常成 陈建军 李雪萌 宋国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48-1551,155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25(Hepc-25)、SMAD3、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HT)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AIS患者95例,根据术后1周是否发生HT对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铁调素25(Hepc-25)、SMAD3、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HT)中的水平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接受血管介入术治疗的AIS患者95例,根据术后1周是否发生HT对患者进行分组,发生HT的患者20例为观察组,未发生HT的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血管介入术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与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D-二聚体(D-D)、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Hepc-25、SMAD3、IRAK4对AIS患者血管介入术后HT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及D-D水平升高,且心房颤动患者比例较高(均P<0.05)。Hepc-25、SMAD3、IRAK4、入院时NIHSS评分、心房颤动、D-D是AIS患者血管介入术后发生HT的影响因素(均P<0.05)。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与入院时NIHSS评分、D-D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Hepc-25、IRAK4水平与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LAD)]无相关性(均P>0.05)。血清SMAD3水平与LAD呈正相关(P<0.05)。血清Hepc-25、SMAD3、IRAK4联合预测AIS患者血管介入术后HT发生风险的AUC高于三者单独预测的AUC(均P<0.05)。结论:血管介入术后发生HT的AIS患者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升高,三者是发生HT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对AIS患者血管介入术后HT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介入术 出血转化 铁调素25 SMAD3 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
下载PDF
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相关性
5
作者 吕华东 蓝瑞芳 +1 位作者 陈强棠 劳小芳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内治疗后是否发生sICH分为sICH组和无sIC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预测sICH的效能。结果 血管内治疗术后36 h内,15例(18.75%)患者发生sICH。sICH组和非sICH患者的年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FIB-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入院时FIB-4较高、高龄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FIB-4预测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sICH的曲线下面积为0.815。结论 入院时FIB-4与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发生sICH有关,其可作为sICH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出血 肝纤维化 相关性
下载PDF
多模式影像指导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陈昕 吴光亮 +4 位作者 徐德辉 张现伟 赵晶 陈豪选 林浩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3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行急诊绿色通道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救治的急性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并... 目的探讨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行急诊绿色通道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救治的急性大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并经影像学评估存在缺血半暗带和侧支循环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与对照组(17例)。观察组接受血管内有效再灌注治疗,对照组接受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良好临床结局,以及治疗30 d内脑卒中、症状性脑出血、死亡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NIHSS评分低于本组入院时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的mRS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良好临床结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内,两组患者的脑卒中、症状性脑出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急性大血管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严格影像学评估后急诊行血管内再灌注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影像学评估 缺血半暗带 血管内再灌注治疗 侧支循环
下载PDF
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作者 刘涛 张纪存 +1 位作者 张杰峰 刘继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142例AI... 目的 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142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手术时均使用8 F股动脉鞘,术毕股动脉穿刺点由指压法封堵68例,7 F ExoSeal封堵器封堵74例。比较指压法组和封堵器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及穿刺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封堵器组与指压法组相比,手术成功率显著增高(94.6%比83.8%,P=0.037)。指压法组、封堵器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分别有11例(16.2%)、4例(5.4%)发生穿刺点相关并发症(P=0.030),6例(8.8%)、2例(2.7%)发生深静脉血栓(P=0.109),均未发生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同侧下肢急性缺血、穿刺点相关大出血及需要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ExoSeal封堵器可安全地应用于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较高,且降低穿刺点血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装置 缺血性 桥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俊杰 唐灵 朱佳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354-1358,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血管内治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血管内治疗的10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术后90 d时患者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得分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血管内治疗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行血管内治疗的100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术后90 d时患者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得分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mRS≤3分,n=66)与预后不良组(mRS>3分,n=34)。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免疫指标,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记录术后出血情况。结果预后不良组高龄患者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甘油三酯(TG)、N末端B型钠尿肽原(BNP)、D-二聚体(D-D)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两组ApoE基因表型均以ε3/ε3占比为最高,且预后良好组ε3/ε3占比高于预后不良组(77.27%vs 55.88%,P<0.05);两组其他基因表型未见明显差异(P>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ApoE基因频率均以ε3型占比最高,分别为87.12%和76.47%;但两组间ε2、ε3、ε4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后预后不良以高龄患者多见,ApoE基因表型以ε3/ε3居多,可能是血管内治疗后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ApoE基因频率以ε3型居多,但与血管内治疗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管闭塞性 血管内治疗 载脂蛋白E(ApoE)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
