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多林 刘生发 汪铭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84例,按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 目的:探究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肢体功能及汉语失语成套测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患者84例,按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言语兼肢体训练,对照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神经功能指标及语言、肢体功能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障碍、口角㖞斜、言语困难等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CRRCA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步行能力(Holden)、上下肢运动(Fugl-Meye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泛素C末端水解酶-L1(UCH-L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汤联合穴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后,有利于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及语言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痰通络汤 穴位针刺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伴失语症 肢体功能障碍 语言功能障碍
下载PDF
血清miR-340-5p、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林萍 孙丽薇 李克颖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577-25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0-5p(miR-340-5p)、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10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40-5p(miR-340-5p)、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Bmi-1)与老年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就诊的103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VCI组(n=60)和无VCI组(n=43)。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2组血清中miR-340-5p、Bmi-1的表达情况;ENCORI预测miR-340-5p与Bmi-1的靶向关系;Pearson法分析VCI患者血清miR-340-5p与Bmi-1表达水平相关性;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0-5p、Bmi-1水平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诊断价值。结果VCI组患者吸烟史、既往脑梗病史占比显著高于无VCI组(P<0.05),MoCA评分显著低于无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VCI组相比,VCI组miR-340-5p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Bmi-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CORI网站预测结果显示,miR-340-5p与Bmi-1可能存在靶向关系;且VCI组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水平与Bmi-1呈负相关,血清miR-340-5p表达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Bmi-1表达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评分、miR-340-5p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保护因素(P<0.05),吸烟史、既往脑梗死病史、Bmi-1是影响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340-5p、Bmi-1表达水平(AUC=0.851、0.886)对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有良好的诊断效果,且二者联合诊断效果更佳(AUC=0.947,Z二者联合-miR-340-5p=3.018、P=0.003,Z二者联合-Bmi-1=2.636,P=0.008)。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后VCI患者血清,miR-340-5p表达下调,Bmi-1表达上调,二者表达水平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VCI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微小RNA-340-5p B细胞特异性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血管性认知障碍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尿酸、GFAP和NSE水平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
3
作者 程世宏 林强 吴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尿酸(U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饶市立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3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继发癫痫情况分为癫痫组(n=32)...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后血清尿酸(U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上饶市立医院2023年1月—2024年3月收治的35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继发癫痫情况分为癫痫组(n=32)和非癫痫组(n=323)。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影像学指标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或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UA、GFAP、NSE与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发生率9.01%;癫痫组与非癫痫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不良生活方式、慢性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UA、GFAP、NSE水平、梗死累及皮层占比、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心源性脑梗死占比均高于非癫痫组,梗死灶直径大于非癫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GFAP、NSE水平、梗死部位、梗死灶直径、NIHSS评分、脑梗死分型均为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P<0.05);UA、GFAP、NSE与梗死部位、梗死灶直径、NIHSS评分、脑梗死分型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UA、GFAP、NSE水平是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早期监测血清UA、GFAP、NSE水平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癫痫 尿酸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针灸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杨宝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69-0172,共4页
探讨对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7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 探讨对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联合针灸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7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ugl-Meyr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Fugl-Meyr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力水平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偏瘫并发症的患者,在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加以针灸辅助治疗可取得更为明显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与运动功能状况,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后偏瘫 康复治疗 针灸辅助治疗
