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细胞周期、增殖细胞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红霞 郭梅 +1 位作者 刘铁强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809-813,共5页
本研究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周期、凋亡及各细胞亚群增殖、分化的影响。6Gy照射BALB/c小鼠制造中重度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重组人G-CSF治疗组[rhG-CSF100μg/(kg.d)×14天]。用PI... 本研究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周期、凋亡及各细胞亚群增殖、分化的影响。6Gy照射BALB/c小鼠制造中重度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重组人G-CSF治疗组[rhG-CSF100μg/(kg.d)×14天]。用PI法检测照后72小时内胸腺细胞周期及凋亡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7至28天不同时间点胸腺CD4-CD8-细胞4阶段及CD4+CD8+、CD8+CD4-、CD8-CD4+细胞比例。结果显示,G-CSF在照后6小时即可使胸腺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G-CSF组vs对照组为(82.0±5.0)%vs(75.9±2.8)%(p<0.05),S期下降G-CSF组vs对照组为(10.2±4.8)%vs(15.7±2.3)%(p<0.05),但对G2/M期细胞比例影响不大。胸腺细胞受照后6小时即出现明显调亡,12小时达高峰。G-CSF组在照后6小时及12小时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2.4)%、(15.5±3.3)%,对照组则分别为(16.5±2.2)%、(22.6±0.7)%,两时间点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胸腺CD4-CD8-(double negative,DN)细胞成熟分4个阶段(DN1-4),G-CSF组照后7天DN1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照后21天DN3、DN4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G-CSF可促进DN1细胞增殖,并使其向DN3、DN4阶段分化。G-CSF对胸腺CD4+CD8+细胞的影响主要在于减轻其恢复过程中的二次下降的程度,使其在照后28天接近正常,并明显高于对照组[(71.0±6.3)%vs(25.5±6.3)%](p<0.05)。结论 :G-CSF可调节急性辐射损伤胸腺细胞周期,减少胸腺细胞凋亡,促进胸腺CD4-CD8-及CD4+CD8+细胞增殖、分化,加快急性辐射损伤后中枢免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辐射损伤综合征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胸腺细胞
下载PDF
凉血固元益肾汤对肠型急性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梓乔 王毓国 +2 位作者 冯剑 杨倩宇 窦永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2期2232-2237,2260,共7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凉血固元益肾汤对肠型急性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机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凉血固元益肾汤中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凉血固元益肾汤高剂量组(中药...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凉血固元益肾汤对肠型急性辐射损伤大鼠骨髓造血机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凉血固元益肾汤中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凉血固元益肾汤高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在适应性饲养后,于照射前禁食8 h,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均通过全身一次性^(60)Co-γ射线10 Gy(源皮距3 m)照射制备大鼠急性肠型辐射损伤模型。自照射后第1天至处死前,中药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10 ml/kg给予含生药2.73 g/ml、5.46 g/ml的凉血固元益肾汤浓缩液灌胃,阳性药对照组按10 ml/kg给予生理盐水配置的0.3 g/ml谷氨酰胺混悬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按10 ml/kg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次/d。在照射后第3、5、10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分别随机抽取5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血小板情况,并剖取一侧股骨进行骨髓病理切片染色观察。结果(1)白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在照射后第3、5、10天均明显降低(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红细胞:照射后第3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各指标高于模型对照组及阳性药对照组(P<0.01),甚至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照射后第5天,各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后第10天,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容均出现明显降低(P<0.01),且中药中剂量组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比容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3)血小板:照射后第3天,各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5天和第10天各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及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HE染色显示,照射后第3天和第5天,各辐射组骨髓内淋系和巨核系造血细胞数量明显下降,骨髓结构疏松紊乱,其中中药中、高剂量组红系造血细胞相对数量较多;照射后第10天,各照射组红系、粒系和巨核系造血细胞基本消失,但中药高剂量组可见以上三系造血细胞数量增多且有增殖再生的趋势。结论大剂量辐射后短期应用凉血固元益肾汤对^(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10 Gy所致急性肠型辐射损伤大鼠的骨髓造血功能有保护作用,尤对红细胞造血功能更为明显,并可一定程度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肠型急性辐射损伤 急性辐射损伤综合征 骨髓 造血
下载PDF
脾脏^(18)F-FDG摄取在急性放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吴少杰 王玉珏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摄取值是否可作为评估核事故后个体受照射剂量的快速精确测定方法。方法将48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分别为0、1、2、5、8、11Gy组。除0Gy组(对照组)外,其余组均接受全身8MV X线离心线性加速器照射。照射前与照射... 目的探讨18F-FDG摄取值是否可作为评估核事故后个体受照射剂量的快速精确测定方法。方法将48头西藏小型猪随机分为6个剂量组,分别为0、1、2、5、8、11Gy组。除0Gy组(对照组)外,其余组均接受全身8MV X线离心线性加速器照射。照射前与照射后6、24、72h实施全身18F-FDG PET/CT检查,收集脾脏组织用于组织病理学与凋亡检测;收集血液标本进行外周血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脾脏18F-FDG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照射后6h,脾脏18F-FDG摄取值与照射剂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P<0.01)。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脾脏组织损伤程度与所接受的放射剂量呈正比。流式细胞学结果表明脾脏淋巴细胞损伤以凋亡为主。结论在西藏小型猪放射线损伤模型中,脾脏18F-FDG摄取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18F-FDG PET/CT可用于急性放射病后个体照射剂量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及电脑断层扫描 辐射剂量 急性辐射综合征
下载PDF
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3例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免疫系统变化的20年医学随访 被引量:2
4
作者 卢志娟 郝建秀 +5 位作者 李旭光 刘强 江波 焦玲 王雯 姜恩海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636-641,共6页