9
作者 方敏 干克娜 +2 位作者 刘卉 曾宏亮 罗征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 目的探讨鼻饲时机对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后卒中相关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0)、B组(n=30)和C组(n=30),三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4 h留置胃管,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A组肺部感染发生时间短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及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3个月A组NIHS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入院3个月mRS评分均低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时,于手术前开展鼻饲,能够降低肺部感染相关发生率,有助于促使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状态,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饲时机 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 梗死 相关肺炎
下载PDF
直接抽吸取栓术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疗效对比
10
作者 陆弘盈 谭衍 +2 位作者 边远 李欣明 蔡文强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33,共4页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取栓术(ADAPT)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DAPT组37例和支架组35例。ADAPT组行直接抽吸取栓术,支架组行支架... [目的]对比直接抽吸取栓术(ADAPT)与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DAPT组37例和支架组35例。ADAPT组行直接抽吸取栓术,支架组行支架取栓术。对比两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取栓次数、静脉溶栓、一次血管再通率、全部血管再通率、血栓逃逸、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近期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静脉溶栓、全部血管再通率及血栓逃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DAPT组穿刺-血管再通时间短于支架组,取栓次数少于支架组,一次血管再通率高于支架组(P<0.05或P<0.01)。两组术后7 d NIHSS评分、90 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DAPT组90 d预后良好率高于支架组(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DAPT组(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取栓术,ADAPT治疗急性后循环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可获得更好的近期预后,并发症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直接抽吸取栓术 后循环大血管闭塞 支架取栓术
下载PDF
CT评估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
11
作者 闫兴利 李建桥 马新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灌注强度比值(HIR)评估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经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 目的探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灌注强度比值(HIR)评估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经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结果,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ASPECTS、HIR、低灌注区参数[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预后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90例经急诊血管内治疗的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48例(53.33%)患者预后不良,纳为不良组,其余42例(46.67%)预后良好,纳为良好组。不良组患者年龄、术后7 d NIHSS评分、MPV水平、ASPECTS评分<8分、HIR≥0.4人数占比以及低灌注区rTTP高于良好组,低灌注区rCBF、rCBV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11.626、31.137、21.224、9.737、8.601、4.310、6.638、6.03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7 d NIHSS评分、MPV水平、ASPECTS<8分、HIR≥0.4、低灌注区rTTP、rCBF、rCBV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OR=1.068、2.302、3.851、2.225、3.006、2.215、1.962、2.407,P<0.05)。结论年龄、术后7 d NIHSS评分、ASPECTS、HIR、低灌注区参数、MPV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 缺血性 急诊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直接取栓与桥接取栓治疗的疗效评价
12
作者 耿昱 王培文 +2 位作者 王慧远 陈心怡 徐婕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大血管闭塞,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因血管再通率低而疗效不佳。近年来,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已经成为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直接取栓治疗因节省静脉溶栓药物费用、简化... 缺血性脑卒中严重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大血管闭塞,单纯静脉溶栓治疗因血管再通率低而疗效不佳。近年来,静脉溶栓桥接取栓治疗已经成为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直接取栓治疗因节省静脉溶栓药物费用、简化卒中急救流程,对于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患者也显现出一定优势。直接取栓治疗能否替代桥接取栓治疗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围绕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直接取栓和桥接取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作一述评,旨在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 缺血性 直接取栓 桥接取栓
下载PDF