下载PDF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志剑 李敬亮 王国胜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23-25,40,共4页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选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研究其康复效果差异。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医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选用不同频率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研究其康复效果差异。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7月~2023年1月就诊于医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频组(1 Hz)、中频组(5 Hz)、高频组(10 Hz),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各组患者进行不同频率的rTMS治疗,连续干预14天。在治疗前后参考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和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估其经口摄食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采取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困难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采取彩色超声经颅多普勒血管检查仪检测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的血流速度和搏动指数;观察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各组经口摄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经口摄食评分: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洼田饮水试验评分: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各组吞咽障碍治疗效果等级和总有效率: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且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对照组(P<0.05)。各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治疗前(P<0.05),且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治疗后,低频组、中频组和高频组MCA和VA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低于治疗前且高频组<中频组<低频组<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各频率rTMS治疗,效果、安全性均可兼顾,其中10 Hz频率在增强患者经口摄食、吞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脑血流参数方面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频率 急性 吞咽障碍 血流速度
下载PDF
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刘磊 张洁茹 +2 位作者 郑丽 贾丹 冯裕广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26-1230,1236,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大兴区人民医院AC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大兴区人民医院AC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1例联合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血流灌注、血清学指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MMP-9)、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统计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5.16±1.35)分]低于对照组[(6.25±1.69)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24.07±2.59)分]高于对照组[(21.55±3.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1.06±0.12)s]低于对照组[(1.17±0.17)s],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1.49±0.18)×10^(-2) mL·g^(-1)·min^(-1)]、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1.07±0.33)×10^(-2) mL·g^(-1)·min^(-1)]高于对照组[(1.38±0.15)×10^(-2) mL·g^(-1)·min^(-1)、(0.85±0.30)×10^(-2) mL·g^(-1)·min^(-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MMP-9[(254.25±17.22)μg/L]、LP-PLA2[(164.15±17.95)μg/L]低于对照组[(282.36±19.75)μg/L、(175.87±20.23)μg/L],GDNF[(5.76±2.29)μg/L]高于对照组[(4.33±2.15)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复方脑蛋白水解物片联合丁苯酞治疗能提升疗效,减轻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损害,改善脑血流灌注,有利于减轻神经免疫炎症反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复方蛋白水解物片 急性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腕踝针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兰兰 夏昆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腕踝针组(3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腕踝针预防急性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腕踝针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患肢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腕踝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腕踝针治疗,共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14d,发病1、3个月后SHS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中发生SHS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FMA)量表评分。结果腕踝针组发病14d,发病1、3个月的SH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踝针组发病14 d,发病1、3个月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可有效预防急性脑梗死后SHS的发生,同时对发生SHS患者的患肢疼痛程度的缓解和运动功能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急性 肩手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
8
作者 卢鹏超 刘丽莹 +1 位作者 崔凯歌 杨冀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23-328,共6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图论及种子点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IH)患者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ACI后血糖不同程度升高的患者53例,将空腹血糖(FBG)/糖... 目的本研究基于图论及种子点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IH)患者的脑网络改变及功能连接分析,发现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机制。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ACI后血糖不同程度升高的患者53例,将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值定义为应激性高血糖比率(SHR),按照第50百分位数将上述被试者基于SHR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低水平P50-组(SHR≤0.92,n=25)和高水平P50+组(SHR>0.92,n=28):所有被试者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MRI)并收集数据,计算脑网络相关参数,并基于右侧岛叶种子点进行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结果P50-和P50+两组均具有小世界属性(σ>1),P50+组λ值大于P50-组(P<0.05),而两组间σ、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50-组相比,P50+组右侧岛叶与右侧苍白球、右侧楔前叶、左侧枕叶皮质下区、双侧梭状回、右侧距状裂周围皮质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ACI后应激性血糖升高时脑网络拓扑结构趋向于规则网络的改变;ACI后发生SIH时右侧岛叶与多个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相关脑区涉及多个脑网络,这可能是其脑功能受损的神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应激性血糖升高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小世界属性 功能连接
下载PDF
八段锦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曾蓉蓉 肖宇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4期168-171,175,共5页
目的 观察八段锦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 观察八段锦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的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百乐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八段锦锻炼,2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睡眠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与血清5-羟色胺(5-H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1%,高于对照组的84.91%(χ^(2)=4.371,P=0.037)。治疗8周后,2组睡眠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夜间觉醒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总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且观察组睡眠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总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均<0.01);2组PSQI、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S-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血清5-H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升高/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5%vs. 5.66%,P=1.000)。结论 八段锦联合百乐眠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后阴虚火旺型睡眠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神经功能,调节血清5-HT、IL-1β、IL-6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睡眠障碍 阴虚火旺型 八段锦 百乐眠胶囊 睡眠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介入治疗,可减少急性脑梗死后遗症
