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云端计算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曹茂盛 陈瑶瑶 +2 位作者 葛胜 薛晓丽 葛颖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1期3637-3642,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住院的6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开发队列(433例)和验证队列(187例)。同时,根据是否发生HT,将开发队列患... 目的构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住院的6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开发队列(433例)和验证队列(187例)。同时,根据是否发生HT,将开发队列患者分为HT组(64例)和非HT组(369例)。对不同队列及组别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AR)、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HT的影响因素,构建急性脑梗死后HT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在血糖、清蛋白、AAR、Fib、HDL、LDL、镁水平及梗死面积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HT组和非HT组在年龄、糖尿病史、房颤史、发病时间、NIHSS评分、血糖、AAR、PLT、TC、TG、HDL、LDL、梗死部位、梗死面积、静脉溶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Lasso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房颤史、梗死面积、NIHSS评分及血糖、HDL水平为发生HT的危险性因素(P<0.1),而LDL、PLT水平为发生HT的保护性因素(P<0.1)。内部验证结果显示,模型bootstra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0.925~0.969),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580,Brier评分为0.069)。外部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16(95%CI:0.857~0.975),校准良好(Hosmer-Lemeshow检验的P=0.596,Brier评分为0.076)。结论基于云端服务器的预测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HT的风险,有助于进行更准确的个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转化 急性 预测模型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48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田洪 刘磊 +2 位作者 郝磊 臧巧利 朱川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HT患者48例,其中,出血性梗死(HI)45例(93.8%),其中HI‐1型27例,HI‐2型18例;脑实质内血肿(PH)3例(6.3%),其中PH‐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HT患者48例,其中,出血性梗死(HI)45例(93.8%),其中HI‐1型27例,HI‐2型18例;脑实质内血肿(PH)3例(6.3%),其中PH‐1型2例,PH‐2型1例。PH‐2型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类型HT。进行CT、MRI检查,界定梗死面积,选择不同治疗方式。结果HT患者梗死后出血时间发生在1周内14例(29.2%),1~2周内28例(58.3%);脑叶梗死25例(52.1%),出血灶均在皮层和(或)皮层下,深部脑实质梗死11例(22.9%),出血灶在梗死灶内或其边缘,脑叶及深部梗死8例,小脑梗死3例,脑干梗死1例,出血灶均在梗死灶内;继发于大面积脑梗死31例(64.6%),继发于小面积脑梗死14例(29.2%),继发于腔隙性脑梗死3例(6.3%);HI表现为皮质和(或)皮层下白质、脑深部点状、斑片状、条索状、脑回状出血灶;PH表现为梗死区域血肿形成,血肿主要位于深部基底节区。结论大面积脑梗死、脑叶部位的梗死更容易并发HT。HT多发于脑梗死后1~2周内,应当于这段时间内复查头CT或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 出血性转化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继党 林清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85-1787,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几率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安全应用溶栓疗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有完整静脉溶栓治疗资料的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治疗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几率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安全应用溶栓疗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有完整静脉溶栓治疗资料的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采用安慰剂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出血性转换的比率、死亡率及治疗14 d后NIHSS及3个月的mR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溶栓治疗后有13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占20.3%,对照组有5例,占7.8%,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死亡5例,占7.8%,对照组4例,占6.3%,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14 d NIHSS评分4.2±3.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7.9±4.1;治疗3个月mRS评分0~1分34例,占5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例(34.4%)。结论:静脉溶栓在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会增加出血性转化风险,但不增加总体的死亡率,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近、远期预后,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彦如 罗海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栓弹力图(TEG)各项指标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分为HT组与非H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TEG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和Logistic...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栓弹力图(TEG)各项指标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未接受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分为HT组与非HT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TEG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71例,HT组11例。HT组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栓塞比例均高于非H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综合指数(CI值)低于非HT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面积脑梗死(OR=13.172,95%CI:1.414~122.671)、CI值(OR=0.554,95%CI:0.321~0.956)与HT独立相关(P<0.05)。结论 CI值与急性脑梗死后HT的发生具有独立相关性,具有预测HT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转化 血栓弹力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变化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罗志勇 刘福泉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3-807,共5页