目的观察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3例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免疫系统的远期效应, 总结急性辐射损伤后免疫系统长期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999年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2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天... 目的观察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3例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免疫系统的远期效应, 总结急性辐射损伤后免疫系统长期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999年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2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天"和"旺", 均为男性, 年龄分别为37岁和8岁)和1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梅", 女性, 38岁)进行临床随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G、IgM和补体C3的水平以评估体液免疫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3^(+)CD4^(+)、CD3^(+)CD8^(+)T细胞的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的比值以评估细胞免疫情况。结果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9月4日, 共随访11次。体液免疫评估结果显示, 患者"梅"在受照后半年和第2年, 补体C3水平均下降, 第5、11、13、20年, IgG水平均升高;患者"天"在受照后第3年, IgM水平下降, 第5年, IgG水平升高;患者"旺"在受照后第1、5年, 补体C3水平均升高。Ig的异常频次及延续时间表现为"梅">"天"="旺"。细胞免疫评估结果显示, 患者"梅"在受照后半年, CD3^(+)、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的比值均显著下降, 第7、11年, CD3^(+)、CD3^(+)CD4^(+)、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 第15年, CD3^(+)、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患者"天"在受照后第5、11年, 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均升高, 第7年, CD3^(+)、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旺"在受照后第7年, CD3^(+)、CD3^(+)CD4^(+)、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频次及延续时间表现为"梅">"天"> "旺"。结论急性照射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存在长期性、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对于个体而言, 免疫系统的受损情况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 年龄和性别是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事故 急性辐射综合征 免疫系统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红霞 郭梅 +1 位作者 胡锴勋 艾辉胜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经6Gy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组、G—CSF+照射组。G—CSF+照射组小鼠给与重组人G—CSF100μg·kg^-1·d^-...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辐射损伤小鼠中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重建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60只经6Gy照射后随机分为照射组、G—CSF+照射组。G—CSF+照射组小鼠给与重组人G—CSF100μg·kg^-1·d^-1皮下注射,连续14d,照射组小鼠给与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皮下注射,连续14d,另设空白对照组小鼠20只。照后7、14、21和28d颈部脱臼处死小鼠,取出胸腺制成单个核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CD4+CD8+、CD4+CD8-、CD4-CD8+、CD4-CD8-细胞亚群的比例。使用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绝对值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后14、28、60d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CK-8法检测脂多糖(LPS)、刀豆蛋白A(ConA)刺激后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照后7d胸腺CD4+CD8+细胞比例降至最低,14d出现反弹,21d再次下降,以后逐渐恢复。照后28dG.CSF+照射组CD4+CD8+细胞比例恢复正常并高于照射组(t=12.22,P〈0.05)。照后21dG—CSF+照射组CD4-CD8+细胞比例亦明显高于照射组(t=3.77,P〈0.05)。照后7d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绝对值降至最低,照后14和60d,G—CSF+照射组CD3+CD8+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照射组(t=4.31,5.78,P〈0.05),但两组间CD3+CD4+T细胞比例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G—CSF+照射组B淋巴细胞比例在照后14d明显低于照射组(t=7.3,P〈0.05),但很快恢复,照后28和60d两组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照后14d,G—CSF+照射组脾脏淋巴细胞对LPS、ConA刺激的增殖指数分别为照射组的4.37和2.98倍。结论G—CSF可促进照后胸腺细胞亚群的恢复,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促进急性辐射损伤后中枢及外周免疫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辐射损伤综合征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重建
原文传递
对核放射损伤者的护理
6
作者 汤群 任柳青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3年第9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核放射损伤 护理 急性辐射综合征 防护
下载PDF
氨磷汀防辐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艳梅 田伟 +2 位作者 王焕坤 孙慧楠 孟庆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37-438,440,共3页
氨磷汀为核战争项目中的一种辐射保护剂,用来保护军人在核武器战争中免受核辐射损害。有研究显示,氨磷汀能够明显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多种组织的早期和晚期损伤,包括心脏、肠道细胞、肺组织、腺体、骨组织等[1-2]。临床研究证实,氨磷汀可... 氨磷汀为核战争项目中的一种辐射保护剂,用来保护军人在核武器战争中免受核辐射损害。有研究显示,氨磷汀能够明显减轻放化疗引起的多种组织的早期和晚期损伤,包括心脏、肠道细胞、肺组织、腺体、骨组织等[1-2]。临床研究证实,氨磷汀可保护大多数正常组织免受化疗药物及放射治疗的毒性损伤,而肿瘤组织并未受到氨磷汀保护作用的影响[3]。氨磷汀对多种组织、器官具有辐射保护作用。本文就氨磷汀防辐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磷汀 辐射保护 肿瘤 急性辐射综合征 毒性
下载PDF
电离辐射损伤治疗相关细胞因子及递送方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欣欣 武莉 +1 位作者 张海玲 杨菁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急性辐射综合征(ARS)是辐射暴露后引发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包括造血系统和肠道损伤。目前应用细胞因子修复造血和恢复肠黏膜完整性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造血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 急性辐射综合征(ARS)是辐射暴露后引发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包括造血系统和肠道损伤。目前应用细胞因子修复造血和恢复肠黏膜完整性是临床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造血相关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IL-12);肠黏膜修复相关的细胞因子有表皮生长因子(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细胞因子的应用虽可改善ARS的生存率,但治疗效果远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为细胞因子在体内易被酶解失活,半衰期短且毒性大。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各种递送系统如纳米粒、凝胶、微球等用于细胞因子的递送以增强其体内稳定性、延长半衰期并降低系统毒性。综述了近年来在ARS治疗方面细胞因子发挥的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细胞因子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辐射综合征 细胞因子 递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