10
作者 马林林 耿晓坤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4期24-25,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一大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也称为急性脑梗塞)是最为常见且治疗上极具挑战性的一种。这种病症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急性栓塞或闭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坏死。因此,迅速恢复脑部的血流,以恢复... 脑血管疾病是一大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也称为急性脑梗塞)是最为常见且治疗上极具挑战性的一种。这种病症是由于脑血管发生急性栓塞或闭塞,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的坏死。因此,迅速恢复脑部的血流,以恢复脑组织的灌注,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预后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需要争分夺秒,对传统的治疗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脑血管介入治疗已经发展成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性 死后遗症 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急性栓塞 组织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郭冠兰 周三连 +2 位作者 翟佳佳 葛春雨 曹月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 目的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观察组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吞咽功能、神经功能、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价量表评分为(4.04±0.51)分,高于对照组的(2.81±0.38)分,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为(21.05±1.11)分,低于对照组的(25.75±4.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7.03±2.31)分,低于对照组的(9.22±2.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9.88±5.18)g/L,血红蛋白水平为(135.34±13.13)g/L,体质指数为(20.58±1.25)kg/m^(2),均高于对照组的(36.11±4.12)g/L、(125.85±12.84)g/L、(19.22±1.31)kg/m^(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提升其吞咽功能、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营养状况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吞咽功能障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咽部冰刺激训练 神经功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多导睡眠监测仪分析不同阶段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
12
作者 杨晓丽 曹建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25-930,共6页
目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分析不同阶段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发病0~7 d、对照组于发病8~14 d给予高压... 目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分析不同阶段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予以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发病0~7 d、对照组于发病8~14 d给予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两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第一阶段睡眠(TS1)、第二阶段睡眠(TS2)、第三阶段睡眠(TS3)、第四阶段睡眠(TS4)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时间(REM)、觉醒期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时间(SL)及觉醒次数,评估患者睡眠状况与治疗效果;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胆碱酶活性,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负面情绪,并记录患者不良睡眠事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TST、SE、TS1、TS2、TS3、TS4、REM、WASO及SL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觉醒次数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胆碱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t=30.233,P<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生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快动眼睡眠行为异常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急性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好,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可监测高压氧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导睡眠监测仪 高压氧 急性 睡眠障碍 睡眠功能改善
下载PDF
体重指数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后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
13
作者 李建美 邓静娟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及血浆和肽素对老年首发急性脑梗死(ACI)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99例首发老年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统一给予阿司匹林(100mg,1次/d)口服治疗,规律性用药1周后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组,n=24)及阿司匹林敏感组(AS组,n=75)。检测患者入院血浆和肽素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重点评估BMI及血浆和肽素在首发老年ACI患者AR中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R组与AS组患者糖尿病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AS组,AR组患者的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AS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血浆和肽素及BMI与和肽素的乘积均对老年首发ACI后AR有影响(P<0.05)。同时发现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是老年首发ACI患者后AR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首发ACI患者BMI与血清和肽素水平在AR发生风险上存在交互作用,通过控制BMI、和肽素水平对降低AR发生风险均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阿司匹林抵抗 体重指数 和肽素
下载PDF
延续护理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樊玉霞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0期159-161,共3页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306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102例。A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306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10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吞咽功能分级护理,C组在B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三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卒中专用生命质量量表(SS-QO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C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优于A组、B组,且B组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三组MBI、SS-QOL评分高于护理前,且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B组,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情况,提高其MBI、SS-QOL评分,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或常规护理联合吞咽功能分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分级护理 延续护理 并发症
下载PDF
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15