为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变化意义,本研究选取200例ACI患者,根据其是否出现HT分为出血组(n=84)和未出血组(n=116)。分析ACI后HT影响因素及CT增强扫描参数与NIHSS评分相关性,评价CT增强扫描参数对ACI后H... 为探讨急性脑梗死(ACI)后出血性转化(HT)患者CT增强扫描参数变化意义,本研究选取200例ACI患者,根据其是否出现HT分为出血组(n=84)和未出血组(n=116)。分析ACI后HT影响因素及CT增强扫描参数与NIHSS评分相关性,评价CT增强扫描参数对ACI后HT的诊断价值,并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显示,年龄、梗死面积、NIHSS评分、ΔH值、ΔT值、ΔS值均为ACI后HT影响因素(P<0.05),且CT增强扫描参数ΔH值、ΔT值、ΔS值与梗死面积、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CT增强扫描参数联合对ACI后HT的诊断AUC为0.896,具有一定诊断效能,且联合诊断阳性患者90 d病死率高于阴性患者(P<0.05),故CT增强扫描参数可早期诊断ACI后HT,且有助于估计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CT增强扫描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冯俊强 杨光 张立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3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出血性转化率、病死率和治疗前后的卒中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死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卒中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和远期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出血 急性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周畅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160例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安...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160例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患者,实施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安慰剂治疗,观察组则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症出血性转化、病死率为23.75%,对照组发生率为21.25%,观察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率对于对照组下降明显,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MCV、PI、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结论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患者应用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与安慰剂治疗进行对比,在治疗效果方面更加显著,虽然治疗中增加了脑出血风险,但是病死率未增加,对于脑梗死近期以及远期的治疗效果进行改善,促进患者后期的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合并出血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 功能
下载PDF
非溶栓性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血清NSE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鹤云 赵幸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未进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烯醇化酶( NSE)水平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入院时间〈72 h,符合WHO脑梗死诊断标准,且头部CT排除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10 d后复查MRI梯度回波序列显示低信号为出血... 目的:探讨未进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神经烯醇化酶( NSE)水平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入院时间〈72 h,符合WHO脑梗死诊断标准,且头部CT排除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7-10 d后复查MRI梯度回波序列显示低信号为出血性转化;Elisa法定量检测血浆NSE水平;并探讨其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结果96例患者中36例出现出血性转化(转化组),其余60例为非转化组,出血性转化脑梗死组神经烯醇化酶水平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NSE均影响出血性转化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神经烯醇化酶水平及房颤为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测定神经烯醇化酶水平与其出血性转化相关,这可能是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烯醇化酶 急性 出血性转化 LOGISTIC回归模型
下载PDF
血清糖晚期基化终末产物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田伟 李友元 成威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493-498,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糖晚期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1—2019-12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糖晚期基化终末产物(AGEs)、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1—2019-12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接受个性化治疗。观察ACI后HT发生情况并分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GEs、sRAGE水平,分析血清AGEs、sRAGE水平与ACI后HT的相关性。结果91例ACI患者治疗后血清AGE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sRAGE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91例患者中30例发生ACI后HT,发生率32.97%。转化组血清AGEs水平高于未转化组,sRAGE水平低于未转化组(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显示,ACI患者血清AGEs与sRAGE之间呈负相关(r<0,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GEs过表达、sRAGE低表达可能是ACI后HT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ACI患者治疗前血清AGEs、sRAGE水平预测H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8、0.857,均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ACI后患者血清AGEs普遍呈过表达,sRAGE呈低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会增加HT风险,监测ACI患者入院时血清AGEs、sRAGE水平可能对早期预测患者HT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糖基化终末产物 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春月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4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HT患者梗死面积、HT发生时间、HT发生时症状、CT表现、MRI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HT发生率为15%,大面积脑梗死占86.7%。