麻醉方式对急性后循环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晓锋 张哲宇 +6 位作者 钟晚思 贺耀德 罗钟毓 张凝远 程超婵 杨剑宏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9,共9页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登记的656... 目的:比较急性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血管内治疗时选择清醒镇静和全身麻醉两种方式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急性卒中质量评估与管理在线数据库(来源于CASE-Ⅱ研究,NCT04487340)登记的656例急性后循环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清醒镇静组(163例)和全身麻醉组(493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42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清醒镇静组(155例),全身麻醉组(273例)。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24 h出血转化、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神经功能结局等的影响。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患者除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出血转化、3个月mRS评分和3个月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清醒镇静与全身麻醉患者在血管内治疗后良好功能结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1,95%CI:0.751~1.765,P>0.05),在患者3个月mRS评分3分及以下、3个月mRS评分4分及以下、3个月死亡、血管再通良好和24 h出血转化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脑卒中患者,采用清醒镇静或全身麻醉对患者神经功能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全身麻醉 清醒镇静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低剂量双源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价值及对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戈 李培华 +1 位作者 杨才能 尹伊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 目的探究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CTP)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脑组织灌注缺损及指导血管内再通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我院106例AIS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和常规剂量组(n=53),分别于发病4.5 h内行低剂量、常规剂量双源CTP检查。比较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图像质量、辐射剂量、脑组织灌注异常率及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行血管内再通治疗,比较低剂量组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分析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CTP参数CBF、CBV、TTP、MTT、图像质量评分及脑组织灌注异常率、脑组织灌注缺损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CTP参数CBF、CBV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TTP、MTT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低剂量组疗效不良患者治疗前CBF、CBV低于疗效良好患者,TTP、MTT高于疗效良好患者(P<0.05);治疗前低剂量CTP参数CBF、CBV、TTP、MTT预测AIS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为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820、0.702、0.817。结论低剂量双源CTP能满足评估AIS患者脑组织灌注缺损的临床要求,且能辅助临床预测血管内再通治疗疗效,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血管内再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低剂量双源CT灌注成像 组织灌注缺损 血管内再通治疗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建立及验证
15
作者 方婧涵 王鑫焱 +7 位作者 梁发 吴侑煊 张康大 贾白雪 张晓丽 王安心 缪中荣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0-1138,共9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SDD)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SDD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ANGEL-ACT)登记研究数...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严重预后不良(SDD)的相关危险因素,建立并验证SDD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ANGEL-ACT)登记研究数据库中的患者1677例,男1111例,女566例,年龄≥18岁。根据是否发生SDD(术后90 d mRS 5~6分)为将患者分为两组:SDD组(n=478)和非SDD组(n=1199)。采用多因素分析、LASSO回归及RF-RFE方法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SDD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性能检测及内部验证。结果训练集中有380例(28.1%)患者发生SDD,验证集中有98例(30.2%)患者发生SDD。综合三种变量筛选方法,最终选择10个SDD的危险因素纳入模型,分别为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是否成功再通、入院血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发病到穿刺时间、入院收缩压、ASPECT评分和有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模型1包含治疗前7个变量,模型2包含治疗前和治疗后共10个变量。训练集中模型1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95%CI 0.674~0.736),模型2的AUC为0.731(95%CI 0.701~0.760)。两个模型的校准斜率均为1.000,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两个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度。结论年龄、入院NIHSS评分、是否成功再通、入院血糖浓度、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发病到穿刺时间、入院收缩压、ASPECT评分和有无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SDD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两种风险预测模型可分别在血管内治疗前和治疗后使用,以较好地预测SD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严重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预后分析
16
作者 陈伟 丁璐 +4 位作者 周洲 曹侃 梅照军 陈波 陆新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00-104,共5页
目的总结发病6 h内经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例6 h以内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 目的总结发病6 h内经血管内治疗的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不良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3年6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3例6 h以内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临床基线特征以及血管再通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率、90 d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率和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造成预后不良(mRS评分>2分)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血管内治疗后,血管成功再通34例,症状性颅内出血4例。90 d随访预后良好患者20例,预后不良12例,死亡11例。单因素分析提示,2组仅术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NIHSS评分是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血管内治疗可明显提高急性后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率,改善预后。