作者 胡春燕 王静敏 曹改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607-609,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9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两组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A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较B组低(...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9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6例,两组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治疗,A组加用针刺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洼田饮水试验、SSA评分较B组低(P<0.05),治疗后A组舌骨下肌群、颏下肌群AEMG较B组低而持续时间较B组短(P<0.05),治疗后A组ALB、PA、Hb水平较B组高(P<0.05),治疗后A组血清IGF-1、VEGF、BDNF水平较B组高(P<0.05)。结论: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ACI后吞咽功能障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吞咽功能障碍 针刺 低频电刺激
下载PDF
择时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赵鹏 卢言言 +4 位作者 阴均涛 陈静霞 霍艺超 周微 夏绍雨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8期120-124,共5页
目的:观察择时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情志干预,... 目的:观察择时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1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情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给予择时穴位按摩,各组均持续干预3周。比较各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肌力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3周后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及NIHSS评分均降低(P<0.05);胫前肌、腓肠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肌力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满意度各项评分均升高(P<0.05),且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择时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康复期患者负面情绪,促进神经功能康复,并可提高肌力,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康复期 择时穴位按摩 情志干预 肌力
下载PDF
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17
作者 邓征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29-0032,共4页
探析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筛选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22年6月-2023年8月阶段,就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2例,依据康复方式不同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等分法均等分为为2组,其... 探析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实施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筛选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在2022年6月-2023年8月阶段,就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92例,依据康复方式不同对所有患者采取随机等分法均等分为为2组,其中46例患者采取传统基础康复措施作为对比组,剩余46例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针灸康复治疗方法作为探析组,观察康复、生活情况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结果 在康复治疗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Barther)评分以及评估神经缺损得分组间对比差距不大,不同康复治疗措施后,探析组上述各项指标与对比组相较恢复更优,独立生活能力更高,两者差距较大(P<0.05)。探析组患者康复治疗总效率为93.47%(43/46),较对比组总效率69.56%(32/46)更高,数据统计有极大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较对比组更优,组间差距有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在中医症状评估数值较对比组显著降低,差距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及早展开针灸康复治疗方式,对肢体偏瘫部位及早刺激,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对疾病预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病人独立生活能力,最终提升生活质量,可以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针灸 康复治疗 急性 偏瘫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UA、Hs-CRP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孟国波 王锐 +2 位作者 蒋姣姣 李求芬 张淑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85-0088,共4页
分析血尿酸(uric acid,UA)、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一2024年5月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实验组,纳入同期非... 分析血尿酸(uric acid,UA)、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一2024年5月个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实验组,纳入同期非认知功能障碍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UA、血清hs-CRP及认知功能评分及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的血UA和血清hs-CRP、MMSE和Mo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评分与血UA、血清Hs-CRP呈负相(r=-0.544,-0.465;r=-0.455,-0.513))。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UA、Hs-CRP和认识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UA HS-CRP 急性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性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张仕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78-0181,共4页
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6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 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60例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实施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通过中医适宜技术联合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预后,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健康教育 急性 偏瘫 功能恢复效果
下载PDF
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临床疗效研究
20
作者 翟东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57-0060,共4页
讨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方式上选择早期康复治疗手段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最近两年(2020年~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5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分析目标,把所有患者进行编号,抽签方式进行组别分配,基本组(28例)和疗... 讨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偏瘫的方式上选择早期康复治疗手段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在最近两年(2020年~2022年)在我院治疗的5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分析目标,把所有患者进行编号,抽签方式进行组别分配,基本组(28例)和疗效组(28例),基本组治疗中给予基本的治疗方式。疗效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医学手段;观察疗效组和基本组的患者的肌力评分情况和患者的运动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治疗中的异常情况。结果 无论是在运动功能上和还是患者的肌力评分上,都是疗效组患者占优势,而且患者治疗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概率较低,差别教大P<0.05。结论 治疗脑梗死后偏瘫选择早期治疗的医学手段,对患者的各项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还能减少治疗中异常情况的出现,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医学治疗中被引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偏瘫 早期治疗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