多数为出血性梗死(H...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5例HT患者梗死面积、HT发生时间、HT发生时症状、CT表现、MRI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HT发生率为15%,大面积脑梗死占86.7%。多数为出血性梗死(HI),发生于急性脑梗死后2周左右,预后较好,少数为脑实质血肿(PH),好发于1周内,PH-2型发生于3天内,多有溶栓史,预后较差。结论 HT患者中心房颤动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占多数,应重点防治预后不良的PH-2型,溶栓3天内及时复查头颅CT,及早发现PH-2并调整治疗,减轻PH-2造成的不良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出血性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头颅CTA联合CTP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丽娜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观察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CT灌注成像(CTP)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价值,提高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防治提供合理的影像学参考。方法:整群抽样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04~2019-04期间收治的急性脑... 目的:观察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CT灌注成像(CTP)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预测中的价值,提高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早期诊断率,为临床防治提供合理的影像学参考。方法:整群抽样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04~2019-04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40例病人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外回顾性分析同时期急性脑梗死未发生出血性转化的60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相关影像学检查情况[脑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并采用受试者曲线(ROC)分析CBV、CBF、MTT各参数单独与联合预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结果:140例病人均接受CT平扫,其中未见明显异常者89例,占比63.57%,其中左颞叶缺血病灶8例,占比15.69%(8/51),右颞叶5例,占比9.80%(5/51),左基底节区5例,占比9.80%(5/51),右侧基底节9例,占比17.65%(9/51),左侧额叶12例,占比23.53%(12/51),右侧额叶10例,占比19.61%(10/51),大范围波及整个额叶与颞叶者2例,占比3.92%(2/51);140例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病人经CTA检查,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中心型30例,占比21.43%(30/140),影像学显示低密度梗死灶中间伴片状高密度出血病灶;边缘型66例,占比47.14%(66/140),影像学显示梗死灶边缘伴高密度出血灶;混合型44例,占比31.43%(31/140),影像学显示中心处于边缘均伴斑块状出血病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rCBF、rCBV均较低,MT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得知CTP与CTA联合检测相关参数指标预测急性脑梗死曲线下面积、特异度、敏感度均较单独预测高。结论:CTP与CTA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病人预测出血性转化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可将CTA与CTP联合用于筛查急性脑梗死病人出血性转化,检出率较高,利于病人良性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头颅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PLR对伴脑小血管病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风险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应黎 张重生 +2 位作者 赵博轩 李华 王文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伴脑小血管病(CSVD)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并按照入院7 d内是否...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伴脑小血管病(CSVD)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并按照入院7 d内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与非HT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TEG参数及PLR值,分析HT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EG参数联合PLR对HT的预测价值。结果97例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3例发生HT,HT发生率为23.71%;HT组与非HT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发生症状至就诊时间、脑梗死部位、抗栓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大面积梗死、CSVD脑白质高信号分度为重度、双重抗血小板占比高于非HT组(P<0.05);两组凝固时间(K)、血栓最大振幅(MA)、凝固角(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稳定性(LY30)、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大于非H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大面积脑梗死、CSVD脑白质高信号分度、双重抗血小板治疗、R、LY30、PLR为H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EG参数R、LY30及PLR诊断HT的Cut-off值为6.00 min、2.352%、124.38,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84、0.898、0.889,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67。结论TEG参数及PLR是伴CSV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HT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且对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病 急性 血栓弹力图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出血性转化 风险评估
下载PDF