术前NIHSS评分可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基底动脉 血管闭塞 血管内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血清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趋化素样因子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王宜兵 张磊 +2 位作者 陈建军 常成 宋国智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10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PTX3)、趋化素样因子1(CKLF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管... 目的分析血清鸢尾素、正五聚蛋白3(PTX3)、趋化素样因子1(CKLF1)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6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出院前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5分,26例)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8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PTX3、CKLF1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鸢尾素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TX3、CKLF1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合并心房颤动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大于或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鸢尾素水平降低是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患者的血清鸢尾素水平降低,PTX3、CKLF1水平升高,且鸢尾素水平降低与AIS患者经血管介入术治疗后的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介入术 鸢尾素 正五聚蛋白3 趋化素样因子1
下载PDF
基于移动医疗构建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方案
18
作者 魏孟 梅菁 +3 位作者 黄桂玲 谢斐 许峰 何易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7期408-412,共5页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医疗行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流程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研究小组会议构建干预计划初稿,对21名专家开展两轮德尔菲函询确定干预内容。结果:函询问卷回收率第一轮为95.5%,第二轮为100%。Kendall协调系... 目的:构建基于移动医疗行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干预流程方案。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研究小组会议构建干预计划初稿,对21名专家开展两轮德尔菲函询确定干预内容。结果:函询问卷回收率第一轮为95.5%,第二轮为100%。Kendall协调系数在两轮函询中分别为0.161、0.169(均P<0.001),最终形成针对行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精细化干预方案。结论:基于移动医疗行血管内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精细化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能为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连续动态的医护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 血管内治疗 移动医疗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赵小波 李奋保 崔红凯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2期3193-3198,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25 (Hepc25)、信号转导分子3 (SMAD3)、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4 (IRAK4)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AI...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25 (Hepc25)、信号转导分子3 (SMAD3)、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4 (IRAK4)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脑出血转化(H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管介入治疗术后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n=39)和N-HT组(n=11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采用偏相关性分析血清Hepc25、SMAD3、IRAK4与AIS患者术后HT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决策曲线(DCA)、临床影响曲线(CIC)分析血清Hepc25、SMAD3、IRAK4预测术后HT发生的价值。结果 HT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2.23±1.45)分,明显高于N-HT组的(10.56±1.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患者的血清Hepc25、SMAD3、IRAK4水平分别为(40.42±12.13) ng/mL、(45.84±13.75) ng/mL、(380.82±114.14)μg/L,明显高于N-HT组的(28.21±8.42) ng/mL、(32.30±9.61) ng/mL、(267.43±79.82)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控制NIHSS评分后,Hepc25、SMAD3、IRAK4仍与术后HT呈显著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830、0.864、0.885,P<0.01);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epc25、SMAD3、IRAK4联合预测术后H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4 (95%CI:0.895~0.974),预测效能明显优于各指标单独及两两联合预测效能,且联合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率较高,具有良好正向净获益及临床效用。结论 Hepc25、SMAD3、IRAK4在AIS血管介入治疗术后HT患者血清中均表达上调,联合检测对术后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预测术后HT的辅助指标,并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 血管介入治疗 铁调素25 信号转导分子3 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4 出血转化 预测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评《脑血管病诊治决策》
20
作者 李郭茜 吕强 +2 位作者 肖树强 王胜 魏卿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I0002-I0002,共1页
《脑血管病诊治决策》由[美]莱昂纳多·兰格尔-卡斯蒂利亚主编,王玉海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5871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科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中医将其归... 《脑血管病诊治决策》由[美]莱昂纳多·兰格尔-卡斯蒂利亚主编,王玉海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47858714。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神经科极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中医将其归类为“中风病”。据现代研究,痰瘀互结在中风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溶栓,但受限于严格的治疗“时间窗”,其临床应用有所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病 急性缺血性 科学技术出版社 诊治决策 静脉溶栓 血管 痰瘀互结 卡斯蒂利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