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卫华 林涛 曾鑫 《海峡药学》 2015年第5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对合并脑微出血的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血性转化和死亡发生情况,以及NIHSS评分和m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非症状性出血发生率和出血性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时治疗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RS评分0~1分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合并脑微出血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对改善神经功能和远期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NLR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源 施德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435-1438,145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72 h后根据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出现HT分...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72 h后根据影像学检查判断是否出现HT分为HT组(n=24)与非HT组(n=95),均行血栓弹力图检查并检测NLR值。比较两组一般资料、TEG参数及NLR,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HT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TEG参数联合NLR对HT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占比高于非HT组(P<0.05);两组凝固时间(K)、血栓最大振幅(MA)、凝血综合指数(CI)、血凝块强度(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T组凝血反应时间(R)、NLR大于非HT组,凝固角(α)小于非HT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症状至就诊时间、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R、NLR为HT发生的危险因素,α为保护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TEG参数R、α及NLR诊断HT的Cut-off值为6.84 min、67.35°、4.52,AUC值为0.707、0.731、0.945,联合诊断的AUC值为0.980。结论急性脑梗死后HT患者TEG参数与NLR明显异常变化,二者联合对HT的发生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血栓弹力图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红 李瑞娜 郭巾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目的研究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02—2017-02至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降纤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降纤治疗后是否产生出血性转化分为A组(n=28)与B组(n=92),A... 目的研究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02—2017-02至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接受降纤治疗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降纤治疗后是否产生出血性转化分为A组(n=28)与B组(n=92),A组有出血性转化,B组无出血性转化,比较2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病史、治疗前空腹血小板、收缩压、低密度蛋白、脉压差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率、皮层梗死率、空腹血糖水平、心源性脑栓塞率及治疗前空腹尿酸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属于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IHSS评分、尿酸值、大面积脑梗死、皮层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及空腹血糖高均为降纤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原因,其中心源性脑栓塞、NIHSS评分高及大面积脑梗死属于出血性转化主要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降纤 心源性栓塞 出血性转化 危险因素 卒中 Logistic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郁 《中国处方药》 2017年第9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因病情变化时原有症状加重复查CT明...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因病情变化时原有症状加重复查CT明确诊断,9例常规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具有吸烟史16例,高血压26例,糖尿病22例,房颤17例。6例3 d内出现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12例为4~7 d;l2例8 d后。30例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24例,小面积脑梗死5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CT分型PI-Ⅰ型4例,PH-Ⅱ型2例,HI-Ⅰ型15例,HI-Ⅱ型9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后停止抗血小板,加强脱水、脑细胞保护、清除氧自由基等治疗;基本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结论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应根据其临床特征,行颅脑CT或MRI影像检查,在确诊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发生后必须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量减少致残率、致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出血性转化 临床特点
下载PDF
CT及MRI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明 陈克敏 +1 位作者 潘自来 罗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脑梗死是全球排名第二大致死原因,在中国已成为第一大致残及死亡原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则是最常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80%。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AIS患者的自然转归过程... 脑梗死是全球排名第二大致死原因,在中国已成为第一大致残及死亡原因。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则是最常见的脑梗死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80%。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AIS患者的自然转归过程之一,也是静脉溶栓治疗(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或血管内取栓治疗等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精准预测、评估AIS的H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影像学研究集中于CT和MRI评估HT的价值。CT平扫诊断HT价值有限,AIS治疗前,阿尔伯塔脑梗死计划早期诊断评分≤7分与HT发生相关(P=0.033),高密度大脑中动脉征是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34);AIS取栓治疗后24 h复查双能CT,预测2~7 d内发生HT风险的效能较高(灵敏度82.5%、特异度100%)。CT血管造影中,血栓负荷高的患者HT发生概率上升(OR=1.28);侧支循环良好的AIS患者HT发生率低。CT灌注成像参数包括表面渗透性、脑血容量、Tmax等,均有较好的HT预测价值。MRI平扫中,FLAIR上高信号可预测HT的发生;MRI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区域体积可预测HT(ROC曲线下面积0.78);MRI磁敏感率加权成像,刷状征、微出血灶提示HT的发生;MRI增强T1加权成像,脑实质强化与HT发生显著相关(P<0.05);MRI灌注加权成像中,梗死区脑血容量降低可预测HT。此外,CT及MRI图像后处理系统RAPID提升了评估HT的效能。建议根据各急救中心的硬件及当地医疗情况,设置个性化的影像学检测方式及流程,预测及管理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核磁共振成像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18
作者 魏统国 陈丹霞 +1 位作者 钟裕 朱钦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762-76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机械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125例A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ACI患者机械取栓后HT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和非HT组。分析机...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机械取栓术后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机械取栓的125例ACI患者临床资料,统计ACI患者机械取栓后HT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HT分为HT组和非HT组。分析机械取栓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结果125例ACI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HT患者38例,发生率为30.4%。HT组年龄≥60岁、糖尿病、大面积脑梗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表评分(NIHSS)评分≥15分、取栓次数>2次患者比例高于非HT组(^(均)P<0.05),HT组患者外周血NLR水平高于非HT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糖尿病、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15分、取栓次数>2次和外周血NLR≥5.73是ACI患者机械取栓后发生HT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机械取栓后HT的预测模型,Logit(P)=-5.696+1.326×年龄+1.894×糖尿病+1.526×大面积脑梗死+2.243×NIHSS评分+3.610×取栓次数+2.660×NLR。该预测模型评估HT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13(95%CI:0.861~0.965),敏感度为89.5%,特异度为80.5%。结论ACI患者机械取栓后HT发病率较高,年龄、糖尿病、大面积脑梗死、NIHSS评分、取栓次数和外周血NLR水平与ACI患者机械取栓后HT的发生有关,构建危险因素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评估HT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机械取栓术 出血性转化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头颅MRI、扩散加权成像及磁敏感加权成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的效果
19
作者 程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究头颅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行MRI、DWI及SWI扫描。以“MRI+SWI+DW... 目的:探究头颅磁共振(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均行MRI、DWI及SWI扫描。以“MRI+SWI+DWI”结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金标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金标准”检查后明确出血性转化患者35例纳入出血性转化组,无出血性转化患者45例纳入无出血性转化组。分析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急性脑梗死有无出血性转化患者的ADC值;分析MRI、SWI、DWI在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价值,并对其诊断一致性展开分析。结果:出血性转化组ADC最低值及ADC平均值均低于无出血性转化组(P<0.05)。SWI扫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及DWI扫描(P<0.05);MRI与DWI扫描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对比(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MRI扫描一致性不佳(k值=0.356,P=0.001);SWI扫描一致性良好(k值=0.975,P=0.000);DWI扫描一致性尚可(k值=0.549,P=0.000)。结论:头颅MRI、DWI、SWI扫描在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影像特点各不相同;SWI扫描在鉴别诊断急性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中的诊断准确度最高,一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性转化 头颅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诊断准确度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景红 王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后24~72 h H... 目的分析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对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3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后24~72 h HT发生情况分为HT组(15例)、无HT组(105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MTHFR基因多态性、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Hcy预测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价值。结果HT组心房颤动发生率、MTHFR基因型677CT占比、入院时NIHSS评分、Hcy水平均高于无HT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房颤动史[OR=1.478(95%CI:1.126,1.940)]、入院时NIHSS评分升高[OR=1.656(95%CI:1.125,2.438)]、MTHFR基因型为677CT[OR=1.871/2.362(95%CI:1.052,3.328/1.081,4.652)]、Hcy水平升高[OR=2.149(95%CI:1.108,4.168)]均为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NIHSS评分、Hcy均可预测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HT发生,其敏感性分别为80.0%(95%CI:0.765,0.883)、73.3%(95%CI:0.717,0.834),特异性分别为74.3%(95%CI:0.659,0.817)、74.3%(95%CI:0.824,0.931)。677CT型患者Hcy水平高于677CC、677TT型患者(P<0.05)。结论心房颤动、MTHFR基因型、入院时NIHSS评分、Hcy均为影响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HT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应结合以上指标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筛查,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阿替普酶 出血性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